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是世間瑪麗亞:鄒永珊的《萬福瑪麗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知何時,「瑪麗亞」成為菲律賓女性看護或移工的通稱,也帶有貶抑的意味。就像〈你微笑時吐出香膏的芬芳〉故事裡,楊瑪俐糾結著是否該把套房租給戴頭巾的女性,就連大樓主委都誤以為大樓搬進新的菲傭或印傭。《萬福瑪麗亞》集結六篇故事,作者安排了一個又一個瑪麗亞,他們都不是來自於東南亞,但他們也都代表社會中的平凡人。
故事背景在台灣跟德國柏林。提到柏林,也許會想起陳思宏的「夏日壞掉三部曲」,聚焦在德國柏林跟台灣員林,家族鬼魅不斷穿梭時空,轟炸故事人物的心靈。鄒永珊筆下的柏林似乎也不平靜:亞裔男子陳屍柏林泰格爾機場、居住正義的神話破滅、跨年夜有人遭到搶劫與毆打。曾經人們口中的美好柏林早已不在:「柏林就是這麼一個容易讓人自我投射的地方,每個人要怎麼定義自己跟柏林的關係,都不會有其他人在意。」(頁125)
事實上,李克明試圖定居柏林才發現,當年學長勸他移民的說詞只是美麗的泡沫,克莉西狠狠地刺破他的幻想:「至於工作呢,身分呢,保險、稅務、退休金,一切都是煩得要死的瑣碎文件,把所有浪漫殺死」。(頁222)不只李克明,瑪麗安、克里斯提昂、岳華明等外來移民都無法在柏林安穩生活,逼得李克明不斷拋出疑惑:
你有沒有過,人生之中不知道該往哪裡去的時刻?(頁211、235-236)
鄒永珊寫出現代社會的瑪麗亞群像:短暫居留或打工、受到歧視、甚至客死異鄉。無論是否同一人,主角們不斷出現在各篇故事,李克明跟岳華明在車站看見彼此、瑪麗與克莉西在三岔路口被岳華明拍到、住在青年旅舍的克里斯提昂曾經遇過瑪麗安與李克明。這些偶遇填滿平凡人的生活,鄒永珊在〈後記〉也提到:「……人們如何面對身處多元文化情境的自己,無論是在陌生的國度,或者理應熟悉之處。所謂他方有時並不遙遠。」(頁318)
2004年有部電影也叫做《萬福瑪麗亞》,描述哥倫比亞少女嚮往紐約而販毒的故事。鄒永珊的《萬福瑪麗亞》也寫出市井小民為了生活奮鬥的心情,無論發生任何事,「到最後,我們能做的只是看明白這一切,決定自己要往哪裡走。」(頁163)這便是神聖降臨的時刻。
avatar-img
47會員
199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gus Y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年夏天,沖繩就必須迎接來自太平洋熱帶風暴的洗禮。殊不知在二戰期間,沖繩島民還得遭受美軍的砲彈風暴,平均每四位沖繩島民就有一位喪生其中,這在沖繩歷史是血淋淋的痕跡。
從神話開始墜入人間,成人的童話圍繞在世俗的職業,包括除草工人、釣客、晚班收銀員、甚至是人妻。關於婚姻的詩,孫維民取為〈童話〉,但卻是冰冷的兩人生活,女人懷抱著純真,生活在卡夫卡的故事裡,也許女人正化身為一隻大甲蟲。
《刺蝟讀書》分成四個章節:「移動的思考」、「文學的發現」、「趣味的遺傳」、以及「自我的告白」,這些專欄文章混著東西方不同學門的思考邏輯,到結尾回到作家自身的剖析。董啟章閱讀並消化的每部作品,最終都成為刺蝟身體的尖刺,凝煉成武器。
現代人透過媒體、社群網站窺探且羨慕別人的生活,感嘆這些機會從不屬於我,手機螢幕發送各種羨慕的語氣,卻鮮少行動,於是繼續過著寂寞的日子。
台灣是座島嶼,原住民屬於南島語系,原本就與海洋互相依存。只是長期受到陸地中心主義影響,海洋成為阻絕島嶼連結的屏障,但對於大洋洲的島民來說,海洋反而是通往另一座島的路。
〈一紙相思〉則是七等生面對愛情的掙扎,他一邊自信一邊自卑等待對方回應,就像他第二封信所表明的:「我想問:你看到我的信會覺得負擔很重嗎?我是否太瑣碎?你明白我寫信的方法嗎?最後你懂得我對你的準備嗎?」(頁72-73)
