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2001年,911事件爆發,美國總統小布希決定出兵阿富汗,擊殺賓拉登及他的蓋達組織,擔任路第一旅旅長的馬提斯,成為了這整阿富汗戰爭的第一批陸戰隊組織,儘管作戰目標是距離美國超過一千英哩外(一千六百公里),但透過海空軍的整合協助協助下,陸戰第一旅在D日便迅速佔領第一據點「犀牛」作為前進基地;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上級的猶豫,在這時加入了陸軍的參與,並轉換指揮權,使得行政程序的複雜、拖延,儘管後期仍順利解放坎達哈,將賓拉登及神學士們趕出原本的根據地,但進一步的殲滅行動,卻始終位獲得陸軍將領的認同,最後延誤行動。
#重點摘述:
1、快速部屬、投射:
打擊恐部份子的作戰,再次證明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強大,少數世上俱備長途飛行,並且能獨立完成空中加油直升機與運輸機的遠征部隊,短時間內完成部署的準備,並達成自給自足的後勤來投入戰鬥。
而隨時做好準備的馬提斯與他的部隊,成為了揭開這場戰爭的頭號部隊,他把握了這個機會,就如邱吉爾所說:
「每個人都會在一生當中,經歷一個特別時刻,就如同突然被人拍了肩膀,然後有個獨特的機會降臨讓他們可以發揮才能去完成一件很特別的事。如果他們在這個能夠大顯身手的時刻,卻沒有事先做好準備,或根本達不到要求,那可真是一件莫大的悲劇。」
整個入侵阿富汗的作戰計劃從擬定到結束,僅僅花了28天內構思、繼屋呵、說服並且執行,他們仰賴的是對各軍種、負責人之間的互信,才迅速達成這整個任務。
在D日入侵阿富汗,陸戰隊便迅速佔領指定目標「犀牛」,但下一道命令(往坎達哈進攻)卻硬生生停下。
2、隨著陸軍加入而逐漸崩壞的體系:
(1)跨級指揮(skip-echelon)
在作戰開始前,依照準則,一個海外部屬的旅級單位,其編制是需要超過兩百名的參謀。但馬提斯藉由採行「跨級指揮」,大幅減去參謀的員額。
「跨級指揮」,簡言之,大多數的軍事單位,存在著重複性質的參謀,舉例而言,軍團、旅、營、連,都會有所屬的訓練官,當軍團要某份資料時,為了層層把關、彙整、過濾,所以多了營、旅層級,但其實資料來源就是連級。
這樣的好處是,資料更精準,但壞處顯而易見便是冗長的程序衍生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故「跨級指揮」強調著,最高層級的幕僚僅負責他們才能達成事物,盡可能授權下級指揮官們去執行那些明顯他們就可以勝任的任務。
如此,馬提斯最終的參謀團從準則上的兩百人縮減到僅有32人,這群參謀總是以簡短又切中要旨的方式處理、回答每個問題,加速著各項決策過程。
(2)陸軍的加入:
回到前述,當海軍陸戰隊成功佔領「犀牛據點」後,上級卻遲遲未發佈進攻下座城市的命令,隨之取代的是,陸軍開始支援這場作戰,並且由陸軍法蘭克將軍作為指揮官。
在陸戰隊與海軍文化是對作戰採取有彈性的指揮管制模式,經年累月的合作更讓兩個軍種有高度地一致性。
但陸軍則是由高層幕僚來進行更為深入的監督,陸軍藉由「帶了一大批幕僚」,以表示他們急於為掌握全盤狀況,為這場戰役「做出貢獻」。
如此一來便會造成參謀系統的混亂,陸軍的參謀系統索取過多資料,儘管陸戰隊的參謀每天超時加班到22小時,仍無法滿足;顯現了不同軍種間的「文化差異」。
3、建立共識的重要:
戰事持續進行,坎達哈也在綠扁帽小組作戰成功的狀況下,將神學士們趕出了這座城市;馬提斯認為在這個時刻必須趁勝追擊,進而殲滅神學士與他們的領導人。
為此,挾帶著各項情報與判斷,馬提斯與他的部隊都已做好隨時追擊的準備,然而追擊計劃始終沒有核定,馬提斯也處處碰壁;陸軍的法蘭克將軍則反而決定要讓「阿富汗人自己打自己的戰爭」,決定讓其軍隊出動。
但事實證明,阿富汗當下的軍隊缺乏該有的訓練與裝備,此次的時機過了,賓拉登與神學士們也早已逃離;此事在事後也證明了決策層的判斷錯誤。
馬提斯為此檢討自己,是自己沒有讓指揮體系(陸軍法蘭克將軍)有足夠的了解和信任,他沒有適應和他截然不同領導風格的陸軍體系,若他希望上級為他發聲,那他就必須投注心力,與上級「建立共識」。
當你專注於戰術層級的事務時,由於對現實掌握得很清楚,所以會很容易假設自己的上級,會和你有同樣的觀點,這是完全錯誤的。當你成為一支駐外部隊的高階指揮官時,把你對現場情況的了解分享給上級,就和你花時間進行偵察一樣,是絕對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