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不是真正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IG: mag__art_
近期的經歷,我數落對方從沒經歷過「擁有真正愛情」的關係,所以現階段不理解,也無法做出好的決定。
那我就懂什麼是真正的愛嗎?一點也不。
和我的諮商師車小姐描述情感經歷時,我發言起手式總是「我覺得他會這樣做,應該是因為 OOO」試圖讓所有行為都有解釋,但她要我相信「他這麼做就是因為他愛你,因為你是很棒的人。」
那好吧,我現在知道了。但我的每個細胞還是很難相信,總覺得「自身要有能力做到」才值得被愛。
幸運的我不只有中獎運,每當在想一個問題時,總有適合的資訊跑到我眼前,以下想好好地記下來,重複的看直到有天我身體力行為止。
來自書籍《少有人走的路》和《Podcast: 心理敲敲門》的整理:

💔 什麼不是真正的愛?

  1. 依賴的愛:迷戀自己是個「有能力付出的人」用未必是對方需要的方式,且對象是誰不重要,有人能投射自身行為即可。
  2. 激情的愛:又稱荷爾蒙的愛,但其實是陷入慾望與共生的幻想當中,短暫迷戀時時刻刻綁在一起的關係。
  3. 單純精神投入的愛:為對方投入很多時間,花費大量心力,因此以為這就是愛。
  4. 自我犧牲的愛:付出自身所有,認為「我是被需要的」才能感受到愛,藉此補足自身缺乏與黑洞。

❤️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愛?

關係中自己和對方心智上不斷成熟、成長,雙方都有所獲得,非只有單方收益。相處過程持續核對現狀,是否是彼此喜歡且需要的狀態;且付出愛的方式,會因為時間及際遇的不同有所調整,所以真正的愛是不停的在變化與修改,並非總是使用同一套方法。
感情是如此,親情更是亦然,短短一段話,要用一輩子學習與實踐。

❤️ 我有辦法自我修煉好再去愛嗎?

想成為滿意的自己,一定要透過人與人的交流才能學習,封閉自己是無法真正成長的。(其實知道這點我既難過又安慰,難過我不可能有獨自準備好的一天,也安慰到不完美的我是正常的)

❤️ 實踐真正的愛,你可以怎麼做?

