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如何改變一個人】擔任催化劑而非拚命說服

2023/06/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我們試著想要改變事情或他人的時候,我們總是將重點擺在自己身上,只關注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我們也總是認為,只要邏輯對、有證據,就能順利說服他人,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這本書帶我們認識,到底是什麼事物讓人不肯改變,一旦了解,就會明白事情不是我們想的那樣。書中列舉了幾大項,人們面對改變的想法及阻礙,讓我們一一認識吧!


抗拒心理

人們自帶反說服雷達,但我們被建議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抗拒的心理。因此我們應該擔任的是催化劑,適當的讓對方有決定權,悄悄的留下空間,這樣一來就可以避開反說服雷達,重點在:讓對方說服自己。但要如何讓對方留下決定的空間呢?要讓對方有空間,並非代表我們什麼事情都不該做,作者提出了一些方法,讓我們可以適度的引導對方:
1.提供選單:只需要給人們幾個選項,例如:你看醫生要打針,要打左手還是右手呢?
2.循循善誘:發問,不要直接發表定論。例如:你認為垃圾食物對你有好處嗎?一旦他們坦承,就會比較難繼續吃下去。
3.突顯差距:人們會尋求內在的一致性,態度跟行為要一致;改變參照點。例如:如果今天從零開始,你們還會建議啟動這項計畫嗎?
4.從理解著手:當人們感到有人用心在聽自己說話、關心他們時,就會出現信任感。一旦有信任感,才有機會試著改變對方。

敝帚自珍

任何的事情都會有轉換的成本,例如:換一家店買東西、換教養的方法,這些轉換都會讓人覺得照著過去的模式進行就好,就算不完美,也不需要記著改變。那該如何減少這種效應呢?
1.讓不採取行動的成本現形:讓人們瞭解不採取行動所付出的成本:維持現況沒有想像中的安全,一樣要付出代價。例如:脖子痠痛總是不看醫生,但是手骨折會立刻就醫。但是就是因為對於小病的輕忽態度,其實更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2.破釜沉舟:與其思考是否舊不如新,不如拿掉不行動這個選項,讓人們放下過往,直接開始思考哪一個新事物值得追求。

距離

有時候,我們光是提供資訊,都會出現希望他人改變的反效果。就連客觀的事實,人們都會受成見影響。我們總是喜歡吸收和自己觀點符合的資訊,這種現象叫做確認偏誤。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對抗偏見呢?
1.找出中間派:不需要對每個人都提出相同主張。例如:如果我們在會議上想要改變眾人看法,那就從立場相近的人著手。
2.從小忙問起:重點是,循序漸進。我們無法立刻扭轉他人觀點,此類扭轉很少發生在短時間內,比較像是一個經歷多階段變化的過程。例如:我們想要瘦身,但是對於已經很久沒有運動的人,應該慢慢來。
3.改變場上位置,找出共通點:不要求對方將心比心,而是從自身的經驗去找出類似情境。也就是說,不是要求想像當別人會是什麼感覺,而是去回想有類似感受的時刻。

佐證

你對這些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但對你來說不是很重要,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這樣稱作:弱態度。例如:你覺得松樹怎麼樣?襯腺體與無襯腺體呢?反之,當人們高度投入的議題、主題或偏好,你深入思考這些事,或用有強烈的道德判斷,這就是強態度

要改變強態度,顯然難的多,什麼都需要多做一點:資訊多一點、再具體一點。當很多人一起做一樣的事,或說一樣的話,就比較難忽視了。多個源頭出來的訊息,可以提升可信度,較容易被認可。時機也很重要,避免拖太久,影響效果。

結語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幫助反而不是讓我更有自信改變他人,而是讓我知道當大家在面對生活中資訊時,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效應,進而優化自己的反應。

43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