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寒不是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認真開始以蔬果當作主餐這一二年,自己踩過一些誤區,也發現多數人對水果的認知,有著許多誤解。


首先是水果的「屬性」。

我最常在「佈道」時收到的反應:「西瓜很涼喔!不要吃多了。」

「西洋芹很冷,女生不要吃多了。」

「蓮霧好吃,可是太寒,會讓女生有分泌物。」等等之類多不勝數。


水果蔬菜都是天然植物,造物者並沒有區別其寒或熱,想想有多少人少吃或拒吃所謂的寒性食物,之後身體有越來越不寒的嗎?反而單吃水果越多身體越不怕冷,社團療癒的案例不勝枚舉。如果出現不適症狀,有些是身體原本就有狀況,另外則是排毒反應,病原體被消滅的呈現。


再來是食用時間,像是西瓜富含酵素,瓜類中的果糖不到一分鐘就到達胃部,其餘的部分直接進入腸道,並立刻強化與補充身體所需,食用瓜類像是接受靜脈注射營養療法,所以不宜在飯後食用西瓜,因為其他食物消化的速度皆慢於瓜類,消化速度不同的食物在胃中「打架」,也就因此容易出現胃部不適感。還有睡前吃瓜,半夜起床排泄的機率也會大增😅。

瓜類都請空腹、單獨食用,或是搭配新鮮蔬菜汁一起最好。


夏天是大啖熱帶水果的最佳時機,我最愛的荔枝,也在此時盛產。以前不懂,雖然很愛但只會買個ㄧ兩串解饞,現在則是放開膽來大採購,一次十斤十斤的訂。趁新鮮猛吃(因為進冰箱,皮會黑脆,口感也會稍稍打折),就用一二天的時間專心認真的吃完。(坐到屁股發麻,但我就吃得開心啊)

此時一定有人要問了:「你整天吃荔枝還吃那麼多!不吃正餐,這樣會流鼻血吧?」

哈哈哈當然沒有啊!身體需要的糖分被滿足,身心無比愉悅的呢!


來看看安東尼怎麼說⬇️

#荔枝 是一種超級水果,因其美味和多種健康益處而備受青睞:富含維生素C和B族複合物,能夠增強免疫系統、抗炎症,並幫助身體進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


荔枝含有一種名為荔枝多酚(oligonol)的化合物,具有強大的抗病毒特性,對療癒感冒、流感、發燒、腺體腫脹或喉嚨痛非常有益。荔枝以能夠幫助療癒最頑固的咳嗽,同時大大緩解充血和慢性咳嗽引起的呼吸困難而出名。荔枝還含有有助於去除念珠菌的獨特化合物。


荔枝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可以幫助預防癌細胞的生長,縮減腫瘤。荔枝還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有助於減輕體重、改善血液迴圈、保護身體免受衰老和疾病的侵害。


荔枝是銅、鐵、鋅、硒和鉀的優質來源,可以滋養血液,並提升能量水準。荔枝是一種甜美清爽的水果,兒童和成人都非常喜歡。


這樣的超級食物,尤其很多人確診後咳嗽咳不停啊,十斤怎麼夠?

