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莫到尻川口才欲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公司在過去年度有虧損,如何不讓過去的虧損白白犧牲,就必須好好規劃「盈虧互抵」的適用條件,才能夠在賺錢年度,讓過去的汗水不會白流。
公司繳稅:短視近利?蓋棺論定?
前陣子,在一個演講的會後,和A銀行的副總Tony閒聊。很意外地聽到一則,幾年前發生在A銀行,因代收代付客戶的稅款,所衍生的稅務糾紛。
故事的主角,是一間連年虧損的B公司。苦撐到了105年度,B公司終於賺錢。B公司打算在106年,申報105年度的營利事業所得稅時,將過去年度的虧損拿來扣抵。但壞就壞在,B公司在106年報稅時,沒有特別留意虧損扣抵的要件。導致過去將近2億元的虧損,被國稅局否准扣抵。
常聽人說,人一生的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蓋棺論定。同理,課稅既然是政府分享企業的經營成果。一間企業是否賺錢,一年一年的單獨觀察,有時未必客觀。特別是,對於某些新創事業,或以研發為導向的企業而言,在他們生命週期的前階段,可能都在燒錢。直到有一年,這些企業終於熬出頭,開始賺錢時,政府如果像禿鷹般地,俯衝獵食這些企業所剩無幾的盈餘。想必這樣的課稅制度,應該很難被認為是公平的。
但反過來講,如果無限上綱企業永續經營的觀點,因而認為,不到企業營運期滿時,不得對其課稅。這樣的解釋,恐怕也有問題。因為對於賺錢的企業而言,所謂的「營運期滿日」,恐怕永無止盡;至於虧錢的企業,也可能因為營運困難,進而結束營業,此時也難有繳稅能力。
因此,大部分的國家,原則上仍以一個年度作為週期,來衡量企業負擔稅捐的能力。但仍允許企業在符合「特定條件」時,可以例外地適用「特定類型」的盈虧互抵(例如:將過去年度的虧損扣抵今年度的盈餘,或將今年度的虧損扣抵過去年度的盈餘)。這裡的「特定條件」與「特定類型」,原則上會因國情差異,而有不同的制度設計。
在我國所得稅第39條規定中,同樣也允許,凡是符合下列條件的營利事業,都可以適用「盈虧互抵」:
首先,必須是「公司」型態的營利事業,而不能是獨資或合夥;
其次,公司的會計帳冊簿據必須完備;
再者,公司在虧損及申報扣除年度,必須使用「藍色申報書」(專為獎勵誠實申報的營利事業所設置),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
此外,公司必須「如期申報」。
只要符合這4項條件,公司就可以將過去10年內,經稅局核定的各期虧損,自本年度的純益額中扣除。只有在扣除後,還有盈餘時,公司才需要繳稅。
回到B公司的個案。B公司是在106年5月31日,辦理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網路結算申報,打算列報前10年的核定虧損。B公司的承辦人員心想,105年度的所得稅結算申報截止日為106年6月1日。而B公司的申報日期,還在截止日前一天,應該沒問題。但問題是,B公司並未在網路申報當日(106年5月31日),就馬上繳清稅款;而是在隔天(106年6月1日)才將稅款交給A銀行代收。A銀行依照內部作業流程,則遲至隔一天(106年6月2日),才將稅款代付給稅局。
簡單講,B公司雖然如期申報稅款,但未如期繳納,這樣是否還可以適用所得稅第39條的「盈虧互抵」?
過去的汗水如何不會白流?
