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薦一本新書叫《財務自由實踐版》,我個人滿喜歡這本書的,書裡的內容與想法,與我有至少8成相同,但我在我的書裡無法寫出這麼多內容(有字數限制)。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從小自中國移民到加拿大的移民者,經歷過很貧苦的生活,到31歲累積到百萬美元實現財務自由,離職開始環遊世界,他在書裡分享他的金錢價值觀、理財方式、對於買房的建議、稅務概念,也解答了退休後很多人會擔心的問題。
書裡介紹的投資方式主要也是利用指數型ETF做資產配置,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並非只投資指數ETF,還放了更多比例在債券與特別股,可見作者比較重視配息,並將配息重複滾入股市投資。
他的資產配置部分想法與我很像,由於作者住在加拿大,跟我們住在台灣一樣,不是美國公民,所以他的投資雖然還是會以美國市場為主,搭配全球已開發市場,他還是將20%~25%的資產放在他的居住地-加拿大股票市場。
而我自己也是規劃25%資產放在台灣股票市場,畢竟投資美國市場就有匯率變數,如果急需要從股市提款應急時,台灣股市還是比較方便的,而且還能當作資產證明,也能質押做短期借貸。
第17章作者介紹他的水桶策略與應急備案,與我自己的觀念與方式相同,可惜我沒有寫在書裡,下一本書再補充好了。
這個觀念很簡單,退休後要有一個帳戶是放自己該年或下年度的生活費用,如果某一年股市表現不佳,被動收入不夠一年的生活費,為了避免被迫在股市低潮時賣股,會備有另一個帳戶叫緩衝基金,生活費不足的部分就從緩衝基金提領。
等一兩年後,股市恢復上漲動能,若收益超過一年生活費的部分,再回補到緩衝基金,以備下一次股市收益不好時提領,如此便可盡可能避免在股市大跌時被迫賣股換現。
還有一段也是跟我的想法相同,作者稱之為地理套利,也就是退休後當股市收入不好時,怕動用太多緩衝基金或投資本金,就乾脆搬到生活消費水準比較低的國家,譬如越南、泰國,如此他們一年預計4萬美元的生活費就可以降低到2萬4千美元,而且生活過得比在加拿大還豪華。
西方人對於這樣的方式還滿習以為常的,你到東南亞應常可以看到西方人,可別以為他們跟我們一樣是去玩5~7天的,他們很可能是去住2個月,甚至是一年的。只要在美國工作存下一筆錢,在原本地方可能只能生活3個月,去到泰國就可以生活一年,而且是享受的一年。
台灣人對於出國到其他國家長住(long stay)的接受度並不高,但同樣概念應用在台灣的話,比較可能就是搬到比較偏遠的縣市,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型態,也藉此降低生活必要花費。
畢竟只是long stay,只要到當地租房半年一年即可,體驗不一樣的生活與居住環境,認識新的朋友。都已經退休了,何必堅持一定要過著跟退休前同樣的生活,有機會四處住住,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不也是讓退休生活更精采豐富嗎。
這本書並非鼓吹指數化投資是最好的方法,反而是列舉出三種不同致富之道。一種是積極創業型,收入特別高,儲蓄與投資比例一般;另一種是聰明投資型,收入與儲蓄一般,但投資報酬特別高;最後一種是精打細算型,收入與投資一般,但是儲蓄比例特別高。而作者本身就是屬於這一型的。
創業風險很高,絕大多數人想用這個方法致富,常常都會落得更貧窮,聰明投資型就需要承受一定的風險,在股票市場中追求高報酬率,而精打細算型需要的不是冒財務風險,而是要對自己的生活錙銖必較,這可能是大多數人比較能辦到的方法。
作者在這本書還分享了許多一般理財書籍不會提到的層面,有不少實務的說明,相信對於追求財務自由的你一定多少有些幫助。我覺得書裡的一些觀念想法,可能可以給在台灣的讀者一些啟發,跳脫思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