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練的,不是口才,而是「腦才」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你覺得,一段「好的表達」,最重要的是什麼?

​最近幾場演講,結束後,幾位不同學校的老師,都不約而同提到,我對「表達」的切入角度很有意思,讓他們很有啟發。他們從沒想過,表達要教「這件事」。甚至有老師提到,未來在設計課程時,也想往這個方向前進。

​我對表達的看法,是什麼呢?

​表達,「最重要」的是……

讓我們從這個問題聊起吧!你覺得,一段好的表達,「最重要」的是什麼?

​有人說是架構,有人說是邏輯,有人說是聲音語調,也有人說是表情動作。

​這些都很重要,我同意。

​但我認為,一段好的表達,不管是口語還是文字,最、最重要的,就是「觀點」──

​你能不能提出「好的」、「有價值」的觀點。

​你一定看過一種文章或演講,它們有著華麗的辭藻,高超的說話、表演技巧,但內容卻空洞無比。看完或聽完後,只會讓你覺得,這是一段沒有意義的「廢話」。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表達者沒有提出「好觀點」。

​「好觀點」的三個元素

​什麼樣的觀點,叫做好觀點?

​我認為,好的觀點,通常具備這三個元素:分別是「沒想過」、「有啟發」和「被觸動」。

raw-image

舉個例子,如果有兩場演講,一場講題是「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另一場是「機會,是留給『還沒』準備好的人」,你會比較想聽哪一場演講呢?

​我猜,你應該跟我一樣,會比較想聽第二場吧!

​為什麼?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多數人「沒想過」,甚至有點「顛覆認知」的觀點。

​這時如果還有好的論據作支撐,內容也能邏輯自恰,那麼就能帶給人滿滿的啟發和觸動。

​了解什麼是好觀點後,接著再往下討論,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煉」出好觀點。

​我在演講中分享了五個,自己常用來思考觀點的方法:

​1. 反直覺思考
2. 代情境思考
3. 多維度思考
4. 辯證式思考
5. 升價值思考

raw-image

這篇文章,我簡單和你分享前兩個:「反直覺思考」和「代情境思考」。

​反直覺思考

​先看第一個,反直覺思考。

​當我們需要針對某個議題發表看法時,第一時間,腦中一定會浮現某些關鍵字或想法,這些,都稱為「直覺」。而多數時候,我們直覺能想到的,大部分人,也一定都能想到。

​所以,如果一個人的表達習慣,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靠直覺輸出觀點,那他的觀點很有可能就是「千篇一律」、大家都想得到的「平凡觀點」。

​而反直覺思考,就是在提醒我們,在開口或落筆表達之前,擋下腦中出現的所有第一個想法,讓自己有意識的進入第二層、甚至第三層的思考。這樣的習慣,可以幫助你,在最大機率上避開「跟大家都一樣」。

​舉個例子,你可能在網路上看過一張「一群動物參加面試」的圖。這張圖的中間,站了一排動物,從左到右依序是鳥、猴子、企鵝、大象、魚、海豹和狗;在他們面前有一位人類面試官,對著他們說:「為求公平甄選,你們每一位都必須接受相同的測驗,爬樹。」

raw-image

​好,你覺得這張圖,要傳達的寓意是什麼呢?如果要你根據這張圖,發表一段論述,你會說些什麼呢?

​我猜,你腦中浮現的第一個關鍵詞,很有可能是「公平」這兩個字。我自己也是先想到這個詞。

​的確,幾乎所有關於這張圖的論述,都圍繞在「公平」二字,說這張圖在隱喻教育或社會制度的不公平、說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公平。這是最常見的觀點。

​所以,如果你也是往這個方向思考的話,那麼你的觀點,就不容易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因為,這個觀點很直覺,大家都想得到。

​那除了「公平」之外,還有其他可以思考或論述的角度嗎?

​我用反直覺思考,選了一個較少人提及的視角來談這張圖,寫成文章〈關於公平的幾層思考〉,發在臉書上,獲得還不錯的迴響,有超過1200次的分享轉發。

​和你分享文章裡的一小段:

​讓所有動物都比爬樹,是「不公平」的制度,這是第一層思考。

​「那所謂公平的制度,又該比試什麼呢?」這是第二層思考。

​「如果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不應該用同套標準做篩選或評價,那這群動物,又是為了什麼原因,聚在這面試?」這是第三層思考。

​他們不就是在爭一個錄取資格。

​好的東西,例如好學校、好科系、好工作,人人都想要,但資源是有限的,所以才有了「競爭」。而只要有競爭,不管比試項目是什麼、篩選門檻是什麼,真要認真討論,都是不公平的。因為制度一定對某些人有利,對另一些人不利。

