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節氣飲食|夏。《荔枝,益血、理氣、散腫塊》

2023/06/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的夏季,盛產許多補品,例如:蓮子。此外,便是荔枝和龍眼了。
荔枝,是“補陽”的水果,特別適合一些“冷底”的女性。
荔枝產季,許多人都“又愛又怕受傷害” -- 荔枝甜美可口,吃多了卻容易上火。
怎麼辦呢?--- 解藥就在本篇裡:)
荔枝,甘溫滋潤補品
近日,進入夏日荔枝產季,許多人都〝又愛又怕受傷害〞-- 荔枝甜美可口、卻吃多了容易上火。 荔枝,可補陽氣,可是,肝火旺、陰虛的人不適合。所以,古時人們會先將荔枝浸泡在井水、泉水中,運用水寒涼的特質,去荔枝的燥火,現代人難享受天然井泉水的清涼,卻家家戶戶都有冰箱可運用,所以,可放入冰箱中。
《本草綱目》中記載:荔枝氣味純陽,夏天吃可通神、益智、健氣;可以止煩渴,緩解頭重心躁,背膊勞悶的不舒服;可以幫助散無形質的氣滯引起的腫塊、痘瘡。對於虛寒、陽氣不足引起的氣虛、氣滯、濕寒的體質,是很好的食補,不泡在冰水中也很好。但是,荔枝吃過多,或者對於身體有火、濕熱的體質來說,容易有牙齦紅腫或流鼻血 ...等上火的現象。 《本草綱目》中並寫道:荔枝吃過多,有上火現象,可以喝蜂蜜汁來解;如果吃多覺得醉,在《物類相感志》當中寫道:可以喝荔枝殼浸的水,這是中醫「食物不消,還以本物消之」之意,台灣其實一直都有荔枝殼外銷日本喔~
荔枝【性味歸經】甘、酸,溫;歸肝、脾經。
【功效】生津,益血,理氣,止痛。煩渴;呃逆;食少;脾虛瀉泄;胃寒痛; 頸部或腋下淋巴結硬塊;疔瘡;產後體虛,津傷口渴 ...等。註:荔枝甘溫滋潤,補脾肝精血,陽敗血寒最宜。血熱宜龍眼,血寒宜荔枝。
荔枝乾食療
老人清晨腹瀉:荔枝乾50g、米100g一起煮粥,加山藥10g、蓮子10g更佳
小孩遺尿:每天吃十個。
婦女貧血:荔枝乾、紅棗各七個,煎煮飲用。
------------------------
# 荔枝,益血、理氣、散腫塊
# 血熱宜龍眼,血寒宜荔枝。
# 從節氣飲食,學中醫
# 好日子: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
夏季飲食:荔枝,益血、理氣、散腫塊
憶宇
憶宇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illustration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Botree
Botree
13追蹤者
169內容數
■出發 
在生活中,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點滴認識與實踐中醫,是一系列「生活中醫」筆落的初衷。 ■關於 筆者,曾任職加州中醫診所。 為美國執照中醫師(CALE), 並通過自然醫學、針灸、中藥、復健等美國國家考試(NCCA)。 並且涉略瑜伽、芳香療法、阿育吠陀 ...... 等自然療法領域。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