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喜歡讀小說嗎?說到小說,每個人腦海裡浮現的小說有可能是J·K·羅琳的《哈利波特》、九把刀的《月老》、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金庸的《神鵰俠侶》或是倪匡的《衛斯理系列》等等,多不勝數。
從小說類書籍長年佔據書店的熱門書籍排行榜來看,創作小說的小說家很多,但是閱讀小說的人口更多,但是「小說」究竟是什麼呢?
淺談小說
虛構性
小說在英文是novel,不過另一個單字fiction(虛構)同時也是小說的意思。相對於散文強調的「真實」,小說的本質則是「虛構」,小說的世界是由小說家虛構出來的世界,並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舉例來說,在J·K·羅琳的《哈利波特》中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是一個虛構的地點,實際上在倫敦國王十字車站並沒有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存在。或者是,有些小說家會在小說中描寫死亡,理論上,小說家沒有真正過體驗死亡,只是透過模擬跟想像的方式進行摹寫。
小說的組成
小說的組成有三個要素:人物,情節以及場景。小說裡面可能會有一個或是多個人物,小說家透過描寫人物在他所建構的時空環境下,單一或是多個人物所發生的事情展開,引領讀者進入他們的小說世界。
小說的分類
小說的分類方式五花八門,可以按照分類者的想法,找出其共同點進行分類,大致上可以用小說的主題與篇幅做簡單的分類。
依照主題來分類是最常見的方式,但是一部小說可能可以用多種的方式做分類,例如J·K·羅琳的《哈利波特》既可以是奇幻小說,也可以被劃分為青少年小說,以此類推,金庸的《神鵰俠侶》可以是武俠小說,也可以是愛情小說。
以篇幅來區分,大致可以分為:短篇小說、中篇小說以及長篇小說,字數上的劃分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規範,基本是一萬字以下是短篇小說,一萬以上到五萬字為中篇小說,五萬字以上則可以劃分為長篇小說。
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法國小說家。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的莫泊桑,早年受到寫實主義小說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指導開始喜好文學,但是為了謀生先在法國政府機關擔任公務人員,直至三十二歲才離開公家機關專心寫作,可惜病痛纏身,專職寫作才短短十年。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圖片來源
雖說莫泊桑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但是莫泊桑不僅在短篇小說成績斐然,同時也涉足了長篇小說、劇本、遊記、詩以及評論,可謂是全方面的創作者。莫泊桑獲得短篇小說之王不止是因為他創作了三百多部中短篇小說,同時也因為他承襲了福樓拜的寫實主義,取材自生活中所熟悉的題材,透過觀察再加以刻劃,作品貼近人心,具有高度的渲染力。
〈項鍊〉-虛構中的真實人性
短篇小說〈項鍊〉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同時也是廣為台灣讀者週知的作品。〈項鍊〉描述一個美麗的少婦瑪蒂達,為了滿足自身的虛榮心,讓自己在宴會中看起來光彩奪目,與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出席,卻不慎在返家的路途中遺失,無計可施下,只好舉債購買項鍊歸還的故事。
莫泊桑藉由刻劃瑪蒂達這個角色,展示了虛榮心與自卑心兩者是一體兩面。瑪蒂達長得明豔動人,嫁給一個深愛他的公務人員,過著不算寬裕卻衣食無缺的簡樸生活,然而,她卻時常感到不快樂,因為她理想中的生活應該是住在華麗的宅邸,奴僕成群,餐餐如宴席般豐盛,而不是住在牆壁剝落的公寓,吃著肉湯就滿足的生活。
出自於自卑以及極高的自尊心,瑪蒂達自女校畢業後就不再跟有錢的同學珍娜聯絡,因為她無法忍受見面後的沮喪與失落。
但是為了可以在宴會時獲得她人的讚賞,她不在意自己是否負擔的起,疼愛瑪蒂達的丈夫將積攢下的存款讓瑪蒂達做了一身晚禮服。由於沒有額外的錢財可以添購飾品,瑪蒂達選擇向珍娜借了一串鑽石項鍊。
瑪蒂達如願地在宴會中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但是沒想到的是,她竟然在返家的路上弄丟了項鍊。起初,她與丈夫還抱持著一絲可以找回希望,沒有告訴珍娜真相,而然,時間一久,他們認清項鍊再也找不回來的事實,卻也不願告訴珍娜真相,選擇舉債買新項鍊還珍娜,並且用了十年來還債。
瑪蒂達為了還債,這十年過著含辛茹苦的日子,美麗的容貌快速的衰老,纖纖玉手變得粗糙佈滿皺紋,頭髮亂糟糟的沒時間梳理。
還清債務後,瑪蒂達遇見依舊時髦美麗的珍娜,珍娜已經認不得瑪蒂達,並且得知瑪蒂達為了遺失的項鍊而負債累累,吃驚得告訴她,項鍊是假的,不值多少錢。
在還債的這十年,瑪蒂達不時回想著自己在宴會時的風采,然而她卻沒想到項鍊是假的,如果當時她知道項鍊是假的,之後的她又是如何呢?
小說的本質是虛構,瑪蒂達也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是莫泊桑卻在虛構中運用其寫實主義的手法,描繪最深刻且最真實的人性。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請麻煩按個愛心並在在方格子、
臉書追蹤我,期待之後有更多的心得分享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