​就像升學制度,無論是一試定終生的聯考,還是申請入學、繁星推薦、特殊選材,都有人說不公平。

​年輕時,一枚憤青,看什麼都覺得不公平,都想批判一下。就像這張圖,以前望見的是不公;但隨著年紀增長,現在望見的,是選擇──

​「選擇適合自己的戰場」。

​如果我是魚,就不要跑到森林裡跟別人比爬樹;如果我是猴子,就不要跑到海裡跟別人比游泳。

​與其抱怨環境和體制不公平,不如主動尋找,甚至創造,適合自己的環境和制度。

​看完這一段,你是不是也能體會到,為什麼這篇文章會有這麼多人願意分享呢?

​不是因為「文筆」,而是因為「觀點」。

​它恰好滿足了好觀點的三個條件:沒想過、有啟發和被觸動。

​代情境思考

​再來,第二個煉出好觀點的方法,「代情境思考」。

​什麼是代情境思考呢?

​簡單來說,就是思考問題的時候,不要在「真空」中思考它,而是要想像一個「具體」的情境、角色,將自己代入。你可以問自己:「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才會問這個問題?」

​舉個例子,你可能聽過這樣的問題:在職場上,做人重要還是做事重要?

​我們來練習看看,在說出你的想法之前,先思考:「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才會問這個問題?」

​根據不同情境和角色的排列組合,可以分成下面四種情況:

​第一種,會做人,也會做事;
第二種,不會做事,也不會做人;
第三種,會做事,但不會做人;
第四種,會做人,但不會做事。

​我們一個個來看。

​第一種,會做人也會做事的,很明顯,沒有困擾,所以不會問這個問題。

​再來,第二種,不會做事也不會做人的,對這種人來說,答案是「都很重要」,所以也不太會問。

​至於第三種和第四種,「會做事,不會做人」和「會做人,不會做事」,你覺得誰較有可能有「做人、做事哪一個更重要」的煩惱呢?

​按照我們過往的經驗,是不是「會做事,但不會做人」的朋友,更可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當你用情境思考到了這一層,就會明白,當一個人問出「在職場上,做人和做事,哪一個更重要時」,他真正想問的,其實是:「在職場上,難道不能專心把事情做好就好了嗎?為什麼還要花時間處理人際關係呢?」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還可以再延伸,為什麼「會做人,但不會做事」的朋友,不會有同樣的困擾?

​因為在真實職場中,不存在「會做人,但不會做事」的人嗎?也就是一個會做人的人,都會把事情做好;或是會做人的人,有某些資源、能力或心理特質,即便他事情沒做好,也不至於造成困擾。

​就這樣,我們藉由「代情境思考」,用一個問題,勾出一個答案;一個答案,又引發下一個問題,一層層往下挖,是不是讓我們對這個的議題,有更不同的認識呢?

​經過這樣的思考後,你再提出自己的觀點,我相信,絕對會比原先更加深刻,更能帶給人啟發和觸動。

​表達練的,不是口才,而是「腦才」

​幫你總結整理一下,這篇文章談到了,一段好的表達,最重要的就是「觀點」;而好觀點通常具備三個元素:「沒想到」、「有啟發」和「被觸動」;至於如何提出好觀點,我和你分享了兩個思考方法,「反直覺思考」和「代情境思考」。

