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的啟示:複雜的世局中不能只有專家懂經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超沒營養的口水八卦怎麼一直洗版?
我的同溫層都認為某政黨候選人很不OK,支持他們的人在想什摩?
為什麼選舉時越來越難聚焦政見政策,各陣營都在努力創造聲量去罵爆對手?
明明國家GDP正成長、人均所得創新高,我卻覺得生活越來越艱難,究竟這種痛苦是主觀感受,還是它是真實社會的現在進行式?社會分配出了什麼問題嗎?
以上我對於現在新聞、世局和社會階級的困惑,在《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中由淺入深逐步探討,於是讓我拿起這本由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sther Duflo和研究夥伴Abhijit Banerjee撰寫、過去的我絕對不會翻開來讀的書,畢竟太想知道諾貝爾獎加冕的超級頭腦會對上述問題提出怎樣的洞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翻譯

那些政治家與經濟學家的火星話

《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從序言開始就自嘲,大眾越來越質疑經濟學家是一群愛掉書袋、拿數據唬人的狡猾騙子,既無法準確預測未來,連有效刺激經濟發展的方法都說不出所以然,憑什麼要我們繼續相信經濟學與經濟學家?
政客經常拋出簡單方案,號稱可以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要選民相信他們;經濟學家卻老是迂迴,這是因為現實世界太複雜了,需要更多統計資料、經年累月的追蹤、分析數據與交叉比對,經濟學家才敢聲稱那些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到底「真如我們想得那樣」還是「跟我們想得不同」。
本書從外來的移民會不會奪走屬於我們的機會開始,談貿易與全球化衝擊不同型態的經濟體,痛苦與意識形態會形塑群眾的品味,網路社群讓我們深陷在同溫層的聲音裡--
翻到第四章〈喜歡的、想要的跟需要的〉,探討不同分眾的品味會吸引各自的支持者,臉書和推特像回音室,讓人們耳邊眼裡通通都是同溫層。例如美國民主黨支持者傳遞民主黨候選人創造的資訊,共和黨支持者也為共和黨候選人做同樣的事。民主黨候選人發出文章,86%的首次轉發是自由派選民做的,共和黨方面則高達驚人的98%。
作者也研究了假新聞的傷害,社群的回音室特性被有心人利用來強化歧視,假新聞能捏造出受眾恰恰想要的東西,而且製作成本低廉。隨著人們喪失相互傾聽的能力,民主制度的意義也受到損害,變得像各族群的人口統計、人民被號召用選票證明對「我族」的忠誠,而不是去判斷議題的輕重緩急。
經濟成長停滯時更容易激化對立,參與重要世界經濟發展研究組織的兩位作者幾乎是在對全世界吶喊:不要再執著於追求經濟成長了!更棘手的問題是社會分配。
例如在1983到2014年間,法國總體經濟成長緩慢,最富有1%人口的平均所得增加了100%,最富有0.1%平均所得增加了150%,其餘99%人口的所得僅成長25%,形同每年成長不到1%,造成99%人都變成輸家的制度,絕非「少數人不肯努力、心態不平衡、見不得別人有錢過得好」的問題。
低薪、青年失業、買房置產困難已是各國普遍現象

社會分配不均激化民粹

有錢或有才能的人機靈地把握機會,但太多人只能眼巴巴看著自己被甩在後頭,貧富不均惡化引起的反彈可能令民粹領袖當選,導致所有人的福祉都受損。
作者毫不隱藏自己的政治傾向,直指川普當選、巴西強人Jair Bolsonaro當上總統、英國脫歐的主因,就是貧富差距的擴大、中下階級對未來的強烈絕望感,民粹領袖都聲稱自己能讓國家人民再次偉大有希望,但他們拋出的神奇發大財方案極少奏效,尤其是那些以獎勵投資為名、為富人減稅的計畫,以及大幅削減有機會讓底層窮人翻身的社會福利預算。
歷時15小時25分鐘,我讀到這本超過24萬字的經濟學科普書的卷末,作者指出,光靠良好的經濟學救不了世界。但是沒有它,人們注定要重犯過去的錯誤。那些因為無知、直覺和意識形態而生成的決策,貌似可以立刻解決問題,但最後大家肯定會失望。
十八世紀的經濟學巨擎、鼓吹尊重市場看不見的手的凱因斯,留下這段名言:「實幹的人自信不受任何學說影響,實際上卻往往是某些已逝經濟學家的思想奴隸。幻聽的當權狂人,其狂想往往萃取自若干年前某個三流學者的著作。
我其實蠻意外自己能消化《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大學讀經濟系的我每天都渴望跟經濟學分手--每堂課準時坐到教室前排,抽搐抽搐地熬到下課鐘響,放學後去總圖書館念書寫作業到閉館,成績卻悲慘到及格之外別無所求,大學文憑到手後差不多十年,我都快樂地把經濟學拋得老遠。
以前的我知道經濟學很重要,但我參不透它,就交給經濟學家吧。
現在的我真心感覺經濟學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給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期待人人都能使用這套知識體系,深入思考問題的脈絡,這是為何他們會把艱澀的研究改寫成科普著作,引領更多人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

用經濟學思考:取得限量版的權力地位該做什麼?

