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效的關鍵成功因素

學習有效的關鍵成功因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週給學生分享讀書筆記框架及得分技巧,老師最常提問,為何安排這麼多學習課程,學生怎麼還是沒學會呢?

以我自己的親身經驗,盤點過去各類的學習活動,有些只是因為主題新鮮有趣,所以去參加,這時學習後的收穫或改變肯定不大。

反觀,如果主題是自己考慮清楚,想解決某些自己遇到的困擾,學習動機較為強烈,學習收穫與改變也較大。

我歸納3個學習有效果與改變的關鍵成功因素

1.學習動機與目的

學習是很主觀的,如果真心想學,就一定會學會;如果不想學,只有人在教室,心卻不在,儘管老師在厲害都無法學會。

在學校或企業培訓最辛苦的部分,莫過於協助學生或同事學會某一知識與技能,然而學習沒有學習動機,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在公司我會安排同仁學習課程,然而這樣的課程學習是必要,但是非想要。所以每次開課時,總是會有工作忙、訊息一直來,讓自己的學習打折扣;然而,如果是自己花錢去報名的課程,就會排除萬難,跟大家說我去參加一門課程,急事找可以先留言,晚點回覆,將手機設定靜音,先把課程學習好,也會在下課時詢問老師問題,這就是學習動機的差異。

2.學習專注與提問

學習過程中,你是屬於無關緊要,學多少是多少的人;還是你是高度投入,希望充分利用時間累積更多知識點的人?

我認為要學會一門技巧,在學習中刻意作筆記是很重要的。從筆記紀錄中,會梳理出自己已經學會的,以及還有點模糊的內容,透過自我提問或與同學、老師提問的過程,再次加深印象。

如何檢視自己是否已經學會,試著用3分鐘快速說明這個知識點的內容,讓不知道或沒參加的人懂。

3.學習演練與回饋

我記得訓練課程中有一句名言:有用就有用,沒用就沒用。就是在說當你學習一個新東西,如果有拿來使用,就會覺得新東西很好用;相對的,如果學習後你就沒有使用,那學到的東西你就覺得那沒用啊。

3年前,我的學習過程比較像是,累積課程名稱的時數,感覺我學了好多課程,別人看到我常常在學習打卡,就覺得我好厲害啊!

其實,我自己內心知道,有些東西我並沒有掌握。

所以別讓學習變成,追趕報名下一門課程;要試著停下腳步,讓每一門課程都有練習的時間,讓課程後堅持先練習100天,掌握學習內容後再學習新的內容。

以我自己為例,我就在學習方格筆記框架後,練習100+以上;學習94快筆記框架,練習100+以上;學習心智圖及知識卡片後,練習100+以上,讓我充分掌握筆記的底層邏輯,算是好好學會一門技巧。

學習有成效的關鍵成功因素

學習有成效的關鍵成功因素

avatar-img
Kay Chang的沙龍
37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ay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我不算是聰明的學生(我曾經是後段班的大學),我是自己用盡各種方法苦讀到現在的狀態(苦讀翻身前十名國立大學)。 這本書談很多學習的方法,每閱讀一個方法,我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自己實際的案例。
歲末年終,除了度過溫馨的聖誕節外,每年此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回顧今年的點滴,並展望明年的自己。 …我接觸了幸福平衡輪,透過八個面向,協助自己開始意識到各面向的意義與平衡。 讓我們一起展望2023年吧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我不算是聰明的學生(我曾經是後段班的大學),我是自己用盡各種方法苦讀到現在的狀態(苦讀翻身前十名國立大學)。 這本書談很多學習的方法,每閱讀一個方法,我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自己實際的案例。
歲末年終,除了度過溫馨的聖誕節外,每年此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回顧今年的點滴,並展望明年的自己。 …我接觸了幸福平衡輪,透過八個面向,協助自己開始意識到各面向的意義與平衡。 讓我們一起展望2023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