有一種看法認為,依據現行實務運作,公司原則上應先繳納自行試算的稅額,才會進行後續的申報。因此,所謂的「如期申報」,並非單純申報「試算金額」而已,而是申報「已完成自行試算的稅額繳納」。換言之,在沒有繳納稅額之前,就不算履行申報義務。本案國稅局與第一審行政法院,就是採取此種看法。
但如果從盈虧互抵僅限於「使用藍色申報」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來看,此項制度,似乎專為「獎勵誠實申報的公司」而設。公司能否適用的要件,並未著重在「是否繳納稅捐」,反而是著重在「稅捐的申報是否正確」。因而,要把「如期申報」,解釋為「申報前已自行繳納稅捐」,也未必站得住腳。
事實上,依照財政部的解釋函令,只要當事人不涉及「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且「短漏的所得額不超過10萬元,或短漏的所得額占可供以後年度扣除的虧損金額的比例不超過5%」或「短漏的所得稅額不超過20萬元,或短漏報課稅所得額占全年所得額的比例不超過10%,且在未經檢舉、調查前已自動補報者」,依舊可以適用「盈虧互抵」的規定。
換言之,依據財政部的見解,公司縱使未如期繳納稅款,也並非當然就不得適用「盈虧互抵」。還是得看公司短漏的所得額,占可供以後年度扣除的虧損金額,或占全年所得額的比例而定。本案第二審行政法院,正是採納此種見解。
我趕緊問Tony:「B公司短漏的稅額,以及短漏所得額占全年所得額的比例,各是多少?」
Tony告訴我:「B公司短漏的稅額不到2萬;短漏所得額占全年所得額的比例,甚至不到0.3%。」
「難怪本案第二審行政法院,會採取對B公司有利的解釋。」
因為B公司的疏失,顯然較輕。而且在申報後的隔天,B公司就自行繳納。實在沒必要,藉此拒絕B公司近2億元的虧損扣抵。
「B公司有責怪你們,晚一天才代付給稅局嗎?」我好奇地問Tony。
「原本有一點,但後來官司打贏了,也就當作沒事了。」
Tony不吐不快地接著說:「其實,B公司如果更熟悉盈虧互抵的要件,如果早一點繳稅,根本不用歷經快3年的訴訟,才獲得虛驚一場的勝訴判決。」
不知為何,此時的我,突然想到,小時候,我經常和爸爸在出門前搶廁所。最後,爸爸都會讓我,但總會虧我一句:
「你喔,屎到尻川口才欲放!」
稅金也是,不要拖到最後一天,才甘願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31內容數
你不會一輩子為人打工。人生很長,總會有個裂縫,讓你逮住機會成為一人公司的掌舵者。 ​在新手創業的過程中,你不只需要資金、需要專業能力、需要人才,你還需要有位見過世面的法律顧問,隨時提醒你哪裡有法律風險,特別是稅務風險。因為沒賺到真金白銀還不打緊,但誤觸法網就得不償失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衍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陣子,確診似乎已成常態,防疫政策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產業的抗疫策略,也被迫進入一場,看不見盡頭的持久戰。但日子總是得過下去,面對疫情的起伏,許多創業者開始思考,該如何選擇公司的登記地址,才能夠順利渡過難關。
你曾經在網路上買到仿冒品嗎?而且,還是從國外進口來台的仿冒品?如果有,以下的故事,就是為你而寫。
3歲小孩可以說話不算話。但生意人在稅局面前,可不容許你說變就變。
你可能聽過,許多中小企業,會透過設立境外公司,從事國際貿易。 你也可能聽過,這幾年,全球各地都興起一股「反避稅」的浪潮。台灣是個海島型國家,必須經由國際貿易的擴張,來帶動國內的經濟成長。 究竟,境外公司還能繼續使用嗎?是每個打算從事國際貿易的中小企業,都應該關注的稅務議題。
賺錢繳稅,虧錢免稅,本是天經地義。但不是每一筆虧損,都可以讓公司少繳點稅。什麼樣的虧損,可以幫公司省錢?是每一位企業經營者,都必須知道的稅務常識。
企業在賺錢年度要繳稅。但在虧錢年度,如果沒有妥善規劃,這些虧損,就會白白浪費掉。而究竟該如何規劃?實務上對於盈虧互抵的限制條件是否合理?值得進一步探究。
這陣子,確診似乎已成常態,防疫政策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產業的抗疫策略,也被迫進入一場,看不見盡頭的持久戰。但日子總是得過下去,面對疫情的起伏,許多創業者開始思考,該如何選擇公司的登記地址,才能夠順利渡過難關。
你曾經在網路上買到仿冒品嗎?而且,還是從國外進口來台的仿冒品?如果有,以下的故事,就是為你而寫。
3歲小孩可以說話不算話。但生意人在稅局面前,可不容許你說變就變。
你可能聽過,許多中小企業,會透過設立境外公司,從事國際貿易。 你也可能聽過,這幾年,全球各地都興起一股「反避稅」的浪潮。台灣是個海島型國家,必須經由國際貿易的擴張,來帶動國內的經濟成長。 究竟,境外公司還能繼續使用嗎?是每個打算從事國際貿易的中小企業,都應該關注的稅務議題。
