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一個人》|原來一直都用錯方法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改變一個人》受其書名吸引而閱讀。關於改變別人,說服別人,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說服小孩子不要偏食,規勸年輕人戒掉壞習慣,勸服老年人去就醫。

我們往往搬出事實的真相,好處,大量的數據,希望他們能夠改變心意,但是當你越用力去說服,卻越不能說服,為什麼呢?

全書的闡述成功說服的重點是,找到障礙物,並將其掃除。說白點,就是要找到不願意改變的原因,了解根源才能化解問題啊。而不是一味搬出改變後的好處。

不願意改變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一)抗拒心理:當意識到有人試圖說服自己改變心意,人的抗拒態度油然而生。

因為人的天性喜歡掌控主導權,所以在這種時候,最好是給予多項選擇,能讓人較容易接受。

還有就是不提供任何定論,改為發問形式。提問當事人的這問題要怎樣解決,給予他足夠的思考空間,用提問的形式影響他,讓他自己說服自己。

二)敝帚自珍效應:人們對本來已經擁有的東西,比較不願意放棄,而且覺得自己擁有的東西,價值比較高。而當放棄現有的東西,可能要重新適應新的產品或環境,也是人們不願改變的原因。

人們大多擔憂改變所帶來的成本,卻鮮少覺察到,原來不改變同樣也會有成本,當說服者提出不改變帶來的成本,可以讓人們自行衡量效益。

三)距離:當要改變的事情太大時,與自己的觀點與期望落差太大,會被直接的否決。

應該從小改變開始,讓人易於接受。

有時並不要急著改變對方的觀點,而是找出「共通點」,例如習慣、嗜好、工作等,當他們了解你也是和我一樣是一個普通人,即使不接受你的立場與觀點,但也不會先前不認識那樣,強烈反對。

四)不確定性:因為新的選擇帶來了未知的預期,產生了不確定性,不確定帶來的不安全感,也是影響別人做出改變的原因。

為了降低不確定性,減低客戶的猶豫,便會提供免費試用、免費試食的服 務,這樣當試過後才買,就更能讓人安心選擇新的服務或產品了。

五)提出佐證:有些事情需要提出佐證。

雖然曾說過單單提出佐證並不能說服人,但有些事情則必須提出證據,例如對成癮者而言,利用「眾人的力量」來表明毒癮影響到多少人,傷害到多少人,比單單一個人來勸服,擁有更大的力量。

