馬達小教室:額定規格 ( I )

馬達小教室:額定規格 ( I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之前有討論到馬達特性曲線的可信度,因此本篇做深度討論。

筆者對於馬達特性曲線不滿意的點,主要在輸出功率的定義,但這也僅是因為筆者有機械力學的背景,對能量的存在型態,會分為動能及位能兩種,而馬達輸出功率的部份,就只使用了動能的部份。當馬達不轉動時,會被定義為零輸出,因此輸出功率即為零。而筆者常用的比喻就是舉啞鈴,當我們把啞鈴舉起後,支撐不動,則在馬達的觀點,是沒有輸出能量的,但實際上我們反而要付出很多的力氣,才能真的維持不動。而在馬達的實務應用中,伺服馬達停在原地不動,確實也會需要穩定輸出轉矩;但因沒有轉速,而被視為沒有能量輸出,這點讓筆者覺得有討論的空間。

而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最大的疑惑,更類似規格不符合,馬達標示的輸出能力與使用者實際使用的狀態不同。而這裡面其實不僅是馬達要背鍋,在電力系統中也有各自應背負的責任歸屬,我們來一一討論。

電源:
由馬達的轉矩方程式,其中T為轉矩、kt為轉矩常數、i為電流;此為最簡化的馬達轉矩方程式,主要是方便電控人員作為參考。因此可看到伺服馬達廠商都會提供轉矩常數kt,讓使用者利用輸入電流i,判斷目前輸出的轉矩值T。因此可以知道馬達的力量基本上依賴輸入電流i,但我們是否能提供足夠的電流? 首先要看電源端是否能提供。

轉矩方程式

轉矩方程式

由下方的馬達特性表來看,馬達最大的輸出功率為557W,但需要在輸入電流達到30A的條件下。此時可以看看我們常買的延長線,大多標示耐電流為12或是15A而已,也就代表我們給不了那麼大的電流值,則此顆馬達在15A的情況下,僅剩412W的輸出。這就造成了實際使用效果不如預期的現象。

馬達特性表

馬達特性表

因此,要確認馬達是否能達到輸出規格,首先要先確認電源端的限制條件。如使電池的話,就是放電能力,且電池還有使用後的電壓降問題,都會直接影響馬達的輸出規格。若是採用市電,就要看電流上限。若是採用電源供應器,則是電流及功率都有可能受到限制。

電控:
在選購伺服馬達時,會發現伺服馬達提供的TN特性曲線圖,並非斜直線,而是下圖中的紅色線條。看起來就像是轉矩及轉速,各自少了一截。轉矩仍然是被電流所限制的,主要是電子元件對於電壓、電流甚至是功率,都有其上限值,一但超過了,這些電子元件會受損,甚至燒毀。而轉速限制主要是因為伺服馬達目前大多使用數位編碼器(Encoder),高轉速時,編碼器所產出的訊號量太多,會導致控制器來不及處理;這也衍生了相關的倍頻及除頻的技術,來解決這問題。未來應該是直接改用類比訊號,才能一勞永逸。

伺服馬達TN特性曲線圖

伺服馬達TN特性曲線圖

電控的限制,主要來自於成本的選擇,更高規格的電子元件是一定有的,但費用上十分驚人,因此不會無限制的上綱,也就緊縮了馬達的使用範圍。

馬達:
實際上,馬達本體也會有物理特性的限制條件,主要是過熱燒毀。可以看到,當輸入電流為30A時,雖然可以得到馬達最大輸出功率557W,但此時輸入功率為1109W,代表有(1109-557=552W)的熱會產生,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後,若溫度達到馬達能承受的極限,就會導致馬達燒燬。因此馬達往往會標示一個額定規格是代表在此條件下工作,可以確保馬達不會燒壞;若要超過此規格,則短時間是沒問題的,長時間的話,溫度一但上升,則會有個溫度保護機制,使馬達降載或是停止工作。

溫度保護機制

溫度保護機制

馬達本體主要的限制條件在於溫度,做好散熱,會讓馬達的可穩定的工作區間增加。但短時間的超載使用,其實來不及生成熱影響,因此要注意馬達標示中,會有最大與額定的差異,就在於可操作時間;最大可能就是幾秒或幾分鐘,額定通常指24小時不間斷的使用都沒問題。

重點整理:
馬達特性規格表,是最大可能的操作範圍。
真正的輸出能力會受到電源、電控及馬達本體散熱能力所限制。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個人經營歡迎贊助

馬達製造的專家-路昌工業

電動生活體驗-哿暢機電

電機產業的專業代工生產廠-富竹企業社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想要馬達的技術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
我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那裡了。

avatar-img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280會員
255內容數
歡迎贊助或是多點廣告,謝謝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的其他內容
上一章節詳細了講述啟動電流(Starting Current)的來源及影響因素,本章節將針對馬達應用上的可能危害及其他控制技巧進行解釋說明。 首先可以知道,馬達的最大啟動電流往往為額定規格的3~5倍以上,若先採用之前的示範例來看,原本輸入電壓為110V,而馬達電阻為11Ω,就代表馬達最大啟動電流可
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啟動電流(Starting Current)主要影響的是耗電問題,而對馬達業者來說,則是啟動轉矩(Starting Torque)的大小以及安全保護的取捨。本文則是詳細說明啟動電流的來龍去脈,才能達到全面性的理解,並能有效地提出各種故障異常的處理或是預期性的安全保護對策。 最簡單
每當有人詢問筆者,馬達線材可承受的最大電流是多少? 腦中的第一個想法是要優先確認目標線材,馬達當中會有兩種線材需要確認電流狀況,分別為出口線及漆包線。若是詢問出口線的部分,那十分簡單,查閱電工法規就會告知多少電流需要使用多粗的線徑,甚至連絕緣皮膜的種類耐溫規範都直接規定,只需要照表操課就可以,如下圖
上一章節詳細了講述啟動電流(Starting Current)的來源及影響因素,本章節將針對馬達應用上的可能危害及其他控制技巧進行解釋說明。 首先可以知道,馬達的最大啟動電流往往為額定規格的3~5倍以上,若先採用之前的示範例來看,原本輸入電壓為110V,而馬達電阻為11Ω,就代表馬達最大啟動電流可
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啟動電流(Starting Current)主要影響的是耗電問題,而對馬達業者來說,則是啟動轉矩(Starting Torque)的大小以及安全保護的取捨。本文則是詳細說明啟動電流的來龍去脈,才能達到全面性的理解,並能有效地提出各種故障異常的處理或是預期性的安全保護對策。 最簡單
每當有人詢問筆者,馬達線材可承受的最大電流是多少? 腦中的第一個想法是要優先確認目標線材,馬達當中會有兩種線材需要確認電流狀況,分別為出口線及漆包線。若是詢問出口線的部分,那十分簡單,查閱電工法規就會告知多少電流需要使用多粗的線徑,甚至連絕緣皮膜的種類耐溫規範都直接規定,只需要照表操課就可以,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