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數學界諾貝爾獎的孤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沸沸揚揚的論文門事件中,對社會大眾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當事人能否以誠實正直的態度面對考驗,這裡的當事人包括碩士論文作者、指導老師及負責評判的教授。所謂誠實,指的是作者撰寫碩士論文時是否認為可以瞞天過海、掩人耳目所以大規模地抄襲,及至東窗事發後,是選擇勇於認錯還是硬拗到底。所謂正直,指的是在學生遭人檢舉論文抄襲時,指導老師在盡力保護學生之際,能否絲毫沒有逾越學術誠信的紅線,而評判的教授,在漫天瀰地的政治壓力下,能否持正秉持學術的良知,以事實作為最後判決的唯一根據。

此次事件牽涉研究成果的歸屬與論文文字的抄襲或引用,其來龍去脈並不複雜,所以塵埃落地後,賢愚貞佞不難釐清。歷史上唯一一次得獎人拒絕數學界諾貝爾獎的事件,也跟當時數學界是否公平評斷研究功績及堅定捍衛學術誠信有關,因為其中情節繁複、事涉學閥,至今是非曲直仍未易明。

龐加萊猜想(Poincaré conjecture),是由法國數學家龐加萊提出的一個拓撲幾何學的猜想,也是克雷數學研究所(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於2000年懸賞每題一百萬美元獎金的七大千禧年數學難題之一。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於2002到2003年間發表三篇論文一舉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經過至少三個不同團隊的驗證,數學界於2006年正式公告佩雷爾曼成功地證明了龐加萊猜想,Science期刊也將此成果列為當年年度科學成就。同年,國際數學聯盟決定頒給佩雷爾曼相當於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章(Fields Medal),但被他婉拒。克雷數學研究所在2010年欲將解決龐加萊猜想的一百萬美元獎金頒發給佩雷爾曼,也被他拒絕。

為什麼佩雷爾曼會拒絕接受這些因為證明了龐加萊猜想所帶來的榮耀呢?從他的種種回應中可歸納出三個理由。首先,因為佩雷爾曼的證明乃基於哥倫比亞大學理查德·漢密爾頓教授的理論架構,他認為數學界將證明出龐加萊猜想的所有光環歸諸於他對漢密爾頓是很不公平的。其次,佩雷爾曼認為一旦成為菲爾茲獎章得主,將會引來許多數學界裡的雜務應酬,因而干擾到他近於苦行僧式的研究生活節奏。最後,佩雷爾曼認為主流數學界存在許多缺乏誠信(lack of integrity)的現象,他要嘛接受獎章進而當責地揭發這些惡習,要嘛拒絕受獎安心地視而不見,最後他選擇了後者。

漢密爾頓從1980年代初就提出以Ricci Flow的概念來證明龐加萊猜想的理論架構,但對於幾個奇點(singularity)案例始終無法突破,佩雷爾曼將這些案例一一解決,因而完成了龐加萊猜想的證明。漢密爾頓的主要合作者是任教哈佛大學、1982年菲爾茲獎章得主的丘成桐教授。當佩雷爾曼於2002年發表他第一篇有關龐加萊猜想證明的論文時,漢密爾頓和丘成桐大為震驚,因為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他們十分確定世界上不太可能有其他團隊可以克服他們所遇到的障礙。然而,佩雷爾曼單槍匹馬、硬是乾淨俐落地掃除了這些障礙,漢密爾頓和丘成桐的失落感可想而知。

或許意圖反敗為勝,丘成桐安排兩位前學生,廣州中山大學的朱姓教授及理海大學的曹姓教授,一起研究佩雷爾曼的文章,試圖找出其中的漏洞。這樣的研究工作在數學界有其價值,因為可以對重大前人研究成果提供公正獨立的驗證。可是,當朱與曹於2006年6月發表研究佩雷爾曼的成果時,他們的論文竟宣稱以應用漢密爾頓和佩雷爾曼的理論,提出一個龐加萊猜想的「完整證明」,丘成桐進而為這篇文章大事宣揚,高調聲稱它對證明龐加萊猜想的貢獻與佩雷爾曼的文章旗鼓相當。這件事情在拓撲幾何界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幾乎沒有任何其他同行認為朱曹的文章提出任何夠分量的新見解,但鑒於丘成桐在這個領域的權威,最後只好各自解讀、不了了之。

