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趨勢】讓孩子每天輕鬆讀書,愛上學習:醫生總結出來的高效讀書法《于氏讀書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於讀書,說句老實話,我從來沒有想過讀書存在「輕鬆」這個形容詞。
打從我們認識讀書這個字以來,伴隨而來的就是考試和壓力。

為什麼會這樣呢?

讀書本質是好的,但到後來卻演變成孩子的「壓力來源」。
讀書之所以不輕鬆,因為加了一個現實的因素:孩子需要與其他人競爭。
有了競爭就有比較,競爭的結果會讓孩子得到「高分」、「中間」與「低分」的差別,這個差別不只影響班上的成績而已,還包括老師對孩子的看法、爸媽對孩子的期待、孩子未來的學校、孩子未來的工作職業、孩子的生涯發展。
競爭不是參加一場比賽,結束就沒了,而是持續好幾年,甚至終身。
然而讀書不只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將所讀到的知識廣泛的運用,對於未來的工作及人生發展都有極大的助益。
孩子提早面對競爭是好的,競爭不是只有輸贏而已,競爭還能帶給孩子「自我肯定」、「成就感」等正面影響。

如果讀書可以輕鬆不就太好了嗎?

我們存著半信半疑的心情到Google尋找答案,搜尋「讀書要輕鬆」、「輕鬆讀書法」等關鍵字,找到了《于氏讀書法》。
介紹一下這個讀書法:《于氏讀書法》帶給孩子的是輕鬆、有效的讀書方法,作者于翔宇醫生根據自己的經歷,整理出一系列讀書法,教孩子如何輕鬆考高分。
通常大家會認為,因為于醫生很聰明、大腦結構跟別人不一樣,但于醫生的求學生涯並非一帆風順。
因為于醫生的好動,在教室坐不住,班上老師建議他去參加球隊消耗精力。
因此,于醫生不是大家想像的數理資優生或是跳級生。
既然于醫生不是老師眼中讀書的那塊料,怎麼後來能夠拉上來,順利考上醫學系,他是怎麼辦到的?
考上醫學系的高效率讀書法,于醫生都發表在《于氏讀書法》。
我們來談談孩子,讀書除了競爭,孩子最直接面臨的問題是:記不住、唸不完、看不懂。
這些問題或多或少爸媽自己都經歷過(包括我自己),而以前我的老師及長輩給我的答案都是:多記就記得住、多唸就念得完、多看就看得懂。

《于氏讀書法》真的有那麼有效?

