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閻王擒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raw-image

中國歷史上,有三個朝代,特別以欺負前朝孤兒寡母得篡出名。

第一個是大家都知道的司馬家,晉朝。
從曹叡死後,曹家小屁孩就只能被壓制嘛。

最後一個,則是趙匡胤的宋朝。

中間那一位?就是國祚最短的隋朝。
隋文帝,楊堅。

事實上,從「欺負前朝孤兒寡母」的角度切入這三朝的建立,是非常單薄的。

司馬家之所以要搞幾十年,不是司馬懿奪權就能篡位,最簡單一說,就是其他人,不服。

曹魏最大內亂三連發,史稱淮南三叛,可不全是叛假的。

楊堅的篡立,同樣也是打出來的。
打到宿臣舊將盡服,隋朝才能建立。

不是,你反過來一看,宿臣舊將都反對楊堅,楊堅拿什麼跟人打仗?

逢亂世,出英雄。

打仗的需求高了,人手不堪使用了,廖化也要出來當先鋒這個沒讀三國也知道。

不過比較少人知道,「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其實是在說姜維這個新人不夠資格當大將。

是的,沒人才要讓廖化出來打頭陣,這是凡人的智慧。

諸葛孔明的智慧,當然是打破年資經歷,不問出身,提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啊!


所以我就問你為什麼讓馬謖守街亭(誤)。


好啦,楊堅在面對內部三方六王之亂時,自然也提拔了不少人。

我們也隨之認識了楊素,高熲,鄭譯等各式各樣,有頭有臉有智有謀,後來在政壇上大放光彩的人物。

武將們的故事,又怎麼能少呢?

想想看,隋自內亂而起,平定南陳,北拒突厥,西滅吐谷渾,最後東擊高句麗失敗而已。

這需要的武將,絕對是比漢武帝還多的。

我們就從《隋書.列傳十七》的雙雄,韓擒虎與賀若弼,先來了解一下吧。

韓擒虎,光是姓名就有十足的勇士風味了吧?

不過有時候,人的命運就是這樣。

韓擒虎在《隋書.列傳十七》裡頭,只能寫作韓擒。
因為虎字犯唐朝之諱。

這兩個人並列一傳是很有趣的,我們從出身說起。

隋前北周,有兩大軍事系統:宇文與獨孤。

楊堅的父親,算是獨孤系統後期的盟主,你知道,北周的國姓就是宇文。所以獨孤壓倒宇文這就是板上釘釘,鐵一般的事實。

至於隋煬帝又被宇文系統的人幹掉,那你就知道,更鐵的是宇文與獨孤在隋朝,仍是有一些變化的。

小孩子才以為今天打倒了敵人就會永世太平。

事實上,就是因為兩大系統衝突,隋朝建立之前才有三方六王之亂。那兩大系統本身也不是非黑即白,同樣有支持楊堅的宇文,跟反對楊堅的獨孤。

提要這樣就夠了:大方向來說,韓擒虎就是宇文系統出身,而賀若弼則是獨孤系統。

真正要成就大業,不是獨孤幹掉宇文,也不是宇文打倒獨孤。而是你有沒有辦法,讓宇文跟獨孤攜手合作。

韓擒虎的父親是誰,說了你都嚇一跳,就是木蘭。

木蘭是河南土著,在東西魏分裂之後,聚眾反抗東魏統治。西魏當然要趁火打劫,當時被東魏打敗的木蘭等人,就此加入西軍,成為其麾下的游擊軍。

說到西方游擊軍的頭號人物,非獨孤系統的首領,獨孤信莫屬。

嗯?不是說韓擒虎屬宇文系統嗎?

沒錯的,雖然韓木蘭是跟著獨孤信打仗,威震邊界,但他的兒子韓擒虎,則被宇文泰收養。

韓擒虎從小就大膽雄壯,更難得的是他喜歡讀書。木蘭沒辦法給他更好的教育,也讓宇文泰得以「趁虛而入」。

其實就有點類似質子了。

宇文泰不但讓韓擒虎跟自己的兒子一起受教育,也讓他獨自帶兵作戰,建立功勳。開國君主像曹操那樣自帶90以上智力的不多,而宇文泰絕對是其中之一。

後來,韓木蘭過世,韓擒虎自然而然也接收了父親的勢力。做為宇文系統一員,又能從獨孤系統挖人,韓擒虎格外受到北周皇帝的信任,繼而在東征滅齊一戰中,立下大功,出鎮荊州。

