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語言上的認知:
如果A事件的目的是B事件,那我會說A的意義是B,例如我現在打字的目的是寫一篇文章,那我會說寫文章就是我現在打字的意義。
(意義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意思,例如『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這個用法,就比較偏向一種價值和情緒判斷)
人出生→活著→活著做A→活著做B→活著做C→活著→死亡
宏觀來看出生的意義是活著,活著的意義是繼續活著(做某事),在最後一刻活著的意義是死亡。(如果你在死前吶喊著我不想死,那死亡就不是你最後一刻活著的意義,而是一個失敗的結果)
但這種綜觀一生的宿命論回答,並不能解決我真正的問題,當我問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時,我真正想問的其實是:
『既然活到最後都要走向死亡,那我為什麼要選擇繼續活著而不是自殺?』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先試著根據個人價值判斷列出其優缺點
①活著
優點:可以感受到活著的快樂
缺點:可能活的很痛苦
②自殺
優點:不會再感受到活著的痛苦
缺點:現階段無法自由安樂死的狀況下,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執行
根據死法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短暫痛苦,且死了沒辦法選擇再復活
評估優劣後,對我而言最明智的判斷應該是:
『我要在快樂的時候繼續活著,當我感到痛苦並預期往後人生大概率不會再快樂時選擇自殺』
(至於要怎麼活的快樂、有意義感/滿足感等正向情緒這種問題可以往正向心理學中尋求解答,這裡不做展開。)
但這時候又有兩個問題出現了:
一、為什麼正向情緒對我這麼重要?
這題可以繞到演化,最後是自由意識、決定論的問題,不是本文重點,不展開。
二、難道沒正向情緒我就沒活著的意義了嗎?
生命除了自我感覺良好外還有什麼的目標能追求呢?
在我看來,『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更底層的發問其實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我最近才領悟的觀點,也是到現在才寫這篇文的原因。
先解釋活著和人生的意義兩者之差別,
『活著的意義』視角是站在『人出生→活著→死亡』中『活著』的部分往兩端看
『人生的意義』則是採更宏觀的視角,
站在『出生前的時空→人出生→活著→死亡→死後的時空』中
『人出生→活著→死亡』(即人生)的部分往兩端看,
『我的人生對死前和死後的時空有什麼意義?』
『如果這世界沒有我也沒差,那我的人生是不是就沒意義了?』
都是同一類問題
以下我列出兩大類常見對人生意義的回答,這些回答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合自己與否
一、死後的時空不可知或不重要:專注於當下時空、自己定義、不需要、不知道、沒意義等回答屬之
這類是我一直以來抱持的看法,但對我這種習慣對未來過度思考的人來說,容易產生存在危機進而憂鬱
二、死後的時空可知且重要:宗教、部分自然主義等信仰屬之
1.宗教
宗教會建立完整的世界觀,描繪一個有希望的死後世界,例如天堂、涅槃、轉生、永恆意識等。
以基督教的世界觀為例:
神創造世界和亞當夏娃,其後裔繁衍→
出生、活著、死亡 (人生)→
審判日到來,上帝更新世界成樂園,與肉體復活的教徒同住
所以人生的意義就是回到上帝身邊,回答了這個大哉問。
不過這裡又產生一個新問題:
『那我去自殺不就能趕快到死後世界,藉此達成人生意義嗎?』
宗教當然有解法,為了讓人有活下去的意願,教義會說:
『活著是要修行、贖罪、做善事,這樣才能上天堂、成佛、脫離輪迴』
『不能自殺,不然會下地獄、墮入畜生道、永世不得超生』
藉此鼓勵信徒繼續活著並恪守教義,然後無恐懼的面對死亡,抵達彼岸。
綜上所述,一個能帶給信徒人生意義的宗教,應具備以下兩點:
①描繪出令人嚮往的死後世界
②給出繼續活著或禁止自殺的理由,以避免信徒用自殺走捷徑
我真心認為宗教是個很棒的人生意義解答。但對我來說,因為從小受科學/唯物教育荼毒(?),也不幸沒親眼見識過神蹟,所以我難以躍身於宗教信仰中。