書中闡述了大量真實的成功案例和社會實驗,讓讀者更能掌握如何改變一個人,有些例子更是令最固執的人改變,挺感動人心,值得一讀。

總結而言,要改變給一個人,不能夠直接去說服,強硬的去推別人改變。而是要摒除他心中的顧慮,讓他最後能自行改變。而我們所擔當的角色,是一個令他改變的催化劑。並要有心理預期,改變不是即時性的,要有水滴石穿的耐性,等待他們慢慢的改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因為瓦基的podcast聽到了這本書 ~~ 後來也去買了 覺得獲益良多 在講師、說服人們變得健康的領域尤其好用!
淡淡晴空-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1/06
真的啊,這本書很實用。
淡淡晴空-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29
是挺難的~不過有時不得不做,例如毒癮,有危險性的偏激者,歧視等等。也有大眾的消費習慣~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2/10/28
改變別人好難,乾脆改變自己好了!
avatar-img
七里浮香
87會員
120內容數
分享我的閱讀心得。閱讀類型大多是:小說、育兒、自我成長、經濟、歷史、成功學、寫作教學、身心靈等等。不過閱讀速度緩慢,也不一定每一本都寫讀後心得,這裏只分享讀過覺得好的才寫下來。
七里浮香的其他內容
2023/05/18
中年之路是指一敞心靈的成長之路,大多數初發於三十歲,然而因為生活的壓力,已然習慣的生活模式、道德責任,很多人會將這種感覺忽略或壓抑。不過,這種感覺並不會消失,它會繼續累積,直至爆發,這種爆發也是常道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2023/05/18
中年之路是指一敞心靈的成長之路,大多數初發於三十歲,然而因為生活的壓力,已然習慣的生活模式、道德責任,很多人會將這種感覺忽略或壓抑。不過,這種感覺並不會消失,它會繼續累積,直至爆發,這種爆發也是常道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2023/05/08
人類活了幾千萬年,一直都被自己的念頭綁架,困在自己的念相之中,從來沒有一天過得真正的自由。 我們思考。我們回憶。我們展望。「我」由過去所形成,我們以為那就是我們的全部。 越去累積越多的回憶,越多的牽絆,「我」的形相更加緊實無法分開。
Thumbnail
2023/05/08
人類活了幾千萬年,一直都被自己的念頭綁架,困在自己的念相之中,從來沒有一天過得真正的自由。 我們思考。我們回憶。我們展望。「我」由過去所形成,我們以為那就是我們的全部。 越去累積越多的回憶,越多的牽絆,「我」的形相更加緊實無法分開。
Thumbnail
2023/05/04
還沒有閱讀這本書時,以為是一本身心靈的書藉,在看完後才了解,這是一位森林僧人的自傳。 比約恩是出生於瑞典,於瑞典著名的大學畢業,在還沒有畢業時已經受聘於國際企業,畢業後成為一名經濟學家,高薪厚職,過著令人欣羨的生活。
Thumbnail
2023/05/04
還沒有閱讀這本書時,以為是一本身心靈的書藉,在看完後才了解,這是一位森林僧人的自傳。 比約恩是出生於瑞典,於瑞典著名的大學畢業,在還沒有畢業時已經受聘於國際企業,畢業後成為一名經濟學家,高薪厚職,過著令人欣羨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可以改變別人嗎? 我們應該都有聽過一段話:「不要想改變一個人」。尤其在男女關係上,常常會看到兩性愛情專家會說:「你永遠沒有辦法改變一個人,你越想改變他成為你想要的樣子,越不可能實現,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這句話我以前深信不疑,所以常常遇到想改變別人的想法時,說個幾次對方無動於衷,我
Thumbnail
可以改變別人嗎? 我們應該都有聽過一段話:「不要想改變一個人」。尤其在男女關係上,常常會看到兩性愛情專家會說:「你永遠沒有辦法改變一個人,你越想改變他成為你想要的樣子,越不可能實現,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這句話我以前深信不疑,所以常常遇到想改變別人的想法時,說個幾次對方無動於衷,我
Thumbnail
這本書告訴我們,當你一推再推對方卻文風不動時,就該換方法了! 唯有當事人自己想要改變,你才能達到目的。 想要達到目的,你該扮演的不是推土機,而是催化劑,降低改變門檻
Thumbnail
這本書告訴我們,當你一推再推對方卻文風不動時,就該換方法了! 唯有當事人自己想要改變,你才能達到目的。 想要達到目的,你該扮演的不是推土機,而是催化劑,降低改變門檻
Thumbnail
當我們試著想要改變事情或他人的時候,我們總是將重點擺在自己身上,只關注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我們也總是認為,只要邏輯對、有證據,就能順利說服他人,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這本書帶我們認識,到底是什麼事物讓人不肯改變,一旦了解,就會明白事情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Thumbnail
