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聊」出人際深度?聊到心坎裡才是進展關係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跟人互動時,即使是已經認識的人,還是很常會發生不知道要說什麼,彼此視線對視,尷尬緊張,只能勉強說上兩三句話,看起來好像是有互動,但結果還是覺得蠻尷尬的。

raw-image

之所以會有上述這樣的尷尬經驗,很常是因為我們欠缺對彼此深度的認識,才會不知道要說什麼,所以這個深度是有哪些資訊呢?

我一般的習慣會先從基本資料認識起,像是居住地在哪、是哪裡人、老家在哪、在哪成長、高中念什麼、大學念什麼、有無出國經驗、跟家人的關係緊密程度,如果緊密是哪一種緊密,像是比較管教叮嚀的緊密呢?還是比較給予自由發展的緊密呢?跟爸媽之間的肢體動作會不會擁抱呢?平時在家的相處方式是怎樣,互動的內容等。

raw-image

會想知道感情方面的經驗,怎麼追求伴侶呢?跟伴侶相處時的時間安排為何、會做哪些事,以及互動時的親密度是什麼樣子,同時也會想知道休假的時間安排,像是會做什麼事呢?喜不喜歡、心情好壞,跟朋友之間的互動緊密度等等。

raw-image

也會了解一下職涯發展做過哪些工作、工作內容為何、怎麼會想轉換跑道、跟主管的關係是什麼樣、跟同事之間如何相處以及有沒有職涯規劃,目前進度如何,這些是開心還是不開心,有沒有遇到什麼難題等。

raw-image

以上這些我會稱為對一個人的基本認識,當有了這些認識後,我會覺得我對這個人的過往有一個具體的想像,會對這個人有熟悉感,之後的互動時,可以定期問候最近好不好啊,之前說的那件困擾你的事後來處理得如何,你之前說家人身體不太好,後來都還健康等等。

這些問候的問句,會讓人覺得關心,會感到親密,從互動中會漸漸建立起人際深度,這個深度發展到一個程度時,我們會很容易……點擊閱讀全文


想要更了解自己?

點選免費心理測驗,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自我、親密、職涯、人際分數。

想要更進一步提升?

可以報名免費工作坊,現場學習高薪、親密、開心架構。

— — — — — — — — —

LEGERE里格

讓好的生活成為日常


官網|https://legere.com.tw

電話|(02)27647128

時間|14:00~21:00(週二公休)

