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可以坐在我盤腿後的雙腳上,我經常就抱著他們讀書,一開始從布書、厚紙板的書,到現在故事結構比較完整,或是科普的書等,涉略比較廣泛。
一開始孩子還不會說話,我只帶他們看圖片,然後命名,搭配各種圖片的狀聲詞或動作,例如看到狗狗就汪汪,看到小羊就咩咩,有蝴蝶的就把書當作蝴蝶的翅膀開闔,小孩就感到看書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0~2歲的階段,大部分是大圖、厚紙板以及可多互動的書,搭配翻找、小道具、材質,小朋友很快就感到這些書新鮮有趣。孩子會說話後,可以慢慢加入故事結構簡單、故事內容語句重複的故事,他們很容易就從圖片銜接到看故事內容。
3~4歲階段,開始會增加不同故事或是書本內容,例如情緒故事、有趣故事、翻找故事、或是科普常識等等,2~3歲階段,因為還不會認字,我念故事的方式都是自己看完口述大意讓他們知道,不會逐字的念,直到最近孩子四歲半了,會認的一點國字,也想讓他理解更多詞句語彙,逐字念的情況才增多。
閱讀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我小時父母忙碌,他們盡其所能讓我們溫飽健康已是盡力,我直到小學一年級才從的回收箱看過別人不要的童話書籍,那是我看過的第一本課外書,我小時有很多別的孩子會的知識我聽得一頭霧水,小心翼翼的不讓別人發現我不會免得被嘲笑,我想我自己是覺得如果我能知道這些學業以外事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此我才會想讓孩子也這樣經驗。
好在目前住家,離圖書館很近呢,可經常往返借書,孩子出生到現在圖書館借閱的書籍應該超過兩三百本了。曾經有個案的母親說,他只挑得過獎的書給孩子看,培養他們的美感,但我卻想的是,每個人感受不同,大量的閱讀後,他們自然會分辨哪些書好看,那些書不好看,美感應該是由個人決定才是阿。
也許是這樣海量閱讀,孩子睡覺前一件是一定要看書,有時爸媽累跟狗一樣,只想快點關燈收工,但不看書就是呼天搶地,趕緊看一看還比較省事,累到說只能看一本。孩子睡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找早起的爺爺,和爺爺一起念書,共度祖孫時光,爸媽也歡度補眠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