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守著城市中的一盞燈火➤《不便利的便利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生就是關係,關係的根本就是溝通。」p.287

從十八歲那年開始,一路從打工仔變成加盟主,我在超商零售業待了七年的時間。
閱讀這本書更是別有一番感觸,熟悉的環境與流程、員工之間的相處、經營的辛酸、與客人之間的小小互動,都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了。

▎本書特點

故事大綱是經營著便利店的廉女士在車站弄丟了包包,被一名遊民拾獲,是一名將自己所有過去及姓名都遺忘的人。歷經種種互動,帶領遊民進駐便利店工作,與各個同事、顧客之間發生的暖心故事。
每個章節都藉由不同的視角呈現,可以清楚了解每個人的心情、動機,以及背後不為人知的祕密。

▎便利店哪個部分最讓我有共鳴?

超商店員是一份大多數人都能做的職業,辛勞的同時薪資條件也不算好,因此時常被周遭的親友、甚至是客人瞧不起。
因此我們更是珍惜能體諒且與我們閒話家常的顧客們。
工作是人人都能做,但要做得好,卻不容易。
服務他人是很耗能的事情,所以需要熱情。
或許讀者會認為男主角記得大多客人的習慣、做出那些貼心的舉動,是很罕見的事情,但在我看來,其實在這個產業中很多職員們都正默默在做這些暖心小舉動,只是有沒有被發現。
便利商店是最能接觸各個年齡層及社會階層的職業。
有些客人把我們當作朋友,我們總是傾聽他們不會告訴家人的心裡話,陪伴他們度過求學、求職的漫漫時光。比起工作的心態,我在工作上就像是書中記錄一切,當個社會觀察家。

▎為何明明沒賺錢,廉女士還要死守這家店?

廉女士教職退休,每個月都固定領著退休俸,卻還是死守著這家不賺錢的便利店。要擔心收支是否能夠平衡、更要擔心人力,書中的兒子很不能諒解。
但我相信這是大多數超商加盟主會遇到的情形。
在我們第二家店開幕不久,便遇到了疫情。
疫情大幅影響了顧客的消費力道和意願,當時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是赤字,甚至還需要自己貼錢來補,同時還得處理人力不足的問題。
面臨這樣的低谷,我曾經問室友是否要放棄了?
室友回答我:「我們放棄了,那這些員工怎麼辦?」
他說的沒錯,很多員工如果斷了這份薪水,會連生活都有困難。
我想經營一家店,要看的除了是帳面上能不能賺錢,更多的是對於職員、對於當初所做選擇的責任感。
我想廉女士也是這麼想的,比起自己是否能平穩度日,更多的是支持員工的溫飽、方便周遭顧客們的需求,堅定的守著這一盞燈火。

