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再做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實習不只是學習,更是將城市的體驗納入生活,學習在陌生的城市中尋找快樂的自己。
你是否也有相同的問題,期待實習生的新生活去打破自己原來的自己,期待透過下一個階段的日子可以改變什麼?這邊我想先恭喜你,你正在為自己的目標立下一個新的構想,接下來我想與你分享我怎麼去規劃我的生活。


高雄人,就讀金門大學建築系四年級,選擇不是離家鄉很近的新店作為我實習地點,將把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把握住。

新店區公所

新店區公所

一開始的我,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我也很害怕,害怕步調跟不上、害怕自己一個人必須去面對所有事和害怕自己沒達到預期的成果。所以首先將許多我想達成的事情一一的寫下來,檢視自己的狀況。

我想:

  1. 我想減肥 (希望再次回到學校的時候能更加自信)
  2. 我想培養閱讀習慣 (總覺得自己還是不夠成熟,想更加豐富自己的知識)
  3. 我想玩遍台北 (沒來過的城市,應該找機會體驗吧)
  4. 我想學習時間管理 (時間的步調太快,善用每分每秒)
  5. 我想學著獨處 (我是一個很害怕孤單的人,學習著如何克服)


但是,在我這個單位的實習時間9:00~18:00基本等於上班族的社會縮影,加上同勤來回時間大約2小時。所幸的是這裡的實習內容結束後可以自由運用時間。問題來了,面對那麼多我想要的達成的目標我應該從哪裡開始做起?甚至還沒建立習慣我就已經開始不知道怎麼融入我的生活,開始遺忘一開始的目摽。在執行兩周以後發現我完全被各種因素給妥協各種突發狀況,重新去思考問題所在,然而我發現我自己會有一個小毛病,制定了計畫然後忘記怎麼將時間分割下去或者思考層面太少導致太多為了做而做。

因此,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時間規劃的書籍有非常多,但是符合自己的卻很少,但非常建議大家盡可能去做 : 「DO IT LIST 」+ 「四象限法則」做為每天早上給自己的一日清單,甚至把想養成的習慣加入清單,幫助我們大腦去習慣他。

現在,我分享一下我怎麼透過「DO IT LIST 」+ 「四象限法則」去達成目標:

5:30 : 1.折棉被 2.洗澡 3.量體重 4. 10分鐘早操

6:30 : 1.吃早餐 2.DO IT LIST 3.處裡文件

7:00 ~ 8:00 開始工作

8:00 ~ 8:40 搭公車 (處裡訊息)

9:00 ~ 實習上班前先確認那些是(緊急、重要) 安排上下午工作內容及下班前的 完成率。

18:00下班(盡可能不加班)

18:00 - 22:00 (台北到處玩) or (回家休息讀書)

22:50回家

00:30 前安排盥洗或者與朋友聊天

結束美好的一天!!

總結
實習生是一個接近社會縮影的磨練,盡可能地將任何渴望及想法大膽去嘗試。因為,實習生就是學生,失敗了還可以去做調整。也不必把自己的生活逼得太緊,重點是要知道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點。


