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生產:馬達繞線 ( III )

馬達生產:馬達繞線 ( III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介紹了細線的馬達繞線,本篇來介紹粗線的部份。

再次提醒,對於繞線時的粗細定義,與線徑、圈數及漆包線完成外徑的公差有關係,並非單純的看線徑作判斷。詳細的判斷方式,可以參考上一篇的說明。

與細線講求線型的目標不同,粗線的重點在於整列排線,也就是一根接者一根的效果。因此常見的條件有二,其一為線徑較粗,其二為圈數較少;一般來說繞線後的堆疊層數在四層以內。

整列排線

整列排線

然而事實上在實際繞線時,仍有可能遇到圈數所累積的公差已經超過一半線徑的情況;就有機會導致線圈未往前排列,而是向後堆疊,導致線圈交疊凸起。凸起的線圈會導致下一層繞線的堆疊問題更加擴大,最終就是越繞越難看。且繞線機的繞線模具也有可能撞擊凸起的線圈,導致線傷的情況產生。圖中的凸起處,漆包線的絕緣漆就被削除,露出純銅的部份,因此色澤會不同。

線圈凸起

線圈凸起

在針對粗線的馬達繞線對策,絕對要防範漆包線圈交疊凸起的情況,但漆包線的製作公差又是肯定存在的現象,因此在實際的繞線程式設定時,會讓排線的距離略大於漆包線的完成外徑。寧願讓線圈的緊實度較為鬆散,當公差累積達標時,會讓漆包線圈落入下一層線圈中。則漆包線圈的表層平整度仍然可維持,可避免線傷的困擾,且要在往上繞一層時,才可持續維持平整度。

線圈落下

線圈落下

在實務的操作上,會遠比目前說明的還要複雜,除了增加排線的間距外,還有張力的調配,甚至每一層要修改排線起點與終點等因素,才能穩定的達到漆包線圈不會有交疊凸起的情況。假若凸起處為最候一層,其實也可以忽略,只要調整繞線機的模具不要撞擊到線圈即可。

例如,已知排線的間距要略大於漆包線的完成外徑,好造成線圈鬆散的效果。但若設定的太過頭,就會如下圖一樣,在第7圈要接第8圈時,第8圈落下的位置已經位於第2圈的上方,使第8圈往前多跑了一條線的距離,後續就會造成第9圈的交疊。

排線間距過大

排線間距過大

其次,繞線張力,基本上會造成漆包線圈的外徑略為縮小,若直接量未繞線前的漆包線完成外徑,也會有落差。因此還需要確認張力對線圈造成的影響,來調整間距。更細一點的張力設定,甚至會依線圈層數、槽的深度來個別調整,才能達到整列排線的效果。

然而,馬達生產的辛苦之處,就在於針對這組漆包線的生產條件調整完成後,下一批的漆包線完成外徑若有差異,其公差的數值不同時,又要重新調整。因此需要花一段生產時間,找到所有材料及零件公差的最大公約數來進行設定,馬達的量產才會達到最終的穩定狀態。

重點整理:
馬達生產的細節很多,要能找出最大公約數才行。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個人經營歡迎贊助

馬達製造的專家-路昌工業

電動生活體驗-哿暢機電

電機產業的專業代工生產廠-富竹企業社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想要馬達的技術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
我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那裡了。

avatar-img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280會員
254內容數
歡迎贊助或是多點廣告,謝謝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的其他內容
無論是何種線圈加工,後續仍有組裝及接線的工作得處理,然電子線相比於空心線圈會多了一個絕緣塑膠架部分,反而增加了些許不確定要素,因此特別提出討論說明。 由下圖所示,可知單一的電子線圈製作完成後,還須放置於對應的機構尺寸當中,經過多次組工序後才是完成品;倘若個別塑膠有產生了尺寸的變化,就有可能導致電子
內轉子馬達的定子繞線加工,雖以馬達設計觀點理當如出一轍,皆屬槽開口向內之定子設計;然就馬達製造領域而言,卻還得再進一步分類。首先是集中繞與分佈繞的繞法差異,會將對應的馬達生產機台分為針嘴式與入線式兩種類型,本文將以集中繞針嘴式無刷馬達製造工藝介紹說明為主。 以針嘴式稱呼此馬達製程,顧名思義就是在定
上期有介紹過,內繞式定子加工的生產設備有分為兩種型態,分別為針嘴式與入線式;主要的差異在於馬達繞線設計上是採用集中繞或分佈繞,可參考下圖說明,集中繞就是線圈僅繞於矽鋼片上的單一齒,而分佈繞則會跨越多齒進行遶線。傳統的感應馬達以及永磁無刷馬達大多使用分佈繞的設計,新式的無刷馬則改為採用為集中繞居多,除
無論是何種線圈加工,後續仍有組裝及接線的工作得處理,然電子線相比於空心線圈會多了一個絕緣塑膠架部分,反而增加了些許不確定要素,因此特別提出討論說明。 由下圖所示,可知單一的電子線圈製作完成後,還須放置於對應的機構尺寸當中,經過多次組工序後才是完成品;倘若個別塑膠有產生了尺寸的變化,就有可能導致電子
內轉子馬達的定子繞線加工,雖以馬達設計觀點理當如出一轍,皆屬槽開口向內之定子設計;然就馬達製造領域而言,卻還得再進一步分類。首先是集中繞與分佈繞的繞法差異,會將對應的馬達生產機台分為針嘴式與入線式兩種類型,本文將以集中繞針嘴式無刷馬達製造工藝介紹說明為主。 以針嘴式稱呼此馬達製程,顧名思義就是在定
上期有介紹過,內繞式定子加工的生產設備有分為兩種型態,分別為針嘴式與入線式;主要的差異在於馬達繞線設計上是採用集中繞或分佈繞,可參考下圖說明,集中繞就是線圈僅繞於矽鋼片上的單一齒,而分佈繞則會跨越多齒進行遶線。傳統的感應馬達以及永磁無刷馬達大多使用分佈繞的設計,新式的無刷馬則改為採用為集中繞居多,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