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稱謂遍地的社會,你更要知道自己是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看了林育聖大大(文案的美創辦人)的臉書文章有感而發,重點主要圍繞在「稱號(呼)」這件事。

在這個群魔氾濫、自媒體、網紅、網帥、大神、專家遍地走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得失心與外界瘋傳的稱謂綁架,據我所知,Z世代(1990~2010出生的人)大多有這個狀態。

raw-image

這些年關注社群有發現一件事。通常被大家推為大神或KOL(意見領袖)的人,他們自己也不會將自己稱為KOL,頂多說自己主要鑽研、深耕哪個領域,因此可以幫大家解決什麼問題或提供什麼服務。這些人都致力於精耕自己的專業能力與創作內容,沒有在乎外界給自己冠上什麼稱謂 ( 例如我有個朋友早些年被追隨者冠上"教主"的稱謂,但他也就是笑笑並不當真 )。

曾經有段時間我也很崇尚KOL這個詞,覺得"天啊,KOL聽起來好厲害",我也想讓別人這樣叫自己"。同時也受社群朋友的感染,覺得要多PO一點東西表達讓人家知道自己,所以曾經有段PO文猛爆期。

但後來就沒有這麼追逐了,只是把想說的,透過社群的力量讓更多人知道。所以在社群都是PO一些對議題的看法與見解,主要的心態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多看我的內容,進一步去思考一些事情。

而且當我開始這樣做之後,其實比汲汲營營追求某個稱號要來得穩健。因為當不再追求稱謂後,迎來的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不是為了要成為誰,而是我就是我

拿掉Title之後,你還剩下什麼

現在社群自媒體發達,很多媒體和廠商都會封一些有話題的人叫KOL、教主、女神。但稱號是人家叫的,不是自己封的,自己封久了就會開始患得患失,做不了自己。所謂的糖衣毒藥也這這樣來的,我們怎麼知道這口吃下去的是糖還是毒。

在這個自媒體時代,我們要注意的毒藥是名號與稱謂,過度在意只會讓自己的價值水平越來越低下。很多人有這樣的心理障礙,為了把自己經營到一個很高的高度讓大家看見,進而讓自己被封為XXX大神或專家。可一旦陷入這個深淵,就容易對稱號患得患失。

就像一個文字創作者,努力創作只是為了獲得某個稱號,但他不是真的喜歡寫文與分享內容這件事。只要過程中沒有獲得某項成就或是稱號的話,就會患得患失,每天看著紛絲術與文章點閱率,使自己的焦慮感暴增。到這個地步,就很難靜下心好好創作了。

你很少看到檯面上真正有料的大老會喊自己的稱謂,舉幾個歌壇的例子:

林志炫被中國網名封大仙,但本人不會自稱大仙;周杰倫被封周董,雖然行之有年人盡皆知,但他也不這麼自稱;張學友被稱為歌神,他知道後也沒打算接這個稱號。他們只將心力放在增進唱功技巧上、專注在自己的想做的作品上、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廣義來說,他們也是創作者,而且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不在意外界給的虛名,他們只專注在自己的專業,不斷做自己最喜歡最想做的事

我想,這就是創作者最純粹、最該回歸到自己身上的樣貌吧。當我們不斷追求社會賦予的某個稱謂時,或許也該想想

我們追逐的那道身影,究竟是真實的自己,還是虛幻的泡影?


