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打破框架的女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男人和女人都是人,都是各自成長過程與經驗的產物,都是僵化的教育體制下的受害者,也都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簡單來說,把女人貶低成『少了點什麼的男人』,或是把男人抬舉成『多了點什麼的女人』,都是沒有生物基礎的論述,這些觀念都是文化上的結果。
《化學課》
raw-image

本來只是想分享《化學課》與《打造動畫王國的女王們》兩本互相參照,結果就不小心延伸出記憶中那些不符合當代框架的女性書單。其實我覺得很多小說都包裹在女性議題之下,讓人感覺似乎一再重複,但今天我跟你雖然同性別,人生際遇卻一定不同,在過去、近代與可能的未來,都因為時代差異與家庭背景而有獨一無二的故事,如果我們硬去以這就只是女性小說來概括全部就未免可惜。(其實我就是因為這樣差點錯過《化學課》)

今天要分享是不同時代那些打破框架的女性,但說到框架,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若多數人所認為的「男女應該要怎樣的正常」不要強勢到壓住那些不一樣的人,所謂的「打破框架」,也不過那些人正在做自己罷了。透過這些小說,反而更讓尊重的觀念深植我們心中,很多事情不要那麼習以為常,也希望性別不該規定我們「應該」怎樣,而是「這樣」就是性別的其中一種樣子。

raw-image
raw-image

尊重彼此的選擇

其實每本小說看到後面,都會覺得很多關係是建構在「尊重」上面,然而我們也會發現尊重這件事情是多少人理所當然的無法做到。不管是說出「很多女性既想生小孩,也想要有自己的一片天。這有哪裡不對嗎?完全沒有,因為男人的人生不就是這樣嗎。」的伊莉莎白,也覺得今天即便是心甘情願選擇做家庭主婦,也不需要其他人來提醒要不要好好找個工作,沒有哪個女人就「只是」一個主婦。

我們為什麼要以自身的價值觀去假意理解,實則上卻要給出自以為的建議干涉別人的選擇?

raw-image
raw-image

論稀有程度的話語權

這些小說或報導也讓我發現在專門的產業上,如伊莉莎白所待的科學界或是迪士尼所創的動畫界(當然應該不止這兩者),稀有的女性與稀有的男性所受到的待遇實在差很多,女性的特立獨行會被解釋為難搞、想法言論輕易的被否定,但若角色互換由男性講一模一樣的話,卻為多半世人所信。於現代或許已經改善許多,但還是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觀念讓人不自覺地說出口。

「文化並未塑造人類,而是人類塑造文化。」以阿迪契這句呼應開頭《化學課》的伊莉莎白所言,如果我們將每個人都視為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文化塑造出的性別意識,那麼或許我們能更加理解互相尊重是怎麼一回事。

🅜🅞🅡🅔 🅕🅔🅜🅘🅝🅘🅢🅣🅢

[打破框架的女性書單如下]