滅齊之後,就是南征預備。

這種事不是楊堅才想要需要做,本就是北朝自北魏孝文帝以來的基本國策。但接著齊地騷亂,南陳朝趁隙攻北。在大局勢上,北周幾乎可以說是難以抵禦。

不過韓擒虎也很是取得了不少勝仗,穩穩守住防線。

身為一個猛將,韓擒虎在這邊展現了他的第一個合格要件:不懂政治。韓擒虎只顧著跟前線陳人作戰,完全不在乎後方朝廷跟各地軍閥已然開戰。

同樣在淮南作戰的楊素,就馬上嗅到風向,轉頭向楊堅獻上忠誠,獲得真正的兵力與權力。

即便改朝換代,韓擒虎也沒什麼表示,更不像其他宇文系統的將士,紛紛要求老大梁睿跟隋文帝楊堅請兵再立功勳。

也正因如此,讓楊堅更認定「此人可用」。

物換星移,鎮守荊州長達十年橫跨兩朝的韓擒虎,突然被任命為伐陳先鋒。他既不慌亂,也不志得意滿,靜靜的跟隨楊廣前往徐州南部。

趁著陳朝注意力全在自長江上游進攻的楊素身上,楊廣的隨軍軍師高熲,下令先鋒渡江奇襲。

是日,長江大霧。

但韓擒虎並不急躁。等到日落西山,韓擒虎才親率五百人渡江,迅速取下歷陽南岸據點,通知自己的部隊跟上。

兵力集結完成,韓擒虎馬不停蹄,趁著鄰近城池還沒發現據點已經陷落,半天之內再下一城。

但奇襲戰術,也只能到此為止。

因為除了韓擒虎,還有另一個先鋒賀若弼,採取了另一套戰術。

韓擒虎是選擇往南推進,穩紮穩打。賀若弼卻是打算直搗黃龍,往北側南京城殺過去。

你猜得到我猜得到,獨眼龍都猜得到。陳朝各地將領,還不趕過來圍爐你賀若弼嗎?

