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免疫系統到底有多神奇!? 在細菌病毒寄生蟲癌細胞的擾亂之下,我們的免疫細胞到底在做什麼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好!本人想從新手入門的方式 (白血球是什麼? 他們有什麼分類?),一步步談到更深一層的研究文章 (例如:在COVID入侵人體之後,免疫系統是怎麼應對的?)我也會夾雜著英文讓大家了解看看!
由於是希望看完的大家有基礎的免疫學知識,所以不會講到很多更專業的 例如:受器的基因rearrangement,發炎介質的製造啟動方式。
我們從小到大注射的疫苗
在開始之前,各位先思考一下我們對於人體免疫學的認知是什麼? 最常見的回答應該是:“抵擋細菌病毒入侵的阿~” 這句話只答對了一半,其實免疫學並不是一個研究很完全的領域,有非常多的人體機制到現在還是still unknown,至少近代的學術挖掘出,除了抵擋外來物,殺死癌細胞,還有許多的功能,例如:維持細胞的再生,幫助胎兒的養分運送等等。一定會有人有疑問 :既然免疫系統有著這麼多的功能,為什麼我們還會有所謂"發炎"的症狀呢? 為什麼我們會生病呢? 為什麼會有癌症呢? 先別急!! 讓我一項一項的來說給各位聽,而更深入的內容在以後的文章也會一一談到。
巨噬細胞吞噬病原體
在免疫學中最大項目的分類有兩種: 先天免疫(Innate Immunity) 和 後天免疫(Adaptive Immunity)
顧名思義,先天免疫代表著一生下來就有,不需要經過訓練
後天免疫則代表著需要經過成長及訓練
在我們的人體中,對外源細菌病毒(簡稱病原體) 的所有反應都是由先天轉後天,而這些所有的白血球跟紅血球還有血小板都是從最一開始稱為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開始分化的,在下圖中右邊的路徑可以稱之為骨隨細胞Myeloid,左邊的路徑則為淋巴細胞Lymphoid,很多人都把後天免疫直接聯想到淋巴這一部分的細胞,理論上是沒有問題,但是實際上生物學之中有非常非常多的例外,免疫系統不意外的也是有例外。
絕大部分免疫細胞的分化圖
所以與普通書籍所介紹的方式不同,我想用我的分類來介紹。
先來介紹一種開啟我們的免疫系統,屬於先天免疫的一份子,在病原體進來身體之後第一個喚醒我們全身免疫細胞的重要功臣: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
在我們的皮膚有損傷,黏膜有損傷,PH值有問題,what ever病原體進入我們的身體了,補體系統就會立即的作用,他們由肝臟Liver製造出來的一種蛋白質Protein,在血液中,淋巴,細胞外液中都存在著,那為什麼他們極為重要呢?
受到細菌病毒入侵的時候,他們會連結到病原體的表面上,讓病原體很好的被其他的免疫細胞辨識,尤其重要的是巨噬細胞Macrophage的吞噬Phagocytosis作用。補體系統有分為三個不同方式,日後再跟大家詳細介紹。
藍色的C3b為一種補體蛋白,黃色的巨噬細胞透過CR1(complement Receptor)受器連接補體,把細菌吞噬進去並且分解,而其實還有CR3/CR4受器,但這部分屬於比較深入的內容,就先不提到。
補體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可以變成膜攻擊複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MAC的作用是在病原體上面穿孔,造成滲透壓差異,大量水分灌入病原體,造成死亡。
左邊為病原體,右邊為正常人類細胞,如果補體系統連接到正常細胞,CD59這個蛋白質會阻擋C9。
應該會有人問說,那些C幾C幾b是什麼東西? 其實那就是補體蛋白的成員,只是講下去太細了,牽扯到蛋白切割跟參與合成。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有c3b,c5b,那c3a,c5a跑到哪裡去了? 其實這兩個被切割出來的蛋白質有不同的作用。
c3a和c5a稱之為過敏毒素Anaphylatoxins,他們會跑到血管附近,過敏毒素可誘導平滑肌收縮,使肥大細胞Mast cell和嗜鹼性粒細胞Basophil脫粒,從而釋放組胺和其他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血管活性物質。 他們對局部血管也有直接的血管活性作用,增加血流量和血管通透性。 這些變化使血漿蛋白更容易和細胞從血液中傳遞到感染部位。
而c5a主要的作用是 :直接作用於嗜中性細胞Neutrophil和單核細胞Monocyte(巨噬細胞的前身)以增加它們對血管壁,並引誘它們的遷移朝向補體系統。 它還增加了吞噬能力這些細胞的數量,以及提高其表面 CR1 和 CR3 的表達。 通過這些方式,過敏毒素與其他補體協同作用加速巨噬細胞破壞病原體的成分
上述的細胞在以後的文章中都會解釋功用,在這邊只要記得巨噬細胞Macrophage可以激活後天反應,而且大幅加強加強感染區域的免疫反應而嗜中性細胞Neutrophil是人體對抗細菌最主要的白血球
c3a,c5a的用途
第一集的免疫學先到這邊,不知道各位覺得內容的難易度是不是還可以吸收? 跟各位說一聲抱歉,因為我在讀免疫學的時候是全英文方式,所以有一些中文單字是直接上網查詢的,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麻煩各位指正,謝謝!
