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減定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曾經感到好奇?讀了這麼多書,為什麼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讀書並不能改變命運,它只能改變你的訊息量。閱讀是一個輸入性的操作,以前是個小學字典,讀多了變成辭典,但只要你沒有進一步的處理,它就永遠只是一本字典、辭典,毫無價值。

真正的知識,是有機的體系,而不是雜亂的堆積,想把訊息轉化為知識,就一定要把無機變為有機,而關鍵點就在「減熵」。

所謂的,就是混亂度。舉個例子:一個報廢的停車場,哪怕你有再多的輪胎、再多的方向盤、再多的儀錶板、大燈、離合器,這些都毫無價值,因為熵沒有變化、混亂度沒有變化。真正有價值的是一輛能開動的車,各種零件的有機結合,恰到好處的相互協作,這才是一個有生命的系統,零件不再雜亂無章、隨機堆疊,而是相互配合、各司其職。

從「零件」到「汽車」,是一個「」的變化,這就是所謂的「減熵」。而「減熵」本身是極度耗能的,重量僅僅2%的大腦卻耗能20%,就是要用來思考如何「減熵」。

儲存是不值錢的,隨便拿個硬碟都可以,但很多人卻把儲存擺到了第一順位,他們不停地蒐集各種碎片,覺得懂越多才越有價值,卻從來沒有搭起過框架。他們有各種輪胎、各種儀錶板、各種大燈、各種變速箱、離合器,卻從來沒有嘗試組裝過,因為一旦開始組裝,他們就會發現這個難度高了好幾個量級,會開始發現很多東西是互相矛盾的。有些輪胎裝不上輪框、有些發動機配不上變速箱,很多東西看起來有用,裝起來之後才發現其實是垃圾

在組裝的過程中,你會一遍一遍的失敗,然後一遍一遍的重來,最後逐漸理解發動機總成、變速箱總成、前後橋車架之間的關係,最終才能拼成一台可以開動的車,這就是體系形成的過程也是知識當中最重要的部分

碎片化的知識,儘管會使人眼前為之一亮,若有所得,可是只要你一組裝,就會發現很多都是垃圾,比如同一件事情,成功了叫做力排眾議、哲理小故事;失敗了叫做一意孤行,也是哲理小故事。可是你真正需要的,其實是獨立判斷出什麼時候該力排眾議什麼時候可以集思廣益並且敢為你的錯誤負責承擔所有的後果這才是體系的作用

讀書並不能改變命運,同樣的書,你讀過,別人也讀過,想和別人不一樣就必須得自己摸索體系唯有體系才能真正改變命運

血哥專欄內容都已上架,對投資有熱忱的投資朋友們,歡迎繼續跟著血哥學習,我們一起進軍國際市場!

