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反思 #10 🔐 小心直覺,做好白紙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章權限:2022/10/18(ㄧ)23:59。
專題 #寫作的反思 系列,是閱讀筆耕在 2022 年於圍爐〈中書神經系統〉推展的第一個項目,記下關於「讀與寫」的所見、所聞、所思、所得。

所聞也是鎖文,以「🔒」標示,一部分文章提供外部(限時)試閱,用「🔐」註記。篇幅不長,但求更新穩、有觀點以及不打高空。
做好白紙裁


■ 所見、所聞:觀點力

這集《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的講者是哲學家 朱家安。一開始以電腦科學家 Paul Graham 於 2008 年在其部落格發表的「How to Disagree」作為序曲,就是後來演變而成的「嘴砲金字塔」啦!
嘴砲金字塔
愈往金字塔上層走,表達反對意見時,對議題用到的【❶ 背景知識】也愈多,此乃有效討論所應具備的第一個元素(太廣,沒法兒教)。
另一個元素是【❷ 邏輯架構】,協助去理解他人看法的框架(下一單元)。
最後一個元素才是本講要談的【❸ 建立觀點】,還要有辦法讓別人理解。為何立場是值得參考的,要好好說明,就要有好理由,那就不能放任自己⋯⋯。


■ 一個省思:不跟直覺簽下去

那就不能放任自己「直覺先行,策略推理後到」的心理機制,我們的天性。
情況多半發生在道德、價值判斷上——這件事「應該」如何?背後有一個直覺,驅動我們先站定立場,然後才去發展論點,甚至沒有論點,便成了叨擾說教,或是心靈雞湯;問題的徵候在於直覺並不可靠,這裡花了不少篇幅來說明:
一但注意到自己有直覺,才能小心(不是消滅)自己的直覺,不跟直覺簽下去。刻意練習先退一步,有意識地把思考議題的方式,從預設的 model 1 轉換到 model 2,是講者千叮萬囑想要帶給我們的。
model 1 vs model 2


■ 一個應用:白紙裁

憶起大學時期,參與辯論研究社的時光。記得第一次「出差」至附近高中當盃賽評審,臨別時,學長姐給我的衷心建議:儘管你對某個題目(辯題)先天上是有立場的,但務必做好「白紙裁」的角色,可別讓你的心證去介入了。
對照今天的課,拿心證類比直覺(內部觀點)。每當情不自禁,準備要順應 model 1 模式要高談闊論時,我會想起當年的言猶在耳,樹立警戒心,提醒自己切換成一張白紙,去蒐羅更多外部觀點,這應該就是 model 2 思維吧!
為人處事如斯,寫作亦是。或許最「精確」的地方,存在於外部觀點與內部觀點的交會之處。


🌱 加入中書神經系統圍爐 👇
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TwitterLiker SocialMattersMediumvocus 】
🌱 我的教學文與邀請連結 👇
≣ 註冊 noise.cash一起成為「噪咖」體驗社交金融
≣ 註冊 Presearch |一舉三得的 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 註冊 MEXC抹茶交易所走跳,兌現 OSMO 與擼羊毛
≣ 註冊 Potato從 Potato Media 學到三件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8K會員
729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作者經濟 IMO 的其他內容
認真看待那些「按牌理出牌」的作品,區分「主程式」與「暫存區」,看看佐料是否入味,還是索然乏味?
線上課程筆記⋯⋯。把「自顧自的說」轉化為「這樣說你可能比較容易理解」的出發點,重新思考文章的脈絡佈局。
線上課程筆記⋯⋯。若論單點,絕對不是最突出的那一人。但若取四個同心圓的交集,或許就是一個閃亮鮮明的記憶點。
想像自己的文本若變成一本電子書,出版社會怎樣刁(雕琢)你的內容⋯⋯。
上課心得,方向與紀律六步驟,是一門「收束」的學問。
因為「專枷三盲區」,把握「具象化三問」,然後應用在讀與寫⋯⋯。
認真看待那些「按牌理出牌」的作品,區分「主程式」與「暫存區」,看看佐料是否入味,還是索然乏味?
線上課程筆記⋯⋯。把「自顧自的說」轉化為「這樣說你可能比較容易理解」的出發點,重新思考文章的脈絡佈局。
線上課程筆記⋯⋯。若論單點,絕對不是最突出的那一人。但若取四個同心圓的交集,或許就是一個閃亮鮮明的記憶點。
想像自己的文本若變成一本電子書,出版社會怎樣刁(雕琢)你的內容⋯⋯。
上課心得,方向與紀律六步驟,是一門「收束」的學問。
因為「專枷三盲區」,把握「具象化三問」,然後應用在讀與寫⋯⋯。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在你傾聽思想的同時,你感覺到一個意識的臨在。
Thumbnail
為普及生活水準的工業化,因讓價值超越價錢讓人感覺到時代進步,但面對著人之間的協作,所帶來的標籤化時,不免感到三維降階到二維的扁平化,但只要自由的呼吸仍在,各種標籤就會因為蓬勃向上的生機而終究無法完全涵蓋,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的原力之所在,沈淪於工業化後也能包容並將其昇華,我們始終是可以更高維的生物
Thumbnail
直覺(Intuition),指的是一種不使用證據、實驗、有意識的推理,或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迅速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這篇文章通過分析直覺的原理、研究結果等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直覺與經驗、情緒的聯繫,並提出不過度使用直覺以及如何讓直覺成為決策利器等建議。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世人常言:「說話不經大腦。」其實我得說,我說話常常只經大腦,不走心。說話若少了同理心與關心,就容易傷到人,當然啦,傷了人之後就要有反過來被傷害的心理準備。 後來,我想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開口前,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問題的話,就是只經大腦;如果開口前是想探索答案的話,就有心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在你傾聽思想的同時,你感覺到一個意識的臨在。
Thumbnail
為普及生活水準的工業化,因讓價值超越價錢讓人感覺到時代進步,但面對著人之間的協作,所帶來的標籤化時,不免感到三維降階到二維的扁平化,但只要自由的呼吸仍在,各種標籤就會因為蓬勃向上的生機而終究無法完全涵蓋,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的原力之所在,沈淪於工業化後也能包容並將其昇華,我們始終是可以更高維的生物
Thumbnail
直覺(Intuition),指的是一種不使用證據、實驗、有意識的推理,或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迅速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這篇文章通過分析直覺的原理、研究結果等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直覺與經驗、情緒的聯繫,並提出不過度使用直覺以及如何讓直覺成為決策利器等建議。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世人常言:「說話不經大腦。」其實我得說,我說話常常只經大腦,不走心。說話若少了同理心與關心,就容易傷到人,當然啦,傷了人之後就要有反過來被傷害的心理準備。 後來,我想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開口前,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問題的話,就是只經大腦;如果開口前是想探索答案的話,就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