解決經濟問題常仰賴政治行動,怎樣的政策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實務跑政治新聞的那些年,我所接觸到的政治人物對「權力」有各式各樣的論述,也讓我大開眼界:原來限量版的權力地位會被這樣使用……社會溝通是艱鉅的工程,即使不是特定領域的專家,先多方涉略去理解問題的不同面向,絕對是比按偏見行事更好的起點。
讀完《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當然沒讓我天眼大開,而能夠閱讀年幼時避之唯恐不及的經濟學,並且感受到其中的趣味真是太好了。
最寶貴的收穫是增強對資訊的判斷力,對引誘人膝反射產生激烈情緒的資訊--尤其是引發強烈負面情緒的資訊多一點免疫力。
avatar-img
1.6K會員
157內容數
關注社會階級、金錢與權力,分享相關文學、社會科學的閱讀及訪談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回應我的人在顧忌些什麼?他們未必是傲慢端架子,是默默承受了那些很白目很擾人的請求,即使他們不認同,還是尊重我對於事物重要性的排序,不回應已經是最大的溫柔。
許多問題是沒辦法一個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解決的,也無法用謊言遮掩到天荒地老、趁事態還沒不可收拾前,去找其他人幫忙,就算被罵、被究責、被投以嫌惡的眼光,但這就是一開始對工作輕慢疏忽的代價啊!能承受責難,起碼人也成長了,不會以騙子的形象存在別人的記憶中。
為什麼加密貨幣投資吸引了許多中產階級?或許是快速致富,致富後能夠有更多餘裕創造被動收入太吸引人了,我們又可以從哪些地方警覺詐騙的陷阱?
刻意踐踏人與人之間的信賴來牟利,是非常惡質的行為,希望透過整理這幾年來的新聞時事與詐騙腳本演變的趨勢,提供大家一些辨識與防範騙局的方法。
一個正經認真的事業,正處於營利之前的階段,它們通常會有明確的「關鍵數字」,藉由完成這些目標讓事業最終能獨立獲利,要走到這一步總是很辛苦,所以絕對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種背離常理的「涼缺」或「爽事」。
擔任政治線記者時被要求書寫金錢與權力,在日常生活裡也必須「看懂大局」,問題是要怎麼看懂?以我在2016年東京食品展採訪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為例。
不回應我的人在顧忌些什麼?他們未必是傲慢端架子,是默默承受了那些很白目很擾人的請求,即使他們不認同,還是尊重我對於事物重要性的排序,不回應已經是最大的溫柔。
許多問題是沒辦法一個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解決的,也無法用謊言遮掩到天荒地老、趁事態還沒不可收拾前,去找其他人幫忙,就算被罵、被究責、被投以嫌惡的眼光,但這就是一開始對工作輕慢疏忽的代價啊!能承受責難,起碼人也成長了,不會以騙子的形象存在別人的記憶中。
為什麼加密貨幣投資吸引了許多中產階級?或許是快速致富,致富後能夠有更多餘裕創造被動收入太吸引人了,我們又可以從哪些地方警覺詐騙的陷阱?
刻意踐踏人與人之間的信賴來牟利,是非常惡質的行為,希望透過整理這幾年來的新聞時事與詐騙腳本演變的趨勢,提供大家一些辨識與防範騙局的方法。
一個正經認真的事業,正處於營利之前的階段,它們通常會有明確的「關鍵數字」,藉由完成這些目標讓事業最終能獨立獲利,要走到這一步總是很辛苦,所以絕對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種背離常理的「涼缺」或「爽事」。
擔任政治線記者時被要求書寫金錢與權力,在日常生活裡也必須「看懂大局」,問題是要怎麼看懂?以我在2016年東京食品展採訪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為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奇的心靈邁向科學 敏感的心靈擁抱藝術 務實的心靈創造商業 其他剩下的成就經濟學家 而經濟學家,在投機者眼裡就只是一個沒種的投機分子,因為只會等"數學答案"才會分析 既沒有專業的科學知識也沒有浪漫的想像力 所以專注在每一個階段行情的經濟學分析,都只是落後市場節奏3個月以上
Thumbnail
經濟學是一門人和社會互動的學問,許多經濟學上的預測,都因為人性而失了準。身為一個挺上流階級出身的經濟學家,關心的卻是福祉經濟學,這本回憶錄說明了人確實是經驗的動物,而在經驗中,開出人性的花朵。 跟著讀書會,分二次把這本其實有點厚度的書讀完,大致算是通順好讀的。從他的成長背景開始說起,非常流暢的說明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在做選擇,不管是自己做的決定,或是別人為自己做的決定,然後承擔著這些選擇帶來的影響與後果。到底該如何做對選擇, 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富足、幸福與美好,或許了解經濟學理論可以幫助我們。 這本由天下文化所出版的選擇經濟學,作者是埃里克.安格納,擁有匹茲堡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科學
Thumbnail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才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
Thumbnail
1. 生產力經濟學,源自於Adam Smith國富論,但很可惜並無後人將其引申,普通經濟學理論太過強調需求的變化,卻忽視生產活動的變動段均衡價格及產出的影響。 2. 這個理論寫在這裡,作為後續投資理財的重要參考依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窮人和富人在投資理財和創業上的不同資源調動,以及中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社會翻轉現象。作者從統計學角度出發,帶出對悲觀與樂觀價值觀的思考。在認清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最後呼籲樂觀面對生活,進行冒險,以便帶動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
