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群組怎麼用?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天的#知識健身針對企業內部的通訊軟體群組, 比如LINE群組

先問個問題, 你想到公司的群組, 第一個感受是什麼?
raw-image

引言

據勞動部問券調查統計, 有65%的第一感受是負面的, 特別是勞工族群而言, 簡直就是工作時間免費延長, 儘管政府公布通訊軟體相關管理法規, 亦或是許多國家早就開始提倡"離線權" , 有興趣的捧油可以了解一下

但人權不一定是普世價值: 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應該照辦的道理, 那麼又有多少人可以勇敢賭上自己賴以維生的薪水去捍衛人權?給雇主貼上一個"愛計較"的標籤(嘆)
這邊先跳過慣老闆這個議題, 以後會聊到。

先列出幾個通常容易讓人反感的因素

- 非上班時間, 訊息就開始了, 或沒完沒了
- 群組繁多, 看都看不完
- 都關通知了, 但還是會有無形的心理壓力, 特別是像我這樣的強迫症患者XD

通訊軟體確實有它不可取代的方便性, 就某些業態而言, 已經變成必要存在

- 慣性, 通訊軟體的查看次數遠遠高出查看郵件的次數
- 訊息、照相、錄影、語音功能直覺
- 截圖、翻譯、群組通話等等功能越來越完整 (X的, 脖子上的項圈越來越緊這樣)

現況

發訊息還有互動性, 以我自己的情況來講, 我一天查看郵件的次數不會最多三次, 郵件已經淪為重要或正式但不急迫的溝通, 雖然對話訊息在部分情況可以作為訴訟證據, 我看不太明白, 有興趣請點詳細說明

這邊特別提一下: 有些老闆/主管甚至看到"已讀不回"就爆炸了...各種抓狂

這邊我想換個角度: 以提高溝通及工作效率來提出解決方案, 群組存在意義的本質就是溝通, 以下則是我自己依照效果程度排序

見面聊>講電話>發訊息>郵件

以下針對老闆、部門/單位主管給出具體建議

發公告信, 刪除所有公司群組, 講完了!



沒, 剛剛帳號被盜

建議

盤點公司"所有"大小群組, 一定有可以停用的
定義"公司認定"的官方群組
使用規則: 所有群組關閉提醒, 禁用@功能, 急事用電話討論, 以按讚取代"收到"
群組僅用於"單向佈達", 不用於雙向溝通
長期有效的發文善用記事本: 比如培訓資源、公司福利、常用資訊...等等
如果公司很大, 有很多個團長, 則所有團長再設一個
自行定義 : LINE對話內容是否算數, 這有利有弊, 皆可
*老闆說: 我的訊息"可"就是簽呈-->這種情況就加速核決流程, 但, 不夠嚴謹

我目前的"官方"配置如下: 供參考

內部

-全員工一個, 基本暢所欲言, 多半為公告或輕鬆內容, 但公告同步發送郵件

-一個部門一個

-核心小組一個

*專案小組:設立開群日期以及預計關群日期

集團(分公司)

