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鹽、亞硝酸鹽、亞硝胺、一氧化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硝酸鹽、亞硝酸鹽、亞硝胺、一氧化氮

硝酸鹽、亞硝酸鹽、亞硝胺、一氧化氮

人類早就知道,腐敗的肉品會產生致命的毒素。後來的研究發現,毒素源自一種細菌,肉毒桿菌,所分泌的外毒素,就叫做肉毒桿菌素。

由於亞硝酸鹽可以抑制肉毒桿菌,因此現在所有需要長期保存的醃製肉品,包括香腸、肉鬆、臘肉、火腿等,都會添加適量的亞硝酸鹽,以避免肉毒桿菌滋生而產生毒素。

小結:肉類添加亞硝酸鹽,是為了避免食物中毒。

肉類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而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所組成的。亞硝酸鹽和氨基酸在適當的條件下(溫度與時間),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亞硝胺。研究人員從細胞和動物實驗發現,高劑量的亞硝胺可能致癌。

這裡所謂的「高劑量」是相對的;譬如說,足以對老鼠(體重200公克)致癌的亞硝胺劑量,對人體(體重60公斤)可能只是可以安全忽略的劑量。

聯合國的《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2015年12月的紅肉與醃製肉品報告指出,從超過800篇相關的研究報告彙整發現,每天每攝取50公克的醃製肉品,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18%。

法國的《食物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機構ANSES》在2022年7月的亞硝酸鹽飲食指引,建議每星期的醃製肉品份量不要超過150公克。

小結:肉類添加亞硝酸鹽,避免食物中毒(非常肯定的證據),但卻可能致癌(不是肯定的,而是某種程度的風險)。

有關硝酸鹽/亞硝酸鹽與健康的最新研究發現,硝酸鹽(NO3)和亞硝酸鹽(NO2),在酸性(胃酸)和缺氧的血液循環中,會發生還原反應,形成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可以讓血管舒張,具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

小結:肉類添加亞硝酸鹽,避免食物中毒,可能致癌,但硝酸鹽可以保護心血管。

一氧化氮在細胞與血液中會自然氧化成亞硝酸鹽,然後亞硝酸鹽也會氧化成硝酸鹽,所以最終都是以硝酸鹽的狀態存在。

硝酸鹽在血液循環過程中,有部分被腎絲球過濾而從尿液排出,而且我們的唾液腺也會主動從血液中吸收硝酸鹽並加以濃縮,然後在我們進食的時候,隨著唾液分泌進入口腔。研究發現,我們用餐時由唾液所分泌的硝酸鹽,通常比食物的硝酸鹽還要多。

至於人類食物中的硝酸鹽來源,估計有2/3來自蔬菜,1/4來自飲水,只有4%來自醃製肉品。亞硝酸鹽則大概有一半以上是來自醃製肉品。根據陽明交大研究團隊的林怡君副教授在2021年12月發表的研究報告,在台灣,食物中的亞硝酸鹽主要來源是白米飯。

小結:唾液、蔬菜、白米飯,是硝酸鹽/亞硝酸鹽的主要來源。

所以,我們需要擔心 {亞硝酸鹽+氨基酸->亞硝胺->致癌} 的風險嗎?


