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功有約》:七大習慣帶你找回自我、營造共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這本《與成功有約》是史蒂芬.柯維享譽全球的經典作品。其實這是我第二次讀它,不過這次讀的是三十周年增訂版。 與原版差異不大,僅在每章節末新增兒子西恩.柯維的補充觀點。

本書原文標題其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這七大習慣相當有名,分別是:

  • 習慣一:主動積極
  • 習慣二:以終為始
  • 習慣三:要事第一
  • 習慣四:雙贏思維
  • 習慣五:知彼解己
  • 習慣六:統合綜效
  • 習慣七:不斷更新

乍看很像雞湯廢話,但要是此書如此膚淺就不會那麼歷久不衰了。以下就讓我們好好聊聊這七大習慣吧!

【七大習慣】

首先快速帶大家走過這七大習慣,柯維將它們整理如下:

raw-image

可以看到七個習慣被分成上下兩部分,下半部是習慣一到三,上半部則是習慣四到六,外圈再環繞習慣七。如此設計其實充滿巧思,讓我娓娓道來!

【習慣一到三:從內出發】

首先來看下半部: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這三個習慣能培養「個人」的成功,讓你從依賴走向獨立。

raw-image

〔習慣一:主動積極〕

聽起來像廢話,實則充滿深意。柯維用「刺激與回應」這概念來說明。他認為,面對外在的無情刺激,我們其實有「主動」選擇回應方式的自由。如柯維說的:

令人受害最深的不是悲慘的遭遇,而是默許那些遭遇發生在自己身上。
raw-image

這讓我想到古希臘的斯多葛學派。這流派主張,面對困境時我們的唯一能掌握的是自己的「態度」。

很喜歡書中的「影響圈 VS 關注圈」的概念。關注圈指的是每個人關注的問題,如健康、經濟等;影響圈指的是關注圈中可掌握的部分。

raw-image

柯維認為我們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影響圈,而不是那些僅能關注卻無力改變的地方。也又是說,主動積極並不是鼓吹人定就能勝天,而是要練習將力氣放在對的地方,不要浪費時間怨天尤人。

柯維建議,可以注意自己在面對問題時,是否常用「但願」、「我辦不到」、「我不得不」等字眼來逃避。一旦出現這些念頭,就要想到主動積極的概念,思考能不能先在影響圈內做些什麼。

養成主動積極的習慣,你就能將主動權從外在拉回自身,不再隨意受環境擺佈。

〔習慣二:以終為始〕

主動積極是改變的引子,以終為始則會給你前進方向。

書中用「自己的葬禮」說明這概念。請想像一下在自己的喪禮上,你會希望親人、朋友怎麼去描述、追思你。當一切蓋棺論定時所希望獲得的評價,才是你心中真正渴望的目標,也就是所謂「願景」。

而要確立願景,書中還提到另一個方法:個人憲章。憲法是國家的執法基礎,而我們的人生同樣能借用這樣的概念。可試著用以下的問題思考,寫下想依循的準則與方向:

  • 你擅長什麼?
  • 你覺得自己該做的事?
  • 如果不受限制你想要做什麼?

柯維也建議可以用在人生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為出發點,分別寫下不同的使命目標。如:

  • 丈夫:伴侶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人。
  • 父親:幫助子女體驗人生樂趣。

個人憲章沒有一定格式,你也可以試著從各類語錄或筆記中找靈感。另外,如同國家會修憲一樣,個人憲章也可以跟著人生進程隨時調整。

養成以終為始的習慣能確保自己前進的座標,不再沒有方向。

〔習慣三:要事第一〕

以終為始能確定遠程方向,要事第一則能讓你穩步走向目標。

要事第一是項關於「時間管理」的習慣。你可能學過像是列待辦或編排行事曆等管理方法。但柯維認為,時間管理的關鍵不在管理時間,而在管理「個人」。關鍵不在你怎麼去編排任務,而是要確保這些任務有沒有和你的遠程目標掛勾。    唯有專注於「要事」,才不會總是在一堆待辦事項中瞎忙。

要實踐要事第一,可用如下管理矩陣。這矩陣將任務根據重要度與急迫度分成四類:

  • 一、重要且急迫
    有期限壓力的任務。如準備今天要跟客戶報的簡報。
  • 二、重要但不急迫
    時限還很長,但有重要價值的任務。像長期的企劃、專案。
  • 三、急迫卻不重要
    沒什麼重要性卻又非得處理任務。如接聽不重要的電話。
  • 四、不急迫也不重要
    繁瑣或是無意義的任務。如在IG上亂滑。
raw-image