▎我精選的段落

「有時她甚至會想,與其成為公務員,不如繼續當個便利商店工讀生還更好。辛苦考上公務員後,也許會發現那裏只是間更大一點的便利店。」p.67
「巴布狄倫的外婆曾經告訴他,幸福不是在通往目標路途上的某樣東西,而是那條路本身就是幸福。」p.161
「在便利店接觸客人,就會跟人變得親近。就算不是真心,只是假裝親切,也會真的變親切。」p.180
故事非常好看,希望大家能夠再轉涼的天氣閱讀這本書,暖暖心:)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簡單生活、閱讀、自我成長、憂鬱症、手寫字,或者是你想找一個樹洞聊聊天,歡迎來到我的IG@Na個樹洞
若你想寫信給我,也非常歡迎!
lounalee1997@gmail.com
喜歡看書,什麼書都看。再平庸的人愛看書都會變得閃閃發光(自己講) 最喜歡哲學、人文、文學、行銷等主題。想分享好書給大家,也為自己的閱讀留下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的價值,會隨著你當下的心情和目的改變。你要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被動吸收知識。—p.126 在我尚未建立穩定的閱讀習慣時,雖然很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很慢。不是容易分心,否則就是抓不到重點,看過的書總是過目即忘。 以下我將會介紹書中「三次閱讀法」的概念,與建立閱讀習慣的六個要點。
「你不需要從事精緻的工作。你需要的,是以精緻的方法做你的工作。」—p.127 在閱讀這本書後,讓我想到學生時代時有一種同學,他們總是花大把的時間看書,卻達不到與時間對等的成績。 以下我將會分享:什麼是深度工作?幫助深度工作的5種方法,以及我的實作。 深度工作v.s.淺薄工作 ②設定主要目標
「雖然我們的意識層面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是去愛。」 —p.192 這無疑是我近期最愛的一本書!而且會一讀再讀! 為什麼我們總踏入不成熟的愛? 回到所有心理學的大哉問:自我覺察。 覺察自己的內心後,我們才能懂得愛,因此愛,是一門需要研修的藝術。 我喜歡的書中金句
「如果你真心想了解一件事,那就試著去改變它。」 ——勒溫|行為學家 就算在同一個家庭成長,卻不會有人擁有100%相同的價值觀。 我們總是很想別人支持自己的想法、想改變別人,然而用錯方式卻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爭吵,適得其反。 阻礙改變的5個原因 ❶抗拒心理 人在被逼、被限制時反而會刻意反抗。
「人生不是茄子、小黃瓜或一夜干,不是醃漬、風乾一晚就有所成就。」—p.57 別把成就當作自己的生存價值 「將工作當成安全感來源,一旦失敗就覺得一無所有。」—p.54 我確實獲得不錯的成績,但我從未感到滿足,自卑像是一股黑洞,我深溺其中無法自救,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拼命工作不敢休息。
看完這本書我真的倒抽一口氣,因為心境太真實。 通常我們把忌妒、自卑、比較的心態藏在內心最深處,認為這些是不堪的,就連對親密的人也羞於開口承認這些情緒,而作者卻完全把這些攤在書中,分享給大家。 以下分享閱讀後我延伸出的兩個體悟+兩句我喜歡的金句。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書的價值,會隨著你當下的心情和目的改變。你要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被動吸收知識。—p.126 在我尚未建立穩定的閱讀習慣時,雖然很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很慢。不是容易分心,否則就是抓不到重點,看過的書總是過目即忘。 以下我將會介紹書中「三次閱讀法」的概念,與建立閱讀習慣的六個要點。
「你不需要從事精緻的工作。你需要的,是以精緻的方法做你的工作。」—p.127 在閱讀這本書後,讓我想到學生時代時有一種同學,他們總是花大把的時間看書,卻達不到與時間對等的成績。 以下我將會分享:什麼是深度工作?幫助深度工作的5種方法,以及我的實作。 深度工作v.s.淺薄工作 ②設定主要目標
「雖然我們的意識層面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是去愛。」 —p.192 這無疑是我近期最愛的一本書!而且會一讀再讀! 為什麼我們總踏入不成熟的愛? 回到所有心理學的大哉問:自我覺察。 覺察自己的內心後,我們才能懂得愛,因此愛,是一門需要研修的藝術。 我喜歡的書中金句