賀若弼姓賀若,不是姓賀。他的父祖是正統鮮卑天龍人,祖父跟韓木蘭大約同輩,長期在潁川居住。加上隋朝有意抹去鮮卑痕跡漢化,所以賀若弼後來是被登記為河南人的。

同樣的,就在木蘭起義後沒多久,賀若家族也殺了東魏刺史,繼而加入西軍。

跟韓擒虎同輩的,是賀若弼的父親,賀若敦。

那場叛亂,就是由年僅十七歲的賀若敦主導。
感覺有點像李淵跟李世民。你以為主子是李淵,其實李世民才是主角。

一直到賀若敦在獨孤信手下大展神威,宇文泰才把他拉了過來,但也只能壓,不能用。

即使賀若敦建功立業,但在官職爵位上,就是比不上同期生。

後來,賀若敦更回頭去與獨孤系統合作,終於被宇文護構陷誅殺。

當時凡是犯了宇文護的人,周武帝都會想辦法保護。最常使用的招數,就是讓弟弟宇文憲把那個人收下。

側面觀察來說,權臣宇文護其實頗有讓宇文憲成為繼承人的念頭。

宇文護被殺後,宇文憲也知道自己有嫌疑,主動跟哥哥請辭,這些故事就不再重提。


總之,賀若弼在宇文憲的庇護下成長起來,也成為密謀推翻宇文護的要角之一。結果沾了一身腥,在周武帝立太子一事上,整個搞臭。

韓擒虎是不涉政治權謀,賀若弼則是走了一遭,發現自己完全不適合,趕緊也去加入對陳前線軍了。

賀若弼雖然不若父親天生神力,提把單刀就可以連殺七八人,但他擅長鼓舞士氣,出謀劃策,箭術如神,也算挺不錯的將領。

問題是他有前科。

三方六王之亂時,楊堅也不敢信任他,拔了他的權。賀若弼也只好乖乖的。

隋朝建立後,卿大夫們同樣要給楊堅壓力,去掃平南朝一統天下。楊堅本來就沒打算硬拚,只好問頭號宰相,高熲該當怎解。

高熲除了提供「狼來了」之策,同時也推薦了賀若弼。

賀若弼是一個有想法,有戰功的人。先前不用,只因不能信任。而如今高熲敢提,楊堅就知道,宰相已經有了搞定這個人的方案。

賀若弼獻上取陳十策,韓擒虎的先下歷陽,其實就是他的戰略。更嚴格一點說,是他從高熲的狼來了去衍生出來的。

高熲的策略簡單說是,趁江南農忙,先發全頻公告說要打陳朝了。陳人就會放下農活來集結抵禦。

等他們集合好,我們就說不打了不打了,要打去練舞室打。

反覆幾次,陳人的農作收成會變差,也會不再輕易相信隋朝會發起進攻。

那被任命為伐陳一員,先行前往前線駐紮觀察的賀若弼,就注意到長江最佳渡口的歷陽守軍,已經完全就是虛應故事。

集合觀察一下北軍動態就會解散。

所以當時,賀若弼就負責虛張聲勢,先架旗幟營帳在北岸,讓陳軍集結之後……
撤去。

只是沒想到天要助隋,就在陳軍集結復散,各自回家之後,長江起了大霧。

賀若弼是長期觀察,懂行。
韓擒虎其實也不敢完全信任,所以才只發五百兵,進退自如。

就像前面提到的,取下歷陽之後,二人兵分兩路。

賀若弼這邊,是一仗接一仗,敵軍如潮水般湧來。照一般道理來說,韓擒虎應該要想辦法支援吧?

結果老韓的方法也算挺妙,直接打出自己的旗號,開始接受各地投降。

賀若弼雖然來坐鎮過一段時間,可江南軍民將士,哪個不認識這個十年來跟他們打得熱火朝天的韓擒虎?

正所謂「猛虎不過江,過江不能敵」,那是完全沒有這個說法的。但事實就是,韓擒虎的大旗一立,江南鄉里就紛紛來投降了。

原本在排隊要克賀若弼爛飯的陳朝將軍們眼看事情不對……

哪裡不對?

就你能徵收到的糧食少了,人力少了,問問就知道老百姓大量降隋了。

幾個就二一添作五,回過去攻打韓擒虎。圍個隋軍沒那麼難吧?不過你們留得住賀若弼,不表示也打得過韓擒虎啊。

一二三,鏡頭一轉,我們看看指揮中心楊廣的現場。

賀若弼失聯,韓擒虎捷報連傳,楊廣管你三七二十一,先幫韓擒虎表功,繼而請求出兵支援韓擒虎,務求一戰功成。

政治的世界殘酷,戰場上更是一翻兩瞪眼。明明是賀若弼快被打趴,支援卻全往韓擒虎這邊送。

老虎哥也不怠慢,收了支援,下令轉道向北。陳後主緊急調兵攔截韓擒虎,但沒人敢與大老虎接戰,四散潰逃。而賀若弼那邊也是拼了死命的打,好不容易擊退了陳朝老將任蠻奴。

任蠻奴正要退走,遇上來救援的韓擒虎,連忙舉手投降。

這一瞬間,韓擒虎靈機一動。他繼續帶兵從外圍救援賀若弼,基本上小弼都算是他主管。但同時也分出五百兵,讓人押著任蠻奴進入南京城。

還有少數陳軍應戰的,任蠻奴就出來罵一罵:「老夫都投降了,你們頂個屁用!」

就這樣,韓擒虎靠著五百壯士渡江,又憑著五百勇士擒獲陳後主,更順利救出賀若弼。

那還真是頭功首功尾功都給韓擒虎佔盡了。

賀若弼怎麼可能就此罷休?立刻趕赴南京皇宮,上演了一齣「義釋陳後主」的戲碼。

那就換韓擒虎不開心了。

兩人當場吵起來,拔劍相脅。眼看就要發展成小則見血,大則兵變的事件時,楊堅的使者趕到了。

從先前楊廣的回報,隋文帝楊堅就知道要出大事了。

兩軍出動,僅一軍報功,而且還是下屬。除非這功是賀若弼報的,不然雙方肯定要起爭執。

更重要的是,這兩人都是「外系」。

可賀若弼是有高熲背書的,而韓擒虎沒有。老虎哥非但沒有靠山,還在江南插旗子招降。不要說主管會不爽,皇帝也不爽啊。

楊堅明面上是來打圓場,實際誰也看得出來,偏袒賀若弼更多,並詔二將回京分說。

可任憑你皇上神機妙算,又怎麼比得上前線元帥楊廣的劍及履及?