可嘆的是,此事件坐實了佩雷爾曼對數學界的批評,也間接證明了他「敬謝不敏」的決定終究是正確的!從佩雷爾曼的角度,數學界一方面沒有給漢密爾頓應得的credit,另一方面也沒能阻遏類似丘朱曹的侵權行為。失望之餘,2006年後他就封刀歸田、退隱江湖,數學界也因此損失了一個才華橫溢的頂尖高手。台大的學術倫理委員會對林智堅-余正煌論文抄襲案的判決,是否能完全摒除政治與民粹的干擾,對未來台灣學術界的風氣及學者的研究士氣也將會產生同樣的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家村語的沙龍
1會員
22內容數
三家村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09
李喜明將軍在其近作「台灣的勝算」大力推廣他在參謀總長任內極力主張、但後續漸被捨棄的「整體防禦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ODC有幾個主要原則: (1) 以拒止中國掌控台海區域,而非宰制台海區域為戰略目標;(2) 運用不對稱作戰軍力設計以小博大,極大化台灣軍事投
Thumbnail
2022/10/09
李喜明將軍在其近作「台灣的勝算」大力推廣他在參謀總長任內極力主張、但後續漸被捨棄的「整體防禦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ODC有幾個主要原則: (1) 以拒止中國掌控台海區域,而非宰制台海區域為戰略目標;(2) 運用不對稱作戰軍力設計以小博大,極大化台灣軍事投
Thumbnail
2022/10/09
於今年8月27日掛牌上路的數位發展部,配置有「資通安全署」與行政法人「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這兩個單位的定位分別是強化政府與民間資安的建設及提升整體資安防護的研發能量,其成敗完全取決於進駐人員的專長與素質。首屆數發部部長唐鳳表示將打破現有公務員聘僱制度,運用彈性約聘的方式招募部內半數以上的人員,以大
Thumbnail
2022/10/09
於今年8月27日掛牌上路的數位發展部,配置有「資通安全署」與行政法人「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這兩個單位的定位分別是強化政府與民間資安的建設及提升整體資安防護的研發能量,其成敗完全取決於進駐人員的專長與素質。首屆數發部部長唐鳳表示將打破現有公務員聘僱制度,運用彈性約聘的方式招募部內半數以上的人員,以大
Thumbnail
2022/10/09
公認對台積電的半導體製程能位列世界前沿有卓越貢獻的前台積電研發大將蔣尚義,最近完成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口述計畫所安排的訪談。除了對退休後應聘大陸中芯半導體的決定深表後悔以外,其中大部分的訪談篇幅著墨於他在台積電任職期間,所作的幾個重大研發策略決定及其
Thumbnail
2022/10/09
公認對台積電的半導體製程能位列世界前沿有卓越貢獻的前台積電研發大將蔣尚義,最近完成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口述計畫所安排的訪談。除了對退休後應聘大陸中芯半導體的決定深表後悔以外,其中大部分的訪談篇幅著墨於他在台積電任職期間,所作的幾個重大研發策略決定及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學界, 許多人思想境界不高, 學問不大, 但姿態很高, 到處自吹自擂, 招摇撞騙; 又常東抄西襲, 欺世盜名。他們喜歡搞些小集團, 互相拉抬吹捧, 排擠他人, 成為無行學者。 他們當中, 有些從學界轉到政界, 高高在上, 目中無人, 心無蒼生, 思維混亂, 邏輯不清; 又常偷雞摸狗, 謊言惑眾。
Thumbnail
在學界, 許多人思想境界不高, 學問不大, 但姿態很高, 到處自吹自擂, 招摇撞騙; 又常東抄西襲, 欺世盜名。他們喜歡搞些小集團, 互相拉抬吹捧, 排擠他人, 成為無行學者。 他們當中, 有些從學界轉到政界, 高高在上, 目中無人, 心無蒼生, 思維混亂, 邏輯不清; 又常偷雞摸狗, 謊言惑眾。
Thumbnail
最近沸沸揚揚的論文門事件中,對社會大眾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當事人能否以誠實正直的態度面對考驗,這裡的當事人包括碩士論文作者、指導老師及負責評判的教授。所謂誠實,指的是作者撰寫碩士論文時是否認為可以瞞天過海、掩人耳目所以大規模地抄襲,及至東窗事發後,是選擇勇於認錯還是硬拗到底。所謂正直,指的是在學生遭人檢
Thumbnail
最近沸沸揚揚的論文門事件中,對社會大眾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當事人能否以誠實正直的態度面對考驗,這裡的當事人包括碩士論文作者、指導老師及負責評判的教授。所謂誠實,指的是作者撰寫碩士論文時是否認為可以瞞天過海、掩人耳目所以大規模地抄襲,及至東窗事發後,是選擇勇於認錯還是硬拗到底。所謂正直,指的是在學生遭人檢
