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特獨白】販膚走卒:為了內心嚮往的自由,死亡會是唯一救贖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私心自作計畫|關於人權與難民的生活悲歌:次等公民身份的轉型路上

不被祝福的戀人

時逢戰事爆發前夕,本就動盪不安的敘利亞境內更是進入緊張狀態,於此,故事主角山姆・阿里卻因為一樁鬧劇,被迫捲入其中,成為流亡難民的一份子。回到電影之初,當時的山姆正為了擺脫國家遭遇的處境而計劃帶著愛人離開此地,不過在逃亡的過程中,隨著兩人交談而向雙方表明各自心意時,越發感到激動的阿里卻因為他過度反應的行為,使其受到當局強烈的指控與拘留,於是,遭逢人身安危的威脅,阿里也不得不走向逃亡的生活,帶著遺憾離開愛人所在的地方。後續,在事件過去之後,當日子也逐漸在境外安穩了下來,對於阿里而言卻沒有什麼能夠彌足家鄉的思念,至多就是視訊支撐的力量,承接起他人苟活的僥倖,僅此而已。身處世外的痛苦、和沒有愛人的世界共處,等到工作都無法將時間填滿,內心的疲弊卻怎樣都無法放下遙遠的思念,將阿里的處境逼迫至絕處。

問題的原型

既已知阿里面向的難題,從第三世界的潛在因素:政治性矛盾,夾帶著內部之間的衝突問題,讓公民被箝制在出走的抉擇中難以安放,與之更是族群認同間的失衡現象,在阿里遭遇的處境中,因為實際層面的經濟狀況,即使兩人相愛,受限於種種緣故而無法安然成家,也讓門當戶不對的問題從社會階級的主因浮現出來。

藝術品的全新詮釋,同屬於阿里的重生契機

暫且將鏡頭轉向敘利亞之外,正逢阿里內心與外在世界的重新連結,此時的他也換了另一種身份過活著:難民,試圖在境外找到發展的可能;而以此立場,阿里的際遇卻不僅是個人的叛變,只是作為苟且偷生的外來者,為求生計以至在藝廊中瓢竊飲食的存活手段。不過,當事件從“難民“的對象轉為“創作事物“的同時,敘事動機的觀點卻給出了其他意義上的詮釋,將阿里作為“人“的價值從“藝術行為“昇華為價值的轉介物。

具體來說,阿里和藝術家的協議便是讓他能從“難民”的角色,在一系列“藝術手段“下,還給他人類基本的自由權益;只是在此前提下,阿里所承受的痛苦卻遠比自由背負的代價來得多。所見識阿里成為藝術品的過程,不僅止於刺青帶來肉體的痛苦,在他創作過程中所經歷的折磨,卻也伴隨著事件可能發生的不確定,與之和內心的掙扎不斷搏鬥著。

公共結構下的附庸角色

然而,緊接在巡演計畫正式展開之後,一切問題卻也向國族與人道危機的爭議擴展下去,使之,阿里面對的情況都從群眾反映的惡化,演變成政治批鬥的犧牲品。談論藝術本身,刺青作品是否被定義為藝術,而阿里又能否被視為藝術品的創作形式,基於兩者對人道立場所追求之差異,對於普遍抱持保守觀點的敘利亞公民顯然都是難以接受的,更何況是作為境外難民的處境,所發生在阿里與藝術之間的利害關係甚至都演變成了國難的迫害者;只不過實際在阿里和藝術之間,雖不全然出自個人意願,但作為事件的主角,因為他所受到的利益,阿里選擇的動機與他所保持的一貫立場,卻都不能作為此創作行為的主觀態度。

阿里的非暴力革命行動

但荒謬的是,阿里盼不得展覽終止那日,永不停歇的演繹卻逐漸讓他感到煩悶,只是期盼能夠回歸兩人世界的他,在寄望自由到來的同時,讓阿里心中的革命因子都被壓抑在了心緒深處,等待著計畫發生的關鍵時刻,於是,當拍賣會登場之時,阿里正如往常一般戴著耳機,作一名展示品幹活著,而人們卻不得而知,潛伏已久的恐懼,將會在此刻到來;結果在競標數字逐漸攀升之間,盤旋在阿里腦中的意義皆已不再是藝術價值本身,只等到得標敲定之後,那令他所嚮往自由的企圖,將革命帶入最後的高潮。

