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馬斯克與第四次台海危機認知作戰

信仰小叮嚀:基督教神學很重視類比這個思考方法
社科小常識: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常互相類比,借用對方的論述
應用小撇步:注意不要被媒體、政客的類比言論洗腦
被Twitter嚇壞的馬斯克
全球首富馬斯克,身為特斯拉和SpaceX執行長,是世界上最具創意和野心的行動家。究竟他的成功心法是什麼?在一次TED訪談節目中,他面帶羞澀卻不疾不徐地提出「第一原則思維」(first principles reasoning):我們大多數人都習慣用類比思考,複製別人行之有效的東西,再做調整。相反,如果真的要創新的話,就需要第一原則思維,跳脫出類比,反而像物理學,追溯到事物的根本原理,從那裡開始思考。這樣做雖然有可能得出違反直覺的結論,就像量子物理那樣違反直覺,但這樣做才可能有新發現!
類比思考不行了
以他的登陸火星計畫為例。面對地球人口衝向八十億,氣候暖化、環境汙染、貧富不均等讓地球不再是人類的安居之所。按照類比思考,各國政府大概會採取措施,修建更多海堤,避免受水平面上升影響;開發更多潔淨能源,以保護環境;投放更多資金援助落後國家。這些「更多」只是複製過去的做法,充其量是升級版本。馬斯克的第一原則思考,引申出不同的結論──人口越多就需要越多空間,既然地球太小且不適合居住,就移居到火星吧!他在另一個訪談當中舉馬車作為例子:如果發明汽車的人一直用類比思考的話,他大概只會設計出走更快的馬車,那麼人類陸上交通就永遠不會超過時速十幾公里。唯有從機械的根本原理思考,才有可能設計出汽車。
哲學救國的故事
關於類比思考的缺陷,除了得到世界首富的注意之外,在八十多年前更是一個攸關民族存亡的問題。當富二代兼資深商人張伯倫擔任首相的時候,英國蔓延厭戰氣氛,大家對於希特勒的狼子野心,不是冷漠就是過分樂觀。這時候一個英倫奇女子,憑著學界威名、女權氣概、對時代脈動的洞悉,在英國牽起一股哲普風潮,把同胞的思想武裝起來,一起對抗暴虐的納粹。
第一位女性哲學教授
史達蘋(Susan Stebbing)生於一個平凡的魚販家庭,體弱多病,一直受到耳鳴和嚴重暈眩困擾。她學業優秀,獲劍橋錄取修習歷史和倫理,可是當時劍橋還沒有向女性頒授學位;修業完畢之後念倫敦大學,在那裡獲得碩士學位。史達蘋人生第一件刊登於報紙頭條的大事,就是獲倫敦大學聘用,成為英國史上首位女性專任哲學教授。她除了對二十世紀初分析哲學有卓著的貢獻之外,更體察人心的躁動不安。在一九三九年的英國,報章、電台等媒體蓬勃發展,國人日常面對前所未有的資訊量,加上國內議會政治紛亂、歐洲局勢緊張,人們亟需一套釐清思路、安定情緒的方法。史達蘋當仁不讓,善用自己的學問和知名度,到處演講,幫助大眾慎思明辨、抖擻精神,之後更創造歷史,出版哲普暢銷書《有目的之思考》(Thinking to Some Purpose)。
類比思考的作用
史達蘋在《有目的之思考》詳述類比思考的作用和缺陷。她指出,我們習慣透過感官的概念來思考,類比思考就是用我們比較熟悉的概念,例如感官概念,來表達抽象、陌生的概念,以利傳播和理解。她引述倫敦大學同事兼科普節目主持安華特教授(Edward Andrade)的教學例子:「固體的分子就像一群人在健身房內做運動。液體的分子就像在里民活動會堂辦的同樂會,有的民眾趕著去領獎品,有的尋找走失的小孩;雖然擠得水泄不通,但大家尚可安然達成各自目的。氣體的分子就像在一片廣大空地上,各人隨機朝不同方向直線行走,直到撞到別人才改變方向。」
類比思考的歷史遭難
史達蘋表示,類比思考雖然能夠提升我們的理解效果,但它是否可靠,必須經過審視。用類比來說明事情,原理是類比本身和對象擁有共通點。在剛才的教學例子,隨意(隨機)移動和直線移動方向就是類比本身(行走的人)和所類比對象(氣體)的共通點。可是,行走的人和氣體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例如,行走的人是隨意走路(有意識的),氣體分子是隨機(無意識)移動。氣溫越高,體力消耗越大,人們行走速會度會越慢;溫度越高,動能越大,氣體分子的移動速度會越快。類比本身和對象內在不同的地方,既減低類比的可靠程度,又反映了使用類比的人背後的盤算,以及他們言論避重就輕之處。這樣,類比很容易成為獨裁者和陰謀家的利器。
獨裁者的武器
類比思考這方面的缺陷,在極權籠罩的時代尤其值得注意。史達蘋心目中的大敵希特勒,在自傳式洗腦之作《我的奮鬥》肆無忌憚地說:「偉大領袖的天才,在於使各方敵人看起來屬於同一個群體。這樣做的理由是,群眾是脆弱和不穩定的,讓他們知道敵人五花八門,他們很容易就會有懷疑。」於是,納粹政府刻意把猶太人描繪為德國的公敵,經濟、社會、教育、民生的不濟都是他們的錯。政治宣傳更把猶太人類比為通俗劇中穿著黑衣黑褲的大壞蛋,潛入大戶人家裡,偷盜(類比猶太資本家榨乾德國經濟),並且把房子弄髒了(類比猶太人玷汙德國的優生血統)。
決定論的類比思考
尚未陷落極權手中的自由社會,同樣受類比思考所影響,這裡所指的是決定論正潛移默化,成為我們認識世界的觀點。決定論即因果定律。舉一個我有提過的例子。牛頓的力學告訴我們,考量空氣阻力等限制(因),在地心引力的條件之下(因),把一個球往空中甩(因),它就會以特定加速率下降(果),最後返回地面(果)。按照以上物理因果律,把球往空中甩之後,只導致一個結果,無論是球本身或甩球的人都不能運用自由意志導致別的結果。
下回繼續
很久以前我在網路上收看了兩個講座,一個是教會的貞潔運動講座,另一個是社工主講的性教育師資講座。兩位講員,觀點背道而馳,方法卻殊途同歸。下回繼續。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社科原著讀 × 基督教觀點 = 對話可能~嚴建基KK,在台港人,傳道人,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文學士,香港建道神學院道學碩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