「專家」也不一定是大師教主或擁有名氣的人,但一定是擁有某個專長可以解決問題的人。不要用結果來當作自己的稱呼,那是別人看見的事。你永遠該注意自己在做什麼,自己擁有什麼。那才是你的本錢。那才是真實的你。 — 林育聖


想與我聊聊的話,可以追蹤我的 IG 私訊小盒子: @moon.writer1205

如果對這篇文章內容有其他想法的,也歡迎在下面留言給我

如果你/妳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透過拍手,讓我更有動力寫下去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光寫手 Leo的沙龍
32會員
22內容數
關於自由書寫,以及衍伸出的相關企劃作品 ( 文章 )
2023/01/18
比起給予轉職建議,我覺得自己做更多的,反而是給予大家鼓勵及激勵。協助大家發現新方向、看見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進一步減緩自己的焦慮。
Thumbnail
2023/01/18
比起給予轉職建議,我覺得自己做更多的,反而是給予大家鼓勵及激勵。協助大家發現新方向、看見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進一步減緩自己的焦慮。
Thumbnail
2022/12/16
身為世代忙碌的一份子,你曾經也有事情多到焦頭爛額,或是因為手上事情太多,而做到充滿無力感嗎?如果有這個狀況,你得注意,這可能是踩到毒藥的前奏。
Thumbnail
2022/12/16
身為世代忙碌的一份子,你曾經也有事情多到焦頭爛額,或是因為手上事情太多,而做到充滿無力感嗎?如果有這個狀況,你得注意,這可能是踩到毒藥的前奏。
Thumbnail
2022/11/23
如果你有講話很累、喉嚨很痛、說話太急、咬字含滷蛋的狀態。希望改進這些問題的人,可以看這篇文章,相信會對你有幫助。
Thumbnail
2022/11/23
如果你有講話很累、喉嚨很痛、說話太急、咬字含滷蛋的狀態。希望改進這些問題的人,可以看這篇文章,相信會對你有幫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聽說現代的年輕人不會崇拜「大咖」,也就是那些有權力有地位或企業創辦人這類業界的大老級人物,因為這些人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了,他們現在崇拜的是「大神」,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做到極致的人,即便那個領域很冷門,或者往往也談不上有什麼名利地位。 這種價值的轉變,應該跟他們習慣看短影音有關,他們從五花八門
Thumbnail
聽說現代的年輕人不會崇拜「大咖」,也就是那些有權力有地位或企業創辦人這類業界的大老級人物,因為這些人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了,他們現在崇拜的是「大神」,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做到極致的人,即便那個領域很冷門,或者往往也談不上有什麼名利地位。 這種價值的轉變,應該跟他們習慣看短影音有關,他們從五花八門
Thumbnail
人的一生,大概有很多覺得「應該」要做的事。 要名成利就、很多厲害的朋友等等,反正就是光鮮亮麗的成功。 但成功應該是誰定義的呢?
Thumbnail
人的一生,大概有很多覺得「應該」要做的事。 要名成利就、很多厲害的朋友等等,反正就是光鮮亮麗的成功。 但成功應該是誰定義的呢?
Thumbnail
無論是在私人或是應酬的場合,最常見的自我介紹都是由自己的工作當切入點,也就說我們習慣於用一個人的工作來定義自己和別人。不同的職業也成了人與人交往方式的捷徑與標籤,某某是個醫生,那麼他應該很認真、聰明,某某是個律師想必他辯才無礙,某某是個工程師,他做事一定嚴謹。 這樣的做法不但用了專才大於通才的一種價
Thumbnail
無論是在私人或是應酬的場合,最常見的自我介紹都是由自己的工作當切入點,也就說我們習慣於用一個人的工作來定義自己和別人。不同的職業也成了人與人交往方式的捷徑與標籤,某某是個醫生,那麼他應該很認真、聰明,某某是個律師想必他辯才無礙,某某是個工程師,他做事一定嚴謹。 這樣的做法不但用了專才大於通才的一種價
Thumbnail
因為當不再追求稱謂後,迎來的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不是為了要成為誰,而是我就是我。
Thumbnail
因為當不再追求稱謂後,迎來的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不是為了要成為誰,而是我就是我。
Thumbnail
