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靠熱情,非本科工作怎麼找?】線上講座心得紀錄
當我們發現生活中一個問題時,我們會選擇抱怨,還是嘗試做出改變?
小羊大學念化學,後來讀了MBA,出國當了志工,回台灣後在媒體業打滾了六年,現在轉而做教育,大家都說小羊哥的經歷看起來很斜槓,但小羊哥覺得,他只是在每個階段,去解決自己想嘗試解決的社會議題而已。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做什麼,你可以想想看這個社會上有什麼問題,而你對什麼樣的議題有興趣,或許可以朝這個方向去試試看。」這讓我開始反思,我自己做小誌、以及做其他事的動機為何。「這個社會上有什麼問題是我在乎的,我想解決的?有想法了就去研究看看,做點什麼,一定要去實作,在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缺乏什麼樣的能力,那你就再去補足這些能力。」
過去我常認為,做一件事一定要由熱情驅動,但卻忽略了另一個極其重要的關鍵元素:價值感。如果我們在做的事是對社會有幫助的,或者本身是能引發改變的事,我相信在過程中我們一定可以找到屬於這件事的意義和成就感。
你是遵守規則的人,還是去尋求改變的人?抱怨常常是很多人在遇到難題或問題時的第一反應,我們可以選擇要當一個抱怨並安於現狀的人,或成為一位去行動,甚至促發改變的人。
則文哥則鼓勵年輕人:「千萬不要小看自己年輕!有什麼想做的就去嘗試,想解決什麼議題就去行動!」
這個時代的我們,有什麼特質和優勢、劣勢?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比以前更加迷惘,卻也更積極去行動。
現在的時代相較二十年前實在變化太多、太快,網路的出現,媒體與社群網絡的興起,讓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在年紀輕輕就接觸到大量的資訊與成功的故事,這使我們更迷惘,卻也更積極地去做一些什麼;網路使我們知識焦慮,但我們也更主動地去學習更多。
但迷惘其實是一體兩面,有人會因為這份迷惘而變得很積極,想要去嘗試、走出舒適圈、探索,做一些事情讓自己不要那麼迷惘;也有人因為看見別人的成功而自卑,而變得更加迷失、不知方向。對我來說,迷惘是一種過程,有時則是一種會持續存在的狀態,尤其在這個變化超級快速的時代,我們不知道十年後世界會變什麼樣,我們必須持續學習和進步才能不被時代所汰換,我們面對的未知比二十年前的人們所面對的未知更多,因此,有時候學會與迷惘共存,其實是一直都存在的課題。
「我們渴望不斷學習和吸收新知,但學完之後,你會用嗎?你可以把你的所學應用,以解決社會上的問題嗎?」
則文哥也提醒,這個時代你要有自己解決問題、搜集資料、組織資源的能力,現在所存的知識都是落後的,大家都有很多的資訊,但更重要是我們怎麼實踐,學習不是只記憶,知識沒有實踐是死的。
在學歷貶值時代,我們可以如何讓大學生活過得充實且精彩?
在這 Gap year 一年中,我其實思考過這樣的問題無數次,暑假後也將正式回歸體制內,對於大學的想像始終在變化,但我知道的是,我會努力去嘗試各種可能,並持續累積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值。
「永遠別窮到只剩下畢業證書,也不要被科系綁住,以為自己是某某科系,就只能做這些事。如果你只有一張畢業證書,那同一所大學的一個科系,同一年一兩百個人一起畢業,你的競爭力在哪裡?」這是則文哥給大學生的建議。「科系不代表一個人的全部,科系只代表了你的必修課表長怎樣,你應該要把大學的兩百萬機會成本,讀出千萬價值。」
大學生可以犯錯,是最可以勇敢嘗試的年紀。則文哥更鼓勵年輕人:「真的不用怕,勇敢去嘗試,勇敢去找資源,不用擔心別人不去理自己。」這跟我在小誌第二季團隊的工作頁面上寫的話:「沒有嘗試,沒有機會;有嘗試了,就有機會。」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學也是最能建立個人品牌和結交朋友的環境,藉由幫助別人,成為別人的貴人和價值之處,這同時除了能在互助的過程中建立信譽,也能累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其實在大學的期間我們就能做很多事,永遠別讓自己的想法限制住自己。
當學歷變得平庸,我們要如何在一群人中脫穎而出?
這個時代,不只看學歷,而是看能力和你的作品集。能力就是你的累積,作品集則是建立在這些能力之上的成果。因為單看學歷已經無法代表什麼了,我們必須累積自己的專業能力,並且除了輸入(學習)之外還要不忘輸出(應用),才能讓自己持續成長。
「我為什麼要挑你?每年同一個科系有這麼多人畢業,你跟其他學生有什麼不同嗎?」這是我們要常常去思考的問題,也呼應上一章談到的大學生活,我們應該趁大學期間,去嘗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我自己覺得,可以思考看看,自己有什麼樣的獨特性?自己有什麼樣特殊的經驗、專業、特質,是你跟身旁的競爭者有所不同的?從這些角度去切入,你會發現,在你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同時,你也將創造一種你個人的特質和態度,而這些就是你的獨特性。
我們現在面對的世界,變化很快,現在的氣候變遷,當我們出社會 5-10 年後,這將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大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與社會。我們可能要面對的是,要怎麼在一個越來越不適合居住的地球上生存?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將有更多的問題出現,這也會是我們要去解決的。
未來的世界變化會越來越快,而當代的我們要如何適應、自學和解決問題,變成為很重要的關鍵。
我自己的想法則是,足夠認識自己,有一段時間的探索,你自然而然就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只要你忠於自己,對有興趣的議題或領域著手實踐,不斷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讓自己持續成長,有意識地去充實大學生活,那你將會不知不覺之中,成為了那些為著理想閃閃發光的人。
結語
即將在九月跨入人生第一個體制內學校的我,近期在慢慢收尾各種平常的生活狀態,準備自己成為一位大學生。這次的講座又帶給了我很大的提醒,別忘了「實踐」的重要性。我常常在小誌的分享會或演講最後,以一句話作結:「Just do it !」因為我知道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二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只要把握住年輕的這些機會,去創造一些什麼,我相信每個人都能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