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資訊吸收,因為文章讀不完而激發的潛力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我還是大一的時候,我接觸了第一個知識性文章寫作平台 Medium,記得那時候在同溫層內挺熱門的,我也被平台上的文章品質深深的吸引,開啟了我閱讀網路文章的興趣。
最一開始是從我的每日通勤時間開始改變,以單程 25 分鐘的火車來說,大約能轉換成 3 ~ 4 篇文章的閱讀。考慮來回的話,我一週平日的總閱讀量大約是 30 ~ 40 篇文章,數量看似不少,但若你同樣是時常閱讀網路文章的人,應該稍做統計就會發現這不過是個平凡的數字。
不過隨著我的技能及興趣發展,除了純技術以外也開始關注心理學、經濟學和產品管理的領域,閱讀區域也不再受限於寫作平台,Facebook 社團、Youtube Channel、獨立評論網站也都有許多讓我覺得漏看了就血虧的優質內容。
這導致了我的閱讀量翻倍成長,而我的解決方式就是把睡前的一個小時也拿來用。這一小時本來是在寫 Code 的,換成閱讀或看影片後貌似有效改善了我晚睡的問題,也讓我發現砸大量時間卯起來寫 Code 實在不適合我。
無奈的是即使如此時間仍然略為緊繃,除了不斷移除掉我不想再看的內容節省時間之外,我仍嘗試著找尋一個方式更有效率的吸收資訊。

Getting Started

大概是前幾個月上課時的突發奇想,由於已經習慣一邊使用電腦一邊聽取講師授課的模式,也許能把這用在吸收知識上。當時我直覺想到的是把視覺和聽覺分離,理論上如果能成功隔絕這這兩種 input 的話,剩下就是大腦有沒有本事處理資料的問題了,實在是一個很工程師的做法。
我很快地在當晚做了個嘗試,我一邊看著某篇 Go 語言相關的文章,同時又聽著 youtube 上一個評論國際關係的脫口秀。可惜的是事情並不完全如我想的那麼順利,我幾乎無法吸收或思考任何一種,即使是我相對熟悉的程式也一樣。

理解的負荷

雖說有點心灰意冷,我隔天又重新試了一次,不過這次是在火車上。同時讀著吐納商業評論的新文章、但同樣聽著那個國際關係評論的新影片,沒錯這就是個 A/B Test。由於前一日挫折性的結果,讓我意識到無法僅靠著提升專注度來解決,因此我選擇先從調整吸收的內容進行嘗試。
幸運的是這次能稍加思考吸收閱讀的文章和聽到的聲音了,我開始思考為何會造成這麼大的落差,大概一個月後,我經過大量的 A/B Test 發現了微妙的關係,進而把內容分為兩大類:
  1. 經驗分享、評論觀點類
    吸收這類型的內容期望的是提昇知識廣度以及思考靈活度,或是偶爾瞬間令人茅塞頓開的觀點。其共通點就是不需要太高度的動腦思考,幾乎都是純閱讀或是聆聽吸收即可。
  2. 技術鑽研、策略分析類
    這類型內容高度集中在我的核心競爭力上,包含軟體工程技術及商業策略,我期望這些內容能精進技術深度及思考格局。不過想當然的,深度思考會佔用掉太多腦容量,進而造成無法多工吸收資訊。
用這種方式去歸納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那就是「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我發現這類似我在談判上時常使用的「思緒熵」,原理類似於不斷提問開放性問題,甚至頻繁在不同領域間跳躍提問開展戰線。這能讓對方疲於思考如何應答,如同溫水煮青蛙般的緩慢提升對方思考混亂程度,鈍化攻擊力道甚至進一步導致情緒混亂。
反過來說,我第一次嘗試閱讀一個技術鑽研的文章,又搭配評論觀點的影片聲音,成功的引爆了我自己的「思緒熵」,然後讓我自己崩潰 XD
不過即時同時取用兩種第一類的內容來吸收,仍然有些力不從心,因此需要更進一步的改善方法。

切換的負荷

當我意識到我是被「思緒熵」這個東西絆住之後,我便嘗試著逆向操作自己常用的談判手法,也許能進一步的降低我腦子的負擔。上面有提到的一個技巧是跳躍性提問,劍指人的腦袋在切換 Mindset 時的巨大成本,比如討論怎麼規劃 Facebook 廣告投放到一半,突然被叫去面試一個網管幾道技術問題一樣,即使是跨領域長才也難逃幾秒鐘的 Mindset 切換。
而那個短短的切換時間則可能在我同時閱讀和聆聽不同領域內容的十分鐘之間,發生了數十次,而造成我思考上的重大負擔。從作業系統的角度來看,就是 Context switch 在雷你的效能,所以要想點辦法處理掉他。
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兩種內容的領域高度重疊就行了,讀產品經理的心得分享時,就聽產品經理的國外求職經驗分享,讀資產配置討論文時,就聽 Ray Dalio 的採訪直播。這做法雖說無法在多工的理解程度上帶來顯著的突破 (原本約有七成五的理解力,能提升到八成五),但能讓我省力許多,甚至可以視為休息狀態。