  1. 傾聽:願意花心力持續了解對方所處的狀態、真正的想法,探索彼此作出調整。
  2. 願意承擔失去與衝突的風險:失去某個關係就活不下去的人,沒有真正的愛過,只是被恐懼綁住。人是自由的個體,要接受對方有一天要的會和你不同,讓出空間停止不健康的關係,這才是愛。
  3. 尊重對方的獨立性:徹底認知雙方是完全不同的個體,放棄對方要和自己一樣的念頭才能看清楚自己。
最後,放下控制是一輩子的修煉,把自信自愛建立好,有能力好好面對衝突與失去,才有資格支撐另一個人,共勉之。
#愛需要超級電腦來運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小為理解自己的憤怒與悲傷等情緒從何而來,接觸心理學、哲學和諮商的療癒之路日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感謝每次的重大分離,2021 年和交往四年的教練 (前男友) 分手逼迫我和自己對話,長期以來連我都不願意和自己相處,把責任丟給伴侶。 2022 年離開兩年八個月的工作讓我發現,面對突發事件,我有能力冷靜、條理的面對及處理。分手、疫情、離職,每個事件都令我的認知,和生活方式又再改變一點。
「一個友善但冷漠的人,是不是就足夠成為渣?」前幾日我將一位聊了3 週的異性果斷封鎖,原因是發現他開始展露負面情緒並加以勒索,當我面對他人的負面施壓,一律切割。 以上段落,是兩性關係中非常典型的衝突模式,當雙方都有性格缺口,又沒能互補。 先講我的人設「友善」指不論來著為何,只要有禮貌有誠意,我都會好
沉癮都只是為了找救贖,毒品、手遊、書籍、食物什麼的,哪有差?我們都一樣。 不過說真的,書本對我來說,就是身處迷茫未知混沌的我,在世界唯一的依靠(源自覺得沒有人可以救我) 你不覺得,每一疊厚厚的紙,都是作者努力生活、榨乾自己,一滴也不剩的,想要告訴社會的事嗎? 因為閱讀而變成孤僻的小孩嗎?還是因為是孤
時不時也會覺得,將自己內心底層的東西,嘗試解剖再紀錄下來,有點赤裸的不可思議甚至超越裸體,還被問過「你怎麼敢寫?」
其實吃與不吃,在我內心每天上演著深刻的拉扯。 身為 #夜食症 患者(真有這個疾病且治療中)非常清楚癥結點,位在我心底投射「被愛與不被愛」的課題。這一年半所有和感情相關的不順,我一昧歸咎於體重,這能讓自己躲進個「我自行製造的保護殼」當中,獲得某些心境上的庇護與安撫,不需要面對真正的問題。
我最喜歡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躺下」字面上是句厭世幹話,但如何不帶愧疚的休息是需要練習的。基於某原因離開為期兩年九個月還很喜歡的工作,至今已”休息”了一個多月,雖說有件重要的事在處理,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消化情緒
我感謝每次的重大分離,2021 年和交往四年的教練 (前男友) 分手逼迫我和自己對話,長期以來連我都不願意和自己相處,把責任丟給伴侶。 2022 年離開兩年八個月的工作讓我發現,面對突發事件,我有能力冷靜、條理的面對及處理。分手、疫情、離職,每個事件都令我的認知,和生活方式又再改變一點。
「一個友善但冷漠的人,是不是就足夠成為渣?」前幾日我將一位聊了3 週的異性果斷封鎖,原因是發現他開始展露負面情緒並加以勒索,當我面對他人的負面施壓,一律切割。 以上段落,是兩性關係中非常典型的衝突模式,當雙方都有性格缺口,又沒能互補。 先講我的人設「友善」指不論來著為何,只要有禮貌有誠意,我都會好
沉癮都只是為了找救贖,毒品、手遊、書籍、食物什麼的,哪有差?我們都一樣。 不過說真的,書本對我來說,就是身處迷茫未知混沌的我,在世界唯一的依靠(源自覺得沒有人可以救我) 你不覺得,每一疊厚厚的紙,都是作者努力生活、榨乾自己,一滴也不剩的,想要告訴社會的事嗎? 因為閱讀而變成孤僻的小孩嗎?還是因為是孤
時不時也會覺得,將自己內心底層的東西,嘗試解剖再紀錄下來,有點赤裸的不可思議甚至超越裸體,還被問過「你怎麼敢寫?」
其實吃與不吃,在我內心每天上演著深刻的拉扯。 身為 #夜食症 患者(真有這個疾病且治療中)非常清楚癥結點,位在我心底投射「被愛與不被愛」的課題。這一年半所有和感情相關的不順,我一昧歸咎於體重,這能讓自己躲進個「我自行製造的保護殼」當中,獲得某些心境上的庇護與安撫,不需要面對真正的問題。