◇過去-看見過去那根深蒂固的社會框架是如何透過不經意的小事累積而來。
化學課
打造動畫王國的女王們

◇近代-對,我就是不一樣,那又怎樣?
美國佬
她厭男她是我女友

◇未來-整本都顛覆了傳統對「未來末日救世主」的設定,並不是單一英雄論,也非讓女性拿起傳統武器,卻依然能透過女性獨有的方式拯救地球。
地球盡頭的溫室


還有哪幾本小說的女性打破當代社會應該要怎樣的框架,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畫說有一天|閱讀.文學.你我的故事
113會員
117內容數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2025/02/28
提到社會底層人物,或許第一印象是悲慘和壓抑?其實不然。史坦貝克所描寫的小人物,就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有日常的期待、未竟的目標、野心勃勃的計畫,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但能滿足自我的快樂。這些人生百態,經由史坦貝克敏銳的觀察與靈動的筆觸,用同理心、偶爾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讓這些角色鮮活立體,直抵人心。
Thumbnail
2025/02/28
提到社會底層人物,或許第一印象是悲慘和壓抑?其實不然。史坦貝克所描寫的小人物,就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有日常的期待、未竟的目標、野心勃勃的計畫,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但能滿足自我的快樂。這些人生百態,經由史坦貝克敏銳的觀察與靈動的筆觸,用同理心、偶爾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讓這些角色鮮活立體,直抵人心。
Thumbnail
2025/02/16
閱讀這本與品嚐美食的過程令我快樂,但同時又能在其中看見過去殖民地歷史,當中臺灣人一直存在卻又必須壓抑的自我認同,是在看起來愉悅的劇情中,不可忽視也糾結複雜的情感。
Thumbnail
2025/02/16
閱讀這本與品嚐美食的過程令我快樂,但同時又能在其中看見過去殖民地歷史,當中臺灣人一直存在卻又必須壓抑的自我認同,是在看起來愉悅的劇情中,不可忽視也糾結複雜的情感。
Thumbnail
2025/02/08
悲傷不是一個該「解決」問題,也不會因為失去了誰而可以被比較。大家常說時間久了要記得放下,但經歷過的人明白,放下並不是淡忘,而是心裡仍有一塊他的位置,換個方式活著,在你想到的時候,仍能伴你一起往前。
Thumbnail
2025/02/08
悲傷不是一個該「解決」問題,也不會因為失去了誰而可以被比較。大家常說時間久了要記得放下,但經歷過的人明白,放下並不是淡忘,而是心裡仍有一塊他的位置,換個方式活著,在你想到的時候,仍能伴你一起往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看到影劇版封面的小說才想起我去年就買了這本書但一直也沒打開,就趁著想到就趕快打開來看,沒想到又是一本打開就停不下來的小說。 首先我覺得真的要好好稱讚翻譯!翻得太台了,諧音梗那種要翻譯的很到位又好笑真的很難,可是化學課有做到!我好愛馬的(不是髒話) 其實每次看女性主義的小說,都會想到為什麼總是
Thumbnail
最近看到影劇版封面的小說才想起我去年就買了這本書但一直也沒打開,就趁著想到就趕快打開來看,沒想到又是一本打開就停不下來的小說。 首先我覺得真的要好好稱讚翻譯!翻得太台了,諧音梗那種要翻譯的很到位又好笑真的很難,可是化學課有做到!我好愛馬的(不是髒話) 其實每次看女性主義的小說,都會想到為什麼總是
Thumbnail
《化學課》是一部刻劃六零年代美國女性奮力求生的小說,主角伊麗莎白·佐特是一位聰明、努力又敢言的女性,立志成為化學家但在充滿性別歧視的社會中遭遇種種困難。透過烹飪節目,她指陳社會對女性的錯誤認知及歧視,鼓舞了成千上萬的美國女性勇敢追尋夢想,活出真我。
Thumbnail