2.自然主義
我節錄並簡化Martin Seligman著作《真實的快樂》中的敘述:
Robert Wright提出生物系統是一個被達爾文的天擇系統迫向複雜的雙贏情境,一個能把粒線體納入細胞共生的細胞,就贏過了不能這麼做的細胞,假如給予足夠的時間,天擇區變辨性的生殖成功策略一定會發展出複雜的智慧。人類的歷史也是以雙贏為核心的改變,人類正在進步中,一個文化越是正數的遊戲結果,越能存活下去並發揚光大,雖然歷史上也有恐怖事件發生,但整體而言是向前移動、由野蠻到文明的,網際網路、全球化和沒有核子戰爭並不是偶然,而是人類選擇雙贏情境的結果。
Martin Seligman受到他啟發,給出了屬於自己對人生意義的回答:
我希望為那些不信教、有懷疑個性、只相信證據的團體,找到一個有意義過一生的方法。生命是個沒有設計者的設計,透過『天擇和文化選擇』這隻看不見的手使生命偏向複雜且雙贏的操作。而這個不斷增加的複雜,就是不斷增加的知識、力量、善良,最後一定是止於全知、全能和至善:一個不是超自然的神,而是一個需要透過自然的雙贏法則,才能得到的神。或許,神就是我們的終點
當然,這不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完成,甚至無法在人類這個物種有生之年內達到。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成為這個歷程中的一分子,藉由在生活中將長處用於增加知識、力量和善良,來使它更為前進。你也可以選擇和這個目標無關、甚至妨礙他的生活,但選擇參與這個歷程能使我們的生活與一個非常大的東西連結上,使你每一天都過的有意義。假如神是生命的終點,那麼這種生活是神聖的
整理一下Martin Seligman的世界觀及人生觀:
大爆炸直至人類繁衍的科學觀→
出生、活著、死亡→
雖然個人的肉體和意識不在,但世界最終會發展出全知全能至善的神
Q1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A:雖然個人的肉體和意識不在,但世界最終會發展出全知全能至善的神。
Q2 這個人生意義能防止個人透過自殺來快速達成嗎?
A:自殺並不能加速神的產生,所以不能透過自殺來快速達成。這個意義無法阻止人自殺,因為不管個人自殺與否世界最終都會發展出神,但他鼓勵人繼續活著並發揮長處於知識、力量和善良來加速神的形成,能一定程度增加活著的誘因。
Martin Seligman的看法啟發了我。不過身為一個悲觀的科學信仰者,對人類最終能否超越物理法則達到全能感到懷疑,所以最後來講講我的版本吧。
我作了以下四個前提:
①宇宙是個孤立系統,且符合質能守恆定律
②只有特定形式的能量(下稱意識燃料) 能用於產生及維持意識
③不論是有機體或無機體產生的意識,其產生及維持皆需消耗意識燃料
④宇宙的總能量無法完全轉換為意識燃料,其轉換的過程中必有無法再用於產生及維持意識的能量逸散
結論:若上述前提皆為真,則宇宙中的意識燃料終將用盡,而不復存在有意識的個體
我的世界觀及人生觀如下:
大爆炸直至人類繁衍的科學觀→
出生、活著、死亡→
個人的肉體和意識不在,且世界最終將不再有意識存在
Q1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A:個人的肉體和意識不在,且世界最終將不再有意識存在。
Q2 這個人生意義能防止個人透過自殺來快速達成嗎?
A:自殺並不能加速意識燃料的消耗,所以不能透過自殺來快速達成。這個意義無法阻止人自殺,因為不管個人自殺與否宇宙終將不再有意識體,但他鼓勵人繼續活著,從生物體的外在行為乃至細胞的新陳代謝,都在不斷消耗宇宙有限的意識燃料、加速意識的終結,這能一定程度增加活著的誘因。
Q3 世界不再有意識存在,對我來說是個值得嚮往的彼岸嗎?
A:是的。身為一個目標導向的有意識生物,意識為我的生命帶來莫大痛苦,永遠渴望著彼岸,又害怕彼岸是否還有彼岸存在,我渴望一個真正的終結。如果這世界能不再有像我這樣的意識,那我願意為此繼續努力,代替還未誕生的痛苦意識努力活著。就算什麼事都不做、不發揮任何美德、只是一塊會呼吸的肉,只要我還活著,就能為意識的終結提供貢獻。
後話:
雖然我不是一個虔誠的信徒,在感到充實、快樂時偏向不可知論者;在感到虛無時變成意識終結信仰者,但不論哪個是對的,只要能讓我找到一點點活下去的理由就夠了。我有時甚至會想,或許我不是得知道人生的意義才願意活下去,而只是更單純的,我想活下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