本人覺得透過這樣的解紹比較容易了解,比起直接介紹一堆血球的命稱。
下一篇文章會從細菌感染進入人體之後如何啟動免疫反應,如何啟動發炎反應開始說起,再來會介紹病毒進入人體的反應,然後再繼續談到Innate Immunity沒辦法解決的話,如何觸發Adaptive Immunity。
avatar-img
2會員
2內容數
本人想從新手入門的方式 (白血球是什麼? 他們有什麼分類?),一步步談到更深一層的研究文章 (例如:在COVID入侵人體之後,免疫系統是怎麼應對的?)我也會夾雜著英文讓大家了解看看! 由於是希望看完的大家有基礎的免疫學知識,所以不會講到很多更專業的 例如:受器的基因rearrangement,發炎介質的製造啟動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我們的免疫系統如同看不見的健康守護者,每天默默抵禦著細菌、病毒等威脅。透過白血球、淋巴系統等協同作戰,發燒、咳嗽這些不適反應,實際上都是對抗病原體的重要一環。免疫記憶讓我們對某些疾病有持久的防禦能力,疫苗正是利用這一特性保護我們。過敏、自體免疫疾病則顯示免疫系統偶爾會犯錯。
Thumbnail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Thumbnail
2024年4月10日在《實驗醫學期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發表了一篇以間質巨噬細胞是病毒接管和炎症在人類肺部新冠肺炎起始的焦點為題的研究,揭開了以前被忽視的免疫細胞類型-間質巨噬細胞 (IM)允許新冠(SARS-CoV-2)增殖、誘導宿主促纖維化和誘發炎症,並破壞宿主細胞結構。最棒的是,史丹佛大學
講道會破壞免疫系統的病原,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HIV了,但其實並不只有HIV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伊波拉出血熱的病理生理學為醫學界的熱門討論議題之一。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黏膜處及表皮傷口入侵宿主身體。它們能在多種細胞內進行高效繁殖,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肝
之前我們聊到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疾病,現在要談免疫系統功能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免疫缺陷 人類免疫系統的作用簡單可分為第一線快速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與較高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前者藉著吞噬細胞、補體和抗體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防止外物侵入的目的。此類免疫功能可清除內生的變性組織和外來之細胞外生長的病原菌
細胞因子風暴 細胞因子風暴(英語:cytokine storm)或細胞激素風暴,又稱高細胞因子血症(hypercytokinemia),俗稱免疫風暴、發炎風暴,是一種失控的免疫應答,因為細胞因子與免疫細胞間的正回饋迴路而產生的過度發炎;由於大量細胞因子的產生,而造成器官的損傷及衰竭,進而導致休克而
上次聊完免疫系統與病原過招的方式後,接下來的文章就來聊免疫系統發生異常會有什麼狀況。 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英語:Hypersensitivity),又稱超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是機體免疫系統受到特定抗原持續刺激,或同一抗原再次刺激的病理性過度反應,其造成機體組織發炎、損傷且功能紊亂,包括過敏(all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人體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即皮層屏障、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那免疫系統又是如何與侵入者作戰呢?以下篇幅分項詳述之。 細菌與黴菌 當細菌入侵體內,偵測到細菌入侵的組織會產生發炎反應,將嗜中性球與巨噬細胞等吞噬細胞召集至受感染部位,將入侵細菌予以吞噬。在吞噬細胞與入侵細菌戰鬥的同時,,樹
Thumbnail
