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所有人」聽起來像是個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們卻時刻想這麼做,因為在我們心裡,都覺得受大家喜愛是最好的權衡之術,但真的是這樣嗎?
一名社會趨勢觀察家詹姆斯·哈金的著作《
小眾,其實不小》,帶著我們從社會各層面探討中間市場的沒落和小眾市場的崛起。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碰撞下,彼此間擦出了不少火花,也可以看到人們隨著思維改變、網路普及等,與「中間地帶」漸行漸遠,所以「把產品賣給所有人的策略再也行不通了,想討好全部人的企業最後反而誰也沒討好到。」(p.24)
新文化生態體系
於一九二零和三零年代崛起的主流「中產階級文化」希望網羅普羅大眾,內容平易近人、適合所有讀者、觀眾、消費者,但同時也與菁英和前衛文化產生衝突。其中主張菁英文化中名氣遠播的作家Virginia Woolf以鄙視的語氣描述中產階級文化「『不三不四…既非藝術也非生活,而是大雜燴…』」(p.91)
而至一九七零年代,為引來消費者的關注,前衛文化與主流文化逐漸搭上邊,出現了更種混搭的現象。直到現今,主流和非主流文化間的差異越來越模糊,分辨彼此間的不同似乎變得不這麼重要了,而「真正關鍵的,是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小眾』」。
族群劃分的方式改變
過去,大約在兩千年左右,劃分消費者的方式以出生年份為主。但現今,隨著能取得的資訊更豐富,大型資料公司轉向購買信用卡公司的資料,從我們的購買習性來將我們劃分至不同的群組,而這些群組包括「有影響力的人」、「聰明的有錢人」、「年輕鄉下人」等。
除此之外,就連政黨族群劃分方式也在改變。過去,地緣政治看似重要,政治人物以社區、族群作為劃分依據來進行拉票,但現在隨著資訊取得更為豐盛,可以透過人們喜歡吃的食物、嗜好、喜歡度假的地方等等來掌握個別選民,書中舉了個有趣的例子,共和黨支持者偏好碳酸飲料樂倍、波本威士忌和紅酒;民主黨支持者則偏愛百事可樂、琴酒和伏特加。(p.84-85)
星巴克、HBO、新聞不中立
以上談論了新文化生態體系和各種族群劃分的改變,或許你會想,這和小眾市場有何關聯呢?以下就從星巴克、HBO、新聞台立場不中立等例子來說吧。
很多人可能會問到一個問題,就是星巴克並不便宜,但為什麼能從眾咖啡品牌中脫穎而出呢。在談論到這個問題前,先舉卡夫食品沒落為例吧。卡夫食品旗下的麥斯威爾即溶咖啡是個耳熟能詳的大品牌,但隨著獲利的降低,他們決定壓低生產成本繼續進行銷售,但當主流品牌價格不變、品質卻下降的情況下,產品落入中間地帶。所以當主打品質好、口感佳、味道獨特的星巴克出現時,那些不在意價格、對咖啡要求高的消費者自動就會上前光顧啦。
而HBO的成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HBO與其他主流電視台不一樣,他們並不想做給一般民眾看,而是培養了一群不同類型的觀眾。他們放手讓編劇自由發揮,而非為了主流群眾而限制影片的發展空間,這麼做反而吸引了一群死忠觀眾,讓HBO氣勢如虹。
最後,我們時常在抱怨新聞不中立這件事,但沒想到,那些設法保持中立的主流媒體反而在觀眾流失的情況下,尋求特定黨派的觀眾,至少這群人黏著度較高。
總結
《
小眾,其實不小》是本很有意思的書,儘管概念很簡單,但帶著我們從不同的例子看見中間市場的沒落,和業者在「小眾」間如何生存。其實看完這本書也讓我思考到,當我們為了討好其他人,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我們只會變得枯燥乏味、平淡無奇。或許,保有個人特色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不一樣,雖然我們的特色無法讓眾人都喜歡,但能吸引到自己的一群「小眾」其實更為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