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基因9風天小畜_極小之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能掌握「細小」的力量,容易沉溺於負面慣性或因此分神,但若「從小地方著手」一點一滴進化,就能專注在目標上展現出「恆毅力」,以「無敵」的力量實現人生的目標。
raw-image

小的力,大的力,各有其需要。例如:螺絲起子有大有小,型號不同,各有它的用處。大一點的力有其需要,但,如果遇到小物品,「小的力」可能更有效。

在小的地方,習慣性的往某個方向走,走來走去,總走不出好的結局,就變成陰影。

陰影是慣性,壓抑的能量是不情願,反動的能量是分神

在負面情緒中形成一種「慣性」,是「小畜」的陰影。在這種狀況中,人們很容易變得「沉溺於不必要且不相干的細節」,明明知道這種細節對自己並無益處,並且帶來不舒服的情緒感受,卻「不情願」走開。

「不情願」與自己的意志有關,因為,意志的力量不足以走出「卡關」,意志變得癱軟,被外在的權威、規矩、人際互動……壓抑著,於是,「不情願」的接受同樣負面的狀況,讓情緒掉入同樣負面的循環。

在生活中,常常會把時間、力氣、心情,放在不必要的擔憂。

如果詢問內心,一定會有某種直覺感受,告訴自己「擔憂是不必的」,然而,這種「擔憂」的慣性已經掌握了身體的反應,因此,當某種「擔憂」、「害怕」再次佔據注意力時,即使自己「不情願」,頭腦仍被動的掉入擔憂、煩惱、害怕的情緒中,直到這股能量用完為止。

有誰是「情願」讓自己不快樂的呢?我想,大部份留在不快樂情緒中的人,都是「不情願」的,然而,低頻中的意識是被壓抑的,沒有足夠的力量跳出不快樂的迴圈,因此,即使不情願,也只能繼續留在慣性的負面情緒中。

另一種是反動的能量。由於內在產生莫名其妙的情緒,也許是恐懼,也許是憤怒,也許是埋怨,也許帶著求不得的悲傷,於是,內在有一種難以解讀的「小小的力」四處翻滾,推動自己有所行動。這時,慣性「外放」的人,不會向內壓抑這股能量,而是向外轉動出去,分神去做一些不相干的事。

有人把「分神」用到藥物、酒精或是大吃大喝,有人用到電玩、遊戲或其他刺激性的活動,主要的目的是讓自己「分神」,免得因為掌握不住負面情緒而痛苦。這也是一種逃避的方式。

當人處在負面情緒中,對於生活變得冷淡,無論是「不情願」只好屈服於負面情緒的干擾中,或是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分神」,免得增加內心的痛苦,都只是對於「小」的動能無法掌握,因而習慣性的以無效的行為作反應。

