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如何改變一個人 | 每個人都能成功改變人們心意

2022/10/10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Photo by Christopher Burns on Unsplash
你有沒有曾經試圖說服別人,但對方卻完全無動於衷的經驗?有時候你的建議明明對對方明顯有益,對方卻故意要跟你唱反調?甚至有時你根本沒有要說服別人,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能引起對方反彈?
本書作者是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ger),花費二十年研究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流行的科學,從企業如何讓人願意購買產品,到影響決策與選擇的因子,都在他的研究範圍。他常常受邀到大型企業,教導高階主管如何改變民眾的心意和行為,也嘗試把「說服客戶」的技巧應用在更廣泛的地方:推動人們改變。
他在書中會說明,為什麼用命令或警語的方式通常會造成反效果、為什麼你明明拿出證據、報導來佐證,結果反而造成反效果、還有很多大家一定都遇過的情境。作者使用相當科學的方法,統整出人們難以改變的五個原因,並且一一提供解決之道,這些解決之道,作者稱之為:催化劑

說服的催化劑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The Catalyst就是催化劑的意思,催化劑在大自然中是扮演加速化學反應的角色,在不需要給予額外的能量下,透過提供另一條路徑,讓改變加速發生。
同樣的,「說服」別人也是試圖讓對方發生改變,這時候,傳統作法總是離不開命令、鼓勵、警告、哄騙,對方還是聽不進去?那就提出更多證據、死纏爛打,堅持到底,這種方法偶爾會管用,但更多時候只會激起人們的防禦心理,對方只會往反方向前進。
而催化劑則是在說服過程中找出阻擋在中間的障礙並將之移除,對方為什麼不願意改變?他在顧慮什麼?找出阻礙進而降低溝通門檻,化解對方心中的猶豫與敵意,最後讓人們改變想法,願意行動。

五個阻擋改變的原因

阻擋改變的五個原因(采采說書製作)
作者把人們天生抗拒改變的原因統整出五個大魔王,有的情境會遇到五種阻礙同時出現,有的情境只需要解決一到兩個阻礙,包含抗拒(Reactance)、敝帚自珍現象(Endowment)、距離(Distance)、不確定性(Uncertainty)、佐證(Corroborating Evidence),取五個字首合在一起就是REDUCE,減少的意思,象徵不管要改變組織、改變別人還是扭轉產業的路上,需要減少阻力,促成行動。

1. 減少抗拒心理

基於人們需要自由與自主權的渴望本能,我們會渴望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不願意讓別人替自己做決定,所以在接收到外來的「提醒」、「警告」時,一旦感到失去主導權,就會從心底產生一股抗拒感,就算結果可能讓自己更加不幸,人們還是寧願自己選擇。
在1970年代,哈佛與耶魯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研究,他們與地方的安養院合作,對院民分組進行生活安排的實驗。一組院民被提醒,他們可以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思生活,例如:自行布置房間、安排娛樂時間、拜訪其他願有的時間,也可以向安養人員提出任何意見,還有一些細節安排,像是院內準備兩場電影之夜,院民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參加、要參加哪一場;
另一層樓的院民則被告知,他們被安排了妥善的照顧,房間已經布置好了,下周會有電影之夜,他們也被排好固定場次。過了一陣子,有自主權的院民明顯看起來心情更好,也顯得精神抖擻;又過了十八個月,有自主權的院民死亡率比另一組院民死亡率低50%。
可見享有自主權是人們的本能,人們會不惜冒一些危險來捍衛自主權,所以當你試圖「說服」別人「要做」某事或「不要做」某事,通常會被當成是在侵犯對方的自由,讓人不惜唱反調也要想盡辦法取回自主權。(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叫另一半去洗碗總是這麼困難了吧!)
解決方法:在希望對方做的事情上給予選項、或是階段式的循循善誘,但在最後保留一點空間,讓對方自己做出最終決定。例如:要小朋友吃下某種蔬菜時,不要說:「要吃菜!」而改說:「你要先吃菜還是肉?」,在提供方案給客戶時,只提供一個方案,會讓對方把重點放在抓漏洞,聰明的業務會一次提供兩到三個方案,讓客戶感到自己在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當另一半問你晚餐要吃什麼的時候,不要只提供一個選項,而是提出兩個,可以大大減少被打槍的機會。