上篇文章介紹了先天免疫系統中的成員與組成,先天免疫的核心就是偵測到病源入侵時會引起發炎反應以召集白血球群聚吞噬殺滅病原體,絕大多數的感染靠表層屏障與先天免疫系統都可以解決,但如果病原毒性太強或數量太多導致第一與第二道防線無法應付時,此時便需要第三道防線—後天免疫系統幫忙了。 樹突細胞 樹突細胞(
Thumbnail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我們的免疫系統如同看不見的健康守護者,每天默默抵禦著細菌、病毒等威脅。透過白血球、淋巴系統等協同作戰,發燒、咳嗽這些不適反應,實際上都是對抗病原體的重要一環。免疫記憶讓我們對某些疾病有持久的防禦能力,疫苗正是利用這一特性保護我們。過敏、自體免疫疾病則顯示免疫系統偶爾會犯錯。
Thumbnail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Thumbnail
2024年4月10日在《實驗醫學期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發表了一篇以間質巨噬細胞是病毒接管和炎症在人類肺部新冠肺炎起始的焦點為題的研究,揭開了以前被忽視的免疫細胞類型-間質巨噬細胞 (IM)允許新冠(SARS-CoV-2)增殖、誘導宿主促纖維化和誘發炎症,並破壞宿主細胞結構。最棒的是,史丹佛大學
講道會破壞免疫系統的病原,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HIV了,但其實並不只有HIV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伊波拉出血熱的病理生理學為醫學界的熱門討論議題之一。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黏膜處及表皮傷口入侵宿主身體。它們能在多種細胞內進行高效繁殖,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肝
之前我們聊到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疾病,現在要談免疫系統功能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免疫缺陷 人類免疫系統的作用簡單可分為第一線快速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與較高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前者藉著吞噬細胞、補體和抗體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防止外物侵入的目的。此類免疫功能可清除內生的變性組織和外來之細胞外生長的病原菌
細胞因子風暴 細胞因子風暴(英語:cytokine storm)或細胞激素風暴,又稱高細胞因子血症(hypercytokinemia),俗稱免疫風暴、發炎風暴,是一種失控的免疫應答,因為細胞因子與免疫細胞間的正回饋迴路而產生的過度發炎;由於大量細胞因子的產生,而造成器官的損傷及衰竭,進而導致休克而
上次聊完免疫系統與病原過招的方式後,接下來的文章就來聊免疫系統發生異常會有什麼狀況。 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英語:Hypersensitivity),又稱超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是機體免疫系統受到特定抗原持續刺激,或同一抗原再次刺激的病理性過度反應,其造成機體組織發炎、損傷且功能紊亂,包括過敏(all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人體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即皮層屏障、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那免疫系統又是如何與侵入者作戰呢?以下篇幅分項詳述之。 細菌與黴菌 當細菌入侵體內,偵測到細菌入侵的組織會產生發炎反應,將嗜中性球與巨噬細胞等吞噬細胞召集至受感染部位,將入侵細菌予以吞噬。在吞噬細胞與入侵細菌戰鬥的同時,,樹
Thumbnail
上篇文章介紹了先天免疫系統中的成員與組成,先天免疫的核心就是偵測到病源入侵時會引起發炎反應以召集白血球群聚吞噬殺滅病原體,絕大多數的感染靠表層屏障與先天免疫系統都可以解決,但如果病原毒性太強或數量太多導致第一與第二道防線無法應付時,此時便需要第三道防線—後天免疫系統幫忙了。 樹突細胞 樹突細胞(
Thumbnail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