所有分公司領導一個

區域/地理位置一個

各分公司的關鍵職能領導一個

得民心者得天下,劍能傷人, 亦能傷己

感謝你的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少的烏比岡湖的沙龍
6會員
14內容數
2023/04/21
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到, booking.com訂房網最近在飯店的介紹上悄悄的放上幾片葉子: 名為"永續旅遊計畫" 這也可以簡單理解為飯店業一部分的ESG,以下詳細說明   ESG 是指環境 (Environmental)、社會 (Soc
Thumbnail
2023/04/21
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到, booking.com訂房網最近在飯店的介紹上悄悄的放上幾片葉子: 名為"永續旅遊計畫" 這也可以簡單理解為飯店業一部分的ESG,以下詳細說明   ESG 是指環境 (Environmental)、社會 (Soc
Thumbnail
2023/04/20
身為旅遊產業的一份子, 我有時會以戲謔的口吻這樣描述旅行 旅行就是從我活膩的地方, 到你活膩的地方 旅行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親身體驗,探索不同的文化也同時也可以放鬆身心,逃離日常生活的壓力。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心態去旅行,也可能會變得平淡無味。以下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在旅途中獲得更多樂趣。 保持開
2023/04/20
身為旅遊產業的一份子, 我有時會以戲謔的口吻這樣描述旅行 旅行就是從我活膩的地方, 到你活膩的地方 旅行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親身體驗,探索不同的文化也同時也可以放鬆身心,逃離日常生活的壓力。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心態去旅行,也可能會變得平淡無味。以下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在旅途中獲得更多樂趣。 保持開
2023/04/19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又要來啦~你準備好給媽媽的驚喜了嗎? 這個節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臘和羅馬文化,現在的母親節已經變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裡會給媽媽送上花束、禮物和卡片,以表達對她們的愛和感激之情。但是,有一件事情你可能不知道,就是母親節的創始人是一個非常叛逆的女人。 她的名字叫
Thumbnail
2023/04/19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又要來啦~你準備好給媽媽的驚喜了嗎? 這個節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臘和羅馬文化,現在的母親節已經變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裡會給媽媽送上花束、禮物和卡片,以表達對她們的愛和感激之情。但是,有一件事情你可能不知道,就是母親節的創始人是一個非常叛逆的女人。 她的名字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公司夥伴遠端工作,帶來優點但也有劣勢。線上會議不順暢,回應時間長,缺乏團隊氛圍。為提升凝聚力,我們制定了公司文化,公司文化包括開放誠實、重視產品體驗和行為準則。並且我們也解決夥伴曖昧的關係,訂定權益責任規範,明確定位和獎金制度。
Thumbnail
公司夥伴遠端工作,帶來優點但也有劣勢。線上會議不順暢,回應時間長,缺乏團隊氛圍。為提升凝聚力,我們制定了公司文化,公司文化包括開放誠實、重視產品體驗和行為準則。並且我們也解決夥伴曖昧的關係,訂定權益責任規範,明確定位和獎金制度。
Thumbnail
當無數的窗口、訊息湧進來想找你時,你默默的看到你的member也丟了一個訊息說「我可以找你談談嗎?」 這絕對是管理職的人需要警惕的一句話。 但同時我也認為組員願意和你分享真實的想法,這是一件很難得、很珍貴的事情,當雙方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才能找出更適合合作的方向(指導比指揮更有效)。
Thumbnail
當無數的窗口、訊息湧進來想找你時,你默默的看到你的member也丟了一個訊息說「我可以找你談談嗎?」 這絕對是管理職的人需要警惕的一句話。 但同時我也認為組員願意和你分享真實的想法,這是一件很難得、很珍貴的事情,當雙方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才能找出更適合合作的方向(指導比指揮更有效)。
Thumbnail
社群軟體到底是加分還是擾人?完全看使用的人怎麼用它,在職場上更是如此(是說現在到底有沒有人敢在下班時間收到主管的line然後申請加班的啊?) 話說W公司主管們的line群組是這樣的:一個全公司主管的群組、一個主管群組-掛a部門、一個主管群組-掛b部門...就是這樣,公司有幾個部門,就有幾個群組,外加
Thumbnail
社群軟體到底是加分還是擾人?完全看使用的人怎麼用它,在職場上更是如此(是說現在到底有沒有人敢在下班時間收到主管的line然後申請加班的啊?) 話說W公司主管們的line群組是這樣的:一個全公司主管的群組、一個主管群組-掛a部門、一個主管群組-掛b部門...就是這樣,公司有幾個部門,就有幾個群組,外加
Thumbnail
先問個問題, 你想到公司的群組, 第一個感受是什麼?
Thumbnail
先問個問題, 你想到公司的群組, 第一個感受是什麼?
Thumbnail
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樣,十分不喜歡通訊軟體。 高峰被綁架期共同時使用:Line、Messenger、WhatsApp、微信、Skype以及手機內的「訊息」。 最讓我頭痛也最不喜歡的就是Line了。 歸納出幾點關於職場通訊軟體禮儀。
Thumbnail
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樣,十分不喜歡通訊軟體。 高峰被綁架期共同時使用:Line、Messenger、WhatsApp、微信、Skype以及手機內的「訊息」。 最讓我頭痛也最不喜歡的就是Line了。 歸納出幾點關於職場通訊軟體禮儀。
Thumbnail
現在在公事上使用line或是line群組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一直以來,只要是『工作群組』,我的回覆一定是簡短扼要。沒想到某天跟S聊天發現,原來很多人在回應『公事群組』時,是有特定的表達方式的
Thumbnail
現在在公事上使用line或是line群組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一直以來,只要是『工作群組』,我的回覆一定是簡短扼要。沒想到某天跟S聊天發現,原來很多人在回應『公事群組』時,是有特定的表達方式的
Thumbnail
〔團體聚會〕、〔團隊開會〕說太多、話很多、意見多是討拍還是覺得會被認可,或是為了刷存在感而說。 開會時聽到很多抱怨,當成抒發情緒,不對!越來越偏。 l 也不說明要甚麼?到底要如何做? OS:從年初就一直跟你說要如何執行,你聽了嗎。 l 已做很久的計畫為什麼要改? OS:成效不好當然邊做邊修正阿。
Thumbnail
〔團體聚會〕、〔團隊開會〕說太多、話很多、意見多是討拍還是覺得會被認可,或是為了刷存在感而說。 開會時聽到很多抱怨,當成抒發情緒,不對!越來越偏。 l 也不說明要甚麼?到底要如何做? OS:從年初就一直跟你說要如何執行,你聽了嗎。 l 已做很久的計畫為什麼要改? OS:成效不好當然邊做邊修正阿。
Thumbnail
公司在 2021 年 5 月底疫情升到三級警戒就開始遠端工作,到 2022 年 06 月也滿一年,中途在疫情緩和時,公司有短暫調整進辦公室的模式(每雙週一天 office day),但隨著每日確診人數破千,再次回到 Work From Home,因此本篇想記錄我在這一年的生活型態的改變。
Thumbnail
公司在 2021 年 5 月底疫情升到三級警戒就開始遠端工作,到 2022 年 06 月也滿一年,中途在疫情緩和時,公司有短暫調整進辦公室的模式(每雙週一天 office day),但隨著每日確診人數破千,再次回到 Work From Home,因此本篇想記錄我在這一年的生活型態的改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