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剛投票表決,黃友勇老師以七票贊成,一票反對,一票棄權,當選治校委員會主席。代表委員會擔任人文國中小校長一職,任期二年。」主席在台上宣布剛剛投票的結果。
台下響起一片掌聲,新的校長已經產生,將帶領人文繼續邁向下一個二年的辦學。友勇校長從創校開始,由體制內學校轉到人文服務,為人謙和溫良,對於資訊和環境教育十分專長,經過治校委員會公推,至今已擔任過二屆校長。
人文校長是由治校委員代表投票表決產生,一任二年。治校委員設常設委員九名,見習治校委員二到五名,由學校教師、家長和專業教育人士,推薦聘請擔任,負責學校校務重大決策,和課程規劃、經費運用、人事的任用考核,並推選一位委員,擔任主席兼任校長一職。
如此的設置,才不會因為校長的更迭,而造成改弦易轍的變化,可以長遠穩定的經營,推展適性教育的理念。因為所有治校委員,都是對學校辦學理念,清楚且熟悉的親師團隊。校長一職更規定,須由校內教師擔任。
委員會每隔週召開一次會議,討論學校重大事務,配合基金會和家長會,共同決策辦學事宜。推行到今天已經有六年、三任校長替換,校務正常進行,也讓資深教師能有機會,接掌校務、自我成長。
除了治校委員會的成立,還有人文適性基金會和人文家長會的設置,共同來推動人文的適性教育。學校也設置教學中心、研發中心,和行政中心,來執行校務的發展和教學活動。
教學中心設教學視導一人,下設:輔導調育組、國小幼小銜接、國小統整基礎、國小統整進階、國中適性基礎、國中適性進階等六組,進行全校課程規劃設計和執行,輔導調育組則負責學生輔導調育和轉銜事宜。
研發中心分成課程教育研究、師資培育、校刊主編三組。進行全校性課程的規畫研究、負責師資培育、辦理研習進修會議事宜,並定期出版「人文知音」校刊,記錄學校校務活動和教學紀錄。
行政中心則是學校行政事務處理中心,負責學校財務、人事、課外活動、健康中心等事務,以協助教學團隊,達成適性教育的目標。以有機體行政成長團隊為期許,隨時靈活支援教學系統的教學,和各項活動為主。
人文教學團隊經過十多年的蛻變,漸漸組成新的學校行政組織和模式,不同於一般學校,分成總務、教務、訓導、輔導等單位,而以簡單的教學、研發和行政三個系統,彼此支援發展適性教育。
在課程研發部分,則分成全校課程發展團隊,和班群課程發展團隊、家族課程發展團隊,和領域課程發展團隊,四種不同類型的課程研究。發展團隊隨時依孩子的發展和需求,安排各種適性課程,來滿足孩子的成長。
校長的產生更有別於一般學校、由縣府遴選培訓後,取得校長資格,然後依自己的志願到學校徵選服務:隨時會因為調動而中斷個人辦學的理念。人文以教師治校的模式,創國內基本教育的先河。
因為校長產生自學校內的教師,更能掌握和理解適性教育的方向和目標。透過治校委員會和基金會的領導,執行指定的辦學任務,而非個人的教育理念實踐,更能維持學校辦學精神的一致性。
這項教師治校制度,已經成熟實踐,將來可以提供更多縣市,開辦公辦民營學校的參考,真正落實公辦民營中:課程、經費、和人事的自主權。自己選出校長,自己遴聘和培訓師資,課程上能研發具有特色的課程。更在固定經費補助上,允許彈性運用,能靈活達成教育目標,才能彰顯「公辦民營」創新教學的旨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