根據我自己的實測,我拿一段我最不熟悉的歐洲歷史及生物學來讀,在《于氏讀書法》教我的「三不一要法則」,大腦確實在輕鬆的狀態下自動記住不同的知識點,包括年份、人名、地名、專有名詞。
雖然硬記、強記也可以記住,但這種方式我學生時候就用過好多年了。
既然有更好、更有效率的讀書方法,能讓孩子學起來就太好了,讀書事半功倍。
後來我們讓孩子們使用《于氏讀書法》,根據于醫生建議的「重複讀書時機」及「讀書次數」,孩子便輕鬆的記住彼此沒有關連的知識內容。
之前孩子對於沒有關連的知識,因為記不牢,感到很挫折,但偏偏考試很愛出這種類型的題目,老師知道比較少人答對,這樣才能考出學生的認真程度。
實測幾天後,孩子慢慢從讀書得到成就感,我們感謝《于氏讀書法》,謝謝于醫生。
最後,附上課程連結供爸媽參考:于氏讀書法課程網址
本篇重點提示
✔ 讀書本質是好的,卻演變成孩子的壓力來源
✔ 讀書不光是考試,對於未來的工作及人生發展都有極大的助益
✔ 孩子最直接面臨的問題是:記不住、唸不完、看不懂
✔ 于氏讀書法的好處
  • 大腦在輕鬆的狀態下自動記住不同的知識點(年份、人名、地名、專有名詞)
  • 孩子輕鬆的記住彼此沒有關連的知識內容(考試很愛考的題目)
  • 孩子讀書變輕鬆,獲得自信及成就感
延伸閱讀
兒童程式教育
  1. 為何程式設計納入108課綱 程式必修課?該如何應對?有這3個就夠了:給孩子更有力的未來
  2. 讓孩子免費自學程式的資源清單(2023年)
  3. 讓孩子一接觸程式就喜歡程式:Scratch
  4. 學齡前孩子學習程式的啟蒙:Scratch Jr
  5. 完整的線上學程式的資源:Code.org
  6. ChatGPT大解密:AI人工智慧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你需要的是這 3 個「應變方法」
  7. AI人工智慧 應用神助攻:幫助爸媽準備孩子睡前床邊故事的好幫手:Pagemaster的1項教育發明
  8. 孩子的興趣培養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可以在這裡被培養
教育趨勢
  1. 【教育趨勢】送給孩子的高效率讀書方法|好書推薦《考試腦科學》
  2. 【教育趨勢】從爸媽角度看《108課綱》
  3. 【教育趨勢】從零開始徹底搞懂素養(3大關鍵:知識+技能+態度)
  4. 【教育趨勢】108課綱在考試及學習上的差別:國小、國中及高中職
  5. 【教育趨勢】108課綱,我的孩子會不會更忙碌?甚至要額外補習
  6. 【教育趨勢】為什麼課綱過沒幾年就大改?多元入學對我們的孩子有利嗎?
  7. 【教育趨勢】108新課綱的「素養」,究竟要培養孩子什麼「核心能力」?
親子關係
  1. 「如果時間能重來,我要好好陪伴孩子長大」,疫情的限制或許是實現爸媽夢想的最佳時機
  2. 【親子關係】爸媽總是忍不住罵孩子?「4個管教方法」,親子關係大提升
  3. 【親子關係】爸爸給孩子的陪伴究竟有多重要?教你「和孩子相處的5個技巧」
  4. 【親子關係】爸媽知道怎麼辦: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掌握「5個溝通心法」
  5. 【親子關係】爸媽情緒失控傷了孩子好後悔?教您3個步驟「修復親子關係」,輕鬆做自己
  6. 【親子關係】孩子亂發脾氣、動手打人怎麼辦?3個爸媽需要知道的原則
  7. 【親子關係】誰說「忙碌爸爸就不能做個好爸爸」,盤點3個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力
  8. 【親子關係】孩子說:我就是要,爸媽只能一再妥協?教您4招正面管教,立即改善孩子行為
  9. 【親子關係】幸福是怎麼一回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關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如果你曾經有以下疑問,強烈建議你可以看一下本篇文章。 孩子願意學習、也花了時間補習,但總是學了就忘、記不住,尤其是在考試成績,是沒有不及格,但依爸媽來看就是還可以再更好。 孩子上課是不是聽不懂?所以學業成績一直起不來。 我家的孩子沒有比別人家的還差,但成績表現就是不如班上那
📷 在新課綱時代,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素養)一直是爸媽很關心的議題。 廣義來說,閱讀是「讀取訊息的能力」,閱讀最直接的應用是在生活層面,讀取生活週遭的訊息,去感知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例如 媒體的訊息(科技) 親朋好友的訊息(人) 環境的訊息(家庭、學校、工作) 整理過的訊息(使用說明
📷 《108課綱》至今已推行2年,相信爸媽或多或少都聽過、不陌生,108課綱全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只要滿足2個條件就適用: 92年9月1日以後出生 108年9月就讀高中一年級以下 為什麼我會想花時間了解108課綱?讓老師來教不好嗎? 如果我對新課綱掌握度夠高,可以配合學校老師或是
📷 關於「素養」一詞,之前文章有寫過,教育部對外的定義解釋是 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從以上的解釋,不難看出圍繞素養的3大關鍵字:知識、技能、態度。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用3句話來解釋素養的
📷 《108課綱》是台灣首次以連貫的方式發展12年國民教育,歷經10年的籌備時間,從學生需求的角度規劃:(1) 結合生活場景、(2) 整合生活應用、(3) 強調數位時代所需的閱讀理解、邏輯推理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對於歷經「大學聯考」的爸媽來說,《108課綱》無疑是一項全新的挑戰,無論孩子是小學、國