【性格改變命運】 廖老大年初打龜事件一夕爆紅成為網路頂流,挾帶高人氣順勢開了阿娘喂,不用參加加盟展、不用找媒體曝光、不用辦招商會,一口氣吸引500+加盟主跟隨。 讓我們見識成名後流量變現的威力。 隨即而來阿娘喂加盟品控出了問題,加上直播free style想講什麼就講什麼,看得出來他滿滿真性情! 但
Thumbnail
【性格改變命運】 廖老大年初打龜事件一夕爆紅成為網路頂流,挾帶高人氣順勢開了阿娘喂,不用參加加盟展、不用找媒體曝光、不用辦招商會,一口氣吸引500+加盟主跟隨。 讓我們見識成名後流量變現的威力。 隨即而來阿娘喂加盟品控出了問題,加上直播free style想講什麼就講什麼,看得出來他滿滿真性情! 但
Thumbnail
我是誰?我想成為誰?你看我又是誰?你認為我該變成誰?無論性別、年紀或職業,每個人都身兼很多「角色」,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有的是爭取來的,有的是無可奈何的。不管角色怎麼來的?每個人對自己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情緒與情感。生命本就無價;角色本就高貴。唯有肯定自己、看見自己,才能對外連結,與人和諧共處。
Thumbnail
我是誰?我想成為誰?你看我又是誰?你認為我該變成誰?無論性別、年紀或職業,每個人都身兼很多「角色」,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有的是爭取來的,有的是無可奈何的。不管角色怎麼來的?每個人對自己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情緒與情感。生命本就無價;角色本就高貴。唯有肯定自己、看見自己,才能對外連結,與人和諧共處。
Thumbnail
人,話說越多錯越多(事情也是一樣),就算是傳統觀點譽為「聰明」的醫生,所說所作所為,也不可能獲得所有人(或論點)的支持。 應該說,人光是站在原地什麼話都沒說,這本身的行為就可以拿來作文章挑錯。 回到「說話做事(表達觀點)」,之所以會「多說多錯」(多做多錯),還不是因為這世界就是很複雜,藏著許多肉眼
Thumbnail
人,話說越多錯越多(事情也是一樣),就算是傳統觀點譽為「聰明」的醫生,所說所作所為,也不可能獲得所有人(或論點)的支持。 應該說,人光是站在原地什麼話都沒說,這本身的行為就可以拿來作文章挑錯。 回到「說話做事(表達觀點)」,之所以會「多說多錯」(多做多錯),還不是因為這世界就是很複雜,藏著許多肉眼
Thumbnail
回來想想,硬要把自己的東西切割開來,把身心靈這一塊拉出來,跟「我這個人」是背道而馳。經過這樣的推理,終於發現,或者應該說體會到了一個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Thumbnail
回來想想,硬要把自己的東西切割開來,把身心靈這一塊拉出來,跟「我這個人」是背道而馳。經過這樣的推理,終於發現,或者應該說體會到了一個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Thumbnail
你很在乎別人怎麼說你嗎? 「當你不再在乎那些屬於你的標籤跟稱呼,就會看見真正的自己」 活在一個資訊大爆炸的世代,可以看到很多不同聲音跟世界的樣貌,但人類活了這麼~久,絕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被稱讚的感覺吧,無論學生時間甚至出社會後,當被稱讚會有一種莫名的標籤讓自己不能退步,好像退步了會有一種
Thumbnail
你很在乎別人怎麼說你嗎? 「當你不再在乎那些屬於你的標籤跟稱呼,就會看見真正的自己」 活在一個資訊大爆炸的世代,可以看到很多不同聲音跟世界的樣貌,但人類活了這麼~久,絕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被稱讚的感覺吧,無論學生時間甚至出社會後,當被稱讚會有一種莫名的標籤讓自己不能退步,好像退步了會有一種
Thumbnail
約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是「自我意識」抬頭的年代,權威就是一位老師,而老師可以被google大神取代。 #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 #自媒體 #你在跩什麼
Thumbnail
約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是「自我意識」抬頭的年代,權威就是一位老師,而老師可以被google大神取代。 #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 #自媒體 #你在跩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