再來個十斤吧!當個享受荔枝美味的貴妃就是此刻😋😋😋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精靈的沙龍
108會員
145內容數
精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1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3/12/21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3/12/21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2023/12/21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2023/12/21
如果有個最常被問的問題排行榜,除了「水果那麼多糖分,身體不會怎樣嗎?」,「西芹那麼寒,真的可以嗎?」,再來最多的就是:「都吃水果蔬菜,那蛋白質怎麼補充?」 對於這些老問題,大家試過反思嗎? 也就是問題倒著問: 「大家都說水果糖分高,所以避之惟恐不及。那些糖尿病患者,都是因為「勇敢」吃了很多
Thumbnail
2023/12/21
如果有個最常被問的問題排行榜,除了「水果那麼多糖分,身體不會怎樣嗎?」,「西芹那麼寒,真的可以嗎?」,再來最多的就是:「都吃水果蔬菜,那蛋白質怎麼補充?」 對於這些老問題,大家試過反思嗎? 也就是問題倒著問: 「大家都說水果糖分高,所以避之惟恐不及。那些糖尿病患者,都是因為「勇敢」吃了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營養師在門診聽過太多水果各種傳言,今天就來讓郭師妙營養師好好說給大家聽。
Thumbnail
營養師在門診聽過太多水果各種傳言,今天就來讓郭師妙營養師好好說給大家聽。
Thumbnail
今天很難得的吃了一盤五色水果, 雖然每一種水果我都吃不多,大概一種約一兩片,但已心滿意足。 能一次品嚐到五種口味,個個水果皆各有特色,實在是令人開心的事。 // 來分享今日的盤中果: 西瓜,果肉豔紅,灑上梅粉提味,清爽多汁,微甜消暑,很是暢快。 鳳梨,含鳳梨酵素,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旣
Thumbnail
今天很難得的吃了一盤五色水果, 雖然每一種水果我都吃不多,大概一種約一兩片,但已心滿意足。 能一次品嚐到五種口味,個個水果皆各有特色,實在是令人開心的事。 // 來分享今日的盤中果: 西瓜,果肉豔紅,灑上梅粉提味,清爽多汁,微甜消暑,很是暢快。 鳳梨,含鳳梨酵素,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旣
Thumbnail
台灣的夏季,盛產許多補品,例如:蓮子。此外,便是荔枝和龍眼了。 荔枝,是“補陽”的水果,特別適合一些“冷底”的女性。 荔枝產季,許多人都“又愛又怕受傷害” -- 荔枝甜美可口,吃多了卻容易上火。 怎麼辦呢?--- 解藥就在本篇裡:)
Thumbnail
台灣的夏季,盛產許多補品,例如:蓮子。此外,便是荔枝和龍眼了。 荔枝,是“補陽”的水果,特別適合一些“冷底”的女性。 荔枝產季,許多人都“又愛又怕受傷害” -- 荔枝甜美可口,吃多了卻容易上火。 怎麼辦呢?--- 解藥就在本篇裡:)
Thumbnail
如果今年之前,有人要我想像在大年夜吃著蒸孢子甘藍,啃著馬鈴薯,配著蔬菜療癒高湯,我會跟那人說:「你瘋了吧?」 結果,現在我非常喜歡吃著啃著這些蔬果時的自己,真是「世事難料」呢! 大概是水瓶外星人的關係,我不怕跟大家不一樣,而且還非常樂在其中。 看大家在年前忙著準備各種年貨年菜、忙著返鄉,或是看人們在
Thumbnail
如果今年之前,有人要我想像在大年夜吃著蒸孢子甘藍,啃著馬鈴薯,配著蔬菜療癒高湯,我會跟那人說:「你瘋了吧?」 結果,現在我非常喜歡吃著啃著這些蔬果時的自己,真是「世事難料」呢! 大概是水瓶外星人的關係,我不怕跟大家不一樣,而且還非常樂在其中。 看大家在年前忙著準備各種年貨年菜、忙著返鄉,或是看人們在
Thumbnail
認真開始以蔬果當作主餐這一二年,自己踩過一些誤區,也發現多數人對水果的認知,有著許多誤解。 首先是水果的「屬性」。 我最常在「佈道」時收到的反應:「西瓜很涼喔!不要吃多了。」 「西洋芹很冷,女生不要吃多了。」 「蓮霧好吃,可是太寒,會讓女生有分泌物。」等等之類多不勝數。 水果蔬菜都是天然植物,造物者
Thumbnail
認真開始以蔬果當作主餐這一二年,自己踩過一些誤區,也發現多數人對水果的認知,有著許多誤解。 首先是水果的「屬性」。 我最常在「佈道」時收到的反應:「西瓜很涼喔!不要吃多了。」 「西洋芹很冷,女生不要吃多了。」 「蓮霧好吃,可是太寒,會讓女生有分泌物。」等等之類多不勝數。 水果蔬菜都是天然植物,造物者
Thumbnail
今天,想將不同顏色水果的冰,漂漂亮亮的擺起盤來,淋上一點蜂蜜,品嘗簡單又幸福的美味滋味。
Thumbnail
今天,想將不同顏色水果的冰,漂漂亮亮的擺起盤來,淋上一點蜂蜜,品嘗簡單又幸福的美味滋味。
Thumbnail
天氣實在太熱了!大家一定要多喝水,多補充含水份較高的水果,千萬別讓自己中暑了;中暑,可是很不舒服的。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天氣實在太熱了!大家一定要多喝水,多補充含水份較高的水果,千萬別讓自己中暑了;中暑,可是很不舒服的。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中秋生果籃 八月十五吃柚子,石榴,柿子,梨,葡萄等。中秋節,是柿子成熟的時候,如一個個紅色的燈籠,代表著吉祥如意,這也是家宴上常見的水果;石榴又是八月十五的應季水果,這段時間石榴的市價不僅是最低點,而且也是石榴成熟口味最佳的時期;柚子也是此時的時令水果,同時寓意團圓。 石榴 蘋果 柚子
Thumbnail
中秋生果籃 八月十五吃柚子,石榴,柿子,梨,葡萄等。中秋節,是柿子成熟的時候,如一個個紅色的燈籠,代表著吉祥如意,這也是家宴上常見的水果;石榴又是八月十五的應季水果,這段時間石榴的市價不僅是最低點,而且也是石榴成熟口味最佳的時期;柚子也是此時的時令水果,同時寓意團圓。 石榴 蘋果 柚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