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絕對是過程,不是結果

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把這問題拆解開看,我們先來討論為什麼人生不能看結果。
事實上我們做很多事情都是為了結果,而忽略過程的。打個比方,很多人做自己相對沒那麼喜歡的工作,為了賺到錢,或是有人練習比賽,為了得名,這都是為了結果為主的思考導向。
不過我們要這好的結果都是有目的的,像是賺到錢,之後就可以花,所以這階段的結果(工作賺到錢)事實上是另一個事情的過程(買到想要的東西之後的享受)。
所以在討論這件事時清楚每件事情的因果關係,畢竟世事環環相扣。不能將不同的事情混在一起說。
回歸主題,討論死亡。死亡有趣在任一人的時間線上,一個人死定是終結,至少在感知上終結,那怕你的死前做了甚麼事可以影響到死亡之後,例如像捨己救人,或是要革命成功之類的,那都是死後已經不知道了。
如果死後有知,那我們也完全無法與現在的世界有任何交互作用,因此在這世界是無法有後續影響的,可推論出,死後未知或是有知在這世上有差異。
一如我很喜歡一個跟霍金的討論,有次有人問霍金,相對論告訴我們時間跟空間有交互作用,所以大家推出大霹靂理論,就是在時間等於零時有一個質量無限大尺度無限小的東西,會瞬間擴大進而變成現在的宇宙。那...大霹靂之前的時間怎麼算? 他的答案很有趣:
在沒有空間前,時間也不存在,所以不用討論
大概這個意思死後未知或有知都不是很重要
因此,我們要將所有討論終結在死亡時,而人活著終究結果都是死,只是早死晚死。所以可以說,一固定結果的事物,我們只能看過程而非結論,畢竟結論都一樣阿。
再補充說一下,即使死法不同會對他人造成不一樣的影響,一樣因為自己無法觀測所以是沒差的。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認真雜學與思想,最近認真研究總經的創業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之前好幾次有朋友問987,到底從哪裡學來這麼多雜七雜八的知識。我想想其實也沒多看甚麼書,大概就是每天看三小時的youtube、google news這樣。 很多老人會嫌棄現在年輕人不看書,每天都在浪費時間,可要知道,在古羅馬的時候,那時如果你看書,才會被貼上不努力、不上進的標籤! 他們認為,你看書就
在這沒事的週六滑動著google news。 我其實蠻喜歡google news的,每天我基本上都不時查看上面有怎樣的文章。說真的google的演算法真的是蠻能讓我看到自己想要的資訊、新聞、還有觀點。 今天有點不一樣,突然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為何Tinder能成為交友軟體的代名詞?從商業設計談「往右
之前好幾次有朋友問987,到底從哪裡學來這麼多雜七雜八的知識。我想想其實也沒多看甚麼書,大概就是每天看三小時的youtube、google news這樣。 很多老人會嫌棄現在年輕人不看書,每天都在浪費時間,可要知道,在古羅馬的時候,那時如果你看書,才會被貼上不努力、不上進的標籤! 他們認為,你看書就
在這沒事的週六滑動著google news。 我其實蠻喜歡google news的,每天我基本上都不時查看上面有怎樣的文章。說真的google的演算法真的是蠻能讓我看到自己想要的資訊、新聞、還有觀點。 今天有點不一樣,突然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為何Tinder能成為交友軟體的代名詞?從商業設計談「往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許多人面對中年轉型議題時,大多停在「我現在挺好的啊!」「我有需要嗎?」「我能不能安全下莊一路幹到退休?」,或「我現在哪有心情想這個」的狀態。以五十世代來說,要再活三、四十年問題不大。若健康許可,至少還有二十年是「可以工作」的狀態。發展第二曲線,絕對不是「想太多」,反而是「越早開始想越好」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忙碌的生活使人迷惘,但堅持到底絕對不是最佳策略。從騰訊前副總裁吳軍的理念出發,本文探討該尋求什麼樣的策略來追求目標。文章中提到了管理學、文學的角度,透過李白和蘇軾的故事,說明追求目標並無需愚蠢地堅持。透過探索和瞭解自己,培養員工成長,及找出關鍵要務等方式,提供了更高維度的思考。
Thumbnail
文中提到 中年轉職的問題 跟我目前處境很像 只是差別在於 主動離職 被動離職 不管是怎麼情況 都還是要面對新的工作場域及挑戰 作者憲哥提出四點建議 1.資源整合 2.結合趨勢 3.機會成本 4.不斷學習 真的非常貼切 期許自己 1.積跬步,朝目標前進 2.低姿態,向多方學習 3.常梳理,建個人模板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求助塔羅牌的那時,領悟了為什麼人會在面臨重大抉擇時求神問卜,那種感覺醍醐灌頂,靈光來得很快,讓我對「占卜」有了很不一樣的想法與觀察角度。
Thumbnail
在人生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重要的決策。無論是職業選擇、教育抉擇,還是人際關係,我們的選擇都會對我們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當面臨眾多選擇時,我們該如何做出明智的決策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人生決策的重要因素,透過全面考慮這些因素,我們可以更好地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並追求長期目標的實現。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許多人面對中年轉型議題時,大多停在「我現在挺好的啊!」「我有需要嗎?」「我能不能安全下莊一路幹到退休?」,或「我現在哪有心情想這個」的狀態。以五十世代來說,要再活三、四十年問題不大。若健康許可,至少還有二十年是「可以工作」的狀態。發展第二曲線,絕對不是「想太多」,反而是「越早開始想越好」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忙碌的生活使人迷惘,但堅持到底絕對不是最佳策略。從騰訊前副總裁吳軍的理念出發,本文探討該尋求什麼樣的策略來追求目標。文章中提到了管理學、文學的角度,透過李白和蘇軾的故事,說明追求目標並無需愚蠢地堅持。透過探索和瞭解自己,培養員工成長,及找出關鍵要務等方式,提供了更高維度的思考。
Thumbnail
文中提到 中年轉職的問題 跟我目前處境很像 只是差別在於 主動離職 被動離職 不管是怎麼情況 都還是要面對新的工作場域及挑戰 作者憲哥提出四點建議 1.資源整合 2.結合趨勢 3.機會成本 4.不斷學習 真的非常貼切 期許自己 1.積跬步,朝目標前進 2.低姿態,向多方學習 3.常梳理,建個人模板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求助塔羅牌的那時,領悟了為什麼人會在面臨重大抉擇時求神問卜,那種感覺醍醐灌頂,靈光來得很快,讓我對「占卜」有了很不一樣的想法與觀察角度。
Thumbnail
在人生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重要的決策。無論是職業選擇、教育抉擇,還是人際關係,我們的選擇都會對我們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當面臨眾多選擇時,我們該如何做出明智的決策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人生決策的重要因素,透過全面考慮這些因素,我們可以更好地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並追求長期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