二將才放下干戈,準備動身回京,賀若弼就被逮捕了。罪名是不遵軍令,先期決戰。這不算非常嚴重,因為楊廣並沒有在前線把賀若弼就地正法,而是按照隋律送還朝廷大理定奪。

甚至還沒入京,楊堅的使者就來把賀若弼接走了。

楊廣為何要多此一舉?勢必有政治上的理由。

簡單說,賀若弼是個欠修理的角色。楊堅只是故意跟兒子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特意把賀若弼再一次「弄臭」。

即使最後不入罪,與韓擒虎同功同勳,但在公卿大夫們的眼中,賀若弼這個混蛋形象,那是抹不去了。

後來,常常有人檢舉賀若弼心懷不滿,說楊素高熲的壞話,但楊堅一律都以賀若弼是功臣元勳,不加責罰。

有一次,突厥來訪,秀了一手箭術,楊堅大嘆,這只有賀若弼才能比得上啊。

不是嘴一嘴而已,當時就馬上叫賀若弼來跟突厥人比箭。

賀若弼還說,「以上天為證,如果我赤誠為國,此箭必中。

我在看歷史是這樣,一個人要是需要以某某事來證明自己,就表示他的老闆正在懷疑他而他知道。

最終一箭中的,為國爭光,楊堅也不再刁難於他……

這對君臣到底在演哪齣?

其實前面就說了,獻計打壓賀若弼的人,就是高熲。但這個時候,高熲已經失勢了。同樣就表示著,太子楊廣登場。

楊廣做為曾經負責修理賀若弼的執行者,這時候也是需要了解一下情況。

他把賀若弼找來,問:「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人,俱稱良將,優劣如何?」
這是打探。

對楊素的看法,就是對楊廣派系的看法。
對韓擒虎的意見,則可以看出賀若弼是否還記舊仇。
至於史萬歲,當時代表楊廣的么弟楊諒。

今天可以換楊廣當太子,明天楊諒也可能翻盤上台。

賀若弼的回答也是很妙:「楊素是猛將,非謀將;韓擒是鬪將,非領將;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

師爺給你翻譯一下。

楊素很厲害,幫你奪下了太子之位,但他不夠深謀遠慮。
韓擒虎打仗很厲害,可他不適宜侍奉左右。

嗯,這裡的領將,我不打算翻成「能領導部隊的將軍」,這樣翻只會顯得賀若弼無知又善妒。

「領軍」本身是長期以來,禁軍主將的一種官銜,也常跟護軍並列。這裡看成韓擒虎不適合入主禁軍,才是跟楊廣說話的「態度」。

最後我們乾脆一點,他在說的就是:楊諒手握天下精兵鐵騎,但終究上不了大位。

楊廣何等聰明人?隨即再問:「那你認為,誰才是大將之才?」

賀若弼一拱手,直盯著楊廣:「殿下選中的那個人,就是大將!」

我就是邱森萬。
選我選我選我選我選我。

可楊廣到底沒有選上賀若弼,最終跟高熲一起誅殺掉。

相比於一直搞得自己好像很懂政治,卻不得善終的賀若弼,我就想問一句:韓擒虎是真的不懂嗎?

平陳之戰後,兩人雖是同功同勳,但一開始有罪的賀若弼無事下莊,進封宋國公。韓擒虎卻被反告先入南京,放縱士卒,淫污陳宮,竟不封爵。

然而,同樣也是趁著突厥來朝時,楊堅叫來了韓擒虎,跟突厥使者說:「這就是我們擒下南陳國天子的大將軍。」

欸?你這下知道為什麼賀若弼要嗆自己一片赤誠了。

韓擒虎連手也不用抬,往那邊一站,突厥人就嚇得屁滾尿流了。

楊堅隨即加封韓擒虎為壽光縣公,直上邊疆防線鎮守。

可誰也料不到,開皇十年,楊堅大加封賞分派,隔年,就一個一個收回來。包括這些功臣大將的性命。

開皇十一年,就是大隋的妖變之年。

隋對於南朝的天文預言系統,有了初步的破解,知道了這些大將們所屬「妖星」。

回到京城的韓擒虎,先是有隔壁的跑來他們家問,這邊現在是王住的地方嗎?