每年夏天,沖繩就必須迎接來自太平洋熱帶風暴的洗禮。殊不知在二戰期間,沖繩島民還得遭受美軍的砲彈風暴,平均每四位沖繩島民就有一位喪生其中,這在沖繩歷史是血淋淋的痕跡。
從神話開始墜入人間,成人的童話圍繞在世俗的職業,包括除草工人、釣客、晚班收銀員、甚至是人妻。關於婚姻的詩,孫維民取為〈童話〉,但卻是冰冷的兩人生活,女人懷抱著純真,生活在卡夫卡的故事裡,也許女人正化身為一隻大甲蟲。
《刺蝟讀書》分成四個章節:「移動的思考」、「文學的發現」、「趣味的遺傳」、以及「自我的告白」,這些專欄文章混著東西方不同學門的思考邏輯,到結尾回到作家自身的剖析。董啟章閱讀並消化的每部作品,最終都成為刺蝟身體的尖刺,凝煉成武器。
現代人透過媒體、社群網站窺探且羨慕別人的生活,感嘆這些機會從不屬於我,手機螢幕發送各種羨慕的語氣,卻鮮少行動,於是繼續過著寂寞的日子。
台灣是座島嶼,原住民屬於南島語系,原本就與海洋互相依存。只是長期受到陸地中心主義影響,海洋成為阻絕島嶼連結的屏障,但對於大洋洲的島民來說,海洋反而是通往另一座島的路。
〈一紙相思〉則是七等生面對愛情的掙扎,他一邊自信一邊自卑等待對方回應,就像他第二封信所表明的:「我想問:你看到我的信會覺得負擔很重嗎?我是否太瑣碎?你明白我寫信的方法嗎?最後你懂得我對你的準備嗎?」(頁72-73)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母則強、未雨綢繆》 林立蓮環顧周遭,大樓林立,已滿足不了住屋需要。台灣的經濟奇蹟四小龍,從躍升城市化,帶動人民收入成長,科技現代化。畢竟身居在城市裡,隨著國家政策潮流,人人不富也旺。 接觸國際潮流,林立蓮深信「有土斯有財」。況且她必須遠程規劃,未來自己孩子安身立命之所。保險、基金、房屋的
Thumbnail
周日,天氣好到有些熱,一上午的家事完工後,帶著書本,到大學校園走走。挑了棵樟樹下入座,女兒準備她的國文課報告,我則看著大陸作家王欣寫的《雖然苦,還是想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那些在都會流淚築夢的女子們》。 這本書說了十個北京女子的故事。所有國家的首都,都承載著人民「成功」的夢想,很喜歡第九篇的故事─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你可以想像有人居住在豪華地段,身穿名牌服飾,家裡還有司機、保母、管家,小孩也就讀昂貴的私立學校,但是家裡卻像年久失修,不僅地毯破爛,廚房也非常老舊,如此違和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人類學家,她描述自己與丈夫搬到滿街都是富豪的紐約上東區所受到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也許我們太多事了,把我們看到的都豪無保留說了出來,不把話說出來,人們還以為風就是真相。知道了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魔慈系統,我們是末法時代的魔子魔孫,但我們還有慈悲之心,無論是香港電影,和日本黃爆都有惻隱之心,當然有者還喪失人性,其因我們就是魔慈眾生。 當然香港也有妙性人電影,不說我就成了風了,人們就
Thumbnail
戒毒十八個月的瑪洛莉得到一份保母工作,搬進麥斯威爾夫妻家庭院的小屋中,照顧他們的五歲兒子泰迪。泰迪不和其他孩子交朋友、每天都只穿同一款紫色條紋上衣,還會畫出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畫,畫中會出現長髮飄飄的幻想朋友「安雅」。
Thumbnail
