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路是指一趟心靈的成長之路,大多數初發於三十歲,然而因為生活的壓力,已然習慣的生活模式、道德責任,很多人會將這種感覺忽略或壓抑。不過,這種感覺並不會消失,它會繼續累積,直至爆發,這種爆發也是常道的中年危機。
「大多數中年危機都是由這種分裂的痛苦所引發。內在的自我感和後天的人格之間的差距變得巨大,以至於產生的痛苦無法再被抑制或補償。」
作者的一名朋友,在二十八歲時初次出現這種感受,他有博士學位,出版了自己的書,良好的教席,生活順遂,有幸福的家庭,然而他感到生活無聊空虛。他壓抑著這種感受,直到三十六歲時,他有更好的教席,有兒有女,一切都很好,但是他卻感到非常的抑鬱。最後,他放棄了家庭事業,遠走他鄉,在另一個城巿開了一家冰淇淋店。
中年之路雖然展現痛苦、無助、抑鬱,但對一個人的心靈成長而言,是一件好事。這是我們內心的召喚,讓我們有機會再一次成長。
從出生到中年,稱為第一次成長期。我們受到原生家庭、社會文化,還有道德責任而形成了一個應對世界的人格,對著家人有一個面具,對著朋友有另一個面具,對著工作、戀人又有另一個面具,然而這些都是臨時的人格,當面具累積得越多,自我感就越強烈,內心的真正靈魂的屬性就越被壓抑,痛苦也加劇。
中年之路是一種思維的轉變。
在兒童時,我們的想法稱之為魔法思維,「我會成為公主。」「我會成為太空人。」
這些想法以自我為中心,沒有理會客觀的現實。
在青少年時期,我們的想法稱之為英雄思維,「我們比父母活得更好。」「我會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這些想法充斥現實主義,但仍然對生活和人生有很大的期望,這是讓青年人走出父母的庇蔭,開展自己的人生的必要思維。
到了中年,我們了解到世界的規則,自身的局限和天賦,從英雄思維轉向了現實思維。這種思維帶給我們洞察力,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事物,並學會區分希望、知識和智慧。
「希望通常基於可能發生的事情;知識是有價值的經驗之談;而智慧是使人謙卑,永不膨脹。」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都在中年時歷經中年之路,有些人可能推遲到六十多歲才發生心靈上的轉變。
未知的未來,可怕的外部世界,會令人產生焦慮。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無意識的將焦慮與解決方法投射到外部世界,尋找安全感。
在小時候,我們會將這種心靈的焦慮、害怕,投射給父母,因為感到他們強大和無所不能。
到了成年,我們會投射給伴侣,認為他或她會是我們人生的救贖。又或者投射給權威人物、社會體制。
隨著成長,我們發現無論是父母、伴侶或者權威人物,最終都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們也會痛苦,也會失敗。
當一個影像在心中幻滅後,有些人會繼續尋求另一個替代品,中年的外遇也是由此種心靈需求而來,當發現身邊人只是一個普通人,便去尋求另一個象徵人物,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我們一直都在尋找救贖自己的方法,覺得總有那麼一個人,一件事,一項目標,當達到後就會得到人生的圓滿。
然而,當到達了預定的地方,發現還是無法填補內在的空虛。
唯有轉向內在,我們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
「只有知道外界不會拯救自己,我們才會想辦法自我拯救。」
每一個人必須為自己擔起責任,當了解到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向外尋找,我們才會覺醒,並接受當下的處境,而不是一味的逃避與投射。
「只有當我們承認童年的期望已破滅,並接受為自己尋找意義的直接責任時,第二個成年期才會開始。」
「最困難的是,相信自己的心靈足以療癒自己。人們遲早必須信任自己的內在資源,否則就會繼續徒勞地追求童年的幻想。」
當我們再一次與內心對話:「我是誰?」「我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我們便開始了有意識的生活,展開了自我實現之路。
我對這本書的所述的心靈旅程深有共鳴,在生了第小女兒之後,我成為了全職媽媽。
這個身份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內心非常的痛苦,並感到生活很空洞,情緒非常的差。
今天回望,這確實是一個人生的轉機,一趟心靈成長的過程。
我便是在此次事件後心靈有很大的蛻變,了解到人生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只有自己才能解救自己。
當對別人沒有了期望,也就沒有失望。
沒期望並不代表對人絕望,而是將主動權拿回來,由自己來滿足自己。
這樣做能尋回心中的平靜,不再產生抱怨,因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無論好與不好,接受便好。
當認清了現實,我便回應心中最渴望的事——寫作。
從小就喜歡寫作,並想成為一名作家,當然這個願望還未實現,然而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了心靈的滿足,也是一種自我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