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比較擅長做成人自我探索的心理治療,但其實也有持續在做兒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療,雖然有做這樣的工作,但是我一直不敢以親職專家自居在平台上發表言論,一來我覺得每個家庭處境不同,每個孩子個性不同,不確定自己給出的言論是否適合需要建議的父母,其次我也擔心我自己所說的可能不一定完全正確。
自己生了孩子後,就在思考我要怎麼將孩子養育長大,我也只能依照自己所處的位置和環境資源,給出我能給的養育空間。
我不確定我是否在一條好的養育道路前進,但至少從孩子每日的笑容,閃閃發亮的眼睛,來相信我應該沒有走歪。
因為在治療室裡聽過太多悲傷大人的故事,那些悲傷的大人往往都有難受的童年,因此我有了一些方向知道至少我不要怎麼對待孩子,對她們的成長是有益處的,不要成為悲傷的大人。另外也有了心理學的知識背景,也知道我可以怎麼做,能幫助孩子強韌,讓他們有能力面對這世界,即使在獨自一人的狀態下也能過得很好。
在心理治療裡,看過許多迷惘徬徨的大人,在三十多歲的年紀才開始慢慢探索自己想要什麼,對於自己的需求從未想過,因此往往困在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謎團中。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想要孩子可以成為能明白自己需求,和表達自己需求的人,因此在可以說話的年紀就讓她們學習選擇。從每日詢問想要吃什麼早餐,今天想要穿哪一雙鞋等這些小事開始問起,對於孩子不合時宜的決定,會予以提醒不適合,告知這樣的選擇可能會有什麼後果,但若孩子聽過不適合的理由後仍堅持己見,那就會讓她自己去承擔結果。
這樣讓孩子生活的結果當然有好有壞,好處是孩子往往可以很明快的判別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各種事物,爽朗的說出自己的感受與想法,但壞處是大人會比較疲憊,因為當我們邀請孩子做選擇時,大人也要承擔孩子做選擇的結果。例如晚餐決定要吃餛飩,大的孩子表示想要加麵,小的孩子表示餛飩要換成水餃還要加湯,晚餐的工序就會比較繁雜,還好動點腦筋,這些要求還能一鍋到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