《化學課》是一部刻劃六零年代美國女性奮力求生的小說,主角伊麗莎白·佐特是一位聰明、努力又敢言的女性,立志成為化學家但在充滿性別歧視的社會中遭遇種種困難。透過烹飪節目,她指陳社會對女性的錯誤認知及歧視,鼓舞了成千上萬的美國女性勇敢追尋夢想,活出真我。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化學課 作者: 邦妮.嘉姆斯 譯者: 白水木 出版日期: 2022/09/05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故事發生於女孩還必須穿著束腰洋裝去上園藝課、汽車安全帶未普及的年代 主角—伊莉莎白.佐特 美若天仙、聰慧過人、女性主義堅強 即便生活困苦 充滿刁難挑戰 她絲毫不畏懼 更勇敢挺身抵禦男性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化學課 作者: 邦妮.嘉姆斯 譯者: 白水木 出版日期: 2022/09/05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故事發生於女孩還必須穿著束腰洋裝去上園藝課、汽車安全帶未普及的年代 主角—伊莉莎白.佐特 美若天仙、聰慧過人、女性主義堅強 即便生活困苦 充滿刁難挑戰 她絲毫不畏懼 更勇敢挺身抵禦男性
Thumbnail
看書追求枕上馬上廁上(亂講,但搭火車真的很適合看書。去趟美不勝收的錐麓,來回板橋花蓮,小說就這麼讀完了。是老哏了點沒錯,在前半就大概猜到劇情,但親情、婚姻、種族、性別的問題硬派的塞進小說裡,甚至還有神棍的橋段,故事還能繼續峰迴路轉,那肯定是個值得女性一讀,也鼓勵其他性別一起讀的小說。 從一位單親媽媽
Thumbnail
看書追求枕上馬上廁上(亂講,但搭火車真的很適合看書。去趟美不勝收的錐麓,來回板橋花蓮,小說就這麼讀完了。是老哏了點沒錯,在前半就大概猜到劇情,但親情、婚姻、種族、性別的問題硬派的塞進小說裡,甚至還有神棍的橋段,故事還能繼續峰迴路轉,那肯定是個值得女性一讀,也鼓勵其他性別一起讀的小說。 從一位單親媽媽
Thumbnail
你喜歡化學嗎? 化學對我來說,從來就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畢竟沒有交集,又怎麼會有情感?若是有,應該也僅限於我考卷上的分數。
Thumbnail
你喜歡化學嗎? 化學對我來說,從來就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畢竟沒有交集,又怎麼會有情感?若是有,應該也僅限於我考卷上的分數。
Thumbnail
故事的背景是在1950年代,那時的美國女權意識還沒有覺醒,到處充斥著父權思想,男權至上的思想與操作。 故事一開始就說女主角伊利莎白是電視台當紅的烹任節目主持人。然後從伊利莎白的自白開始回溯,為什麼明明一個化學家,會去了做節目主持人呢?
Thumbnail
故事的背景是在1950年代,那時的美國女權意識還沒有覺醒,到處充斥著父權思想,男權至上的思想與操作。 故事一開始就說女主角伊利莎白是電視台當紅的烹任節目主持人。然後從伊利莎白的自白開始回溯,為什麼明明一個化學家,會去了做節目主持人呢?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是不同時代那些打破框架的女性,但說到框架,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若多數人所認為的「男女應該要怎樣的正常」不要強勢到壓住那些不一樣的人,所謂的「打破框架」,也不過那些人正在做自己罷了。透過這些小說,反而更讓尊重的觀念深植我們心中,很多事情不要那麼習以為常,也希望性別不該規定我們「應該」怎樣,而是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是不同時代那些打破框架的女性,但說到框架,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若多數人所認為的「男女應該要怎樣的正常」不要強勢到壓住那些不一樣的人,所謂的「打破框架」,也不過那些人正在做自己罷了。透過這些小說,反而更讓尊重的觀念深植我們心中,很多事情不要那麼習以為常,也希望性別不該規定我們「應該」怎樣,而是
Thumbnail
許多人說身為女性,總是在不同的角色中尋找自己,找不到就從這個角色跳到另一個角色,卻發現似乎很難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可以讓自己不要再迎合他人的期待,到底這種環境氛圍是如何造成的呢?有可能突破傳統的框架而真正活出自我嗎? 「吃飯要有坐相,不然以後嫁不出去。」 「女生多少要學會煮菜,不然以後沒有人要娶妳。」
Thumbnail
許多人說身為女性,總是在不同的角色中尋找自己,找不到就從這個角色跳到另一個角色,卻發現似乎很難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可以讓自己不要再迎合他人的期待,到底這種環境氛圍是如何造成的呢?有可能突破傳統的框架而真正活出自我嗎? 「吃飯要有坐相,不然以後嫁不出去。」 「女生多少要學會煮菜,不然以後沒有人要娶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