「如果你真心想了解一件事,那就試著去改變它。」 ——勒溫|行為學家 就算在同一個家庭成長,卻不會有人擁有100%相同的價值觀。 我們總是很想別人支持自己的想法、想改變別人,然而用錯方式卻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爭吵,適得其反。 阻礙改變的5個原因 ❶抗拒心理 人在被逼、被限制時反而會刻意反抗。
「人生不是茄子、小黃瓜或一夜干,不是醃漬、風乾一晚就有所成就。」—p.57 別把成就當作自己的生存價值 「將工作當成安全感來源,一旦失敗就覺得一無所有。」—p.54 我確實獲得不錯的成績,但我從未感到滿足,自卑像是一股黑洞,我深溺其中無法自救,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拼命工作不敢休息。
看完這本書我真的倒抽一口氣,因為心境太真實。 通常我們把忌妒、自卑、比較的心態藏在內心最深處,認為這些是不堪的,就連對親密的人也羞於開口承認這些情緒,而作者卻完全把這些攤在書中,分享給大家。 以下分享閱讀後我延伸出的兩個體悟+兩句我喜歡的金句。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便利商店就是如此的一個地方,它不只滿足了現代人們隨時的需求,更是承載了無數來來去去的人們千情萬續,也是某些人心靈寄託之所在。不論是夜裡輾轉難眠的人們,還是太陽還沒起床就趕著工作的人們,下課下班,拖著疲倦的身心的人們,抑或是大夜班後,與早班的路人相反方向的人們,幸好,還有地方可以接住這些孤寂倦怠的靈魂
講到便利商店,大家第一反應可能是寬敞明亮的小七或全家,雖然確實先進又方便,但似乎和溫暖療育不怎麼相關。然而,本書中的「柔情便利店」,恰到好處的結合了便利店的現代性和書本內容的溫暖基調,例如在試閱篇章〈憂鬱的草莓百匯〉中 ,主角梓之所以頻頻造訪這間便利店正是因為它能提供她方便取得的甜點,成為她生活中的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不便利的便利店》的續集,圍繞著便利店的店員和周遭人物的成長和故事。作者金浩然和譯者陳品芳將便利店的故事以生動的文筆展現,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快速投入故事情節中。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所謂的「正常」?和這社會不一樣,真的不行嗎?36歲未婚女性古倉惠子,大學畢業後沒有就職,在便利店打工已歷經18個年頭,至今未交過男朋友。從日色町站前的微笑超商開店起,便一直在該店工作,不斷目送同事更迭,店長也已是第八任了。
Thumbnail
一位以車站為家的落魄街友,在首爾車站流浪,因著遺失的皮包串起了與一間生意慘淡的便利商店老闆的緣分。這間不夠便利的便利店成為了來來去去人們心中閃閃發亮的存在,讓大家即使在種種的不便利中仍然持續前行。故事裡每個平凡無奇的小人物在彼此的互動關係中獲得了心靈的支持與歸屬。
Thumbnail
記得初踏入職場時,第一份打工只是個超商小妹,整間店到區經理動輒都是大上五六歲甚至數十歲的前輩們,服務業講求快、狠、準,那些已經百般歷練的人們,是我當時所不能及的。 服務業既不怕人潮、也不怕鈔票。 直營超商經常有自辦的活動,每逢台灣三大節慶,過年、端午、中秋,店裡那絕對是滿山滿海的禮盒牆,不只上司
Thumbnail
小說的主軸位於首爾的一間不起眼的便利店所發生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名值大夜班的男子獨孤,因為「酒精性失憶」忘了自己是誰,顧客們都對他的真實身分感到好奇,猜測他是軍人、流氓、更生人、脫北者,甚至是便利店的老闆。 作者描繪的是一個「不便利」的便利店,在這樣的反差下,卻有人際互動所帶來的溫暖,當小說裡的人物朝著好的方向做出改變時,身處現實的我們也會感到一絲的希望和慰藉。
Thumbnail
"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聽說不便利的便利商店這本 是某一個圖書館被借閱最多的書。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刻劃出"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不論你有多高社會地位,從醫生,店員,老奶奶到遊民。 靠著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點點善意, 似乎人們就還能有勇氣繼續活下去。 如果你曾經給予過, 或
Thumbnail
暢銷書乘勝追擊再出第二本可以想像,把劇情的主線拉到跟現實世界類似,描述在疫情期間的種種不便利,而便利商店不僅是疫情期間少數難以被影響、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也因為另一位主角店員的出現,讓整個故事又繞著一家不起眼的連鎖便利商店展開。 求職不順利是疫情期間難以避免的問題,百工百業因為疫情蕭條,不斷強