也有人來說:「我來迎接王了。」

這人問完話就消失了。

不久,附近有個重病之人迴光返照,來到他們家說,「我時候到了,該來見王了。」

門衛實在也是受不了了:「你們到底在找什麼王?」

「當然是閻羅王啊。」

韓家子弟聽到了,馬上衝出來要暴打那傢伙一頓,卻被韓擒虎阻止了。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這樣還有什麼好不滿的嗎?」

說完,韓擒虎就開始生病了,幾天之後隨即過世。

要知道的是,韓擒虎會被眾人誤認為「王」,就是因為楊堅破「禮」給他特殊待遇。

楊堅一開始就準備送韓擒虎上路。

但韓擒虎可不是賀若弼那種全家被抄被貶。他的弟弟,兒子,依舊是楊堅,甚至楊廣都極為倚重的大將。

很有趣的是,韓擒虎的兒子「韓世諤」參加了楊玄感之亂,原本被捕要押送往高陽,但成功逃脫,不知所蹤。不久後,高陽又出現了一個黑臉界名人,後來還成為了門神。

說的是尉遲恭。

而聽說唐朝其實沒有「尉遲恭」的記錄。

好我其實不是要說韓世諤跟尉遲恭是不是同一個人。要說的是,或許韓擒虎就是楊堅「封」的閻羅王。

不是畫個像就算了的門神,而是親自到陰曹地府上工的閻羅王。

一個能為大隋朝鎮住妖變的陰間之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2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1
竇建德是隋末群雄中一個相當特別的角色,雖然自行稱帝,但始終以扶助隋室、講信求義為先。 某方面來說,還挺像劉備。
Thumbnail
2024/10/11
竇建德是隋末群雄中一個相當特別的角色,雖然自行稱帝,但始終以扶助隋室、講信求義為先。 某方面來說,還挺像劉備。
Thumbnail
2024/10/05
你有想過他們其實是不同國家嗎?
Thumbnail
2024/10/05
你有想過他們其實是不同國家嗎?
Thumbnail
2024/10/02
食論農桑,貨曰貨幣:用公正第三方的替代品來進行交易。 農桑順著前回講隋朝,貨幣就很快一樣把南北朝到隋帶入。
Thumbnail
2024/10/02
食論農桑,貨曰貨幣:用公正第三方的替代品來進行交易。 農桑順著前回講隋朝,貨幣就很快一樣把南北朝到隋帶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莽撞了。 但那一瞬間,他腦海裡浮現的,便是金城那一幕。 與其考慮生死問題,李世民的第一選擇,就是和親人站在一起。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任何準備。 之所以能夠及時趕來,自然是因為收到了消息。 三天前,李世民抵達了太原北側的馬邑郡,負責接待他的,則是馬邑郡丞:李靖。
Thumbnail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莽撞了。 但那一瞬間,他腦海裡浮現的,便是金城那一幕。 與其考慮生死問題,李世民的第一選擇,就是和親人站在一起。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任何準備。 之所以能夠及時趕來,自然是因為收到了消息。 三天前,李世民抵達了太原北側的馬邑郡,負責接待他的,則是馬邑郡丞:李靖。
Thumbnail
楊玄感的行動,讓隋朝原本的小股叛亂,各自凝聚成巨大的力量。 沉寂已久,被隋室打壓的南朝世家故皇族,也開始動了起來。 然而,各地的賊兵,為什麼不謀而合,偏偏在這時候展開動作? 誰是威脅隋朝大業的幕後黑手? 也許,不只一人……
Thumbnail
楊玄感的行動,讓隋朝原本的小股叛亂,各自凝聚成巨大的力量。 沉寂已久,被隋室打壓的南朝世家故皇族,也開始動了起來。 然而,各地的賊兵,為什麼不謀而合,偏偏在這時候展開動作? 誰是威脅隋朝大業的幕後黑手? 也許,不只一人……
Thumbnail
不是要說誰家的長孫啦…… 隋唐兩大后,隋言獨孤,唐稱長孫。李世民的第一個長孫皇后,那來頭可真是不小。只讀當代史,也會知道她的大哥長孫無忌,那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 不過隋代士人也流行著這樣一個說法:「文能定國武能安邦,因而拜將封侯者,古今有之。然文武兼備學貫古今,終身埋沒於山林江湖者,更多。」
Thumbnail
