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把他培養成下一個職場工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很滿意你現在的工作嗎?
你覺得你只是個打工仔嗎?
你在混日子領薪水?
你覺得錢多事少離家近就爽了嗎?
如果這一切你都不怎麼滿意?
你怎麼不想去改變?
來不及了嗎?
那你有想過要怎麼避免你的小孩也遇到同樣的遭遇嗎?

你不覺得你用你過去經歷去引導他,其實正把你的小孩推向職場工蟻人生嗎?然後你還期待他不會跟你一樣埋怨這一切?

想解這個局嗎?有阿,你要努力多賺點錢作指樹化投資阿!你以為我在唬爛嗎?

工作最基本要滿足的慾望,不就是錢嗎?你不能老是想著錢就是要靠人力資本去換。

你覺得要讓你的小孩順利擠進名校,然後進一流企業當工蟻領高薪的機會高嗎?而且你總是花了大把的補習費又沒多少成效?

你上班也很累,你覺得錢花了,盡人事聽天命了?你還會跟小孩說:我都是為了你好。你不過只是把你解不掉的問題,又丟給你的孩子罷了。

換個腦袋吧!指數化投資沒聽過嗎?財務資本思維沒聽過嗎?工作不就是賺錢嗎?用錢賺錢不是一樣嗎?

都跟你說只要10年就能達到甜蜜點,再十年就能達成滿足點,如果你能及早進入你的[財務資本]時代,你不就是通關了嗎?

只要你這一代開始累積足夠的財務資本,你的下一代就有墊腳石,用你未來的20年改變自己,再多用10年就能幫助孩子的未來。

現在的你就是個開始,而不是你的小孩。

指數化投資可以扭轉這一局的,把那些花在沒意義的補習費,自我安慰劑花費都省下來吧,轉移到你自己或小孩未來的財務資本不是很好嗎?

培養興趣與專長是不需要特別突出的學歷證明的,我只要求小孩的成績必須勝過中位數一半以上,原因無它,我知道50%的學生是不讀書的,你不能只要求考平均值,那是不需要努力就能達成的,那太輕鬆了。

我會要求他去努力,還要勝過一半願意努力的人,培養他[努力是很重要的],這樣的付出剛好到20/80的甜蜜點,他未來會有不錯的選擇,但是不用拚死拚活去擠那道窄門,而這足夠他去選擇自己想要的天賦。