店面|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6弄5號

InstagramFacebookLine


作者|艾薩克Isaac

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GERE里格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LEGERE里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02
每天沒來由地煩躁、憂鬱?職場、感情、家庭都有各自的不順利?假日休息但仍感覺越休越累? 我們常以為要擺脫不開心的情緒,是要解決那個讓你不開心的人,或是逃離對方。 但其實這都跟身體作用有關——身體預算就是你的血條。
Thumbnail
2022/09/02
每天沒來由地煩躁、憂鬱?職場、感情、家庭都有各自的不順利?假日休息但仍感覺越休越累? 我們常以為要擺脫不開心的情緒,是要解決那個讓你不開心的人,或是逃離對方。 但其實這都跟身體作用有關——身體預算就是你的血條。
Thumbnail
2022/09/02
嬰幼兒時期,父母鼓勵我們多多對外探索、接觸不同的新事物。 然而一進入求學階段,大部分父母希望我們專注於學業,不要做任何對未來無意的事情,猛然關上我們對外探索的大門。 途中我們可能嘗試反抗,但最後我們漸漸接受、習慣這樣的生活,再也無法再次成為當年充滿好奇心、無所畏懼的小孩。
Thumbnail
2022/09/02
嬰幼兒時期,父母鼓勵我們多多對外探索、接觸不同的新事物。 然而一進入求學階段,大部分父母希望我們專注於學業,不要做任何對未來無意的事情,猛然關上我們對外探索的大門。 途中我們可能嘗試反抗,但最後我們漸漸接受、習慣這樣的生活,再也無法再次成為當年充滿好奇心、無所畏懼的小孩。
Thumbnail
2022/09/01
你足夠「社會化」了嗎?很多人不喜歡社會化這三個字,覺得社會化就是要做一些客套、社交、虛偽的事,需要皮笑肉不笑地打招呼,一大堆飯局,彼此也不太熟,還要互相吹捧起哄,為一些不重要的事大驚小怪。更極端的狀況,明明彼此互看不爽,但是還是要擺起笑臉,搞得像是好朋友,裝得很像一回事。
Thumbnail
2022/09/01
你足夠「社會化」了嗎?很多人不喜歡社會化這三個字,覺得社會化就是要做一些客套、社交、虛偽的事,需要皮笑肉不笑地打招呼,一大堆飯局,彼此也不太熟,還要互相吹捧起哄,為一些不重要的事大驚小怪。更極端的狀況,明明彼此互看不爽,但是還是要擺起笑臉,搞得像是好朋友,裝得很像一回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交往 無論是朋友或是情人 要如何真正了解對方呢? 以下是我個人覺得蠻重要的 言行 有沒有說到做到 承諾很重要 懂得傾聽的人也很重要 脾氣 常常抱怨、容易發脾氣的人 情緒很容易影響一個人 所以這類的人 通常做事情不會有太多的耐心 喜好 例如喜歡去夜店 那性格會比較外向 會認識很多朋友 出去吃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交往 無論是朋友或是情人 要如何真正了解對方呢? 以下是我個人覺得蠻重要的 言行 有沒有說到做到 承諾很重要 懂得傾聽的人也很重要 脾氣 常常抱怨、容易發脾氣的人 情緒很容易影響一個人 所以這類的人 通常做事情不會有太多的耐心 喜好 例如喜歡去夜店 那性格會比較外向 會認識很多朋友 出去吃
Thumbnail
曾經有學長一直灌輸我們【人就是要認識多一些,以後才有更多人脈】~ 慢慢自己在社會打滾多年之後,似乎這句話也算對,也算錯! (有些觀念是對的,有些說法是錯的)
Thumbnail
曾經有學長一直灌輸我們【人就是要認識多一些,以後才有更多人脈】~ 慢慢自己在社會打滾多年之後,似乎這句話也算對,也算錯! (有些觀念是對的,有些說法是錯的)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跟人互動時,即使是已經認識的人,還是很常會發生不知道要說什麼,彼此視線對視,有點尷尬緊張,勉強說個兩三句話,看起來好像是有互動,結果還是覺得蠻尷尬的。 之所以會有上述這樣的尷尬經驗,很常是因為我們欠缺對彼此深度的認識,才會不知道要說什麼,所以這個深度是有哪些資訊呢?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跟人互動時,即使是已經認識的人,還是很常會發生不知道要說什麼,彼此視線對視,有點尷尬緊張,勉強說個兩三句話,看起來好像是有互動,結果還是覺得蠻尷尬的。 之所以會有上述這樣的尷尬經驗,很常是因為我們欠缺對彼此深度的認識,才會不知道要說什麼,所以這個深度是有哪些資訊呢?
Thumbnail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拜訪一個客戶,在打招呼之後突然腦袋空白?」 「跟主管一起出門,坐在副駕駛座感覺極度尷尬?」 心態:平等與不帶目的性。 禮貌與尊重 沒有人是特別的 不要刻意的引導話題走向 「心態調整好,已經成功超過一半」。 因此對於初次見面拜訪的陌生人,可以用以下的主題來做話題的展開。 ...
Thumbnail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拜訪一個客戶,在打招呼之後突然腦袋空白?」 「跟主管一起出門,坐在副駕駛座感覺極度尷尬?」 心態:平等與不帶目的性。 禮貌與尊重 沒有人是特別的 不要刻意的引導話題走向 「心態調整好,已經成功超過一半」。 因此對於初次見面拜訪的陌生人,可以用以下的主題來做話題的展開。 ...
Thumbnail
交友互動的正確心態 1.不要以「找對象」為出發點,不然只會淪為挑菜選貨。 2.以「交朋友」為出發點多認識、多相處,再考慮適合的發展方向。 3.被拒絕或被句點都是合理情況,畢竟互動本來是雙向的。 4.以「想了解對方」的心態對話,就能減輕說話阻礙。 5.了解對方之餘,也不要忘了讓對方了解自己。
Thumbnail
交友互動的正確心態 1.不要以「找對象」為出發點,不然只會淪為挑菜選貨。 2.以「交朋友」為出發點多認識、多相處,再考慮適合的發展方向。 3.被拒絕或被句點都是合理情況,畢竟互動本來是雙向的。 4.以「想了解對方」的心態對話,就能減輕說話阻礙。 5.了解對方之餘,也不要忘了讓對方了解自己。
Thumbnail
除非離群索居,否則人一定會和他人進行互動。不少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人進行「有意義的深入互動」(deep and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有益心理健康。然而,現實生活中為何人們卻較少這麼做?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最新研究怎麼說。
Thumbnail
除非離群索居,否則人一定會和他人進行互動。不少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人進行「有意義的深入互動」(deep and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有益心理健康。然而,現實生活中為何人們卻較少這麼做?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最新研究怎麼說。
Thumbnail
「我是個很內向的人。」 話音未落,朋友眼神中露出困惑,似乎在說著,是我搞不懂內向的意思,還是剛剛那句話只是一個梗,後面還會有下一句,確實,我接下來繼續說道。 「只是不討厭社交和陌生人講話。」 是的,我並沒有熱愛社交,只是不討厭,而且社交對長期面對單一工作型態的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靈感來源,我可以
Thumbnail
「我是個很內向的人。」 話音未落,朋友眼神中露出困惑,似乎在說著,是我搞不懂內向的意思,還是剛剛那句話只是一個梗,後面還會有下一句,確實,我接下來繼續說道。 「只是不討厭社交和陌生人講話。」 是的,我並沒有熱愛社交,只是不討厭,而且社交對長期面對單一工作型態的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靈感來源,我可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