我把的波特萊爾和策蘭擱在一邊,選擇先閱讀曼旎新出版的詩集。她運用的配色是藕紫色偏淡粉紅,內頁是深些許的紫,書腰的綠搭起來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少女感,回想起第一次閱讀她的作品有一種淡淡的傷感透過文字輕掐著心臟,像春天的第一場雨,又像童年時死掉的金魚,養活讀者同時亦把自己鑲嵌進另一個空間。
Thumbnail
夢境百貨第二集以溫柔的視角 闡述關於【投訴】這件事 每一位不再光顧夢境百貨的客人 他們在現實生活遇到了什麼困擾? 作者細膩描繪小民們的心態轉折 我相信無論遭逢什麼變故 都能透過此書到夢的世界得到力量 將感動帶回日常繼續創造新的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母則強、未雨綢繆》 林立蓮環顧周遭,大樓林立,已滿足不了住屋需要。台灣的經濟奇蹟四小龍,從躍升城市化,帶動人民收入成長,科技現代化。畢竟身居在城市裡,隨著國家政策潮流,人人不富也旺。 接觸國際潮流,林立蓮深信「有土斯有財」。況且她必須遠程規劃,未來自己孩子安身立命之所。保險、基金、房屋的
Thumbnail
周日,天氣好到有些熱,一上午的家事完工後,帶著書本,到大學校園走走。挑了棵樟樹下入座,女兒準備她的國文課報告,我則看著大陸作家王欣寫的《雖然苦,還是想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那些在都會流淚築夢的女子們》。 這本書說了十個北京女子的故事。所有國家的首都,都承載著人民「成功」的夢想,很喜歡第九篇的故事─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你可以想像有人居住在豪華地段,身穿名牌服飾,家裡還有司機、保母、管家,小孩也就讀昂貴的私立學校,但是家裡卻像年久失修,不僅地毯破爛,廚房也非常老舊,如此違和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人類學家,她描述自己與丈夫搬到滿街都是富豪的紐約上東區所受到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也許我們太多事了,把我們看到的都豪無保留說了出來,不把話說出來,人們還以為風就是真相。知道了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魔慈系統,我們是末法時代的魔子魔孫,但我們還有慈悲之心,無論是香港電影,和日本黃爆都有惻隱之心,當然有者還喪失人性,其因我們就是魔慈眾生。 當然香港也有妙性人電影,不說我就成了風了,人們就
Thumbnail
戒毒十八個月的瑪洛莉得到一份保母工作,搬進麥斯威爾夫妻家庭院的小屋中,照顧他們的五歲兒子泰迪。泰迪不和其他孩子交朋友、每天都只穿同一款紫色條紋上衣,還會畫出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畫,畫中會出現長髮飄飄的幻想朋友「安雅」。
Thumbnail
我把的波特萊爾和策蘭擱在一邊,選擇先閱讀曼旎新出版的詩集。她運用的配色是藕紫色偏淡粉紅,內頁是深些許的紫,書腰的綠搭起來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少女感,回想起第一次閱讀她的作品有一種淡淡的傷感透過文字輕掐著心臟,像春天的第一場雨,又像童年時死掉的金魚,養活讀者同時亦把自己鑲嵌進另一個空間。
Thumbnail
夢境百貨第二集以溫柔的視角 闡述關於【投訴】這件事 每一位不再光顧夢境百貨的客人 他們在現實生活遇到了什麼困擾? 作者細膩描繪小民們的心態轉折 我相信無論遭逢什麼變故 都能透過此書到夢的世界得到力量 將感動帶回日常繼續創造新的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