終局:死亡即是解脫

回應藝術之於人權意識的質疑,透過創作的介質,讓阿里能從次等公民身份,因為藝術價值的轉化,成為有形文化之產——活絡於社會之間,但是,藝術家所提出的創作行為,實際上,卻是對整體社會在人道危機的意識型態中,扮演批判角色的標準,針貶當代逐漸淪喪的道德底線;以此,理解藝術形式存在之惡,便能理解在兩者之間真正的交易內容,是藝術家為了尋求真正的人權解放,讓阿里從藝術的扮行為者,帶起這場思想革命的叛變:亦即沒有衝突的戰爭,僅是透過概念上的騙局,讓阿里在被處處受限的國籍下,能夠脫離出來,成為那名自由的主宰者,帶起真正意義的革命。

從藝術品的形塑過程,探討次等公民者的多重困境

被迫出走之後,阿里並沒有因此獲得真正的新生,實際上,人們所認為他所擁有的自由,僅是被受圍困的人們,因為敘利亞境內發生的處境,無限從政治動盪不安的社會裡,試圖找到喘息的出口,甚是說,透過阿里身上背負的罪孽,讓敘利亞公民有一個合理批判的理由;但是,事情並非真是如居民所想,阿里面對的困境是:新國民對於身份展現的認同與限制,礙於敘利亞內部發生的矛盾,讓他同時承受著國人對自己的排斥心態,但對於外來的威脅是,阿里既實現階級翻轉,但實際上的身份仍屬於次等公民,無法和歐洲公民進行平等的對話,甚者是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權益保障。以至於他身為新公民的同時,不知何去何從的生存困境,都從認同問題的內與外,持續拓展開來。