要達成要事第一,你必須盡可能將時間花在第二類任務(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情)上。因為這些才是真正跟遠程目標有關的「要事」。柯維建議,可以思考有什麼經常做會產生重大影響,但卻沒有行動的事。

可以用以下 4 步驟更精準地實踐要事第一:

  1. 確定角色
    寫下你人生中扮演的角色,如母親、老師等。
  2. 選擇目標
    為每個角色設定接下來一周期望達成的二至三個重要目標。
  3. 安排進度
    根據設定目標安排未來七天行程。
  4. 逐日調整
    照著規畫行動,並隨時調整。

這可說是與以終為始搭配的連環組合技,將遠程願景與近程行動掛勾。

raw-image

只要養成要事第一的習慣,能讓自己穩步行動,不再瞎忙。

柯維用程式的概念來類比以上三個習慣:

習慣一是程式設計師(主動積極),習慣二是設計出程式(以終為始),習慣三就是執行程式(要事第一)。

建構好個人基礎,接著我們要走向與他者的互動!

習慣四到六:往外拓展】

讓我們接著來談上半部: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這三個習慣培養的是「眾人」的成功,引領我們從獨立走向互賴。

raw-image

〔習慣四:雙贏思維〕

乍看又是雞湯感濃厚的詞。但如果沒建立如此思維,眾人的成功將會遙不可及。柯維強調,人生不該是零和遊戲。任何關係都必須建立在「利人利己」的基礎上才能長久。如他說的:

如果無法讓雙方都是贏家,長期來看,其實就是雙輸。

柯維認為要實踐雙贏,必須擁有正確的品格思維。要有誠信,重視對他人的承諾;要展現成熟,在表達自我之餘還能顧及他人感受;要有富足心態,相信分享的價值,不把人生當成「你輸我會才贏」的賽局。

書中建議,可用以下4 步驟實踐雙贏思維 :

  1. 從對方觀點看問題,誠心了解他人的需要與顧慮
  2. 認清關鍵問題與彼此的顧慮
  3. 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
  4. 商討上述結果的各種可能途徑

但柯維也強調,你必須真的想達成「雙贏」,上述的步驟才會有效。如果只重視技巧,而不是發自內心希望利己利人,談判還是不會成功。如他說的:

雙贏不是人際技巧,而是做人處事的整體思維。

養成雙贏思維的習慣能幫助我們看向他人,找出彼此更好的出路。

〔習慣五: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能幫你更好的與他者溝通。要養成這習慣,你要學會「傾聽」。如柯維說的:

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亟於表達自己,卻疏於傾聽。

有些人會強調可以用複述等「技巧」來傾聽、溝通。但柯維認這些技術並不是核心,真正的重點是要有「同理心」。必須是真的想了解對方,而不是只想要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這邊要注意,同理並不是同情。同情帶著價值判斷,有認同意味;同理則是深入理解對方,但不會一味贊同。

傾聽並不容易,柯維就承認知彼解己是他覺得最難的習慣,如他說的:

當你知道自己是對了,就很難耐心傾聽。

書中建議可以用以下 4 步驟實踐同理心溝通:

  1. 複述語句
    重述對方話語,讓他們知道你有專心聆聽。
  2. 加入解釋,用自己的語句去表達理解
    試著用自己的話語、邏輯解釋對方的想法,確認是否理解正確。
  3. 摻入個人感覺
    加入個人情感,設身處地體會對方的感情。
  4. 加以解釋,並帶有感情
    邏輯與感覺並用,真正了解對方的想法。

養成知彼解己的習慣能讓溝通不再只是單向說服。唯有真心想理解,才能真正溝「通」。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是上面兩個習慣的綜合效應。它的根本概念是「全體大於部分總和」。只要學會廣納、統合眾人意見,就能催生出「創新」。

要養成這習慣,必須先學會「珍視每個人的差異」。喜歡書中的這段話:

如果一位具有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麼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理解。

同時你要相信一切都有「第三選擇」。當與人意見相左時,先設法了解對方的立場,有什麼顧慮。再試著思考,能不能以互惠、創意的方式,找到彼此都能滿意的解法。可以用以下 5 步驟來實踐統合綜效:

  1. 確定所面對的問題或機會
  2. 了解別人的看法
  3. 表達我的看法
  4. 開始腦力激盪
  5. 找出高明方案

養成統合綜效的習慣,就能透過接納彼此的不同,創造出意料之外的火花,打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這三個習慣能讓我們從個人成長走向他者共榮。很認同書中的這段話:

個人獨立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圓滿人生還須追求公眾的成功。

談完前六個習慣,接著我們不斷去優化它們。

【習慣七:循環疊代】

最後來談外圍那個圈:不斷更新。

raw-image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是個能保存、增加你最大的資產——你自己——的習慣。可以從以下四個面向不斷磨練自我:

  1. 生理
    生理指的是健康。可從運動、飲食、睡眠三個面向著手改善。
  2. 靈性
    靈性代表價值體系。可試著去冥想,藉由沉澱心思來理清人生目標。
  3. 心智
    心智指的知識面。像是讀書、寫作都是釐清思路很好的方法。
  4. 社會情感
    社會情感指的是與他人的互動。可從生活著手,不斷磨練待人處事之道。

柯維建議,可以透過「每周檢視」來實踐這習慣。經由「列表、實踐、評估」的循環,不斷優化自己各方面的表現。

raw-image

養成不斷更新的習慣,可以建立良好的向上循環,讓每個習慣都更加堅實。

【總結】

總結一下今天介紹的七個習慣:

  • 習慣一:主動積極
    將主動權拉回自己,專注在可影響的事情上,積極地面對問題。
  • 習慣二:以終為始
    透過理清最終目標,確立未來大方向。
  • 習慣三:要事第一
    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第二類任務),確保行動與長遠目標有聯結。
  • 習慣四:雙贏思維
    建立利人利己的思維,製造共榮的可能性。
  • 習慣五:知彼解己
    透過同理心傾聽,達到真正的溝通。
  • 習慣六:統合綜效
    藉由珍惜眾人差異並統合意見,創造不凡的第三選擇。
  • 習慣七:不斷更新
    從生理、心靈、心智與社會情感等四方面不斷精進,進而優化前六項習慣。

總得來說,這七個習慣是一段由裡而外的過程,幫你從個人走向他者,並不斷疊代優化。

如開頭說的,這七大習慣乍看雞湯廢話,但正如柯維說的:

了解七個習慣很容易,持之以恆去做卻很難,因為他們雖然是常識,卻不見得會變習慣。

這本書真正的價值在於柯維針對這些「知易行難」的道理,提供系統化的整理和具體的指引。其實網路上彙整七大習慣的文章、影片相當多。但這些濃縮知識多半省略太多細節,對實踐幫助有限(本文也是)。所以還是極力推薦親讀這本經典,看完絕對會功力大增!

【後記:成功的反思】

這書是我今年的重讀計畫書目。四年前第一次讀這本書。這次二刷感受又大不相同。像這次閱讀,我就對書中管理「個人」的概念相當有感。之後也打算練習從角色的觀點出發來設定目標。

此外,柯維強調原則、品德的部分也是上次閱讀比較忽略的部分。很認同他「思維大過技巧」的想法。很成功學總想用技巧去抄捷徑,但往往效果不彰。

而他對「成功」的定義也是二刷時讓我深深反思的地方。如他說的,現在的社會文化鼓勵人認真工作,要學會暫時犧牲。但這樣努力所創造的「成功」,往往未必自己真正想要的。畢竟就如柯維說的:

有多少人臨終時對後悔自己沒有多花點時間在辦公室裡?

覺得小柯維的這句話十分中肯:

你努力攀爬成功的階梯,可是你不會想到達最高階時,才發現梯子靠得牆不對。

很多時候,我們太容易被外環境與期待左右,關注形更勝過自己。但誠如書中所言:

一個人想獲得心靈的平衡,靠得並不是這些,而是必須認清自己最重視的是什麼,然後專注而誠懇地朝目標邁進。

這讓我不禁再次思索自己〈姆斯的閱讀空間〉想追求的究竟是什麼。獲得他人的關注、鼓勵固然開心,但這真的是我想透過分享閱讀獲得的東西嗎?於是乎,我翻出第一次閱讀時寫下的個人憲章。

raw-image

猛然意識到,這些就是我想透過閱讀分享達成的終極目標。透過分享,把閱讀從獨樂走向眾樂,產生更多理解、共榮的可能。其實這些都是內心早已訂下的心願,卻常常被外物蒙蔽而遺忘。感謝這本書把我帶回來!