停留在無效的反應行為中,可能是熟悉的舒適區,卻不能帶來進步。除非調節意識,透過沉思與轉化,把注意力從「細小的干擾」中轉到「細小的力量」上,才能停止無效反應,採取有效、有意識、積極的回應。並且再次找到自己的熱情。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496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基因天命沉思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查爾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7
「小畜」卦是極小之力。極小之力與極大之力的差別,就像「公克」與「公斤」的差別,都是力,但使用的場合不一樣。如果不設條件,人們可能把「大」當作好,但,「大的力」與「小的力」只是功用不同,不必特別分成好與壞。 舉例,如果要繡衣服、縫鈕扣,小針頭就比大刀子還有用。用這個例子來解讀,可以了解「小畜」是積蓄「小」的力量,也是運用「小」的力量,藉此完成所設定的目標。 使用「小」的力量時,特別需要專注,就以剛才的比喻來說,縫鈕扣很需要專注。只有專注,才能運用「極小之力」完成適當的目標。 這也是「薦骨」的能量。這個能量不在「頭腦中心」而是在薦骨中心,很有意思。那些能夠使用「小」的力量操作勞作,或是進行藝術創造的人,並不是透過「頭腦」去主導,而是使用接近於直覺的「薦骨」能量,從自己的「身體-潛意識」中發揮這個力量,才達成的。 這是修煉的秘訣。 擁有這個天賦,可以運用專注力,創造出精巧美好的作品,不論是圖像的,還是文字的,還是實體的,以及各種可能運用到「極小之力」的活。 #基因天命沉思 #沉思基因9 #用基因天命沉思修煉人類圖中的能量中心 #太陽流日_基因9_20241127至20241203
avatar-img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
138會員
379內容數
身心靈文字創作者丨方格子 創作內容有:#心靈小品 #能量調頻 #情緒調整 #靈魂基因 #靈性療癒 #正念冥想 #肯定句 #INFJ
2023/12/09
沉思,是一種將大腦與靈魂連結在一起的覺知方式。
Thumbnail
2023/12/09
沉思,是一種將大腦與靈魂連結在一起的覺知方式。
Thumbnail
2023/11/11
靈魂特質只有「好用或不好用」、「有效或無效」的區別,而沒有道德品行上的好壞之分。
Thumbnail
2023/11/11
靈魂特質只有「好用或不好用」、「有效或無效」的區別,而沒有道德品行上的好壞之分。
Thumbnail
2023/11/05
《基因天命沉思》是查爾斯的閱讀心得與沉思歷程的文字記錄,文字目標是幸福快樂、將負能量轉成正能量、維持內外在平衡、找到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2023/11/05
《基因天命沉思》是查爾斯的閱讀心得與沉思歷程的文字記錄,文字目標是幸福快樂、將負能量轉成正能量、維持內外在平衡、找到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原來神經大條是件好事呀! (找到為自己開脫的正當理由) 鈍感的相對詞,是敏感。 一個是「想太少」,另一個則是「想太多」。 想太少的那個,反倒因對他人的情緒及評價感知沒那麼高(敏感),所以比較能做自己;而想太多的那個,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Thumbnail
原來神經大條是件好事呀! (找到為自己開脫的正當理由) 鈍感的相對詞,是敏感。 一個是「想太少」,另一個則是「想太多」。 想太少的那個,反倒因對他人的情緒及評價感知沒那麼高(敏感),所以比較能做自己;而想太多的那個,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Thumbnail
#24節氣/魔莉圖文插畫/ 「放輕鬆」。 這個短短的句子, 如果大聲唸出來,就會有延長與擴張的效果。 而且,幾乎不會花上多少力氣, 它就能對你的神經系統產生神奇的作用。
Thumbnail
#24節氣/魔莉圖文插畫/ 「放輕鬆」。 這個短短的句子, 如果大聲唸出來,就會有延長與擴張的效果。 而且,幾乎不會花上多少力氣, 它就能對你的神經系統產生神奇的作用。
Thumbnail
攪動的力量很強大,過度發展會變成敵意,太過壓抑則顯懦弱。關鍵在於意識頻率與關注的焦點。若關注的是提倡、創始與更新,則屬於高頻能量,並能以首創之姿帶進意識覺醒。
Thumbnail
攪動的力量很強大,過度發展會變成敵意,太過壓抑則顯懦弱。關鍵在於意識頻率與關注的焦點。若關注的是提倡、創始與更新,則屬於高頻能量,並能以首創之姿帶進意識覺醒。
Thumbnail
害怕失敗或者沒事找碴、挑釁別人,都屬於掙扎奮鬥的低頻能量,一個真正戰士的天賦是堅毅,專注在自己的目標、執行有效益的行動,至終獲得勝利與榮耀。
Thumbnail
害怕失敗或者沒事找碴、挑釁別人,都屬於掙扎奮鬥的低頻能量,一個真正戰士的天賦是堅毅,專注在自己的目標、執行有效益的行動,至終獲得勝利與榮耀。
Thumbnail
不能掌握「細小」的力量,容易沉溺於負面慣性或因此分神,但若「從小地方著手」一點一滴進化,就能專注在目標上展現出「恆毅力」,以「無敵」的力量實現人生的目標。
Thumbnail
不能掌握「細小」的力量,容易沉溺於負面慣性或因此分神,但若「從小地方著手」一點一滴進化,就能專注在目標上展現出「恆毅力」,以「無敵」的力量實現人生的目標。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前面兩次,我分別從感受的角度還有小聲音的角度來分析信念的組成。 這次我們來談談如何找出信念,尤其是那些影響你很深的信念。 信念,絕對不是嘴巴喊喊的口號。 就像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所說的,對老佛爺的尊敬不是放在嘴巴裡,而是要放在心裡的。 信念,還真的是藏在心裡,而且是深藏在潛意識的一組程式
Thumbnail
前面兩次,我分別從感受的角度還有小聲音的角度來分析信念的組成。 這次我們來談談如何找出信念,尤其是那些影響你很深的信念。 信念,絕對不是嘴巴喊喊的口號。 就像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所說的,對老佛爺的尊敬不是放在嘴巴裡,而是要放在心裡的。 信念,還真的是藏在心裡,而且是深藏在潛意識的一組程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