不是要說誰家的長孫啦…… 隋唐兩大后,隋言獨孤,唐稱長孫。李世民的第一個長孫皇后,那來頭可真是不小。只讀當代史,也會知道她的大哥長孫無忌,那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 不過隋代士人也流行著這樣一個說法:「文能定國武能安邦,因而拜將封侯者,古今有之。然文武兼備學貫古今,終身埋沒於山林江湖者,更多。」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有三個朝代,特別以欺負前朝孤兒寡母得篡出名。 第一個是大家都知道的司馬家,晉朝。 從曹叡死後,曹家小屁孩就只能被壓制嘛。 最後一個,則是趙匡胤的宋朝。 中間那一位?就是國祚最短的隋朝。 隋文帝,楊堅。 事實上,從「欺負前朝孤兒寡母」的角度切入這三朝的建立,是非常單薄的。 哪裡不對?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有三個朝代,特別以欺負前朝孤兒寡母得篡出名。 第一個是大家都知道的司馬家,晉朝。 從曹叡死後,曹家小屁孩就只能被壓制嘛。 最後一個,則是趙匡胤的宋朝。 中間那一位?就是國祚最短的隋朝。 隋文帝,楊堅。 事實上,從「欺負前朝孤兒寡母」的角度切入這三朝的建立,是非常單薄的。 哪裡不對?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一共記錄有五個兒子。 老大楊勇跟老二楊廣的太子之爭,是我們認識隋朝的最佳切入點。 但事實上,「楊廣能,為什麼我們不能」絕對是其他皇子的心魔。 要知道,隋前北齊周,兄終弟及多。父死子繼,並不是東亞地區唯一的至高無上的繼承法則。 而楊堅的五個兒子,沒有一個是躺在床上好好過世。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一共記錄有五個兒子。 老大楊勇跟老二楊廣的太子之爭,是我們認識隋朝的最佳切入點。 但事實上,「楊廣能,為什麼我們不能」絕對是其他皇子的心魔。 要知道,隋前北齊周,兄終弟及多。父死子繼,並不是東亞地區唯一的至高無上的繼承法則。 而楊堅的五個兒子,沒有一個是躺在床上好好過世。
Thumbnail
《大唐雙龍傳》的第一個魔王,叫做宇文化及。在歷史上,宇文化及就是殺了隋煬帝楊廣的辣個男人。 隋朝啊,是隋文帝楊堅篡北周而建立的。北周的國姓,就是宇文氏。 這該說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嗎? 很有趣的是,關於宇文化及的身世,有兩個不同說法。
Thumbnail
《大唐雙龍傳》的第一個魔王,叫做宇文化及。在歷史上,宇文化及就是殺了隋煬帝楊廣的辣個男人。 隋朝啊,是隋文帝楊堅篡北周而建立的。北周的國姓,就是宇文氏。 這該說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嗎? 很有趣的是,關於宇文化及的身世,有兩個不同說法。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某方面來說,也是千古一帝系列的人物。 螃蟹的美味,其實不是第一個人定義的。千古一帝真天子的標準,也不是秦始皇就已經完成。至少,在國家已經統一的情況下,漢武帝要登上這個台階,就需要新的目標。 平服四夷。 西晉司馬炎做到了統一,但做不到平服四夷,進不了名人堂。 隋朝,也要面對這個挑戰。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某方面來說,也是千古一帝系列的人物。 螃蟹的美味,其實不是第一個人定義的。千古一帝真天子的標準,也不是秦始皇就已經完成。至少,在國家已經統一的情況下,漢武帝要登上這個台階,就需要新的目標。 平服四夷。 西晉司馬炎做到了統一,但做不到平服四夷,進不了名人堂。 隋朝,也要面對這個挑戰。
Thumbnail
在談論隋朝如何從一統天下,快速走向滅亡的時候,最簡單的檢討方式,就是指向隋文帝楊堅的繼承者選擇失當。 秦始皇也失當,劉備也失當,司馬炎也失當。你有沒有聽過「噹噹噹噹噹噹噹」? 皇帝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從來不會是「Only you」。
Thumbnail
在談論隋朝如何從一統天下,快速走向滅亡的時候,最簡單的檢討方式,就是指向隋文帝楊堅的繼承者選擇失當。 秦始皇也失當,劉備也失當,司馬炎也失當。你有沒有聽過「噹噹噹噹噹噹噹」? 皇帝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從來不會是「Only you」。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