Thumbnail
這本書穿梭數百萬年的時間,從直立人開始,追溯大腦的演進、探索自然科學的誕生,再來出現大轉折──量子理論,作者會介紹時代背景、關鍵人物的特質和想法。
Thumbnail
這本書穿梭數百萬年的時間,從直立人開始,追溯大腦的演進、探索自然科學的誕生,再來出現大轉折──量子理論,作者會介紹時代背景、關鍵人物的特質和想法。
Thumbnail
《這才是心理學》 「如何以科學方法理解人類行為?」作者說明研究者如何透過系統化的實徵研究、可公開重複驗證與評鑑的程序,逐步描繪出人類心智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這才是心理學》 「如何以科學方法理解人類行為?」作者說明研究者如何透過系統化的實徵研究、可公開重複驗證與評鑑的程序,逐步描繪出人類心智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卡爾維諾也許曾經受過哥德爾、埃捨爾等人的影響,或者推演到更早期的芝諾(談烏龜的那位哲學家)的影響,當然也可能是我錯誤的“對號入座”,不過以跨界的視角去解讀《帕洛瑪先生》,那帕洛瑪先生的存在,就是我們當下的存在,帕洛瑪先生的懷疑就是我們當下的懷疑。
Thumbnail
卡爾維諾也許曾經受過哥德爾、埃捨爾等人的影響,或者推演到更早期的芝諾(談烏龜的那位哲學家)的影響,當然也可能是我錯誤的“對號入座”,不過以跨界的視角去解讀《帕洛瑪先生》,那帕洛瑪先生的存在,就是我們當下的存在,帕洛瑪先生的懷疑就是我們當下的懷疑。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除了實質的研究結果,學歷在各方面仍有相當的影響力,社會通常會較信任知名大學、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而偏廢小大學、小機構的研究成果。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從事科普寫作,他們會以較平易近人的文字描述科學研究成果,這些人裡面有一些本身是科學家,有一些不是,這些人正是科學家與大眾間的橋梁。
Thumbnail
除了實質的研究結果,學歷在各方面仍有相當的影響力,社會通常會較信任知名大學、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而偏廢小大學、小機構的研究成果。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從事科普寫作,他們會以較平易近人的文字描述科學研究成果,這些人裡面有一些本身是科學家,有一些不是,這些人正是科學家與大眾間的橋梁。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今年(109學年度)學測「數學科」15級分人數暴增。大考中心坦言行政監督不周,「數學科」難度不符預期,大考中心主任請辭。今年拿到最高15級分的人數以「數學科」最多,共1萬4489人,約佔總報考人數約13萬3000人的11%,約是去年的兩倍,而由於去年(108學年度)學測數學科高分群人數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今年(109學年度)學測「數學科」15級分人數暴增。大考中心坦言行政監督不周,「數學科」難度不符預期,大考中心主任請辭。今年拿到最高15級分的人數以「數學科」最多,共1萬4489人,約佔總報考人數約13萬3000人的11%,約是去年的兩倍,而由於去年(108學年度)學測數學科高分群人數
Thumbnail
Peter Doherty。2009。天下出版。楊玉齡譯。 推薦給:想知道怎麼樣可以得諾貝爾獎的人 書名真是太會取了,這是學者人人都想知道的答案吧!我還記得當時在副刊看到文摘,作者說領獎晚宴的水晶杯碰撞聲震耳欲聾… 感覺作者什麼都知道(各諾貝爾得主間的關係…各國的一些事…),不過內容較適合學過生物
Thumbnail
Peter Doherty。2009。天下出版。楊玉齡譯。 推薦給:想知道怎麼樣可以得諾貝爾獎的人 書名真是太會取了,這是學者人人都想知道的答案吧!我還記得當時在副刊看到文摘,作者說領獎晚宴的水晶杯碰撞聲震耳欲聾… 感覺作者什麼都知道(各諾貝爾得主間的關係…各國的一些事…),不過內容較適合學過生物
Thumbnail
科學是一套工具。科學不是知識的集合,而是一套了解宇宙萬物運作的方法、程序。科學知識是暫定的,科學有可否證性、懷疑和批判精神、重複和品質控制、理論簡約、不確定性、集體性。
Thumbnail
科學是一套工具。科學不是知識的集合,而是一套了解宇宙萬物運作的方法、程序。科學知識是暫定的,科學有可否證性、懷疑和批判精神、重複和品質控制、理論簡約、不確定性、集體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