2. 減輕敝帚自珍效應

人是一種害怕失去的動物,相較於嘗試新東西,我們會更偏向維持現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家中長輩使用的手機已經很舊了,而且常常當機、沒電,但是提議要幫長輩換手機,他們總是很抗拒,就算買了新手機給他們,他們也常常放著不用,因為對他來說,自己的手機在手中有更高的價值。
經過實驗,人們對於自己擁有的東西會給予更高的估價,甚至高到要用2.6倍價值的物品才能與之交換。舉例來說,假如你被邀請參加一個遊戲,贏的話可以獲得100元,輸的話要付出100元,你願意參加嗎?幾乎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參加,畢竟期望值是0,沒有非得參加的意義。但是當實驗人員把贏的獎金提高到150呢?期望值提高到25元,願意交換的人還是寥寥無幾,因為輸的心理衝擊大過贏,我們在決定是否要打賭、買新手機、或是要做任何變動時,我們重視潛在損失的程度,勝過考量潛在的獲益。研究顯示,獎金至少要提高到260元,人們才願意下這個賭注。同樣的,自住宅的屋主對房屋的估價比市價很多、手上有演唱會票的人要用更高的價格才肯賣。
解決方法:讓不採取行動的成本現形。雖然不行動短期看起來比較安全,但不一定沒有成本,也許一直拖下去的代價更高。就像window新版本發行時,總是會有部分的人不願意升級,不想承擔新本版的適應問題,微軟也不會強迫你升級,但是許多程式漸漸的不再支援舊版windows,或是不再替舊版修補漏洞。這時不改變的成本越來越大,當成本大於好處太多,人們就自動自發改變了。
另一個著名的案例是英國投票脫歐。公投往往需要有足夠的人民站出來選擇改變,但是當時英國大部分的食物、燃料與藥品都仰賴進口,脫歐可能面臨貿易衰退而導致短缺的風險,所以極少人看好公投會過關。當時的脫歐顧問康明斯靈機一動,把離開歐盟的口號改為奪回掌控權,一下子顛倒了情勢,「奪回」一詞激起民眾厭惡失去的心理,提醒民眾英國以前並不是歐盟的一部分,脫離歐洲才是原本的狀態,而站出來投票脫歐能夠拿回這樣的掌控權。
為了讓人們鼓起勇氣改變,讓他們認清不改變的成本比改變大的多,或是直接把「不行動」從選項中移除,手上的舊選項也許就不再這麼珍貴。

3. 縮短距離

這邊說的距離不是指「不了解新事物」的距離,而是自己對新訊息的接受度與新訊息的距離。以最近選舉來舉例,我們都知道現代的科技產品讓自己的同溫層變得越來越深厚,我們互動的對象、社群網站上的消息都跟自己想法接近,所以很少接觸到不同觀點。專家學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民眾多接觸不同觀點,不要活在自己的同溫層裡,最好能在接觸到另一邊的觀點後,朝中庸之道前進。但是這種方法被證實結果是相反的。
極端的民眾在接觸到另一派的想法後,反而更加堅信自己的立場,而不是變中立,怎麼會這樣呢?一切都跟「接受區有關」。
參考下圖,人們對於新訊息會有「接受區」,在這個範圍內,可以接受一些與自己立場不同的看法,例如中間偏左的人,對於中間稍微偏右的想法,有機會可以討論,但是一旦新訊息的人落在「接受區」之外,也就是「拒絕區」時,新訊息不但缺乏說服的功能,通常還只會造成反效果,讓對方更加堅信自己原本的看法。
接受區與拒絕區(采采說書製作)
解決方法:我們試圖改變他人看法時,先從有討論空間的中間派開始說服,中間派本身對辯論保持較開放態度,有可能在說服之下,漸漸擴大「接受區」,進而將影響力擴大。例如:如果你很想養寵物,但是媽媽非常不同意,這時候你很認真地找了許多「養寵物三大好處」、「寵物的陪伴可以減輕壓力」等佐證資料給媽媽看,結果呢?媽媽可能看了只會認為「不准就是不准」,甚至會說「那個文章都是有養寵物的人寫的,沒有參考性」,就是因為訊息落在太遙遠的拒絕區了。但是你知道爸爸其實對養寵物沒有什麼意見,這時候,剛剛找的那些文章對爸爸就有可能發揮影響力,如果爸爸被你說服,未來他就可以幫忙潛移默化媽媽。
中間派(采采說書製作)
同時,說服對方的觀點建立在雙方的「共同點」之上,提醒對方他曾經經歷過的類似經驗。在2008年加州居民投票通過「八號提案,禁止州內同性婚姻」,當時有些居民強烈反對同性婚姻,甚至到達了厭惡的地步,這些偏見的存在已經根深蒂固,難以改變。當時有位義工維吉尼亞嘗試走進社區,跟當地民眾展開「深度遊說」。不同於以往照腳本念出宣傳內容,維吉尼亞跟當地居民的溝通更交心,當古斯塔夫說出「我不喜歡死娘炮,上帝讓你生下來是什麼就是什麼」時,維吉尼亞用正面的語氣跟他說「我生下來就是同性戀。」接者,她開始說起自己的生活、談論她的伴侶、她對家人的愛,她讓古斯塔夫實際感受到他們對彼此家人的愛是多麼的相同,最後也成功轉換古斯塔夫的立場。「深度遊說」不是試圖從複雜的問題上說服對方,只是讓對方站在「共通點」之上,將心比心,談論任何人都能心有所感的事。當然這種改變常常不是僅僅一次談話就可以轉變,需要長時間的發酵。