這是我會想三刷的書,真心推薦。最後就祝大家都能找到珍視的目標,誠懇地前進啦!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姆斯的閱讀空間 IG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看完你的這片文章,我真覺得很受用!對於自己的目標以及執行方向,我覺得更有系統性地去思考。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06
蕊內的小宇宙ฅ•ω•ฅ 謝謝,希望有幫助到妳😆很推薦看看這本書~~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2023/07/04
好喜歡姆斯的個人憲章裡,人生目的原則的,真誠地去理解自己與他人,覺得姆斯的文章裡都有滿滿的,發自內心的真誠,很動人。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4
亭安 Ann Lin 謝謝。其實真的很容易忘記,真的要一直提醒自己XD 啊也祝妳印度行順利ㄟ,期待看到相關的文章!!
這本真的是經典之作,閱讀過柯維的幾本書籍,確實影響了我的職涯與看世界的角度~~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3
茶布斯閱世界 真的是經典啊~~ 其他還沒看過,好像滿多系列的XD
Albusreadsbooks-avatar-img
2023/07/03
子彈筆記的週計畫 月計畫 年計畫跟核心很符合書裡面的以終為始跟要事第一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3
Albusreadsbooks 對哦,我也是用子彈筆記來整合這些XD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02會員
264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3/02
這本《慢速工作力》是《深度工作力》作者卡爾.紐波特的新作。一看到此書上市就很期待,想知道他又會帶來什麼嶄新觀點。如書名闡述的,紐波特在書中提出了「慢」速工作的哲學,告訴你為什麼「慢慢來反而比較快」。某種程度上可說是「欲速則不達」的現代版寓言。
Thumbnail
2025/03/02
這本《慢速工作力》是《深度工作力》作者卡爾.紐波特的新作。一看到此書上市就很期待,想知道他又會帶來什麼嶄新觀點。如書名闡述的,紐波特在書中提出了「慢」速工作的哲學,告訴你為什麼「慢慢來反而比較快」。某種程度上可說是「欲速則不達」的現代版寓言。
Thumbnail
2024/05/05
在 2023 年的年末展望文中,有提到希望今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這篇便是主題文的第一彈:時間管理推薦書單。
Thumbnail
2024/05/05
在 2023 年的年末展望文中,有提到希望今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這篇便是主題文的第一彈:時間管理推薦書單。
Thumbnail
2024/04/28
2023 的年末展望文曾提到希望 2024 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最近在構思時間管理主題書單時,想起了這本由子彈筆記創始人瑞德.卡洛所寫的《子彈思考整理術》。決定來寫個心得、複習一下,順便為接下來的主題文做準備(笑)。
Thumbnail
2024/04/28
2023 的年末展望文曾提到希望 2024 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最近在構思時間管理主題書單時,想起了這本由子彈筆記創始人瑞德.卡洛所寫的《子彈思考整理術》。決定來寫個心得、複習一下,順便為接下來的主題文做準備(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作者柯維被《時代》雜誌列為25位最有影響力的美國人之一。而《富比斯》也將其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 柯維在書中傳授的內容不是某種流行趨勢或管理技巧,而是不會因為環境變化而過時,能夠持續指導行為的基本原則,主張通過思維的改變達到行為的改變,是一個“從裡到外”的變化。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作者柯維被《時代》雜誌列為25位最有影響力的美國人之一。而《富比斯》也將其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 柯維在書中傳授的內容不是某種流行趨勢或管理技巧,而是不會因為環境變化而過時,能夠持續指導行為的基本原則,主張通過思維的改變達到行為的改變,是一個“從裡到外”的變化。
Thumbnail
讀這本書的時候,內心真的有被深深觸動的感覺。表面上看起來,不過就是老生常談的七個習慣而已,有什麼厲害的嗎?但實際細讀之後,才感受到這本書所帶來的威力與震撼! 與成功有約30週年版最特別之處,就在於書中新增了兒子(西恩.柯維)對父親(史蒂芬.柯維)的看法。有了兒子的新見解,讓這本書變得更生動、更立體
Thumbnail
讀這本書的時候,內心真的有被深深觸動的感覺。表面上看起來,不過就是老生常談的七個習慣而已,有什麼厲害的嗎?但實際細讀之後,才感受到這本書所帶來的威力與震撼! 與成功有約30週年版最特別之處,就在於書中新增了兒子(西恩.柯維)對父親(史蒂芬.柯維)的看法。有了兒子的新見解,讓這本書變得更生動、更立體
Thumbnail
這本《與成功有約》是史蒂芬.柯維享譽全球的經典作品。其實這是我第二次讀它,不過這次讀的是三十周年增訂版。 與原版差異不大,僅在每章節末新增兒子西恩.柯維的補充觀點。
Thumbnail
這本《與成功有約》是史蒂芬.柯維享譽全球的經典作品。其實這是我第二次讀它,不過這次讀的是三十周年增訂版。 與原版差異不大,僅在每章節末新增兒子西恩.柯維的補充觀點。
Thumbnail
想要幫助他人成功,投射者要先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當投射者自帶光芒,不需要苦苦追著人想幫忙,自然吸引人來尋求援手,如同「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的道理一樣。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與成功有約》的七個習慣是實踐成功的指南。