如果你能順利通過自己的財務資本甜蜜點,你一定有更時間去思考這一切的,你自然有時間去幫他,這一切都是從你自己開始才行。

這甚至是併行的,也就是你在累績財務資本同時,就用這樣的想法去教育孩子。

接下來的重點呢?持續引導她走出正確的方向,發展他想要的興趣與工作,你不用擔心他將來餓死,因為你就是他的堅強後盾,所以你一定要確保自能能達成財務資本的滿足點才行。

將來你要培養他財務資本管理方法,也就是指數化+資產配置的核心觀念,讓他有機會使用天賦去工作,這樣才能盡情於職場上。

幫助他提早建立財務資本的運作,就能讓他無所限制的發揮天賦,這樣他這一局才有機會過關。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603會員
287內容數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2025/01/06
投資網紅寫投資績效年報文章已經爛大街了,所以我決定不寫了。 只簡單紀錄2024年的幾個數據。 儲蓄部份: 儲蓄率:43% 。 淨儲蓄率:32% 。(不含被動收入) 投資部份: 總資產年增率:24.63%。 (含儲蓄與被動收入) 大略分析總資產年增率的比重,可以分成以下3個來源:
Thumbnail
2025/01/06
投資網紅寫投資績效年報文章已經爛大街了,所以我決定不寫了。 只簡單紀錄2024年的幾個數據。 儲蓄部份: 儲蓄率:43% 。 淨儲蓄率:32% 。(不含被動收入) 投資部份: 總資產年增率:24.63%。 (含儲蓄與被動收入) 大略分析總資產年增率的比重,可以分成以下3個來源:
Thumbnail
2024/12/26
還記得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說「為什麼你們總是相信,指數能均值回歸並成長?」 因為多數人只是單純看了過去的指數報酬後,就覺得未來也是如此,然而這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偏誤存在,所以有些人批評那些跟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散戶,只是樂觀的大多頭,或是他們只是因為FOMO病(錯失恐
Thumbnail
2024/12/26
還記得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說「為什麼你們總是相信,指數能均值回歸並成長?」 因為多數人只是單純看了過去的指數報酬後,就覺得未來也是如此,然而這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偏誤存在,所以有些人批評那些跟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散戶,只是樂觀的大多頭,或是他們只是因為FOMO病(錯失恐
Thumbnail
2024/11/27
比較的資料來源是"國富統計報告",財富數字是多數人很反感的算術平均值。因為很多人都覺得這數值被高估了,所以這個地方我特別用"平均值"來美化這個財富成長率。平均的年化成長率大約是3.83%,比100%持有債券還差... 你當然可以說自己是因為低薪的關係,所以財富成長比平均值低,但是你不是會主動投資或
Thumbnail
2024/11/27
比較的資料來源是"國富統計報告",財富數字是多數人很反感的算術平均值。因為很多人都覺得這數值被高估了,所以這個地方我特別用"平均值"來美化這個財富成長率。平均的年化成長率大約是3.83%,比100%持有債券還差... 你當然可以說自己是因為低薪的關係,所以財富成長比平均值低,但是你不是會主動投資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一陣子沒寫了,但我認為這也是正常的,真實的生活總不可能天天買,或是幾個月後PO出自己買了好幾百張股票來當存股吧?近期看的幾本書幾乎都是從工作或是不知來源的資金買了大量ETF然後統計股利,而不是真正的小雪球變成大雪球,不然就是回溯20年的資料,然後告訴大家,如果20年前怎樣怎樣,年化報酬率就會怎樣,
Thumbnail
有一陣子沒寫了,但我認為這也是正常的,真實的生活總不可能天天買,或是幾個月後PO出自己買了好幾百張股票來當存股吧?近期看的幾本書幾乎都是從工作或是不知來源的資金買了大量ETF然後統計股利,而不是真正的小雪球變成大雪球,不然就是回溯20年的資料,然後告訴大家,如果20年前怎樣怎樣,年化報酬率就會怎樣,
Thumbnail
你很滿意你現在的工作嗎? 你覺得你只是個打工仔嗎? 你在混日子領薪水? 你覺得錢多事少離家近就爽了嗎? 如果這一切你都不怎麼滿意? 你怎麼不想去改變? 來不及? 有想過要怎麼避免你的小孩也遇到同樣的遭遇嗎? 你不覺得你用你過去經歷去引導他,其實正把你的小孩推向職場工蟻人生嗎?然後你還期待他不會跟
Thumbnail
你很滿意你現在的工作嗎? 你覺得你只是個打工仔嗎? 你在混日子領薪水? 你覺得錢多事少離家近就爽了嗎? 如果這一切你都不怎麼滿意? 你怎麼不想去改變? 來不及? 有想過要怎麼避免你的小孩也遇到同樣的遭遇嗎? 你不覺得你用你過去經歷去引導他,其實正把你的小孩推向職場工蟻人生嗎?然後你還期待他不會跟
Thumbnail
本篇是人肉投資理財指南,能幫助父母發掘非典型就業子女的附加價值,不無小補的省下時間成本與增加金錢收益。
Thumbnail
本篇是人肉投資理財指南,能幫助父母發掘非典型就業子女的附加價值,不無小補的省下時間成本與增加金錢收益。
Thumbnail
自己夯不啷噹也五年以上的主管資歷了 團隊有大有小 不過我後來了解到 重點不是你管理了多少個人 而是你開發了多少人的潛力 這也是員工能否留得住 或之後是否感謝你的主要因素 關於這方面我還在努力學習中 以前在職場上常聽到 哪個主管以前很兇很沒耐心 愛亂罵人 生了小孩後完全變了一個人 當時不解
Thumbnail
自己夯不啷噹也五年以上的主管資歷了 團隊有大有小 不過我後來了解到 重點不是你管理了多少個人 而是你開發了多少人的潛力 這也是員工能否留得住 或之後是否感謝你的主要因素 關於這方面我還在努力學習中 以前在職場上常聽到 哪個主管以前很兇很沒耐心 愛亂罵人 生了小孩後完全變了一個人 當時不解
Thumbnail
前幾天回到我的母校演講,面對著高中生演講,我的主題從財務轉移到最持續成長思維,我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得之到他們是為何而讀書的才會有主動學習的動力。 人生的財務共分為五個階段 工作的持續累積性才是選職重點 成長型的工作價值判斷 寶貝更好,也為自己未來鋪路 想要回到職場卻遇到許多就業上的困難。
Thumbnail
前幾天回到我的母校演講,面對著高中生演講,我的主題從財務轉移到最持續成長思維,我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得之到他們是為何而讀書的才會有主動學習的動力。 人生的財務共分為五個階段 工作的持續累積性才是選職重點 成長型的工作價值判斷 寶貝更好,也為自己未來鋪路 想要回到職場卻遇到許多就業上的困難。
Thumbnail
在與小孩共同生活的日子裡,我們很常因為尋找平衡而感到徬徨,難免擔心因為自己的某些選擇而讓小孩傷心。在小孩兩歲以前,我也很常會感到焦慮,可隨著小孩長大,我逐漸明白,維持自己的價值,是家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Thumbnail
在與小孩共同生活的日子裡,我們很常因為尋找平衡而感到徬徨,難免擔心因為自己的某些選擇而讓小孩傷心。在小孩兩歲以前,我也很常會感到焦慮,可隨著小孩長大,我逐漸明白,維持自己的價值,是家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Thumbnail
之前在〈你的小孩有「成就感」嗎?你自己呢?〉一文中,我提到很多為人父母者的擔心:如果不逼小孩好好讀書或培養技能,長大以後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文中曾討論到「工作無貴賤」的議題。 不過再怎麼說,「成就感」終究不能當飯吃。現實狀況就是:隨著全球化、AI科技迅速發展、再加上疫情攪局,對各行各業都造成莫大衝
Thumbnail
之前在〈你的小孩有「成就感」嗎?你自己呢?〉一文中,我提到很多為人父母者的擔心:如果不逼小孩好好讀書或培養技能,長大以後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文中曾討論到「工作無貴賤」的議題。 不過再怎麼說,「成就感」終究不能當飯吃。現實狀況就是:隨著全球化、AI科技迅速發展、再加上疫情攪局,對各行各業都造成莫大衝
Thumbnail
都說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那麼的底該怎麼把人力變成資產?雖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教育訓練制度,但不管如何,希望員工釣到魚,至少也該魚竿吧?
Thumbnail
都說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那麼的底該怎麼把人力變成資產?雖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教育訓練制度,但不管如何,希望員工釣到魚,至少也該魚竿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