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閱讀?

更新於 2022/08/2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閱讀寫作爸媽問 2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閱讀?】

王文仁(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回答:
孩子不愛閱讀的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1. 家中沒有提供閱讀環境,好讓孩子從小就沉浸在書香之中。
2. 爸媽本身不愛閱讀,沒有建立親子間良性的共讀時光。
3. 3C產品的誘惑太多,讓孩子無法培養好的自學習慣。
4. 孩子曾在閱讀上遭遇挫折,無法體會閱讀的樂趣,最後只為了考試而讀。

【我的孩子不喜歡閱讀,該怎麼辦?】

高詩佳(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回答:
閱讀需要分齡,我在此先談最基本的實務:
  1. 由圖畫和聲音開始。繪本是孩子進入閱讀的入門,如果能搭配聲音,比如點讀筆和爸媽讀故事的聲音,成效將會加倍。
  2. 聽有聲書。對不識字的孩童來說,聽得懂、能夠說,是語文的重要根基,聆聽有聲書裡的故事,能夠讓孩子在讀懂文字以前,就「飽讀詩書」。
  3. 接觸橋樑書。閱讀半圖畫、半文字的橋樑書,是帶領孩子進入純文字的過度階段。圖畫對文字起著輔助的作用,對進入故事情境有幫助。
  4. 親子共讀。孩子與爸媽共讀的好時光,無可取代!讓孩子看到書本,就想到幸福的感覺,是幫助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大助力。
延伸閱讀:
  • 《閱讀寫作神救援》 高詩佳著
  • 《圖說新古文觀止的故事》 高詩佳著
  • 《閱讀寫作公開課》 王文仁著
  • 《用書脫魯》 宋怡慧著
  •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 大江健三郎
avatar-img
16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詩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閱讀寫作爸媽問 1 【為什麼孩子喜歡閱讀,卻寫不出文章?】 王文仁(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回答: 「閱讀」與「寫作」,像是同一件事,卻又是兩回事,因為閱讀次數的多寡,並不完全等於寫作(或寫作的品質),中間還有一些關卡需要解決。 這些關卡包括: 【孩子寫不出文章,該怎麼做?】
閱讀寫作爸媽問 1 【為什麼孩子喜歡閱讀,卻寫不出文章?】 王文仁(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回答: 「閱讀」與「寫作」,像是同一件事,卻又是兩回事,因為閱讀次數的多寡,並不完全等於寫作(或寫作的品質),中間還有一些關卡需要解決。 這些關卡包括: 【孩子寫不出文章,該怎麼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Thumbnail
給每天要面對孩子情緒的你 教導孩子真的很難,或是要面對他們生氣或是不開心時,不能動粗,我們做家長的也是人,會生氣,會傷心,或寂寞,也需要被人同理,如果真的無法處理好孩子的情緒,不要太自責,因為我們不是專家,我們是家長,一起陪伴孩子們成長的好朋友。
Thumbnail
#孩子的懂了,不一定是我們認為的懂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Thumbnail
不舒服來自哪裡? 又是如何不舒服? 為什麼只有對自己孩子是這樣? 有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難以言喻,也搞不清楚自己怎麼了,但就是有很多情緒。當孩子無法馬上停止行為或情緒,我們只希望一切都能靜止下來時,只好讓孩子陷在聽不見其他聲音的轟隆轟隆聲裡,陷在看不見周遭環境的強烈揮動的手,就像自己...
Thumbnail
每次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情況,不知道大家又會怎樣去面對? 有沒有想過所有在你生命中發生的事,都是你自己吸回來? 你可能覺得很難接受,但這真的是你創造出來的。 「我們必須對你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負上責任。」 今集內容: Tomo的小故事 我們是怎樣創造出這些煩人呢? 如何讓自己不知不覺顯化不想要的事物
Thumbnail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工作是我們耗費了最多時間心神的單一事件,也是我們自我期許與評價高低的最重要來源。  為什麼大多數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為什麼我們不敢辭去我們不喜歡的工作?  工作可以為我們帶來五種不同的需求:金錢收入、社會地位、實現夢想以及發揮天賦。金錢與地位是外在誘因,而實現夢想與發揮天賦是內在的激勵與價值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可能很多人覺得學生的本分只要念好書,成績表現好就好,考試身為一個很好量化學生能力的方式,或許有存在的必要,但學生所要理解的是,考卷上的數字並不全然代表你的能力,今天考一個很差的成績,也並非世界末日毫無轉圜的餘地,聚精會神只為考卷上的數字不是真的學習。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Thumbnail
給每天要面對孩子情緒的你 教導孩子真的很難,或是要面對他們生氣或是不開心時,不能動粗,我們做家長的也是人,會生氣,會傷心,或寂寞,也需要被人同理,如果真的無法處理好孩子的情緒,不要太自責,因為我們不是專家,我們是家長,一起陪伴孩子們成長的好朋友。
Thumbnail
#孩子的懂了,不一定是我們認為的懂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Thumbnail
不舒服來自哪裡? 又是如何不舒服? 為什麼只有對自己孩子是這樣? 有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難以言喻,也搞不清楚自己怎麼了,但就是有很多情緒。當孩子無法馬上停止行為或情緒,我們只希望一切都能靜止下來時,只好讓孩子陷在聽不見其他聲音的轟隆轟隆聲裡,陷在看不見周遭環境的強烈揮動的手,就像自己...
Thumbnail
每次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情況,不知道大家又會怎樣去面對? 有沒有想過所有在你生命中發生的事,都是你自己吸回來? 你可能覺得很難接受,但這真的是你創造出來的。 「我們必須對你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負上責任。」 今集內容: Tomo的小故事 我們是怎樣創造出這些煩人呢? 如何讓自己不知不覺顯化不想要的事物
Thumbnail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工作是我們耗費了最多時間心神的單一事件,也是我們自我期許與評價高低的最重要來源。  為什麼大多數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為什麼我們不敢辭去我們不喜歡的工作?  工作可以為我們帶來五種不同的需求:金錢收入、社會地位、實現夢想以及發揮天賦。金錢與地位是外在誘因,而實現夢想與發揮天賦是內在的激勵與價值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可能很多人覺得學生的本分只要念好書,成績表現好就好,考試身為一個很好量化學生能力的方式,或許有存在的必要,但學生所要理解的是,考卷上的數字並不全然代表你的能力,今天考一個很差的成績,也並非世界末日毫無轉圜的餘地,聚精會神只為考卷上的數字不是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