被放逐的人,永遠不會有平靜

無論家園遭到何種對待,敘利亞終究是阿里的家,以至於當他受到外界批評時,阿里的母親卻仍然接受他的一切。而作為一名放逐者,阿里所逃離的生活,其實都並不能讓他獲得更好的生活,因為有寄託、所以無法釋懷,而正因如此,儘管敘利亞局勢如何動蕩不安,嚮往故鄉的心終究還是他所望回歸的那處;作品中描述他們面對的處境,無論是藝術伴隨的爭議性、次等公民或國族問題的身份,在敘利亞為主體的敘事下,人們對於家鄉的思念,都會持續和內心持續掙扎著,任憑世界崩塌,失離的生活中卻也都被悲傷淹沒,只有找到內心嚮往的所在,真正安定的時候才會出現。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懷特獨白的沙龍
41會員
103內容數
生活的哭悲與無常,就用一杯酒水惜別你的的放蕩時光,今天的你還好嗎?本專題是由所製作的【哭悲無常】專題,以廣播及短文集形式,重新詮釋電影中的文化符碼;包括文化與公共的討論範疇,藉由影像語言的解構,提出我們對當代文化的觀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17 年巴塞爾·阿拉吉(Basel al-Araj)遇刺,讓巴勒斯坦激進左翼中最無畏、最有創造力的聲音之一被噤聲。這些作品都表達了對巴勒斯坦自由的絕對承諾。儘管阿拉吉捍衛武裝鬥爭,但他從未加入任何派系,他的目標是在他的寫作中,對巴勒斯坦抵抗運動是什麼,以及能夠實現什麼目標,提供明智而廣泛的認識。
Thumbnail
2017 年巴塞爾·阿拉吉(Basel al-Araj)遇刺,讓巴勒斯坦激進左翼中最無畏、最有創造力的聲音之一被噤聲。這些作品都表達了對巴勒斯坦自由的絕對承諾。儘管阿拉吉捍衛武裝鬥爭,但他從未加入任何派系,他的目標是在他的寫作中,對巴勒斯坦抵抗運動是什麼,以及能夠實現什麼目標,提供明智而廣泛的認識。
Thumbnail
在一個相對不自由的國家,試圖追尋創作的自由是相對困難的,導演卻告訴我,若是離開了亞丁市他就會失去拍電影的衝動,即使他有的是離開的機會。「亞丁市和葉門其他地區不太一樣,亞丁市在過去有許多戲院、劇院,人民願意花錢看戲、看電影,我們在街頭拍攝時遇到許多當地人願意協助拍攝,他們說這會讓他們想起曾經的繁榮。」
Thumbnail
在一個相對不自由的國家,試圖追尋創作的自由是相對困難的,導演卻告訴我,若是離開了亞丁市他就會失去拍電影的衝動,即使他有的是離開的機會。「亞丁市和葉門其他地區不太一樣,亞丁市在過去有許多戲院、劇院,人民願意花錢看戲、看電影,我們在街頭拍攝時遇到許多當地人願意協助拍攝,他們說這會讓他們想起曾經的繁榮。」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關於人權與難民的生活悲歌:次等公民身份的轉型路上 不被祝福的戀人 時逢戰事爆發前夕,本就動盪不安的敘利亞境內更是進入緊張狀態,於此,故事主角山姆・阿里卻因為一樁鬧劇,被迫捲入其中,成為流亡難民的一份子。回到電影之初,當時的山姆正為了擺脫國家遭遇的處境而計劃帶著愛人離開此地,不過在逃亡的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關於人權與難民的生活悲歌:次等公民身份的轉型路上 不被祝福的戀人 時逢戰事爆發前夕,本就動盪不安的敘利亞境內更是進入緊張狀態,於此,故事主角山姆・阿里卻因為一樁鬧劇,被迫捲入其中,成為流亡難民的一份子。回到電影之初,當時的山姆正為了擺脫國家遭遇的處境而計劃帶著愛人離開此地,不過在逃亡的
Thumbnail
藝術是什麼?具有生命力的藝術是什麼?自由是什麼?真正的自由是什麼?突尼西亞電影《販膚走卒》對「藝術」提出幽默的諷刺,是一部不可思議的懸疑喜劇,對國際政治提出深刻批判,讓人看得著迷又引人深思,是今年奧斯卡獎入圍作品中我最喜歡的電影。
Thumbnail
藝術是什麼?具有生命力的藝術是什麼?自由是什麼?真正的自由是什麼?突尼西亞電影《販膚走卒》對「藝術」提出幽默的諷刺,是一部不可思議的懸疑喜劇,對國際政治提出深刻批判,讓人看得著迷又引人深思,是今年奧斯卡獎入圍作品中我最喜歡的電影。
Thumbnail
代表突尼西亞進軍奧斯卡的《販膚走卒》,雖然擊敗了我個人十分喜歡的《陽光普照》,在最終仍敗給了丹麥的《最美好的時光》,沒能拿下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殊榮。但在題材的選擇上,我個人認為是該屆奧斯卡入圍影片中最過突出,並有巨大爭議的作品。
Thumbnail
代表突尼西亞進軍奧斯卡的《販膚走卒》,雖然擊敗了我個人十分喜歡的《陽光普照》,在最終仍敗給了丹麥的《最美好的時光》,沒能拿下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殊榮。但在題材的選擇上,我個人認為是該屆奧斯卡入圍影片中最過突出,並有巨大爭議的作品。
Thumbnail
當敘利亞難民逃亡至異國,竟在藝術家的邀請下變成價值連城的藝術品,但當底層人民化身頂級物品,這是幸福還是不幸?
Thumbnail
當敘利亞難民逃亡至異國,竟在藝術家的邀請下變成價值連城的藝術品,但當底層人民化身頂級物品,這是幸福還是不幸?
Thumbnail
電影講述一名敘利亞青年山姆為了前往比利時尋找女友,而遠走他國的故事。出逃的過程中,他在黎巴嫩的首都貝魯特遇見了一位能化腐朽為神奇的知名藝術家傑佛瑞。為了能獲得簽證自由入境歐洲,他答應了傑佛瑞的要求,讓傑佛瑞在自己的背上刺青作畫,自己也從一名難民,瞬間成為了一件價值連成的藝術品⋯⋯。
Thumbnail
電影講述一名敘利亞青年山姆為了前往比利時尋找女友,而遠走他國的故事。出逃的過程中,他在黎巴嫩的首都貝魯特遇見了一位能化腐朽為神奇的知名藝術家傑佛瑞。為了能獲得簽證自由入境歐洲,他答應了傑佛瑞的要求,讓傑佛瑞在自己的背上刺青作畫,自己也從一名難民,瞬間成為了一件價值連成的藝術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