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壓力能讓你變聰明、變堅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壓力」是把兩面刃,太過頭固然會帶來負面身心影響,但是壓力太小也會!什麼?你還不知道這件事?請趕緊回頭讀讀〈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這篇文章。

話說,心理學家雖然早已發現這個現象,但若是說到透過嚴謹、大型、客觀的研究來證明,可就付之闕如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最新研究,可以為我們補上這塊重要的拼圖。

研究刊登於2022年8月初的《Psychiatry Research》(精神病學研究),impact factor分數為9.16,在「精神醫學」類別期刊中名列前茅。

研究對象有1200名成年人,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來自「Human Connectome Project」(人類連接組計劃),一項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公費資助、得到國家認可的重要計畫。

計畫目的是研究健康人腦內的解剖學和功能連接性,協助研究人員獲知大腦中思想、感覺與行為的奧秘,同時藉此生成有助於研究腦部疾病的大量數據,例如閱讀困難、自閉症、阿茲海默症、精神分裂症等。

研究人員透過問卷方式調查、評估受測者所承受的壓力程度,主要針對的是「生活中的無法掌控感與壓力感」(to measure how uncontrollable and stressful people find their lives)。

接著,研究人員進行了多項「神經認知功能」(neurocognitive abilities)測驗,以評估受測者的各方面腦功能,包括:專注力、認知能力、認知彈性、記憶力、問題處理能力等。

最後,研究人員也評估了受測者是否有焦慮、憂鬱、注意力障礙、暴力行為等身心精神科相關問題

結論不出所料:適度壓力能提昇認知功能,同時促進心理健康。


至於理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22會員
1.0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2024/04/05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2024/04/05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2024/03/31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2024/03/31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2024/03/14
三月初在Higher Education(Impact factor:5)刊出的最新研究首次明確發現:我們可以學會快樂(learn to be happy),但只有在持續練習(keep practising)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持久的好處。
Thumbnail
2024/03/14
三月初在Higher Education(Impact factor:5)刊出的最新研究首次明確發現:我們可以學會快樂(learn to be happy),但只有在持續練習(keep practising)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持久的好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降低不快樂 想減緩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而產生壓力荷爾蒙,長期會把我們變成精神衰弱的廢人。 (死亡荷爾蒙 - 皮質醇,杏仁核 - 壓力的觸發點,壓力催生壓力,壓力讓大腦萎縮。) 好體格抗壓性更強,肌肉是壓力處理工廠,重訓有助於抗壓。 想減緩壓力,20分鐘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
Thumbnail
1.降低不快樂 想減緩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而產生壓力荷爾蒙,長期會把我們變成精神衰弱的廢人。 (死亡荷爾蒙 - 皮質醇,杏仁核 - 壓力的觸發點,壓力催生壓力,壓力讓大腦萎縮。) 好體格抗壓性更強,肌肉是壓力處理工廠,重訓有助於抗壓。 想減緩壓力,20分鐘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代,應該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健康的一代,因為醫藥科技的進步,我們戰勝了比如天花,小兒麻痺等等以往讓人類大規模死亡的疾病,活在台灣,只要不出什麼意外,我們應該可以順利活到七、八十歲沒問題。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也活得不太好,許許多多的慢性病與癌症,加上折磨人的焦慮
Thumbnail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代,應該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健康的一代,因為醫藥科技的進步,我們戰勝了比如天花,小兒麻痺等等以往讓人類大規模死亡的疾病,活在台灣,只要不出什麼意外,我們應該可以順利活到七、八十歲沒問題。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也活得不太好,許許多多的慢性病與癌症,加上折磨人的焦慮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壓力」是把兩面刃,太過頭固然會帶來負面身心影響,但是壓力太小也會!什麼?你還不知道這件事?請趕緊回頭讀讀〈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這篇文章。
Thumbnail
「壓力」是把兩面刃,太過頭固然會帶來負面身心影響,但是壓力太小也會!什麼?你還不知道這件事?請趕緊回頭讀讀〈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這篇文章。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在現今的世界上,接觸到壓力是不可避免的。而科學家們現在認為,適量的壓力對我們來說是好的,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在工作上感到有壓力,因壓力大請假休息的比患感冒請假的還多。如果你是感到不堪重負人群的一員,以下的方法能幫你減壓。
Thumbnail
在現今的世界上,接觸到壓力是不可避免的。而科學家們現在認為,適量的壓力對我們來說是好的,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在工作上感到有壓力,因壓力大請假休息的比患感冒請假的還多。如果你是感到不堪重負人群的一員,以下的方法能幫你減壓。
Thumbnail
【如何與壓力共存?兩心態、三技巧傾囊相授,給有壓力的你,來點生活調劑!】 「對壓力的認識」、「找出壓力的來源」、「四種測量自己目前壓力指數的方法」、「與壓力共存的兩心態、三技巧」、「三大壓力名言推薦」,希望你能好好相處,神色自若面對它、駕馭它!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2/16(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如何與壓力共存?兩心態、三技巧傾囊相授,給有壓力的你,來點生活調劑!】 「對壓力的認識」、「找出壓力的來源」、「四種測量自己目前壓力指數的方法」、「與壓力共存的兩心態、三技巧」、「三大壓力名言推薦」,希望你能好好相處,神色自若面對它、駕馭它!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2/16(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壓力常盤桓在我們的四周,大至找工作,小至晚餐吃什麼?適當的壓力可以讓我們成長,而過多的壓力只會讓生活風雲變色,長時間處於壓力之中,人肯定會生病,太多事情不如意,太多事情不敢訴說,而這樣的環境從此改變一生。
Thumbnail
  壓力常盤桓在我們的四周,大至找工作,小至晚餐吃什麼?適當的壓力可以讓我們成長,而過多的壓力只會讓生活風雲變色,長時間處於壓力之中,人肯定會生病,太多事情不如意,太多事情不敢訴說,而這樣的環境從此改變一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