現在的我,給自己許多嘗試的機會。去接案子、去打零工、透過到處玩去取代運動。偶爾在家裡看看書,學著寫寫文章。把自己過得充實,才是我認為實習生最重要的任務。

這是我的分享,你的呢?如果還不知道實習能做甚麼?可以從閱讀開始,如果總是迷茫時間安排上的問題。強烈建議使用 「DO IT LIST 」+ 「四象限法則」去調整自己的狀態,也順便了解自己在處理事情上的優先順序,重要的是將這些想像成破任務,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克 ‧ 翔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從來都沒有在台北生活過。用一個短暫4.5個月實習生來感受這座城市,希望透過真實的行動來分享給大家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精準成長》這本書不知不覺間也讀到了尾聲,裡面有許多小方式來幫助讀者了解自己這件事情,我也按書裡建議挑選出幾個問題來,釐清自己想做的事,以及仍顯不足待改進之處。
Thumbnail
  《精準成長》這本書不知不覺間也讀到了尾聲,裡面有許多小方式來幫助讀者了解自己這件事情,我也按書裡建議挑選出幾個問題來,釐清自己想做的事,以及仍顯不足待改進之處。
Thumbnail
離職後第三週遇上了端午連假,為了能把握時間陪伴家人,於是將每週的寫作進度提前完成。
Thumbnail
離職後第三週遇上了端午連假,為了能把握時間陪伴家人,於是將每週的寫作進度提前完成。
Thumbnail
本篇從盡善盡美出發,談到促使我重新盤點時間規劃方法的契機,一路到使用軟體的改變和小反思(?)
Thumbnail
本篇從盡善盡美出發,談到促使我重新盤點時間規劃方法的契機,一路到使用軟體的改變和小反思(?)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實習不只是學習,更是將城市的體驗納入生活,學習在陌生的城市中尋找快樂的自己。 你是否也有相同的問題,期待實習生的新生活去打破自己原來的自己,期待透過下一個階段的日子可以改變什麼?這邊我想先恭喜你,你正在為自己的目標立下一個新的構想,接下來我想與你分享我怎麼去規劃我的生活。
Thumbnail
實習不只是學習,更是將城市的體驗納入生活,學習在陌生的城市中尋找快樂的自己。 你是否也有相同的問題,期待實習生的新生活去打破自己原來的自己,期待透過下一個階段的日子可以改變什麼?這邊我想先恭喜你,你正在為自己的目標立下一個新的構想,接下來我想與你分享我怎麼去規劃我的生活。
Thumbnail
#001 終於面對實在是太蹉跎青春的過去… 算是幡然醒悟的8月,人生想要做點改變 先給自己訂立了一個4個月的短期目標,一步步的改變, 希望在工作、理財、生活等三方面都能有所成長,重新培養自己的生活習慣....
Thumbnail
#001 終於面對實在是太蹉跎青春的過去… 算是幡然醒悟的8月,人生想要做點改變 先給自己訂立了一個4個月的短期目標,一步步的改變, 希望在工作、理財、生活等三方面都能有所成長,重新培養自己的生活習慣....
Thumbnail
高中前生活單純,填充生活的素材只有書本跟養魚,做起來游刃有餘;高中後大概是年少輕狂,滿腔熱血又貪心,熬夜三天睡不到八小時,雖感覺特有成就感,但已經開始手忙腳亂;直到上了大學,野心更大、每件事卻難度加倍,分身乏術的狼狽樣提醒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但改變的契機從何開始?
Thumbnail
高中前生活單純,填充生活的素材只有書本跟養魚,做起來游刃有餘;高中後大概是年少輕狂,滿腔熱血又貪心,熬夜三天睡不到八小時,雖感覺特有成就感,但已經開始手忙腳亂;直到上了大學,野心更大、每件事卻難度加倍,分身乏術的狼狽樣提醒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但改變的契機從何開始?
Thumbnail
你是每天或每周按照計畫進行呢? 你是每天或每周隨著自己的感覺想幹嘛才幹嘛呢? 每天計畫不一定要排滿 但是要有意義 也要有目標 才能一點一滴的進步
Thumbnail
你是每天或每周按照計畫進行呢? 你是每天或每周隨著自己的感覺想幹嘛才幹嘛呢? 每天計畫不一定要排滿 但是要有意義 也要有目標 才能一點一滴的進步
Thumbnail
九月底離開公司至今11月已經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雖說住在外地不免會有經濟上的壓力,但是與之相對我多了很多時間去面對與經營自己,如果你也跟我一樣面對著離開辦公室但又不想太無意義的過日子,或許可以參考看看我這個月的一些小目標與心得。
Thumbnail
九月底離開公司至今11月已經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雖說住在外地不免會有經濟上的壓力,但是與之相對我多了很多時間去面對與經營自己,如果你也跟我一樣面對著離開辦公室但又不想太無意義的過日子,或許可以參考看看我這個月的一些小目標與心得。
Thumbnail
所謂生活,應是能透過有意識自由安排,在選擇、在行動,有意識地在往自己想做的、想完成的事情邁進。有別於毫無意識和目標性的空轉運作,只會無意義的消耗能量,也不長久。生活應該是要能「生生不息,有意義的活著。」
Thumbnail
所謂生活,應是能透過有意識自由安排,在選擇、在行動,有意識地在往自己想做的、想完成的事情邁進。有別於毫無意識和目標性的空轉運作,只會無意義的消耗能量,也不長久。生活應該是要能「生生不息,有意義的活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