賺錢繳稅,虧錢免稅,本是天經地義。但不是每一筆虧損,都可以讓公司少繳點稅。什麼樣的虧損,可以幫公司省錢?是每一位企業經營者,都必須知道的稅務常識。
企業在賺錢年度要繳稅。但在虧錢年度,如果沒有妥善規劃,這些虧損,就會白白浪費掉。而究竟該如何規劃?實務上對於盈虧互抵的限制條件是否合理?值得進一步探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屬於受雇人員的讀者們,應該相當熟悉我國的扣繳制度,所謂扣繳制度,即是機關、團體、學校、合夥、合作社是類機構,於給付薪資、利息、權利金、資遣費、獎金、盈餘等等款項時,依照扣繳率先行扣繳一部分,並且於每個月10日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簡單來說,於許多所得類型,所得人(如一般職員)並不會拿到全額所得,
Thumbnail
該怎麼處理公司帳上累積多年的股東往來呢?透過三種常見的沖銷方式:現金還款給股東、債權轉增資/以債作股、放棄債權彌補虧損。但在沖銷股東往來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稅務問題,因此必須仔細思考處理方式。建議盡早處理公司帳上的股東往來,以健全公司的財務狀況,利於長期發展。
Thumbnail
每年5月又到了報稅的季節,稅賦是每個人一生中要持續面對的課題,特別是希望財富自由的人。投資臺股的股票投資者可能需要思考如何合法節稅,善用海外資產配置以及 100 萬的節稅額度。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海外資產配置,讓你遠離稅收煩惱。
Thumbnail
公司有虧損或業務緊縮事由就可以馬上裁員嗎? 不可以的。 而且就算法定解僱事由,為使勞工適當地知悉其所可能面臨法律關係之變動,公司也應本諸誠信原則,告知勞工被解僱事由之,基於保護勞工之意旨,雇主不得隨意改列其解僱事由,同理雇主亦不得就原先所列解僱通知書上之事由,於訴訟上為變更再加主張。(最高法院9
Thumbnail
  終於來到最後一哩路了,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稅後淨利率。基本上跟稅前的差別就是要加上賦稅的項用。   稅後淨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損益-稅)/營業收入X100%   就是你付出的稅,也會讓你的利益減少   為了讓版面比較乾淨,容易閱讀,我們假設例子跟之前的稅前利益率
Thumbnail
答案是:要。 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十八號第七條:企業因合併而取得商譽以外之無形資產,其成本應以收購日之公允價值衡量。 企業因合併而認列之商譽,應依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七號「企業合併及具控 制之投資」之規定衡量。 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十八號第十七條:有限耐用年限之無形資產,應以合理有系統之方法於其耐用年
Thumbnail
瞭解債務人在依消債程序處理債務時可能會遭受扣薪的狀況,並探討何時可以停止被扣薪,以及強制執行法對扣薪的保障措施。
Thumbnail
財政部業於上週 12 月 21 日及 22 日分別公告了修正後之「營利事業認列受控外國企業所得適用辦法」及「個人計算受控外國企業所得適用辦法」,此版本將會是明年 5 月份辦理CFC申報之法令依據。本次修正內容的最大重點莫過於增訂了「非低稅負地區分配 111 年及以前年度盈餘,得免計入當年度盈餘之過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境內公司給付給境外公司的勞務費用所涉及的稅務問題,包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判斷、所得稅法的申報繳納方式、境內營利事業扣繳稅額的計算方式等。此外,還介紹了相關稅率減免的規定,以及境內營利事業釋例和境外營利事業跨境銷售電子勞務適用淨利率、境內利潤貢獻程度申請書等。希望對有類似稅負問題的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一、財政部970718台財稅第09704531410號函: 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之佣金收入課稅規定;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其自公司所領報酬屬佣金收入 自97年7月1日起,保險業務員與保險公司不具僱傭關係,由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並自負盈虧,公司亦未提供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屬於受雇人員的讀者們,應該相當熟悉我國的扣繳制度,所謂扣繳制度,即是機關、團體、學校、合夥、合作社是類機構,於給付薪資、利息、權利金、資遣費、獎金、盈餘等等款項時,依照扣繳率先行扣繳一部分,並且於每個月10日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簡單來說,於許多所得類型,所得人(如一般職員)並不會拿到全額所得,