Thumbnail
想要幫助他人成功,投射者要先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當投射者自帶光芒,不需要苦苦追著人想幫忙,自然吸引人來尋求援手,如同「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的道理一樣。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與成功有約》的七個習慣是實踐成功的指南。
Thumbnail
總是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時常覺得人生沒有方向?工作與家庭無法兼顧?如果你曾經有這樣的困擾,不妨看看這本熱銷超過30年的管理學經典,作者以清晰的思路講解塑造成功的"自然法則",點開文章,你將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Thumbnail
總是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時常覺得人生沒有方向?工作與家庭無法兼顧?如果你曾經有這樣的困擾,不妨看看這本熱銷超過30年的管理學經典,作者以清晰的思路講解塑造成功的"自然法則",點開文章,你將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是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所寫的書,柯維是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國際知名教育訓練機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FranklinCovey Co.)共同創辦人。《時代》(Time)雜誌稱譽柯維為「人類潛能的導師」,並獲選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是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所寫的書,柯維是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國際知名教育訓練機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FranklinCovey Co.)共同創辦人。《時代》(Time)雜誌稱譽柯維為「人類潛能的導師」,並獲選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Thumbnail
其實在今年度大概看了三十多本書,我挑了讓我最為深刻的三本書,這三本書分別來自三個不同的面向。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商業綜合心態 「 心念的力量」-心態 「只上班,不工作的自主人生」-職涯 會挑選這三本書主因,因為近期我體會到「職涯與生活」是非常息息相關的,而且是可以「規劃」
Thumbnail
其實在今年度大概看了三十多本書,我挑了讓我最為深刻的三本書,這三本書分別來自三個不同的面向。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商業綜合心態 「 心念的力量」-心態 「只上班,不工作的自主人生」-職涯 會挑選這三本書主因,因為近期我體會到「職涯與生活」是非常息息相關的,而且是可以「規劃」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30週年全新增訂版)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作者:史蒂芬.柯維 Stephen R. Covey, 西恩.柯維 Sean Covey 分類:自我成長 推薦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30週年全新增訂版)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作者:史蒂芬.柯維 Stephen R. Covey, 西恩.柯維 Sean Covey 分類:自我成長 推薦
Thumbnail
我的經典書目是《與成功有約》 (文:鳳小梨 / 圖:鳳小梨) 《與成功有約》又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史蒂芬柯維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初版於1989年發行。所謂經典,是在時代的洪流中仍顯得屹立不搖,即便過了三十年,通信技術從 2G 變成 5G、網路普及、媒體革命、商業模式轉型,然而,當中的
Thumbnail
我的經典書目是《與成功有約》 (文:鳳小梨 / 圖:鳳小梨) 《與成功有約》又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史蒂芬柯維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初版於1989年發行。所謂經典,是在時代的洪流中仍顯得屹立不搖,即便過了三十年,通信技術從 2G 變成 5G、網路普及、媒體革命、商業模式轉型,然而,當中的
Thumbnail
【一張圖解釋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重新組構成功的七個習慣】《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本流傳數十年的經典,作者史蒂芬・柯維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對於個人成長、領導管理、提高生產力的領域來說,堪稱開山祖師爺,這本書則是他談論領導和成功最經典的著作。
Thumbnail
【一張圖解釋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重新組構成功的七個習慣】《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本流傳數十年的經典,作者史蒂芬・柯維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對於個人成長、領導管理、提高生產力的領域來說,堪稱開山祖師爺,這本書則是他談論領導和成功最經典的著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