我最喜歡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躺下」字面上是句厭世幹話,但如何不帶愧疚的休息是需要練習的。基於某原因離開為期兩年九個月還很喜歡的工作,至今已”休息”了一個多月,雖說有件重要的事在處理,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消化情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說過,相對於修菩薩道的覺修者,很多人的行善積德,是為了福報,而不是真的心懷慈悲而利他。 如同很多人的唸佛號或佛經,並不是真的厭離紅塵,發願超脫六道,也是為了福報。 凡夫想要擁有福報,無可厚非,畢竟仍只是凡夫,還悟不到,什麼是不住相布施。 《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
Thumbnail
美國選舉人團制度基於聯邦主義設計,旨在平衡各州權益與多數暴政風險。然而,隨現代政治與人口變遷,該制度在代表性與公平性上引發爭議,如何適應當代民主需求成為重要挑戰。
前陣子從一本書看到一段話,覺得寫的很有感觸 那段話是這樣的,「如果真的愛我,就理應了解我的需求,但愛並不會讓人具有通靈的能力」。 為什麼我們總是要另一半懂我們,不開口溝通怎麼會知道要什麼 當受委屈,內心感受不舒服,或者討厭你做這件事情 還是生活小瑣事,為什麼我們總是不開口,總是要對方猜呢?
Thumbnail
人永遠不會因爲優秀而被愛。真正的愛,恰恰是建立在彼此的脆弱和缺失之上,而非所謂的“優秀”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以顯化來說,你不需要給別人愛你的理由,你只需要預設對方就是會愛上你。而結果就是他會自己找理由。 你如果什麼都不好,他就會說他什麼都不好,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好愛。 你如果什麼都好,他會說你是完美的伴侶所以好愛。 這就是無條件的愛,以顯化原理來說比「你值得無條件的愛」更好懂,因為「值得
Thumbnail
在你的關係裡,你是否活在情緒的興奮感中,而不是活在基於現實的承諾? 對於我們當中一些強烈渴望進入關係的人,有時我們會愛上「愛」這個想法,多過於實際與我們約會的那個人。
Thumbnail
你必須考量到別人、為他們著想,要有禮貌、懂得體諒別人、關心別人。有了這個考量、這個體諒以及明察秋毫,不管是在內心或是外在行為上,就會有秩序。而有了秩序,也就會有自由。
Thumbnail
愛並不是可以以物換物的,愛不是一場互相遷就的交易。愛是一種存在的狀態,在其中,我們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
Thumbnail
我說過,相對於修菩薩道的覺修者,很多人的行善積德,是為了福報,而不是真的心懷慈悲而利他。 如同很多人的唸佛號或佛經,並不是真的厭離紅塵,發願超脫六道,也是為了福報。 凡夫想要擁有福報,無可厚非,畢竟仍只是凡夫,還悟不到,什麼是不住相布施。 《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
Thumbnail
美國選舉人團制度基於聯邦主義設計,旨在平衡各州權益與多數暴政風險。然而,隨現代政治與人口變遷,該制度在代表性與公平性上引發爭議,如何適應當代民主需求成為重要挑戰。
前陣子從一本書看到一段話,覺得寫的很有感觸 那段話是這樣的,「如果真的愛我,就理應了解我的需求,但愛並不會讓人具有通靈的能力」。 為什麼我們總是要另一半懂我們,不開口溝通怎麼會知道要什麼 當受委屈,內心感受不舒服,或者討厭你做這件事情 還是生活小瑣事,為什麼我們總是不開口,總是要對方猜呢?
Thumbnail
人永遠不會因爲優秀而被愛。真正的愛,恰恰是建立在彼此的脆弱和缺失之上,而非所謂的“優秀”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以顯化來說,你不需要給別人愛你的理由,你只需要預設對方就是會愛上你。而結果就是他會自己找理由。 你如果什麼都不好,他就會說他什麼都不好,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好愛。 你如果什麼都好,他會說你是完美的伴侶所以好愛。 這就是無條件的愛,以顯化原理來說比「你值得無條件的愛」更好懂,因為「值得
Thumbnail
在你的關係裡,你是否活在情緒的興奮感中,而不是活在基於現實的承諾? 對於我們當中一些強烈渴望進入關係的人,有時我們會愛上「愛」這個想法,多過於實際與我們約會的那個人。
Thumbnail
你必須考量到別人、為他們著想,要有禮貌、懂得體諒別人、關心別人。有了這個考量、這個體諒以及明察秋毫,不管是在內心或是外在行為上,就會有秩序。而有了秩序,也就會有自由。
Thumbnail
愛並不是可以以物換物的,愛不是一場互相遷就的交易。愛是一種存在的狀態,在其中,我們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