​說到這,聰明的你可能也發現了,表達的底層邏輯,其實是思考;表達的關鍵,從來就不是說,而是想。

​所以,想練好表達,我們應該練的,不是口才,而是「腦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彥廷的沙龍
105會員
36內容數
劉彥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所有沒有被覺察到的潛意識,都會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它為命運。」 這句話,是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 潛意識真的有主宰命運的力量嗎?這句話是危言聳聽,還是有所根據呢?
Thumbnail
2025/04/05
「所有沒有被覺察到的潛意識,都會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它為命運。」 這句話,是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 潛意識真的有主宰命運的力量嗎?這句話是危言聳聽,還是有所根據呢?
Thumbnail
2025/03/21
前一段時間年假,我到朋友家作客。 幾個許久不見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大家邊吃飯、邊聊天,氣氛非常歡樂。 吃著、吃著,其中一個朋友的兩個小孩,不知什麼原因,吵起來了。
2025/03/21
前一段時間年假,我到朋友家作客。 幾個許久不見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大家邊吃飯、邊聊天,氣氛非常歡樂。 吃著、吃著,其中一個朋友的兩個小孩,不知什麼原因,吵起來了。
2025/03/15
你有聽過「思想實驗」這個詞嗎? 思想實驗,可以怎麼樣幫助我們的人生活得更好,知道自己的生命,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這篇文章,我們來聊聊思想實驗。
Thumbnail
2025/03/15
你有聽過「思想實驗」這個詞嗎? 思想實驗,可以怎麼樣幫助我們的人生活得更好,知道自己的生命,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這篇文章,我們來聊聊思想實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覺得,一段好的表達,「最重要」的是什麼? 有人說是架構,有人說是邏輯,有人說是聲音語調,也有人說是表情動作。 這些都很重要,我同意。但我認為,一段好的表達,不管是口語還是文字,最、最重要的,就是......
Thumbnail
你覺得,一段好的表達,「最重要」的是什麼? 有人說是架構,有人說是邏輯,有人說是聲音語調,也有人說是表情動作。 這些都很重要,我同意。但我認為,一段好的表達,不管是口語還是文字,最、最重要的,就是......
Thumbnail
這本書能解決什麼問題? 你是否曾有以下困擾? 開會時長篇大論,卻無法讓與會者迅速掌握重點,耗盡對方耐心? 精心準備的簡報,卻無法引起聽眾共鳴,達不到效果? 甚至日常聊天,總是辭不達意,讓朋友興趣缺缺? 或許你欠缺的不僅僅是溝通方式,而是摘要的能力。 這本書提出幾個觀念,並歸納出幾個步驟,幫助我們用最
Thumbnail
這本書能解決什麼問題? 你是否曾有以下困擾? 開會時長篇大論,卻無法讓與會者迅速掌握重點,耗盡對方耐心? 精心準備的簡報,卻無法引起聽眾共鳴,達不到效果? 甚至日常聊天,總是辭不達意,讓朋友興趣缺缺? 或許你欠缺的不僅僅是溝通方式,而是摘要的能力。 這本書提出幾個觀念,並歸納出幾個步驟,幫助我們用最
Thumbnail
「精準表達」其實只要瞭解如何表達,就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作者說「寫作就是思考」所謂「不思考」指的是思維受到拘束、不自由的情況。未經思考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變成單純的感想抒發及流水帳。
Thumbnail
「精準表達」其實只要瞭解如何表達,就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作者說「寫作就是思考」所謂「不思考」指的是思維受到拘束、不自由的情況。未經思考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變成單純的感想抒發及流水帳。
Thumbnail
簡報製作,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目的、核心價值、邏輯架構、簡潔、視覺化等等,我相信你可以列出更多,這些確實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被對方接收到、做出期望的反應,一切都失去意義。
Thumbnail
簡報製作,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目的、核心價值、邏輯架構、簡潔、視覺化等等,我相信你可以列出更多,這些確實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被對方接收到、做出期望的反應,一切都失去意義。
Thumbnail
根據寫作者的觀點與立場,一件事會形成不同視角,寫作者不見得可以確定自己提的觀點是正確的,然而,提出明確、清楚的觀點,對於寫作新手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提出觀點是在練習信任自己的心,學習堅持自己的意念。
Thumbnail
根據寫作者的觀點與立場,一件事會形成不同視角,寫作者不見得可以確定自己提的觀點是正確的,然而,提出明確、清楚的觀點,對於寫作新手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提出觀點是在練習信任自己的心,學習堅持自己的意念。
Thumbnail
日期:2022.07.27 作者:FAHAHA|翁順法 大部分情境的表達可以歸類成三種目的:溝通、說明、說服,而這三類又可以濃縮成文中這張表達核心模型。 表達核心模型分成兩階段、六步驟。首先,我們要先透過釐清目的、分析聽眾、發想組織內容來建立表達橋樑,接著依序破解聽眾不想聽、聽不懂、記不住的三大阻礙
Thumbnail
日期:2022.07.27 作者:FAHAHA|翁順法 大部分情境的表達可以歸類成三種目的:溝通、說明、說服,而這三類又可以濃縮成文中這張表達核心模型。 表達核心模型分成兩階段、六步驟。首先,我們要先透過釐清目的、分析聽眾、發想組織內容來建立表達橋樑,接著依序破解聽眾不想聽、聽不懂、記不住的三大阻礙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7.24 作者:FAHAHA|翁順法 大多數無法做好簡報的人,不太懂得如何將零散的想法,組織成有邏輯的架構。這樣不僅容易讓台下的聽眾失去耐心,報告時自己也比較容易感到緊張和混亂。 怎麼解決呢?我們需要懂的如何組織一個好架構...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7.24 作者:FAHAHA|翁順法 大多數無法做好簡報的人,不太懂得如何將零散的想法,組織成有邏輯的架構。這樣不僅容易讓台下的聽眾失去耐心,報告時自己也比較容易感到緊張和混亂。 怎麼解決呢?我們需要懂的如何組織一個好架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