膩了人生勝利組的劇本,普通人的海外求職路Aaron帶你這樣走(上篇)

2022/08/0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普通人的海外求職指南- 去不同國家有什麼限制?

失敗組的絕地大反攻

義祥最後一次來找我幫忙的時候,已經失業四個月了,資遣費也即將用罄。他本來在一家開發旅遊訂位系統的本土新創擔任軟體工程師,工程團隊加他只有兩個人,因為資金和市場都沒到位老闆決定收攤。從中部的科技大學畢業之後,他也待過小型的軟體接案公司,工作內容主要是外包系統的開發和維護,系統規模並不算太大。這樣的他心裡其實一直也有出國工作的夢想,一方面也是想要多點收入,拼個翻身的機會。不過對於家境並不優渥的他來說,留學一直都不是一個可行的選項,不管是學費本身還是後續找不到工作的風險,都不是他能夠承擔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下班時間去補強自己從學生時代以來就一直不太擅長的英文,如果還有力氣,就多碰點工作上沒機會使用的專業技術。
平心而論,你相信這樣的義祥有可能找到國外的工作機會嗎?
他做到了,現在已經在荷蘭做天災預測的新創公司工作了兩年,年薪是原本的一倍左右。在職涯輔導的初期,我們從鎖定地區和職缺開始,先想辦法讓當地的招募人 (recruiters) 能夠看到義祥,然後再一步一步透過招募人的回饋來調整履歷。一開始把目標鎖定在英國不太順利,就再繼續往德國和荷蘭轉進;如果大公司沒有機會,就往新創嘗試。針對每次失敗的面試結果,他都仔細把問題和表現不好的地方記錄下來,並擬定下次可以使用的英文腹稿,減少英文對話的緊張感。即使做到這樣,他的海外求職路仍不順遂。其實在最後拿到荷蘭的工作機會之前,他已經試了近三年了:即使他沒有留學經驗、工作資歷並不顯赫、也一直待在台灣工作。而他之所以能夠堅持到底的關鍵,就是能夠不斷用低成本的方式,獲得國際面試和實戰練習,讓幾次的失敗不會成為職涯的致命傷。
Photo by Luis Villasmil / Unsplash
不只是義祥,我在倫敦工作的幾年,也看過很多類似的例子,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出國前並沒有顯赫的學歷,只有本土的工作經驗,而英文能力也絕對不是托福 110 分或者雅思 8.0 以上的頂尖程度。面對這一群人,主流的想法都是鼓勵他們先去留學,「洗一段學歷」,再看看有沒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但是留學真的是唯一的方法嗎?又或者說,留學就保證能讓他們實現出國工作的夢想嗎?
沒有富爸爸、不想再被考試綁架、正在職場中載浮載沈的你,難道就不配擁有一個出國工作的機會嗎?
有沒有一個不必巨大的前期成本、在台灣就能直接實踐、可以容許失敗然後一直不斷嘗試的的方法呢?
這就是本書想談論的重點:取得國際工作機會的關鍵難題是什麼?又有哪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克服這些困難?

找國外工作和國內工作有什麼差別?

