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又是一年冬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張電影票,錯綜複雜的道路,壓抑不住的淚水,是我對台北的初印象,也是它給我的見面禮。
小時候想像中的台北,是絡繹繁華,是燈紅酒綠,也是紙醉金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把台北跟自由綁在了一起,沉迷於虛無飄渺的想像,深信著那裡會有一切我想要的,即使並不那麼確定我到底想要什麼,台北會給我答案的,初生之犢總是輕狂,陪伴著我北漂的只有一股傻勁與滿腔熱血,開始了與家鄉相隔312公里的旅程。
擁擠潮濕的寢室、因為遠距而半生不熟的同學、必須重新適應一切的陌生感,心底某塊角落開始濡濕發了霉,陽光照不進來的地方終將潰爛,於是我感受到前所未見的孤寂,害怕熱鬧的地方,不喜歡學校的一切,埋怨現況的同時又感懷過往,十八歲,本該是充滿理想揮灑青春的年紀,我陷入了自我拉扯,擔心自己的焦慮徬徨只不過是庸人自擾,所有的躊躇不安都成了無病呻吟,沒有向外抒發的窗口,這逼得我不得不反過來直視自己的內心,曾以為自己堅不可摧,其實我也害怕孤身一人。
高中時朋友們整天膩在一起,上課下課都是成群結隊,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獨處,習慣了群體生活,大學生活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接受獨處這件事,第一次一個人吃飯、第一次一個人看電影、第一次一個人參加活動、第一次一個人旅行,每件第一次一個人做的事,我都用上了好大的勇氣跟強灌給自己的自信,我身後沒有別人了,只有自己是自己的靠山。但這座山也有靠不住的時候。去年11月我第一次去信義區看金馬影展,那時並不知道電影院有分信義威秀跟松仁威秀,取完票之後進去信義威秀,工作人員跟我說要去松仁威秀,我就照著他指給我的方向走,但是信義那裡的路太繞而且我又第一次去,根本找不到,後來我開了導航也問了很多人該怎麼走,但始終迷失在複雜的天橋跟街道上,電影已經開始播放,不過有二十分鐘的緩衝時間,在二十分鐘內抵達都還是可以進去觀影,時間越來越緊迫,腳步跟心跳也開始凌亂,看著手機上不斷倒數的數字,我站在廣場中央環顧四周,試圖找到任何有關松仁威秀的標誌,心急如焚似乎都不足以形容當時的焦躁無力,終於,還是來不及,影廳大門關閉,我拖著身心俱疲的軀體走在台北車水馬龍的街道上,秋冬的涼意灌進衣衫,手裡握著那張早已捏爛的電影票,那瞬間突然好想回家,那個往南走312公里,溫暖的家,鼻頭一酸喉嚨跟著一緊,眼淚不受控的滾出來,台北從此停在了那個冬天,再後來的日子,陽光總也沒照進來過。
又是一年冬天,南部還留有最後一點陽光拂照的時節,台北早已陰雨綿綿,讓人喘不過氣的窒息與莫名低落的情緒,終於又來了,已經漸漸習慣了吧,我這麼想,在這裡度過了翻天覆地的十八歲,十九歲台北的冬天,應該不會再那麼讓人動盪不堪了吧。
avatar-img
4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北漂在台北,一個人、一些故事。 台北市我成年之後居住的地方, 對於台北既熟悉又陌生。 台北,是台灣的首都。 台北,大稻埕、西門町是國中小教課書中, 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即民國初期繁榮的台北。 台北,是青春的歡笑與淚水。 然而,這些故事只是歷史洪流中的其中一頁。 因為第一次歷史走讀西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Thumbnail
北漂的一年既漫長又短促,像是聽著難聽卻不忍暫停的一首歌,忍耐著到尾聲。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這是我一個人旅遊時一見鍾情的故事,在深秋的台北,會發生什麼樣的奇蹟呢?
Thumbnail
我想現在的妳,應該是個十八歲的俏妞,就像我在妳留下來的相簿裡看到的那樣,美得讓人心動……
Thumbnail
2021年11月中,買了張花蓮的火車票,訂了張背包單人床位,揹起一個後背包,一個人,從台北逃到花蓮。 那是我的第一次獨旅。 好像很多旅行,出發的動機,都起於厭倦。
Thumbnail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
Thumbnail
來臺北生活,人潮密集、交通壅擠、天氣潮濕,這些都是來自南部對臺北生活最大的不適應。然而,臺北也是個有趣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各種新奇的事物。生活就像一場強姦,既然無力反抗不如好好享受。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寬闊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北漂在台北,一個人、一些故事。 台北市我成年之後居住的地方, 對於台北既熟悉又陌生。 台北,是台灣的首都。 台北,大稻埕、西門町是國中小教課書中, 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即民國初期繁榮的台北。 台北,是青春的歡笑與淚水。 然而,這些故事只是歷史洪流中的其中一頁。 因為第一次歷史走讀西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Thumbnail
北漂的一年既漫長又短促,像是聽著難聽卻不忍暫停的一首歌,忍耐著到尾聲。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這是我一個人旅遊時一見鍾情的故事,在深秋的台北,會發生什麼樣的奇蹟呢?
Thumbnail
我想現在的妳,應該是個十八歲的俏妞,就像我在妳留下來的相簿裡看到的那樣,美得讓人心動……
Thumbnail
2021年11月中,買了張花蓮的火車票,訂了張背包單人床位,揹起一個後背包,一個人,從台北逃到花蓮。 那是我的第一次獨旅。 好像很多旅行,出發的動機,都起於厭倦。
Thumbnail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
Thumbnail
來臺北生活,人潮密集、交通壅擠、天氣潮濕,這些都是來自南部對臺北生活最大的不適應。然而,臺北也是個有趣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各種新奇的事物。生活就像一場強姦,既然無力反抗不如好好享受。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寬闊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