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股的估值合理性--如何挑出真正具有潛力的成長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我喔
發現有人只按愛心不追蹤的我
在學術上及實務上,高pb的股票皆被證明其未來的績效普遍不佳。然而擁有高pb估值其實也往往代表市場對其未來的成長性備受期待。為了識別其高估值的合理性,Mohanram, P. S. (2005)於他的研究提出了GSCORE來辨別成長股的優劣,並且可運用此指標改善高pb值股票的績效。
本篇文章將拆解GSCORE,並將其改良成適合台股市場的指標。
高pb值之股票估值普遍被高估的理由在於分析師將其過去的高成長推論至未來,也就是說高估的原因在於成長股的成長表現無法達到分析師的預期,因此GSCORE的目的就是要找出較有可能持續達到成長預期的公司。
組成GSCORE的分項有8項,分別為:
  1. G1: ROA是否高於全體公司的中位數,其理由為分析師常會低估ROA對未來報酬的影響
  2. G2: 將傳統定義的ROA分子項換為營業現金流,計算成現金流ROA,並計算此指標是否高於全體公司的中位數,其論點為成長中的公司是否能實質賺進現今將會影響其未來是否能實現成長。
  3. G3:營業現金流是否高於其淨利,論點同上。
  4. G4:淨利的變動程度是否低於產業中位數,過去的研究指出淨利較為穩定的公司,未來報酬會較高,但分析師大多忽視這點
  5. G5:營收成長率的變動程度是否低於中位數,其論點為穩定的營收成長對於成長型公司的影響高於獲利成長
  6. G6:研發費用是否高於中位數,分析師常低估研發費用對未來股價的影響
  7. G7:資本支出是否高於產業中位數,其論點認為資本資出越高,對未來成長越有利,然而近年的研究以反駁此點,因此本篇將會將此點剔除。
  8. G8:廣告支出是否高於產業中位數,其論點惟分析師會低估廣告支出對其營收成長帶來的影響,由於台股市場主要為科技業,因此廣告支出對其影響不大,因此本篇將其剔除。
基於以上的G1-G6,我們將該股票符合上述的條件數目作為GSCORE,意思是說如果符合上述的1個條件則得1分,符合2個則得兩分,以此類推。
以下是基於GSCORE所做的回測,回測軟體為finlab:
pb值在前50%之公司,持有1年後再平衡
pb值在後50%之公司,持有1年後再平衡
由以上的回測結果可以看出高pb值的股票,未來的預期報酬確實較低,接著來看加入GSCORE的結果:
pb值在前50%之公司,並且GSCORE在前50%
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加入GSCORE確實可以提升成長股投資組合的績效,並且勝率也獲得大幅提升。
結論:
GSOCRE確實能夠提升成長股的表現,使其的表現能與價值股相差不遠,而這篇論文也間接影響了之後品質因子的出現。未來我會進一步介紹品質因子,並將其應用於各類投資。
資料來源:
Mohanram, P. S. (2005). Separating winners from losers among lowbook-to-market stocks 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0(2), 133-17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0會員
53內容數
因子投資在台灣是一直被低估的學問,藉由本專欄可以進一步利用因子投資的知識來改善自己的選股,或者打造自己的量化策略,建立屬於自己的投資系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CD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以高B/P為首的價值股為分析對象,探討價值投資者常說的價值陷阱的成因與可能的改善方式,本篇文章不僅可為量化投資者增進其現有的價值股策略,更能幫助價值投資人用簡單的量化方式避開價值陷阱的風險。
被隔日衝券商大量買進的股票通常隔日會承受大量的賣壓,導致價格被壓制,因此過去有人以放空隔日衝券商的標的獲利。 那這個方法現在是否仍可行? 理論上可行,但十分困難。 以過去的資料回測,放空隔日沖券商的日報酬約能達到0.5%
Lee, C. M., & Swaminathan, B. (2000).提出了價格動能理論,在其著作中,其建構了一個股價從低估至形成泡沫,最後泡沫破滅,並被低估的過程,精明的投資可以就由辨別動能的生命週期,找到股價被低估的機會。
超額報酬 = 風險 + 錯誤定價 如果想要獲得超越大盤的報酬,勢必需要理解超額報酬是如何得到的?未來是否會有失效的可能性?本篇文章將說明想要打造績效超越市場的策略或是選股標準,所注意的要點以及其背後的原理。
自Lev and Sougiannis (1996)的研究發現,研發費用佔營收占比較高的公司,在未來會享有較高的報酬率,會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眾說紛紜,目前學術界主要有以下幾類說法: 1. 錯誤定價: 由於投資人與分析師難以分析研發計畫對未來對現金流的效益,因此相較於傳產等未來現金流明確,但研發費用較
價量關係的新想法 價量關係一直是股民對股票走勢做預測的手段,但究竟市價影響量,抑或是量影響價,價量背離是否有用,價跌量縮是否為起漲點,市場上眾說紛紜。 在價量關係方面,在學術上的研究方面根據Chuang, C. C., Kuan, C. M., & Lin, H. Y. (2009)的研究,價格的暴
本篇文章以高B/P為首的價值股為分析對象,探討價值投資者常說的價值陷阱的成因與可能的改善方式,本篇文章不僅可為量化投資者增進其現有的價值股策略,更能幫助價值投資人用簡單的量化方式避開價值陷阱的風險。
被隔日衝券商大量買進的股票通常隔日會承受大量的賣壓,導致價格被壓制,因此過去有人以放空隔日衝券商的標的獲利。 那這個方法現在是否仍可行? 理論上可行,但十分困難。 以過去的資料回測,放空隔日沖券商的日報酬約能達到0.5%
Lee, C. M., & Swaminathan, B. (2000).提出了價格動能理論,在其著作中,其建構了一個股價從低估至形成泡沫,最後泡沫破滅,並被低估的過程,精明的投資可以就由辨別動能的生命週期,找到股價被低估的機會。