4. 降低不確定性

假設你可以選擇「直接拿走30元」或「賭博:八成機率拿到45元,剩下兩成則是0元」你會選哪一個呢?雖然第二個選項的期望值比較高,但是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穩拿三十元。因為人類不喜歡冒險,只要結果是好的,我們會傾向走確定的路,不確定的事物在心中會貶值,這種現象稱為「不確定稅」。
解決方法:有時候人們並沒有這麼排斥一個新想法,但是因為「不確定稅」這個大魔王,讓人們擔心萬一後悔怎麼辦?改變真的有比較好嗎?要降低不確定性只要讓民眾放心,覺得「可以先試試看」、「後悔也沒關係」民眾就可能消除心中猶豫。
當年Dropbox剛起步時,人們還沒習慣雲端儲存的概念,客戶會擔心照片儲存在雲端的安全性、穩定性,更何況還得花一筆錢,當時dropbox能動用的行銷資金不高,他們決定把資金花在一個風險很高的地方:「免費贈送服務」。相信後面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客戶不需要付錢就可以使用免費的雲端空間,如果用不習慣也沒關係,只有當你用習慣、需要更多空間或額外功能才需要付費。
如今很多商業模式很懂得使用這個方式,像是床墊的試躺服務、好事多便利的退貨機制、電商平台的免運券等,都是從「降低前期成本」或「後悔也沒關係」下手;另外,許多聯名合作則是增加品牌曝光度「讓人們有機會認識你」的好方法。只要突破人們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之後要接納改變就容易多了。

5. 提出佐證

第五點是善用人們容易受人影響並且從眾心理的威力,當你今天聽到一個同事跟你說「某一部劇好好看喔!」你可能會產生好奇心,不過這還不足以讓你行動,但是你晚上跟朋友吃飯,朋友也推薦了同一部劇!這時候你已經快要被說服,如果無數個源頭都講出一樣的話,就很難再忽略這件事的可信度。
眾口一詞的威力還有幾項可調控因子。
1)WHO:提供證據的源頭如果來自同一族群,可信度較低。例如:推薦你看劇的是同一群朋友,你會覺得他們本來興趣就相同,會把他們視為同一個人;但如果同事、大學同學、隔壁桌路人都不約而同推薦,威力就是三倍。
2)WHEN:多管齊下勝過一點一滴累積,打鐵趁熱的意思。
3)HOW:當要改變的對象不只一個人,例如:試著推動產品、改造組織或推動社會運動時,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就需要先釐清這類改革的事屬於「強態度」或「弱態度」,弱態度是較容易帶來改變的情況、強態度則是需要更多證據。當你要改革的項目屬於弱態度,這時只需要一點證據就有效果,可以將資源分散,同時影響更多人;如果項目是強態度,這時候資源分散會造成大家接收到的證據都不足,影響將很有限,應該改為集中火力對一小部分人展開影響,他們才有機會把影響力傳出去。

結語-最重要的是將心比心

你要真正改變一件事的話,先得了解他。
我們要推動改變的時候,太常把重點放在自己身上,希望看到自己期待的結果、相信自己是對的,一味的認為只要提供更多證據,其他人就應該接受,但是卻常常忘了最重要的要素是了解對方。這本書用很多真實的故事來讓我們了解,其實很多時候,別人不願意改變不是因為他們固執、故意唱反調,而是有你沒看到的原因。
這本書透過整理阻擋人們改變的阻礙,並且把我們的角色從施壓者轉換為催化劑,當你用心聆聽,也許發現大家堅持的出發點都是立意良善,只是少了溝通,讓雙方找不到共識。而在這之中,將心比心就是最好的催化劑,找出阻擋其中的因素,再加上一定時間的影響,每個人都能夠成為發揮影響力的人。
不管你想要改變的人是朋友、伴侶、父母還是更多人的群體、公司組織乃至整個社會,都不需要操之過急,因為改變不會是一瞬間發生的,就像我們不是一夜之間長大一樣,想法的形塑需要時間累積,沒有宇宙大爆炸或是什麼醍醐灌頂,而是滴水穿石、細水長流,加上許多的對話。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陪伴在對方身邊,適時的移除障礙,成為溫柔而堅定的催化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感謝你看完這本書,分享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雖然忙碌的上班生活可能讓你沒有時間看完完整的書,但沒關係,我可以當你的眼睛,你可以留言告訴我想看什麼書,有機會的話可以幫你濃縮整理喔!
如果這本書有幫助到你,也歡迎單次贊助或是訂閱我,給我小小的鼓勵,將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6會員
76內容數
濃縮一本書的精華,用大概十分鐘的時間,幫助你了解一本書的樣貌 最後會加上一點點的書評,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