一間績優的零售服務業,背後一定是財團。否則租不了那麼好的地點,無法裝修出富麗堂皇的門面,連一百年才能賣出一件的商品,也要各種款式備足。 而當我告訴別人我曾經在這樣的地方工作很久時,重點是暗示對方,別再騙、別太浮誇了! 零售業見的最多的,不一定是奢侈品,而是各式各樣的人。有錢的、還可以的;中產階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便利商店就是如此的一個地方,它不只滿足了現代人們隨時的需求,更是承載了無數來來去去的人們千情萬續,也是某些人心靈寄託之所在。不論是夜裡輾轉難眠的人們,還是太陽還沒起床就趕著工作的人們,下課下班,拖著疲倦的身心的人們,抑或是大夜班後,與早班的路人相反方向的人們,幸好,還有地方可以接住這些孤寂倦怠的靈魂
講到便利商店,大家第一反應可能是寬敞明亮的小七或全家,雖然確實先進又方便,但似乎和溫暖療育不怎麼相關。然而,本書中的「柔情便利店」,恰到好處的結合了便利店的現代性和書本內容的溫暖基調,例如在試閱篇章〈憂鬱的草莓百匯〉中 ,主角梓之所以頻頻造訪這間便利店正是因為它能提供她方便取得的甜點,成為她生活中的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不便利的便利店》的續集,圍繞著便利店的店員和周遭人物的成長和故事。作者金浩然和譯者陳品芳將便利店的故事以生動的文筆展現,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快速投入故事情節中。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所謂的「正常」?和這社會不一樣,真的不行嗎?36歲未婚女性古倉惠子,大學畢業後沒有就職,在便利店打工已歷經18個年頭,至今未交過男朋友。從日色町站前的微笑超商開店起,便一直在該店工作,不斷目送同事更迭,店長也已是第八任了。
Thumbnail
一位以車站為家的落魄街友,在首爾車站流浪,因著遺失的皮包串起了與一間生意慘淡的便利商店老闆的緣分。這間不夠便利的便利店成為了來來去去人們心中閃閃發亮的存在,讓大家即使在種種的不便利中仍然持續前行。故事裡每個平凡無奇的小人物在彼此的互動關係中獲得了心靈的支持與歸屬。
Thumbnail
記得初踏入職場時,第一份打工只是個超商小妹,整間店到區經理動輒都是大上五六歲甚至數十歲的前輩們,服務業講求快、狠、準,那些已經百般歷練的人們,是我當時所不能及的。 服務業既不怕人潮、也不怕鈔票。 直營超商經常有自辦的活動,每逢台灣三大節慶,過年、端午、中秋,店裡那絕對是滿山滿海的禮盒牆,不只上司
Thumbnail
小說的主軸位於首爾的一間不起眼的便利店所發生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名值大夜班的男子獨孤,因為「酒精性失憶」忘了自己是誰,顧客們都對他的真實身分感到好奇,猜測他是軍人、流氓、更生人、脫北者,甚至是便利店的老闆。 作者描繪的是一個「不便利」的便利店,在這樣的反差下,卻有人際互動所帶來的溫暖,當小說裡的人物朝著好的方向做出改變時,身處現實的我們也會感到一絲的希望和慰藉。
Thumbnail
"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聽說不便利的便利商店這本 是某一個圖書館被借閱最多的書。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刻劃出"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不論你有多高社會地位,從醫生,店員,老奶奶到遊民。 靠著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點點善意, 似乎人們就還能有勇氣繼續活下去。 如果你曾經給予過, 或
Thumbnail
暢銷書乘勝追擊再出第二本可以想像,把劇情的主線拉到跟現實世界類似,描述在疫情期間的種種不便利,而便利商店不僅是疫情期間少數難以被影響、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也因為另一位主角店員的出現,讓整個故事又繞著一家不起眼的連鎖便利商店展開。 求職不順利是疫情期間難以避免的問題,百工百業因為疫情蕭條,不斷強
一間績優的零售服務業,背後一定是財團。否則租不了那麼好的地點,無法裝修出富麗堂皇的門面,連一百年才能賣出一件的商品,也要各種款式備足。 而當我告訴別人我曾經在這樣的地方工作很久時,重點是暗示對方,別再騙、別太浮誇了! 零售業見的最多的,不一定是奢侈品,而是各式各樣的人。有錢的、還可以的;中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