近況

除了閱讀之外,我也嘗試著在生活中的其他情境使用這項技巧,畢竟花了不少時間,只用在閱讀上不太划算。策略之類的東西多數時刻和資訊是脫不了勾的,決策者需要倚賴資訊來進行決策,因此若一個人能夠多工的接收資訊,在一對一的對局上理論上是能佔有優勢的。
以面對面的談判作為例子,視覺和聽覺分離的好處正是,在一邊聆聽對方的言論時,還能觀察他的肢體動作。每一次眼神游移、每一次觸摸臉部、每一次調整坐姿,都可能透露著她不想透露的訊息,一個頂尖的談判這絕不會想漏掉這些致命的資訊。惟談判是個需要高度專注的情境,至少對我來說是,因此我僅能於聆聽間的空檔來觀察肢體動作,但這絕對是個值得一練的技能。
從我開始嘗試多工資訊吸收的方法以來,已經經過了四個月,大腦的接受度也隨著時間逐漸適應。但實際上仍是能明顯感覺到比只讀、或是只聽更費神,但我尚未想到值得一試的新方法,若讀者讀完文章有所啟發也請不吝分享 XD
avatar-img
4會員
8內容數
一個初入 Golang 世界的菜鳥,希望能透過筆記的方式幫助自己釐清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ain W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N 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手裡執著電量不足的手機,不斷輕點著方向盤,約莫已到了黃昏時分。
大約從一年前開始,就和朋友聊過技能樹的話題不下數十次,其中最深刻,也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技能轉換,甚至是轉職的話題。筆者很幸運有些相似的經驗可以分享,期望能幫助到有類似苦惱的讀者。
N 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手裡執著電量不足的手機,不斷輕點著方向盤,約莫已到了黃昏時分。
大約從一年前開始,就和朋友聊過技能樹的話題不下數十次,其中最深刻,也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技能轉換,甚至是轉職的話題。筆者很幸運有些相似的經驗可以分享,期望能幫助到有類似苦惱的讀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獨立思考比以往更為重要。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它更能提升思考能力和改善生活。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閱讀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包括提前提問、批判性閱讀、做筆記及與他人討論等方法。學會在閱讀中進行深入思考,使得知識能轉化為實用智慧,從而在生活中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來到這邊創立帳號和發文,剛滿一個月了,開始意識到時間 很~有~限~呀~,想做的事有好多!畢竟除了本來的輸入、寫筆記心得輸出,也想要閱讀格友們文章與交流。因此該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兼顧自己的輸入與輸出,促使我找到了這本《高產出的本事》。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為何我們在閱讀時能夠感到無比的充實和成長? 本文將探討閱讀如何成為提升我們工作記憶的關鍵方法,從深度閱讀到記憶的鞏固,每一步都是對大腦的一次挑戰和訓練。 閱讀完後,你將學會如何透過多樣化的閱讀材料、積極參與閱讀、定期複習,以及設定明確的閱讀目標來訓練你的工作記憶。 不僅能夠提高閱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獨立思考比以往更為重要。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它更能提升思考能力和改善生活。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閱讀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包括提前提問、批判性閱讀、做筆記及與他人討論等方法。學會在閱讀中進行深入思考,使得知識能轉化為實用智慧,從而在生活中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來到這邊創立帳號和發文,剛滿一個月了,開始意識到時間 很~有~限~呀~,想做的事有好多!畢竟除了本來的輸入、寫筆記心得輸出,也想要閱讀格友們文章與交流。因此該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兼顧自己的輸入與輸出,促使我找到了這本《高產出的本事》。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為何我們在閱讀時能夠感到無比的充實和成長? 本文將探討閱讀如何成為提升我們工作記憶的關鍵方法,從深度閱讀到記憶的鞏固,每一步都是對大腦的一次挑戰和訓練。 閱讀完後,你將學會如何透過多樣化的閱讀材料、積極參與閱讀、定期複習,以及設定明確的閱讀目標來訓練你的工作記憶。 不僅能夠提高閱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