不是加工肉品 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含量最高食材是它 最新調查出爐 - 癌症問康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博士的沙龍
15會員
73內容數
生命只是一個隨機過程 Life is a random process 來是偶然,去是必然,苦難中自己找樂子 You have to live, you have to die, and you have to pay tax.
周博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8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使用手機通訊也可能致癌) (我的感覺是,現代人更有可能死於交通事故,也更有可能因為抽煙喝酒而致癌)
Thumbnail
2023/08/18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使用手機通訊也可能致癌) (我的感覺是,現代人更有可能死於交通事故,也更有可能因為抽煙喝酒而致癌)
Thumbnail
2023/08/15
這個實驗室本來是要研究高脂飲食和癌症是否有關聯,...。只是沒想到,還沒看到魚油的好處,就先看到掉毛的問題。
Thumbnail
2023/08/15
這個實驗室本來是要研究高脂飲食和癌症是否有關聯,...。只是沒想到,還沒看到魚油的好處,就先看到掉毛的問題。
Thumbnail
2022/08/16
如果你相信農藥有害健康,你就應該相信基改食物是安全的。
Thumbnail
2022/08/16
如果你相信農藥有害健康,你就應該相信基改食物是安全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重複熬煮肉燥會產生一些對健康有害的物質,包括: 過氧化物:這些是一種自由基,會引起細胞氧化,增加癌症風險。 亞硝酸鹽:這些物質在高溫下會轉化為亞硝胺,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 胺基酸和蛋白質降解產物:這些物質在高溫下會分解,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或其他健
Thumbnail
重複熬煮肉燥會產生一些對健康有害的物質,包括: 過氧化物:這些是一種自由基,會引起細胞氧化,增加癌症風險。 亞硝酸鹽:這些物質在高溫下會轉化為亞硝胺,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 胺基酸和蛋白質降解產物:這些物質在高溫下會分解,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或其他健
Thumbnail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提醒:「閱讀和健康相關的書要很小心,你可能因為印刷錯誤而喪命!」     這是百年前大文豪幽默的諷刺,但是在這個社群訊息氾濫的時代,我們真的有可能誤信假新聞而遭殃。不過前些天行政院通過的「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裡,就明訂禁止傳播不實營養及健康飲食的消息,違者最高可處罰三十萬
Thumbnail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提醒:「閱讀和健康相關的書要很小心,你可能因為印刷錯誤而喪命!」     這是百年前大文豪幽默的諷刺,但是在這個社群訊息氾濫的時代,我們真的有可能誤信假新聞而遭殃。不過前些天行政院通過的「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裡,就明訂禁止傳播不實營養及健康飲食的消息,違者最高可處罰三十萬
Thumbnail
紅肉吃太多會致癌未解之謎: 這是網友想知道的疑問。 ==================== 以下是紅肉吃太多會致癌未解之謎的感應, 僅供參考。 ==================== 問題: 紅肉吃太多會致癌嗎? 這是網友問的。 紅肉為何會被說成有致癌可能呢? 原因是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機構國際癌症
Thumbnail
紅肉吃太多會致癌未解之謎: 這是網友想知道的疑問。 ==================== 以下是紅肉吃太多會致癌未解之謎的感應, 僅供參考。 ==================== 問題: 紅肉吃太多會致癌嗎? 這是網友問的。 紅肉為何會被說成有致癌可能呢? 原因是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機構國際癌症
Thumbnail
在我親身體驗醫療靈媒飲食法的好處之後,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斷的跟親朋好友分享。 多數人聽到要喝西芹汁,「好麻煩喔!」「我怕芹菜味。」⋯ 聽到要戒蛋奶麩質豬肉玉米,「喔不!我最愛蛋奶。」「為什麼?這麼多不能吃,還能吃什麼?」 建議多吃水果蔬菜,「天啊,水果那麼甜!」「不行,中醫說不能吃水果。」「吃那
Thumbnail
在我親身體驗醫療靈媒飲食法的好處之後,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斷的跟親朋好友分享。 多數人聽到要喝西芹汁,「好麻煩喔!」「我怕芹菜味。」⋯ 聽到要戒蛋奶麩質豬肉玉米,「喔不!我最愛蛋奶。」「為什麼?這麼多不能吃,還能吃什麼?」 建議多吃水果蔬菜,「天啊,水果那麼甜!」「不行,中醫說不能吃水果。」「吃那
Thumbnail
關於食品安全這件事,字面上看起來非常嚴肅,彷彿有點遙遠,但他其實就在身邊。這件事與我們息息相關,每天我們都需要吃東西,因此身體就是吃出來的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到底在吃這件事上,我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思維與觀念? 這集的專訪我們邀請到台北醫學大學食品營養學系的廖凱威教授,除了用「分散風險」的觀念教大家安
Thumbnail
關於食品安全這件事,字面上看起來非常嚴肅,彷彿有點遙遠,但他其實就在身邊。這件事與我們息息相關,每天我們都需要吃東西,因此身體就是吃出來的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到底在吃這件事上,我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思維與觀念? 這集的專訪我們邀請到台北醫學大學食品營養學系的廖凱威教授,除了用「分散風險」的觀念教大家安
Thumbnail
唾液、蔬菜、白米飯,是硝酸鹽/亞硝酸鹽的主要來源。
Thumbnail
唾液、蔬菜、白米飯,是硝酸鹽/亞硝酸鹽的主要來源。
Thumbnail
好好種出只有陽光、空氣、水和土壤孕育出來的米,是沒有技術、不具經濟價值、低階的農業。 而現代糧食生產體系正努力轉型為生物科技業,源源不絕的創意、各種意想不到的技術,但堅持不要標示,因為 這會引起市場不必要的恐慌
Thumbnail
好好種出只有陽光、空氣、水和土壤孕育出來的米,是沒有技術、不具經濟價值、低階的農業。 而現代糧食生產體系正努力轉型為生物科技業,源源不絕的創意、各種意想不到的技術,但堅持不要標示,因為 這會引起市場不必要的恐慌
Thumbnail
或許因為太太是營養師,近年常常有朋友會問,我們家是不是都吃有機的食物?其實並沒有。當然,並不是不吃有機的,而是不會特別挑、非有機的不吃。
Thumbnail
或許因為太太是營養師,近年常常有朋友會問,我們家是不是都吃有機的食物?其實並沒有。當然,並不是不吃有機的,而是不會特別挑、非有機的不吃。
Thumbnail
最近過年嘴殘不小心「肉乾吃太多」,拉肚子拉的連三拉三的。 其實大家都心裡有底,「肉乾、香腸」好像都加很多有的沒的,吃多了好像會致癌。 雖然心裡這般抗拒、但嘴巴倒是很誠實,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其實
Thumbnail
最近過年嘴殘不小心「肉乾吃太多」,拉肚子拉的連三拉三的。 其實大家都心裡有底,「肉乾、香腸」好像都加很多有的沒的,吃多了好像會致癌。 雖然心裡這般抗拒、但嘴巴倒是很誠實,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其實
Thumbnail
你是過兒、還是敏兒呢? 根據調查,全台過敏人數高達七成,但卻有六成民眾不知自己有過敏問題!成大醫院兒童過敏氣喘免疫風濕科主任王志堯於2014年受訪時指出,他過去一直認為空氣中的汙染物是引起過敏的最大因子,後又發現原來食物是引起過敏的最大因素,只是食物來源太多,無法確切了解是哪些食物所引起。
Thumbnail
你是過兒、還是敏兒呢? 根據調查,全台過敏人數高達七成,但卻有六成民眾不知自己有過敏問題!成大醫院兒童過敏氣喘免疫風濕科主任王志堯於2014年受訪時指出,他過去一直認為空氣中的汙染物是引起過敏的最大因子,後又發現原來食物是引起過敏的最大因素,只是食物來源太多,無法確切了解是哪些食物所引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