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趨勢】從爸媽角度看《108課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108課綱》至今已推行2年,相信爸媽或多或少都聽過、不陌生,108課綱全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只要滿足2個條件就適用:
  1. 92年9月1日以後出生
  2. 108年9月就讀高中一年級以下

為什麼我會想花時間了解108課綱?讓老師來教不好嗎?

  • 如果我對新課綱掌握度夠高,可以配合學校老師或是補習班老師,給到孩子最精準的建議,做到借力使力(而不是跟孩子說老師教錯了、老師教這個沒用)
  • 我們家的孩子是新課綱的第一屆,而且沒有前面案例可以參考
為了弄懂課綱,還買了付費課程,是由親子天下總編輯陳雅慧親自主講的《7堂課完全理解108課綱》,陳總編採用對話的方式來授課,讓我身歷其境,就好像一個教育學專家坐在我面前,逐字逐句講解108課綱。

讓我們快速複習一下,新課綱與舊課綱差在哪裡?

一、核心素養
新課綱與舊課綱最「有感」的差異在於「核心素養」,新課綱的發展主軸圍繞在核心素養,舊課綱以前強調的是:「知識 + 能力」,新課綱以舊課綱為基礎再加上態度:「知識 + 能力 + 態度」,根據教育部全球資訊網核心素養名詞解釋:
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換句話說,除了過去在課堂上強調的「知識」,新課綱還將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希望透過新版教育課程,培養學生面對這種知識爆發所需的「能力」和「態度」,比如跨學科(領域)學習,或者終身學習的精神。
延伸閱讀:
  1. 【教育趨勢】從零開始徹底搞懂素養(3大關鍵:知識+技能+態度)
  2. 【教育趨勢】108新課綱的「素養」,究竟要培養孩子什麼「核心能力」?

二、新增科技領域及新住民語文

  • 新課綱比舊課綱多新增一個科目(領域),從「自然領域」獨立出來「科技領域」
  •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加入資訊課(科技領域),如果以小學來看的話,從三年級到六年級總共8個學期的資訊課
  • 新課綱共八大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科技)
  • 國小增設新住民語文(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

三、降低高中職必修課的比例,跨科目/領域學習

  • 新課程大幅降低了高中必修課的比例,每所高中職將會轉變成特色高中,訂定不同的特色課程、大幅度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課數(佔總課數的1/3)
  • 特色高中分成:普通型高中、技術型高中、綜合型高中、單科型高中
  • 高中職的領域學習課程包括: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實習科目
  • 高中職的校訂課程包括:校訂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團體活動時間、彈性學習時間