📷 對我們而言,「幸福」一詞是我們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詞、或是形容詞、甚至是動詞。 用一個詞或是一句話來定義什麼是「幸福」是很有挑戰的,不過我們可以從「微笑」這個詞找到幸福的一種感覺,因為幸福來自歡笑,幸福是一種毫不費力,卻又得來不易的感覺。 在《大腦幸福密碼》一書說到:「如果要過好精采的人生,就
📷 關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如果你曾經有以下疑問,強烈建議你可以看一下本篇文章。 孩子願意學習、也花了時間補習,但總是學了就忘、記不住,尤其是在考試成績,是沒有不及格,但依爸媽來看就是還可以再更好。 孩子上課是不是聽不懂?所以學業成績一直起不來。 我家的孩子沒有比別人家的還差,但成績表現就是不如班上那
📷 在新課綱時代,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素養)一直是爸媽很關心的議題。 廣義來說,閱讀是「讀取訊息的能力」,閱讀最直接的應用是在生活層面,讀取生活週遭的訊息,去感知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例如 媒體的訊息(科技) 親朋好友的訊息(人) 環境的訊息(家庭、學校、工作) 整理過的訊息(使用說明
📷 《108課綱》至今已推行2年,相信爸媽或多或少都聽過、不陌生,108課綱全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只要滿足2個條件就適用: 92年9月1日以後出生 108年9月就讀高中一年級以下 為什麼我會想花時間了解108課綱?讓老師來教不好嗎? 如果我對新課綱掌握度夠高,可以配合學校老師或是
📷 關於「素養」一詞,之前文章有寫過,教育部對外的定義解釋是 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從以上的解釋,不難看出圍繞素養的3大關鍵字:知識、技能、態度。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用3句話來解釋素養的
📷 《108課綱》是台灣首次以連貫的方式發展12年國民教育,歷經10年的籌備時間,從學生需求的角度規劃:(1) 結合生活場景、(2) 整合生活應用、(3) 強調數位時代所需的閱讀理解、邏輯推理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對於歷經「大學聯考」的爸媽來說,《108課綱》無疑是一項全新的挑戰,無論孩子是小學、國
📷 對我們而言,「幸福」一詞是我們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詞、或是形容詞、甚至是動詞。 用一個詞或是一句話來定義什麼是「幸福」是很有挑戰的,不過我們可以從「微笑」這個詞找到幸福的一種感覺,因為幸福來自歡笑,幸福是一種毫不費力,卻又得來不易的感覺。 在《大腦幸福密碼》一書說到:「如果要過好精采的人生,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本文提出了一些增強記憶力和高效學習的方法,包括通過主動學習方法強化記憶、運用遺忘曲線進行有效複習、快速閱讀技巧以及制定SMART學習計畫。這些方法可以顯著提升學習效果和記憶力,讓大家在學習路上更加順利達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Thumbnail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處於壓力之下,父母需瞭解如何適當溝通。楊陽老師的書籍提供了深刻的討論,父母應重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並避免以負面言語攻擊孩子。面對升學競爭壓力,父母應重視孩子的健康和心理狀態,而非只關注成績。這本書能幫助父母瞭解孩子的壓力來源以及應對方式。
Thumbnail
「閱讀」是長久的事,不是說會考結束之後,就不用再理會了,讓它自然而然流入生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因為閱讀而有思考及邏輯歸納等能力,成為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比較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本文提出了一些增強記憶力和高效學習的方法,包括通過主動學習方法強化記憶、運用遺忘曲線進行有效複習、快速閱讀技巧以及制定SMART學習計畫。這些方法可以顯著提升學習效果和記憶力,讓大家在學習路上更加順利達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Thumbnail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處於壓力之下,父母需瞭解如何適當溝通。楊陽老師的書籍提供了深刻的討論,父母應重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並避免以負面言語攻擊孩子。面對升學競爭壓力,父母應重視孩子的健康和心理狀態,而非只關注成績。這本書能幫助父母瞭解孩子的壓力來源以及應對方式。
Thumbnail
「閱讀」是長久的事,不是說會考結束之後,就不用再理會了,讓它自然而然流入生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因為閱讀而有思考及邏輯歸納等能力,成為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比較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