Thumbnail
該怎麼處理公司帳上累積多年的股東往來呢?透過三種常見的沖銷方式:現金還款給股東、債權轉增資/以債作股、放棄債權彌補虧損。但在沖銷股東往來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稅務問題,因此必須仔細思考處理方式。建議盡早處理公司帳上的股東往來,以健全公司的財務狀況,利於長期發展。
Thumbnail
每年5月又到了報稅的季節,稅賦是每個人一生中要持續面對的課題,特別是希望財富自由的人。投資臺股的股票投資者可能需要思考如何合法節稅,善用海外資產配置以及 100 萬的節稅額度。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海外資產配置,讓你遠離稅收煩惱。
Thumbnail
公司有虧損或業務緊縮事由就可以馬上裁員嗎? 不可以的。 而且就算法定解僱事由,為使勞工適當地知悉其所可能面臨法律關係之變動,公司也應本諸誠信原則,告知勞工被解僱事由之,基於保護勞工之意旨,雇主不得隨意改列其解僱事由,同理雇主亦不得就原先所列解僱通知書上之事由,於訴訟上為變更再加主張。(最高法院9
Thumbnail
  終於來到最後一哩路了,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稅後淨利率。基本上跟稅前的差別就是要加上賦稅的項用。   稅後淨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損益-稅)/營業收入X100%   就是你付出的稅,也會讓你的利益減少   為了讓版面比較乾淨,容易閱讀,我們假設例子跟之前的稅前利益率
Thumbnail
答案是:要。 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十八號第七條:企業因合併而取得商譽以外之無形資產,其成本應以收購日之公允價值衡量。 企業因合併而認列之商譽,應依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七號「企業合併及具控 制之投資」之規定衡量。 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十八號第十七條:有限耐用年限之無形資產,應以合理有系統之方法於其耐用年
Thumbnail
瞭解債務人在依消債程序處理債務時可能會遭受扣薪的狀況,並探討何時可以停止被扣薪,以及強制執行法對扣薪的保障措施。
Thumbnail
財政部業於上週 12 月 21 日及 22 日分別公告了修正後之「營利事業認列受控外國企業所得適用辦法」及「個人計算受控外國企業所得適用辦法」,此版本將會是明年 5 月份辦理CFC申報之法令依據。本次修正內容的最大重點莫過於增訂了「非低稅負地區分配 111 年及以前年度盈餘,得免計入當年度盈餘之過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境內公司給付給境外公司的勞務費用所涉及的稅務問題,包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判斷、所得稅法的申報繳納方式、境內營利事業扣繳稅額的計算方式等。此外,還介紹了相關稅率減免的規定,以及境內營利事業釋例和境外營利事業跨境銷售電子勞務適用淨利率、境內利潤貢獻程度申請書等。希望對有類似稅負問題的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一、財政部970718台財稅第09704531410號函: 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之佣金收入課稅規定;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其自公司所領報酬屬佣金收入 自97年7月1日起,保險業務員與保險公司不具僱傭關係,由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並自負盈虧,公司亦未提供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