四、學習歷程檔案

  • 為了改善學生過分關注「成績」的制度,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就業發展方向」選課,將為高中生建立「學習歷程檔案」,這份備審資料將作為大學教授評估是否錄取該名學生的重要參考
  • 學習歷程檔案包括:修課紀錄、基本資料、自傳和學習計畫、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
除了新舊課綱的差異,以下更多完整的「延伸閱讀」是我親手整理的資料,有了這些資料讓我更有信心面對新課綱的挑戰,鼓勵爸媽可以繼續看下去
  1. 【教育趨勢】讓孩子每天輕鬆讀書,愛上學習:醫生總結出來的高效讀書法《于氏讀書法》
  2. 【教育趨勢】送給孩子的高效率讀書方法|好書推薦《考試腦科學》
  3. 【教育趨勢】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素養)
  4. 【教育趨勢】從零開始徹底搞懂素養(3大關鍵:知識+技能+態度)
  5. 【教育趨勢】108課綱在考試及學習上的差別:國小、國中及高中職
  6. 【教育趨勢】108課綱,我的孩子會不會更忙碌?甚至要額外補習
  7. 【教育趨勢】為什麼課綱過沒幾年就大改?多元入學對我們的孩子有利嗎?
  8. 【教育趨勢】108新課綱的「素養」,究竟要培養孩子什麼「核心能力」?
  9. 「如果時間能重來,我要好好陪伴孩子長大」,疫情的限制或許是實現爸媽夢想的最佳時機
本篇重點提示
✔ 什麼是核心素養?
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 新課綱目的?
培養孩子具備「符合21世紀社會與生活基本且重要的素養(知識、能力及態度)」,簡單的說就是「與外界接軌,解決問題的能力」。
✔ 為何一直修改課綱?
為了順應21世紀學科知識的瞬息萬變。
✔ 素養需不需要補習?
素養不需要補習,學生在準備學科考試時,除了必須融會貫通、活用知識,更要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
✔ 新課綱為學生規劃了什麼?
結合生活場景整合生活應用強調數位時代所需的閱讀理解、邏輯推理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延伸閱讀
兒童程式教育
  1. 為何程式設計納入108課綱 程式必修課?該如何應對?有這3個就夠了:給孩子更有力的未來
  2. 讓孩子免費自學程式的資源清單(2023年)
  3. 讓孩子一接觸程式就喜歡程式:Scratch
  4. 學齡前孩子學習程式的啟蒙:Scratch Jr
  5. 完整的線上學程式的資源:Code.org
  6. ChatGPT大解密:AI人工智慧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你需要的是這 3 個「應變方法」
  7. AI人工智慧 應用神助攻:幫助爸媽準備孩子睡前床邊故事的好幫手:Pagemaster的1項教育發明
  8. 孩子的興趣培養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可以在這裡被培養
教育趨勢
  1. 【教育趨勢】送給孩子的高效率讀書方法|好書推薦《考試腦科學》
  2. 【教育趨勢】從爸媽角度看《108課綱》
  3. 【教育趨勢】從零開始徹底搞懂素養(3大關鍵:知識+技能+態度)
  4. 【教育趨勢】108課綱在考試及學習上的差別:國小、國中及高中職
  5. 【教育趨勢】108課綱,我的孩子會不會更忙碌?甚至要額外補習
  6. 【教育趨勢】為什麼課綱過沒幾年就大改?多元入學對我們的孩子有利嗎?
  7. 【教育趨勢】108新課綱的「素養」,究竟要培養孩子什麼「核心能力」?
親子關係
  1. 「如果時間能重來,我要好好陪伴孩子長大」,疫情的限制或許是實現爸媽夢想的最佳時機
  2. 【親子關係】爸媽總是忍不住罵孩子?「4個管教方法」,親子關係大提升
  3. 【親子關係】爸爸給孩子的陪伴究竟有多重要?教你「和孩子相處的5個技巧」
  4. 【親子關係】爸媽知道怎麼辦: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掌握「5個溝通心法」
  5. 【親子關係】爸媽情緒失控傷了孩子好後悔?教您3個步驟「修復親子關係」,輕鬆做自己
  6. 【親子關係】孩子亂發脾氣、動手打人怎麼辦?3個爸媽需要知道的原則
  7. 【親子關係】誰說「忙碌爸爸就不能做個好爸爸」,盤點3個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力
  8. 【親子關係】孩子說:我就是要,爸媽只能一再妥協?教您4招正面管教,立即改善孩子行為
  9. 【親子關係】幸福是怎麼一回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關於「素養」一詞,之前文章有寫過,教育部對外的定義解釋是 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從以上的解釋,不難看出圍繞素養的3大關鍵字:知識、技能、態度。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用3句話來解釋素養的
📷 《108課綱》是台灣首次以連貫的方式發展12年國民教育,歷經10年的籌備時間,從學生需求的角度規劃:(1) 結合生活場景、(2) 整合生活應用、(3) 強調數位時代所需的閱讀理解、邏輯推理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對於歷經「大學聯考」的爸媽來說,《108課綱》無疑是一項全新的挑戰,無論孩子是小學、國
📷 對我們而言,「幸福」一詞是我們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詞、或是形容詞、甚至是動詞。 用一個詞或是一句話來定義什麼是「幸福」是很有挑戰的,不過我們可以從「微笑」這個詞找到幸福的一種感覺,因為幸福來自歡笑,幸福是一種毫不費力,卻又得來不易的感覺。 在《大腦幸福密碼》一書說到:「如果要過好精采的人生,就
📷 最近有位爸媽問我:「我發現孩子刻意疏遠我,離我越來越遠,我有點傷心,但我不知道怎麼辦?」 爸媽在孩子人生的旅途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對於爸媽扮演的角色,卡內基訓練董事長《黑幼龍》曾說: 孩子還小時,爸媽要擔任「玩伴」;青少年時,要擔任「朋友」;到孩子唸大學、研究所,甚至工作成家後,則要扮演另一種
📷 引用教育部對外的回答(課程綱要-108課綱重點) 不需要「素養補習」!因為素養是指對知識、能力與態度的綜合應用。學生在準備學科考試時,除了必須融會貫通、活用知識,更要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閱讀理解將會是 108 年課綱鑑別、評量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能力。 一般而言,只要有競爭在,忙碌就存在,但放遠
📷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在「想要」跟「需要」的感覺上時常是模糊不清,明明知道這個爸媽有說過不可以,但就是偏偏要,而且有時看到孩子的堅持,爸媽覺得偶爾讓一次就好,下不為例,並明確的告知孩子這是最後一次了,但下次再碰到,卻也忘了「上次的最後一次」,孩子不曉得從哪裡來的堅強信念,只要他們想要,就會努力