股價的照妖鏡-成交量的奧秘

交易員培訓計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血哥密碼:ICT/SMC 市場演算法完全解析
304會員
239內容數
由血哥親自整合與轉譯知名國外交易大神 ICT 所提出的 Smart Money Concept(SMC),本課程以一針見血的邏輯、深入淺出的說明方式,帶你看懂市場背後的真正運作規則。 不再被技術指標牽著走,也不再盲目追單,而是學會以「演算法+資金流」思維,讀懂價格的語言,進場如獵人,出場如職人。
2025/04/22
掌握機構交易邏輯,打造你的專業交易系統。學習ICT理論,從散戶思維轉向機構視角,利用Killzone時段、市場結構轉換、FVG等技巧,提升交易勝率。
Thumbnail
2025/04/22
掌握機構交易邏輯,打造你的專業交易系統。學習ICT理論,從散戶思維轉向機構視角,利用Killzone時段、市場結構轉換、FVG等技巧,提升交易勝率。
Thumbnail
2025/04/09
您已被邀請加入「血哥-交易員培訓計劃」!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y7k8gdc2FoFcjBuWgH4jOwsGfIYboXvQbHBxy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
Thumbnail
2025/04/09
您已被邀請加入「血哥-交易員培訓計劃」!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y7k8gdc2FoFcjBuWgH4jOwsGfIYboXvQbHBxy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
Thumbnail
2024/07/31
開立專欄至今也快滿兩年了,先感謝各位的支持與指教,成立專欄的初衷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挑戰外匯市場,畢竟一個人也許走得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久。 交易的世界是孤獨的,每一個決定,不管是賺錢、賠錢都得自己面對,當然有潮起也會有潮落,不太可能有人永遠順風,不過至少在逆風的時候,身邊有一群志同道
Thumbnail
2024/07/31
開立專欄至今也快滿兩年了,先感謝各位的支持與指教,成立專欄的初衷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挑戰外匯市場,畢竟一個人也許走得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久。 交易的世界是孤獨的,每一個決定,不管是賺錢、賠錢都得自己面對,當然有潮起也會有潮落,不太可能有人永遠順風,不過至少在逆風的時候,身邊有一群志同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熵增定律」如何讓工作順利?怎麼有助於實現職涯發展?
Thumbnail
「熵增定律」如何讓工作順利?怎麼有助於實現職涯發展?
Thumbnail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有秩序的結構系統 必然會瓦解並趨向最大亂度-熵。 生命這麼複雜的結構 為何能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推遲趨向熱平衡的衰退? 書裡提出的概念是: 生命以負熵為生。 生物是用吃、喝和呼吸當材料 進行交換(新陳代謝),以獲得負熵。 生命系統從外界輸入負熵 吸收來的負熵可以抵銷系統熵
Thumbnail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有秩序的結構系統 必然會瓦解並趨向最大亂度-熵。 生命這麼複雜的結構 為何能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推遲趨向熱平衡的衰退? 書裡提出的概念是: 生命以負熵為生。 生物是用吃、喝和呼吸當材料 進行交換(新陳代謝),以獲得負熵。 生命系統從外界輸入負熵 吸收來的負熵可以抵銷系統熵
Thumbnail
這是一本愛書人都會喜歡的書啊 拿到這本書後大概2~3小時就看完了,很多地方都會讓我感受到作者真的很喜歡書,就像是看著作者對著書告白一樣,雖然有些地方顯得有些激動,但我想這應該是因為愛吧!! 裡面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地方,盡可能簡潔的與您一同體會書的美好!!
Thumbnail
這是一本愛書人都會喜歡的書啊 拿到這本書後大概2~3小時就看完了,很多地方都會讓我感受到作者真的很喜歡書,就像是看著作者對著書告白一樣,雖然有些地方顯得有些激動,但我想這應該是因為愛吧!! 裡面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地方,盡可能簡潔的與您一同體會書的美好!!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到好奇?讀了這麼多書,為什麼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讀書並不能改變命運,它只能改變你的訊息量。閱讀是一個輸入性的操作,以前是個小學字典,讀多了變成辭典,但只要你沒有進一步的處理,它就永遠只是一本字典、辭典,毫無價值。 真正的知識,是有機的體系,而不是雜亂的堆積,想把訊息轉化為知識,就一定要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到好奇?讀了這麼多書,為什麼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讀書並不能改變命運,它只能改變你的訊息量。閱讀是一個輸入性的操作,以前是個小學字典,讀多了變成辭典,但只要你沒有進一步的處理,它就永遠只是一本字典、辭典,毫無價值。 真正的知識,是有機的體系,而不是雜亂的堆積,想把訊息轉化為知識,就一定要
Thumbnail
本文啟發及部分引用自「瓦基|閱讀前哨站」電子報: 20220603 -「如何將知識內容變現、電腦不適合用來產生創意、運氣與幸運的差別」內關於《知識複利》的相關文章與內容。 先分享在看完、聽完關於瓦基的心得文章後,我最喜歡的三句話: 『知識複利的本質是「不變」的,就是讓過去的知識累積,幫上未來...
Thumbnail
本文啟發及部分引用自「瓦基|閱讀前哨站」電子報: 20220603 -「如何將知識內容變現、電腦不適合用來產生創意、運氣與幸運的差別」內關於《知識複利》的相關文章與內容。 先分享在看完、聽完關於瓦基的心得文章後,我最喜歡的三句話: 『知識複利的本質是「不變」的,就是讓過去的知識累積,幫上未來...
Thumbnail
知識就是力量 我想你學習時,一定聽過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然而知識真的是力量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讀了很多書,看了很多文章,生活卻沒有太大改變,反而越弄越糟糕? 或是在你專研的領域,雖然懂得更多,卻也搞砸許多事。 最近在看人類大命運這本書,提到一個讓我感觸很深很有趣的概念。
Thumbnail
知識就是力量 我想你學習時,一定聽過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然而知識真的是力量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讀了很多書,看了很多文章,生活卻沒有太大改變,反而越弄越糟糕? 或是在你專研的領域,雖然懂得更多,卻也搞砸許多事。 最近在看人類大命運這本書,提到一個讓我感觸很深很有趣的概念。
Thumbnail
有時覺得書看太多會不會變成書獃子,工作太認真會不會變成機器人,正能量太豐沛會不會變成山達基。缺少改變的生活仍然會變,但那叫做變無聊。所以有時候需要一點出軌的刺激與不正經的幹話來調劑,譬如這本幹話滿滿的《我們幹過的蠢事》。
Thumbnail
有時覺得書看太多會不會變成書獃子,工作太認真會不會變成機器人,正能量太豐沛會不會變成山達基。缺少改變的生活仍然會變,但那叫做變無聊。所以有時候需要一點出軌的刺激與不正經的幹話來調劑,譬如這本幹話滿滿的《我們幹過的蠢事》。
Thumbnail
在我還是大一的時候,我接觸了第一個知識性文章寫作平台 Medium,記得那時候在同溫層內挺熱門的,我也被平台上的文章品質深深的吸引,開啟了我閱讀網路文章的興趣。 最一開始是從我的每日通勤時間開始改變,以單程 25 分鐘的火車來說,大約能轉換成 3 ~ 4 篇文章的閱讀。考慮來回的話,我一週平日的總
Thumbnail
在我還是大一的時候,我接觸了第一個知識性文章寫作平台 Medium,記得那時候在同溫層內挺熱門的,我也被平台上的文章品質深深的吸引,開啟了我閱讀網路文章的興趣。 最一開始是從我的每日通勤時間開始改變,以單程 25 分鐘的火車來說,大約能轉換成 3 ~ 4 篇文章的閱讀。考慮來回的話,我一週平日的總
Thumbnail
很多時候 我們用複雜的手段追求簡單的心境
Thumbnail
很多時候 我們用複雜的手段追求簡單的心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