在談國際工作之前,我們可以先從最常見的求職流程講起。在台灣,在一個人要換工作時採取的步驟大致如下:
培養實力 => 準備履歷 => 尋找職缺 => 應徵工作 => 進行面試 => 薪酬談判
如果把場景換到國外,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能不能回答下列這些問題嗎:
  • 海外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海外熱門的技能和國內是相同的嗎?(培養實力)
  • 國際版的履歷長什麼樣子?(準備履歷)
  • 國際版的求職網站是什麼?還有哪些管道可以獲得職缺資訊?(尋找職缺)
  • 人在臺灣要怎麼進入面試關?我需要飛到當地去面試嗎?(應徵工作)
  • 國際常見的面試流程為何?面試的重點考題和臺灣的重點考題一樣嗎?(進行面試)
  • 海外職缺這麼競爭,我有資格去談判嗎?我應該要透露臺灣現職的薪水嗎?(薪酬談判)
其實雇主在雇用一個人之前就已經開始在花錢了。從張貼職缺在求職網站上,到實際派員和求職者面試,這些都是有成本的,如果雇用到一個錯的人,從訓練、解僱、到重新招募的過程又得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所以大部分的國際公司對於招募流程都是非常謹慎的。而要減低成本的最好方法,就是從一開始就避免找不適任的人來面試。對於國內公司而言,面試和解雇的成本都相對較低,你的專業能力和人格特質是決定你適不適任的核心指標,所以透過人力平台吸引大量的求職者,再透過面試流程淘汰不符合的對象是很標準的做法。但是對於海外公司來說,你的簽證問題和語言能力可能更為關鍵。挑戰海外最大的關卡有時候不一定是你的專業能力不夠,你應該要嘗試的突破點其實在其他地方。其中簽證又是個很絕對的硬門檻,有時甚至比你的外語能力更具決定性。可以這麼說,在專業能力符合業界標準的前提下,出國工作的核心問題會是這四點:
根據地區差異,這四個問題對於你找到當地工作的重要性其實不盡相同。舉例來說: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美國沒有簽證的話直接免談,即使你很優秀也一樣。英國在簽證方面有較多替代方案可以考慮,但你必須知道有效的求職管道和面試策略才能順利著陸。柏林 (Berlin)、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這幾個城市所在的國家,雖然都不是以英文為母語的地方,但若專業程度能達標,即使不會當地語言單靠英文也有機會找到工作,簽證並不是重大問題,關鍵是怎麼經營自己讓這些歐陸的機會找上你;加拿大的情況和這些城市類似,額外優勢是不需要再學第二外語;澳洲近年移民政策開始緊縮,但對於有工作經驗的專才,仍有很大的機會找到願意贊助簽證的雇主;日本和新加坡的職缺則是直接透過臺灣的獵頭就能取得機會,不過日本職缺對於日文會有比較高的要求,而新加坡的話則是要注意雇主提供的薪資區間,因為這會實質影響到你能取得的簽證類型。
這邊沒有提到的是在地經驗的重要性:因為比起地區來說,你的職業,才是決定你是否需要在地經驗的的關鍵因素。舉例來說,廣告行銷、供應商採購等職業,直接需要熟悉當地文化和人脈才能展現實力,而藥師、獸醫等需要當地政府認證資格才能執業的工作也會特別需要在地經驗。在不轉換專業的前提下,這類工作也會是留學最適用的場合。
有了這些基本概念之後,你便可以根據自己夢想的區域擬定求職策略:
如果目標是美國、澳洲、或英國:能先取得簽證是最大重點。
如果目標是歐陸、新加坡:讓自己能夠被當地公司或獵頭看見比較重要。
如果目標是日本:日文可能會成為是否能站上舞台的重點。
定義了問題之後,身為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又有哪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克服這些困難?LIST 原則是你的最佳武器
承下篇:膩了人生勝利組的劇本,普通人的海外求職路Aaron帶你這樣走(下篇)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想了解更多,在這裡購買:
博客來:https://reurl.cc/o1RGel
金石堂:https://reurl.cc/q5VeOD 
讀書吧:https://reurl.cc/o1RGZQ
讀墨:https://reurl.cc/NAQeqn
圓神書活網:https://reurl.cc/OAMWM7 
My Book:https://reurl.cc/d2nZmD
Book Walker:https://reurl.cc/p13Evb
原文於2022/05/20刊登在NEX Foundation內的Media Lab:
認識本文作者:Aaron Hsieh
台灣未來協會(NEX Foundation, TW)前理事長、台灣工程師在英國(TEiUK)社群共同
創辦人。前倫敦未來五十(Tech Nation Future 50)人資科技新創主管,現於矽谷科技
公司擔任資深工程師。生科系畢業並退伍後,歷經求職失利、創業失敗的窘境,越挫越勇
轉職寫程式,並隻身前往倫敦,搭上種子輪的新創火箭,協助在地團隊在三年內從八人成長
為八十人的跨國企業,並多次異地取得英國、德國、日本、新加坡、澳洲等跨越地理區的
錄取通知。
工作之餘也定期進行社群分享和顧問輔導,文章散見於《到世界的職線距離》專欄。
信箱:[email protected]
專欄:https://medium.com/dimly-lit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areerToTheWorld
執行編輯 : I-Cheng Huang
核稿編輯 : Sophia Che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
成立於2018年,以西雅圖及台北為據點,希望透過研發和經營線上資源平台,協助海外人才在國際舞台上的職涯發展,更進一步扮演橋樑的角色,連結活躍於世界各地的台灣人才,共同推動企業媒合、職涯諮詢、媒體實驗、社群聚會等計畫,期盼建立具有延續性的全球台灣人才互助圈。https://www.nexf.or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