📷 關於「素養」一詞,之前文章有寫過,教育部對外的定義解釋是 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從以上的解釋,不難看出圍繞素養的3大關鍵字:知識、技能、態度。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用3句話來解釋素養的
📷 《108課綱》是台灣首次以連貫的方式發展12年國民教育,歷經10年的籌備時間,從學生需求的角度規劃:(1) 結合生活場景、(2) 整合生活應用、(3) 強調數位時代所需的閱讀理解、邏輯推理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對於歷經「大學聯考」的爸媽來說,《108課綱》無疑是一項全新的挑戰,無論孩子是小學、國
📷 對我們而言,「幸福」一詞是我們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詞、或是形容詞、甚至是動詞。 用一個詞或是一句話來定義什麼是「幸福」是很有挑戰的,不過我們可以從「微笑」這個詞找到幸福的一種感覺,因為幸福來自歡笑,幸福是一種毫不費力,卻又得來不易的感覺。 在《大腦幸福密碼》一書說到:「如果要過好精采的人生,就
📷 最近有位爸媽問我:「我發現孩子刻意疏遠我,離我越來越遠,我有點傷心,但我不知道怎麼辦?」 爸媽在孩子人生的旅途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對於爸媽扮演的角色,卡內基訓練董事長《黑幼龍》曾說: 孩子還小時,爸媽要擔任「玩伴」;青少年時,要擔任「朋友」;到孩子唸大學、研究所,甚至工作成家後,則要扮演另一種
📷 引用教育部對外的回答(課程綱要-108課綱重點) 不需要「素養補習」!因為素養是指對知識、能力與態度的綜合應用。學生在準備學科考試時,除了必須融會貫通、活用知識,更要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閱讀理解將會是 108 年課綱鑑別、評量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能力。 一般而言,只要有競爭在,忙碌就存在,但放遠
📷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在「想要」跟「需要」的感覺上時常是模糊不清,明明知道這個爸媽有說過不可以,但就是偏偏要,而且有時看到孩子的堅持,爸媽覺得偶爾讓一次就好,下不為例,並明確的告知孩子這是最後一次了,但下次再碰到,卻也忘了「上次的最後一次」,孩子不曉得從哪裡來的堅強信念,只要他們想要,就會努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108課綱)中很重要的一環是名為「探究與實作」的課程,也是素養導向脈絡下所設計的課程目標之一,除了作為自然及科學領域的必修學分,此類型課程以探究問題為根本,強調不同學科間的整合,導致跨科教材逐漸受到第一線老師們重視。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是一門「部定必修」課程,就是全國高中生不分學校、不分組別,皆須修習,且課程內容會列入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範圍。 相較於傳統課程,這是一門非常重大的課程改革內容。 我自己恭逢其盛。 還記得108課綱即將正式登場的那年暑假, 想到「探究與實作課」即將來臨, 那全新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108課綱的實施對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與爭議。 是108課綱方向錯誤?還是其實他已經失敗了? 當傳統教育遇上新課綱,這些新的轉變對教育體制、學生和家長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南一教育集團董事長蘇偉銓提出對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高度認同,並強調「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兼顧學生個別需求,創造終身學習,並提出數位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趨勢。文章深入探討「適性揚才」在未來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時代變遷所需的教育調整。
Thumbnail
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務員,當108課綱被推出時我看著電視上的教師和教授拿著教材發表長篇大論,我心裡毫無波瀾,當他人問起我對新制度的看法時,我當初的回答只有:「都差不多吧」,站在高中的終點準備啟程向大學教育進發往回一看時,只覺得當時略顯敷衍的答案一點錯都沒有,一成不變正是教育
Thumbnail
「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108課綱)中很重要的一環是名為「探究與實作」的課程,也是素養導向脈絡下所設計的課程目標之一,除了作為自然及科學領域的必修學分,此類型課程以探究問題為根本,強調不同學科間的整合,導致跨科教材逐漸受到第一線老師們重視。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是一門「部定必修」課程,就是全國高中生不分學校、不分組別,皆須修習,且課程內容會列入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範圍。 相較於傳統課程,這是一門非常重大的課程改革內容。 我自己恭逢其盛。 還記得108課綱即將正式登場的那年暑假, 想到「探究與實作課」即將來臨, 那全新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108課綱的實施對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與爭議。 是108課綱方向錯誤?還是其實他已經失敗了? 當傳統教育遇上新課綱,這些新的轉變對教育體制、學生和家長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南一教育集團董事長蘇偉銓提出對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高度認同,並強調「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兼顧學生個別需求,創造終身學習,並提出數位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趨勢。文章深入探討「適性揚才」在未來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時代變遷所需的教育調整。
Thumbnail
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務員,當108課綱被推出時我看著電視上的教師和教授拿著教材發表長篇大論,我心裡毫無波瀾,當他人問起我對新制度的看法時,我當初的回答只有:「都差不多吧」,站在高中的終點準備啟程向大學教育進發往回一看時,只覺得當時略顯敷衍的答案一點錯都沒有,一成不變正是教育
Thumbnail
「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