「21世紀資本論」作者主張是課徵富人稅,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避免類似法國大革命以及二戰希特勒的崛起(他認為這些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貧困造成)。我的思考是,如果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擁有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機器戰警等等力量,不再害怕基層民眾革命的時候,那麼這位法國學者的主張,對那些有錢人就一點說服力
Thumbnail
經濟學家相信,長期來說,經濟要有所成長,主要靠的還是生產力提升,因為光靠調低利率等寬鬆貨幣手法刺激經濟,到頭來可能只是造成工資與物價皆漲,但就業率未必能更高。
Thumbnail
經濟學研究的不僅是金錢,而是人生中的關鍵決策。本文探討了貧窮、財富、風險和市場交易等議題,強調誠實、能力、風險管理和持續學習對於成功的重要性。這些主題對於理解並應對生活中的挑戰至關重要。
Thumbnail
上一大章談社會,略有提到產業,這一篇來說點經濟,恐怕要得罪一大票人。不過,反正是非主流意見,請當邪門歪道就好。上一章最後提到,你總得給中下層的人過日子,讓他們覺得人生有希望。那這為何不算社會,而是經濟議題?筆者不是經濟系的,也不打算用大量資料解讀,資料不是問題,解讀才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奇的心靈邁向科學 敏感的心靈擁抱藝術 務實的心靈創造商業 其他剩下的成就經濟學家 而經濟學家,在投機者眼裡就只是一個沒種的投機分子,因為只會等"數學答案"才會分析 既沒有專業的科學知識也沒有浪漫的想像力 所以專注在每一個階段行情的經濟學分析,都只是落後市場節奏3個月以上
Thumbnail
經濟學是一門人和社會互動的學問,許多經濟學上的預測,都因為人性而失了準。身為一個挺上流階級出身的經濟學家,關心的卻是福祉經濟學,這本回憶錄說明了人確實是經驗的動物,而在經驗中,開出人性的花朵。 跟著讀書會,分二次把這本其實有點厚度的書讀完,大致算是通順好讀的。從他的成長背景開始說起,非常流暢的說明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在做選擇,不管是自己做的決定,或是別人為自己做的決定,然後承擔著這些選擇帶來的影響與後果。到底該如何做對選擇, 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富足、幸福與美好,或許了解經濟學理論可以幫助我們。 這本由天下文化所出版的選擇經濟學,作者是埃里克.安格納,擁有匹茲堡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科學
Thumbnail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才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
Thumbnail
1. 生產力經濟學,源自於Adam Smith國富論,但很可惜並無後人將其引申,普通經濟學理論太過強調需求的變化,卻忽視生產活動的變動段均衡價格及產出的影響。 2. 這個理論寫在這裡,作為後續投資理財的重要參考依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窮人和富人在投資理財和創業上的不同資源調動,以及中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社會翻轉現象。作者從統計學角度出發,帶出對悲觀與樂觀價值觀的思考。在認清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最後呼籲樂觀面對生活,進行冒險,以便帶動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
「21世紀資本論」作者主張是課徵富人稅,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避免類似法國大革命以及二戰希特勒的崛起(他認為這些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貧困造成)。我的思考是,如果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擁有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機器戰警等等力量,不再害怕基層民眾革命的時候,那麼這位法國學者的主張,對那些有錢人就一點說服力
Thumbnail
經濟學家相信,長期來說,經濟要有所成長,主要靠的還是生產力提升,因為光靠調低利率等寬鬆貨幣手法刺激經濟,到頭來可能只是造成工資與物價皆漲,但就業率未必能更高。
Thumbnail
經濟學研究的不僅是金錢,而是人生中的關鍵決策。本文探討了貧窮、財富、風險和市場交易等議題,強調誠實、能力、風險管理和持續學習對於成功的重要性。這些主題對於理解並應對生活中的挑戰至關重要。
Thumbnail
上一大章談社會,略有提到產業,這一篇來說點經濟,恐怕要得罪一大票人。不過,反正是非主流意見,請當邪門歪道就好。上一章最後提到,你總得給中下層的人過日子,讓他們覺得人生有希望。那這為何不算社會,而是經濟議題?筆者不是經濟系的,也不打算用大量資料解讀,資料不是問題,解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