當我們試著想要改變事情或他人的時候,我們總是將重點擺在自己身上,只關注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我們也總是認為,只要邏輯對、有證據,就能順利說服他人,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這本書帶我們認識,到底是什麼事物讓人不肯改變,一旦了解,就會明白事情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以為想要改變一個人,應該要增加他的推力,比如說一直用他的夢想重複提醒他,或是靠大量的激勵技巧來說服一個人,但往往得到的結果都是曇花一現,甚至出現像是抗藥性的現象,一次下的猛藥要比一次重才管用,最後就疲乏了。 《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以為想要改變一個人,應該要增加他的推力,比如說一直用他的夢想重複提醒他,或是靠大量的激勵技巧來說服一個人,但往往得到的結果都是曇花一現,甚至出現像是抗藥性的現象,一次下的猛藥要比一次重才管用,最後就疲乏了。 《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
Thumbnail
《如何改變一個人》受其書名吸引而閱讀。關於改變別人,說服別人,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說服小孩子不要偏食,規勸年輕人戒掉壞習慣,勸服老年人去就醫。 我們往往搬出事實的真相,好處,大量的數據,希望他們能夠改變心意,但是當你越用力去說服,卻越不能說服,為什麼呢?
Thumbnail
《如何改變一個人》受其書名吸引而閱讀。關於改變別人,說服別人,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說服小孩子不要偏食,規勸年輕人戒掉壞習慣,勸服老年人去就醫。 我們往往搬出事實的真相,好處,大量的數據,希望他們能夠改變心意,但是當你越用力去說服,卻越不能說服,為什麼呢?
Thumbnail
  將眼光放在對方內在的動力、給與對方安全感、從小的改變循序漸進,及讓對方在自己的團體中獲得共鳴。對應到自己的生命經驗,其實這也是改變自己需要關注的面向。   這是我第一次這樣用文章記錄自己閱讀的書,一個開頭,可能語句不順或者是難以連結,希望之後可以越做越好。
Thumbnail
  將眼光放在對方內在的動力、給與對方安全感、從小的改變循序漸進,及讓對方在自己的團體中獲得共鳴。對應到自己的生命經驗,其實這也是改變自己需要關注的面向。   這是我第一次這樣用文章記錄自己閱讀的書,一個開頭,可能語句不順或者是難以連結,希望之後可以越做越好。
Thumbnail
與生俱來的抗拒心理,讓「勸退」反而造成勸進效果,人類天性需要自由與自主權,主動製造選擇的機會給對方,將讓結果更順利的抵達你想要的終點。
Thumbnail
與生俱來的抗拒心理,讓「勸退」反而造成勸進效果,人類天性需要自由與自主權,主動製造選擇的機會給對方,將讓結果更順利的抵達你想要的終點。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試圖說服別人,但對方卻完全無動於衷的經驗?有時候你的建議明明對對方明顯有益,對方卻故意要跟你唱反調?甚至有時你根本沒有要說服別人,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能引起對方反彈? 本書作者是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ger),花費二十年研究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流行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試圖說服別人,但對方卻完全無動於衷的經驗?有時候你的建議明明對對方明顯有益,對方卻故意要跟你唱反調?甚至有時你根本沒有要說服別人,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能引起對方反彈? 本書作者是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ger),花費二十年研究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流行
Thumbnail
「如果你真心想了解一件事,那就試著去改變它。」 ——勒溫|行為學家 就算在同一個家庭成長,卻不會有人擁有100%相同的價值觀。 我們總是很想別人支持自己的想法、想改變別人,然而用錯方式卻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爭吵,適得其反。 阻礙改變的5個原因 ❶抗拒心理 人在被逼、被限制時反而會刻意反抗。
Thumbnail
「如果你真心想了解一件事,那就試著去改變它。」 ——勒溫|行為學家 就算在同一個家庭成長,卻不會有人擁有100%相同的價值觀。 我們總是很想別人支持自己的想法、想改變別人,然而用錯方式卻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爭吵,適得其反。 阻礙改變的5個原因 ❶抗拒心理 人在被逼、被限制時反而會刻意反抗。
Thumbnail
反思自己不採納別人意見、逃避溝通的理由,原來是心底害怕失去自主權,所以無論我是否真的有仔細思考過外來的建議,起初都會抱有抗拒的感覺......
Thumbnail
反思自己不採納別人意見、逃避溝通的理由,原來是心底害怕失去自主權,所以無論我是否真的有仔細思考過外來的建議,起初都會抱有抗拒的感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