超額報酬 = 風險 + 錯誤定價 如果想要獲得超越大盤的報酬,勢必需要理解超額報酬是如何得到的?未來是否會有失效的可能性?本篇文章將說明想要打造績效超越市場的策略或是選股標準,所注意的要點以及其背後的原理。
自Lev and Sougiannis (1996)的研究發現,研發費用佔營收占比較高的公司,在未來會享有較高的報酬率,會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眾說紛紜,目前學術界主要有以下幾類說法: 1. 錯誤定價: 由於投資人與分析師難以分析研發計畫對未來對現金流的效益,因此相較於傳產等未來現金流明確,但研發費用較
價量關係的新想法 價量關係一直是股民對股票走勢做預測的手段,但究竟市價影響量,抑或是量影響價,價量背離是否有用,價跌量縮是否為起漲點,市場上眾說紛紜。 在價量關係方面,在學術上的研究方面根據Chuang, C. C., Kuan, C. M., & Lin, H. Y. (2009)的研究,價格的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股市投資人常使用多種指標進行個股分析,本益比(PE)是其中一個常用的估值指標,但它僅考慮了公司的獲利,並未考量未來的成長性。因此,引入本益成長比(PEG)來客觀判斷股價和未來成長性的關係。本文章探討了本益比和本益成長比的關係,並提供了使用本益成長比評估股價的實際案例和注意事項。
Thumbnail
《勝出》這本書基本形塑我2020年後看股票估值的角度,書中*PE/PB矩陣的估值/營運位階評判方式,成為往後我看股票一定會看的數據指標。隨著看的公司愈來愈多,我也漸漸理出自己對一家公司股價位階的看法。在懂位階後,我的目標是成功賺到一整段象限移轉的波段、甚至長線獲利,跳脫估值rerate的遊戲。
Thumbnail
藉由對基本面的實質評價,對實質價值有強烈的覺察。 找出所屬的產業類別 產業類別對於股價估值會有很大的影響,穩定的傳統產業未來成長性低,估值(本益比)通常偏低,具有成長爆發力的新興產業(AI),本益比通常較高,甚至於高到不合乎常理的本夢比(本益比>100倍) 找出想要投資的產業類別,或者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選股的方式,重點是三率三升的概念。這個方法從損益表中分析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並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選股指標。文章還提到了如何快速查詢持股的獲利表現和如何辨別業外獲利的來源。
Thumbnail
本篇的主題有2點: 1. 是探討好公司的股價理應如同通貨膨脹般的持續上漲。 2. 通脹上漲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遠遜於經濟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選擇適合的股票投資方式,強調了尋找成長性公司的重要性,提倡找到績效良好的專家諮詢。同時也提到了尋找大型成長型公司和小型成長公司的投資價值。最後,強調了未來收益的重要性。
  價值分析 公司的價值取決於盈餘--未來盈餘的折現。未來無人可知,但以歷年來的績效加上行業景氣的預測來得出一個預估未來盈餘的預估值,而推估出公司合理的價值,。 所以找出: 一、 股價便宜(至少合理價)、報酬率要夠。 二、 經營有方、管理者值得信賴、誠信、有能力的人經營的好公司。 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股市投資人常使用多種指標進行個股分析,本益比(PE)是其中一個常用的估值指標,但它僅考慮了公司的獲利,並未考量未來的成長性。因此,引入本益成長比(PEG)來客觀判斷股價和未來成長性的關係。本文章探討了本益比和本益成長比的關係,並提供了使用本益成長比評估股價的實際案例和注意事項。
Thumbnail
《勝出》這本書基本形塑我2020年後看股票估值的角度,書中*PE/PB矩陣的估值/營運位階評判方式,成為往後我看股票一定會看的數據指標。隨著看的公司愈來愈多,我也漸漸理出自己對一家公司股價位階的看法。在懂位階後,我的目標是成功賺到一整段象限移轉的波段、甚至長線獲利,跳脫估值rerate的遊戲。
Thumbnail
藉由對基本面的實質評價,對實質價值有強烈的覺察。 找出所屬的產業類別 產業類別對於股價估值會有很大的影響,穩定的傳統產業未來成長性低,估值(本益比)通常偏低,具有成長爆發力的新興產業(AI),本益比通常較高,甚至於高到不合乎常理的本夢比(本益比>100倍) 找出想要投資的產業類別,或者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選股的方式,重點是三率三升的概念。這個方法從損益表中分析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並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選股指標。文章還提到了如何快速查詢持股的獲利表現和如何辨別業外獲利的來源。
Thumbnail
本篇的主題有2點: 1. 是探討好公司的股價理應如同通貨膨脹般的持續上漲。 2. 通脹上漲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遠遜於經濟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選擇適合的股票投資方式,強調了尋找成長性公司的重要性,提倡找到績效良好的專家諮詢。同時也提到了尋找大型成長型公司和小型成長公司的投資價值。最後,強調了未來收益的重要性。
  價值分析 公司的價值取決於盈餘--未來盈餘的折現。未來無人可知,但以歷年來的績效加上行業景氣的預測來得出一個預估未來盈餘的預估值,而推估出公司合理的價值,。 所以找出: 一、 股價便宜(至少合理價)、報酬率要夠。 二、 經營有方、管理者值得信賴、誠信、有能力的人經營的好公司。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