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西洋鍍金,東洋鍍銀」。
西方世界的強盛你一定不陌生,
但同樣身為東方國家的日本,是如何脫亞入歐,
成為與歐美齊名的亞洲強國?
若想了解箇中緣由,從東洋美學談起,
似乎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日本國內,近年來也經常聽到「日本美術風潮」(Japanese Art Boom)這種說法。2016年,位於上野公園內的東京都美術館舉辦了「誕生三百年紀念 若冲展」,短短一個月便吸引了440萬6000名的參觀人潮,幾乎可說是新的社會現象。各類特別企畫展的繁榮景象,便是人們對日本美術深感興趣且樂此不疲的最佳證明。
或許我們可以把日本國內的日本美術風潮,稱之為「江戶時代的美術風潮」,其獨特的個性和豐富的色彩,是容易被大眾理解且喜愛的重要原因。
●若要與世界競爭,在發揮個人的商業技能之前,你必須先懂得如何回答:「自己究竟是誰?」那些成就非凡的人士,之所以能成功地克服國際之間的波瀾,就是因為他們確立了「自己有何用處」、「自我存在的意義」。於此同時,自國的美術和文化素養,就紮根在個人的內心深處。
相較於此,即便你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如果內容空洞、缺乏內涵,對方也不會把你放在眼裡。假設你問法國人:「對於《蒙娜麗莎》(Mona Lisa)的魅力,你有什麼看法?」這個時候,身為商業菁英,絕對可以說出個人看法或答案;就算再怎麼不熟悉,這些成功人士也總是能以自己的方式提出一番見解。
那麼,如果把立場顛倒過來,又會是如何呢?當外國人問你:「對於葛飾北齋的版畫魅力,你有什麼看法?」你能夠馬上回答嗎?
北齋在國外的名氣,絕對超乎大家想像。若你只能支支吾吾地講出一些半吊子的答案,對方一定會立刻將你視為毫無涵養之人並予以輕視。如此一來,彼此就很難建構出對等關係,後續也很難有合作機會。
●許多人對日本藝術的認知,往往存在了偏見,過度強調了古代中國唐宋的影響,或者近代歐洲印象畫派的影響,這種概略化的簡單解讀,恰恰忽略了在歷史進程中無數的細節與機遇,對每一民族的文化發展而言,都是極其關鍵與重要的。
●《源氏物語繪卷》、《鳥獸人物戲畫》、《伴大納言繪詞》和《信貴山緣起繪卷》同為日本國寶級的四大繪卷,這些日本原創的日本畫風,早在平安時代就奠定了今天日本在動漫、遊戲、生活情趣方面創造的原動力,而引領了全球。鎌倉時代的《地獄草紙》一類對鬼神充滿想像力的繪畫盛行,一方面是當時對佛教衰微所引起的末法思想所影響,加上天災人禍更是驚覺人世的無常,而無常即日常的生死輪迴宗教觀,日後發展成民間對於鬼怪(妖怪)文化的著迷,是其他民族所少見的,形成了日本獨有的次文化氾濫的沃土。
●明治時期才誕生與西洋畫對比的「日本畫」的名稱與概念,橫山大觀捨棄傳統日本畫的描線,而表現色彩、光線和空間之間互動關係的「朦朧體」的全新「日本畫」路線,被譽為日本的國民畫家;至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天才女畫家上村松園,坎坷的一生,最終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獲頒文化勳章的女畫家。
●日本美術鑑賞術:一張圖兩步驟
步驟一/從作品表現鑑賞:看懂繪圖技巧、色彩與主題等。
步驟二/從歷史背景鑑賞:理解創作當時的社會與思想背景等。
●不同於西洋美術的三大特徵:
1.鮮少使用遠近法
2.多以大自然為主題
3.顏料和素材特殊
●東洋美學的三個關鍵字:空間連續性、微型、成對。
●三種鑑賞法:
1.鑑賞「留白之美」
2.鑑賞「線條表現」
3.鑑賞「主題的極端性」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喜好。不了解高評價作品的好壞,並不代表鑑賞者的眼光不夠好。例如,有人喜歡鎌倉時代看來簡樸莊嚴的「來迎圖」;也有美術專家誠實地說,自己就是不喜歡雪舟的作品。
對繪畫的喜好,每個人各不相同,不需要在意他人的評價-只要自己真心喜歡的作品就好。要怎麼鑑賞那件作品,完全是個人自由。
●在最初的存放空間內,親鑑真品的無上幸福:
欣賞日本美術時,最享受、最奢侈的鑑賞法,便是在原本裝飾著該作品的場所(即最初的存放空間)觀賞真跡。這種「原地展出」的情況並不常見,唯有京都的部分地方(大多是寺院)會在固定期間,將畫師創作的隔扇繪等障壁畫,以特別公開的方式展出。
例如,前往京都的養源院,就可在最原始的狀態下,欣賞俵屋宗達的杉戶繪 (繪於杉木窗板上的繪畫)《白象圖》,以及隔扇繪《松圖》、《楓圖》等。
此外,最初藏於京都大德寺聚光院的狩野永德作品《四季花鳥圖》,過去曾被送往巴黎羅浮宮,用以交換《蒙娜麗莎》來日本展出。這件作品有時也會從京都國立博物館被送回聚光院,以最初的原始姿態進行一般公開展示。
~秋元雄史(Yuji Akimoto)/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著名藝術策展人
~《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日本美術鑑賞術:一窺東洋美學堂奧的基礎入門》
~《一目置かれる知的教養 日本美術鑑賞》
#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日本美術鑑賞術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